第三十一章 金都之旅 四
作者:高月    更新:2021-11-25 02:31
  李蹊的府前是一片不大的桃林,树上已长满嫩绿色的新叶,被春风剪得整整齐齐,在粗糙的树皮之间,还隐约可以看到无数红白色的突起,那是即将形成的花苞。
  李蹊却无心思感受春意,他此时正踮脚在桃林前向远方大路眺望,低矮的目光时时被往来的马车打断,他恨不得拿架梯子爬上树才好,刚刚接到李思业先送来的拜贴,虽然时辰未到,可是他早坐不住,已从府里来回进出了三趟。下人们都深感惊异,在他们的记忆中,好象只有前年皇上来时,主人才这样着急过,难道皇上又要来了吗?各种小道消息早已传遍了全府,不少人都换上了簇新的衣服,早早把口袋都空出来,皇上来了,那可是有赏钱的。
  一队骑兵踏着黄尘开来,片刻便将桃林扑得灰头土脸,李思业跳下马来,见李蹊的府前冷冷清清,只有一个半大的家人坐在石阶上打盹,黑糊糊地大门关着,天已经变得昏黑,但那名家人显然失职,直到客人走近,他才蓦然醒来,惊问道:“客人可是山东路李总管?”
  见李思业点点头,他又象背书似的道:“我家老爷正在书房临贴,一时脱不了身,他吩咐了,若是李总管来,命我马上通报,李总管请稍等片刻。”
  半晌,门里才隐隐传来埋怨之声:“既然有贵客上门,怎不早点通报。”大门‘吱嘎嘎’地被拉开了,显然是经年不开,都有些锈住了。却只见瘦小的李蹊笑呵呵走出,穿着家常的衣服,手上还提着一支笔。
  “李总管真是性急之人,我还以为李总管会几天后才来,没想到上午才别,天刚擦黑又见,真让老夫一时适应不过来,但也由此可见赵阁老所言非虚,李总管快快屋里请。”
  又指指大门笑道:“我这大门是去年金国理学泰斗赵复和元好问联袂来访时才开过一次。”
  李思业淡淡笑道:“思业来得卤莽,相国莫怪,赵阁老乃思业之师,相国既是赵阁老旧交,自然也是思业长辈,又是公主的先生,于公于私都应先来拜访。”
  行至正厅门口,却见两个年轻人正笑笑走出,见有贵客上门,立刻闪在一边,好奇地望着李思业,灯光下李思业见二人皆目光清澈,眼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由生了几分好感。
  李蹊急喝住二人,指着其中稍矮的道:“这矮壮敦实的,便是犬子李哲!”又喝道:“孽障!你还不过来见过客人,他便是你们在太学里整日争议的山东路总管李思业。”
  二人听说他便是李思业,眼中皆流露出惊讶之色,他们万万没想到,传说中的山东匪首,竟然和自己年纪相仿,而且还如此温文尔雅,犹豫一下,李哲才上前勉强施礼道:“太学生李哲,见过李总管。”
  李思业见他行礼勉强,便知他们平时对自己的议论决非好话,便笑道:“你们素日所想的李思业是什么样子?吃生肉,杀人不眨眼么?”
  “那倒不是!”李哲挺直腰来,目光炯炯地盯着李思业道:“李总管爱惜百姓,重视官学,什么都好,但大节上却亏了一些,明明是宋人,却降了金国。”
  “畜生!你在说什么!”李蹊一声暴喝,手指着儿子,浑身颤抖地骂道:“李总管是为父请来的贵客,你竟敢如此无礼!还不快跪下赔罪。”
  李哲却脖子挺得硬直,大声道:“孩儿所言句句是实,青天朗朗,难道也要绝人于口吗?”
  “反了!反了!”李蹊气得眼睛充血,捡过一根木棍,嫌轻,又扔掉,眼光四处寻睃,李思业见了不禁好笑道:“丞相何必动怒,公子敢说实话,这是好事。”他摸出一块晶莹碧透的玉佩,递过去道:“这是我攻下中都所得,就凭你敢说实话的勇气,我特赠于你。
  李哲一仰头,毫不理睬,旁边的年轻公子却笑笑接过道:“我倒认为李总管降宋降金乃是小节,心怀天下才是大义,这玉佩高古,待我换些米粮去赈济灾民。”
  李思业见他从容自然,神情毫不作伪,心中暗暗奇之,便问李蹊道:“此公子何人?”
  李蹊见他不恼自己儿子,这才微微放下心来,遂答道:“这位公子是我金国理学泰斗赵复的得意门生,今年刚中了进士,姓郝名经字伯常,潞州人,为犬子好友。”
  半晌,不见李思业回应,回头却发现他的眼中充满了惊讶之色,不禁诧异地问道:“李总管,难道你也听说他?”
  半天李思业才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天啊!他就是郝经,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思想家郝经,主张以汉为统,说服忽必烈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郝经。”李思业脱口而出:”你的《续后汉书》写了么?”
  郝经猛地睁大了眼睛,心中的惊骇难以形容。“他、他怎么知道我想写《续后汉书》”他呆望着李思业,身体仿佛僵直一般,李思业也凝视着他,眼中闪着淡淡的神采,他正暗暗寻思办法,不管用什么手段,此番定要将此人弄到山东去。
  李蹊见儿子欲走,又是一声怒喝:“畜生!李总管大人大量,不计较你的失礼,你就想一走了之吗?我罚你在此站立,直到李总管离去为止!”
  两人进厅分宾主落坐,李思业先欠身谢道:“上次山东发行交子一事,多亏相国上下融通,思业这里谢过。”
  李蹊摇摇头他苦笑道:“那也是大家看在赵阁老亲笔信的面上,否则真依流程批准,也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李蹊眼里充满了忧虑,长叹一声道:“金国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皇上年初批准的事,往往到年底还搁在六部的案上,吃饭的人不少,干活的却没有,现在国库空虚,年年加赋,百姓倾家荡产也交不完税,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人民自食,我真担心几时天就会突然塌下来,也罢!过一日算一日吧!”
  李思业见他说得沉重,心中也默然,李蹊见冷了场,便笑笑道:“我听说山东现在已月出二十万两银子,更有铜无数,今年新发行了二千万贯交子,在百姓中口碑极好,信誉已经超过交子和宋国会子,让人眼热。而且年年大熟,税赋极低,贤侄又采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让人民修养生息,同时遏制土地兼并,以至今年轮换之时居然很多官员都死活不肯回来,连老夫也动心想让犬子去锻炼锻炼,不知贤侄可愿成全?”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