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城(下)
作者:开阳 更新:2021-11-25 01:39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建设,一座新的沈阳城拔地而起,房屋井然有序,将沈阳分成各区,西区是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主要驻扎军队,我的平房式防守也在这里的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错落有致军营几乎都是按照袁崇焕改良我的理念后构建的,这里仅驻军就可以达到十万之数,构成了沈阳最坚实的堡垒,整个营房区宽度超过数百米,长度绵延数里。//。0m//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营房都密密麻麻的紧挨在一起,百米的宽度中间有一条数十米宽隔离带将营区分为东区和西区,西区用来驻军防守,而东区则是主要用来贮备军用物资,并且作为战略纵深以备不时之需。
沈阳的北区直接面对辽阳、鞍山、本溪等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和钢铁陆陆续续的从这些地方运抵沈阳没,作为沈阳的重工业区,这里将陆续建立一系列的军工厂(这时的条件只能算是作坊);而东区作为商业区,将主要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南区才是居民区,沈阳城内的大部分居民将在这里居住。新城不但进行了职能上的规划,也进行了排水排污设施的尝试,各种明渠和暗渠在城内交错,如此一来将避免大规模聚居所带来的瘟疫和疾病的威胁,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加强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如上下水道的改进,并且重视对垃圾的处理,加上普遍进行杀虫和消毒,使鼠疫这样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疾病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最后是城市的中心,也就是从前的旧城,这里还没有进行清理,但是已经有无数人在进行设想,他们将这里当作是皇城,将这里当作是统治的中心,然而在我心里早已经给这块地注明了新的含义,教育区和行政区。我将会像平壤大学一样在这里建立整个中国北方最大的学校,同时也将政府的职能部门迁入这里让他们有机的结合。
我不得不感谢努尔哈赤,因为他数年前的杀戮为我扫清了道路,由于整个东北文化的贫乏(文化人几乎被杀光了,如今认识几个字的人在这里也算是了不得了)。使这里成了一片空白,文化沙漠,很容易让百姓接受我的“实用主义学说”,更能让他们接受科学以及科学所带来的种种变革,这也是我刚刚才想到,归结我这些年所作的大概也只能概括成这样了,想来少了读书人的聒噪,百姓会更容易接受吧。
……
我端起茶碗慢慢的喝了一口,今天我心情出奇的好,所以决定从军营里走出来体察一下民情。整个城市还显得有些空旷,可以说这时的沈阳除了西城的军营外各处更像是一个大的由数十个小村镇联合起来的群落,人们总是聚居而住,至于那些空地相信会由后来的移民填补。
“这位客官,您是刚到咱们沈阳吧!”那开茶肆的老者客气的冲我问道,这时我才注意到,刚刚还挺热闹的茶肆此时就剩下我一个人了,王明建一直站在我的身后,手插在怀里十分警惕的注视着周围。
“是啊!我是做皮货生意的。”我回答道。
“那您来的可不是时候,这时的皮货都是去年的旧货了,好货色要到冬天才有,不过您可以试试老山参,这些山参都经过煮晒不怕日久,据说在关内很好卖!其实您不用出关直接贩到朝鲜或许获利回更多,而且一路上还安全。”那老者用抹布擦拭着桌子,边擦边说道,好像是很有经验。
“谢谢了,老丈,这么好的生意您怎么不做啊!”我笑着说道,他说的贩到朝鲜我自然知道,随着辽东的畅通我开始从这里收购山参到朝鲜加工,因为山参是伟哥的重要成分之一。
“我老了,好不容易盼上了好日子,只想守着这个茶肆,哪里也不想动了。”老者回答道。
“哦,是么,您老高寿啊!”我继续问道。
“五十四了!”那老者摆着手指道,脸上的皱纹如同刀刻一样,显然是经历了不少风霜。
老者十分健谈,趁着这阵子没人天南地北的和我聊了起来,从他的精神状态上腭哦很难相信这个老人先后的失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如今又把唯一小儿子送进了军营。
“老丈,你就不怕小儿子也战死沙场么?”我不解的问道。
“怕,怎么不怕,可是越是怕什么就会来什么,从前他们到处拉丁,我的两个儿子就是这样被拉走的,可现在不一样了么,你一定是不知道李大人颁布了诏令,凡是在战场上战死的都会给家属抚恤,这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凡是参军的人退役后都会得到五顷的土地以及十两银子。若是有机会被送到军校那将来做个将军也是有可能的。”说着老者笑了起来,老脸上绽开的笑容让很多人都受到他的感染。
“不一样,不一样的,你比看李大人是卖春要出身的,可是说话可是一言九鼎,老百姓都说他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下凡,而咱们袁督师就是武曲星下凡,你是不知道春天的时候李大人和袁督师在城外,就是西城还打了一架呢,呵呵,不是真打是假打。结果你猜怎么的李大人大获全胜,未损一兵一卒,你说他厉不厉害,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又是什么。就说咱那西城吧,估计就是皇太极将他的家底都带来估计也是有进无出,你说我老汉还怕什么。有这样的将军和元帅,我儿子肯定没事,说不准还能当个什么官呢,何苦让他在家里窝着,还不如跟着袁督师出去打仗,就是死也是死得其所,可比他两个哥哥强。”
老汉说个没完,我笑着示意王明建给完茶钱,随后我们两步出茶肆。
时间步入7月,骄阳似火,但路上的行人都匆匆忙忙,他们现在虽然勉强温饱,但是日子过的很充实,这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到,所有从我面前走过的人都是那样的充满自信和希望,他们脚步坚实而有力,他们的眼神宽容而坚毅。在沈阳乃至在东北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族群,这个族群不是以血缘关系来划分的,而是以地域划分的,按照现在的说法或许应该叫做东北人吧。
正是这些东北人,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中国的北方,他们豪爽但同时他们野蛮,他们热心但是同时粗鲁不文,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他们前所未有的获得了做人的尊严和自由。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人将沈阳称作是自由城,在这里只要你付出劳动就不怕派挨饿,更不用担心受冻受欺。
看到这番情景我心里也十分自豪,这一切都和自己的努力离不开,虽然这个过程曲折而漫长但是我充满了信心,是的打造一座真正的自由之城,相信再过几年,沈阳一定会更加繁荣。
“先生,我们还去哪里!”王明建跟着我问道。
“去书院,走咱们去书院看看!”我兴致极高一点也不觉得疲劳,带头在前面走。
还没有到书院,就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些稚嫩的声音都出自一些孩子之口,教育的重要性作为现代人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所以在沈阳建城的过程中我最先做的就是将杏林书院的“住客”请了出去,转而在全城招募适龄儿童进入书院读书,这些孩子还无法承担沉重的体力劳动,再加上一切都是免费的,书院管吃住,所以百姓很乐于将孩子送来。这样既能让家里出一个读书人,又能减少自己的负担,所以父母们都十分乐意让孩子上学。
虽然这笔消耗不少,但是我更看重的是长期效应,我将会把我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传授给这些年轻的孩童,5年或者10年以后他们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因为东北的文化空白很容易使我的“实用主义”思想树立统治地位。当然了除了实用以外,我还要教他们尊重科学,学习科学,不断的进取,勇于探索,这些看起来曾经是空洞的口号,此时在我脑中不断的闪现,并且变得那样的切实可行。
轻轻的走进一扇窗外,我注视着里面的孩童,这一班大多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贫穷和困苦让他们过早的涉世,然而脸上还保留着几分稚嫩,他们是那样的用心读书,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牢牢地记在自己脑中一样。
随着钟声的响起一群群孩子从明亮的教室里欢呼着跑了出来,他们嬉戏打闹,仿佛把我也带回了儿时……
嫌《兽医》更新的慢,不要紧,新作《基因漂移》正在火爆连载中,急需要大家的投票,点击,收藏,大家快来看吧,点击下面的图片链接就能看到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最新全本:、、、、、、、、、、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营房都密密麻麻的紧挨在一起,百米的宽度中间有一条数十米宽隔离带将营区分为东区和西区,西区用来驻军防守,而东区则是主要用来贮备军用物资,并且作为战略纵深以备不时之需。
沈阳的北区直接面对辽阳、鞍山、本溪等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和钢铁陆陆续续的从这些地方运抵沈阳没,作为沈阳的重工业区,这里将陆续建立一系列的军工厂(这时的条件只能算是作坊);而东区作为商业区,将主要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南区才是居民区,沈阳城内的大部分居民将在这里居住。新城不但进行了职能上的规划,也进行了排水排污设施的尝试,各种明渠和暗渠在城内交错,如此一来将避免大规模聚居所带来的瘟疫和疾病的威胁,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加强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如上下水道的改进,并且重视对垃圾的处理,加上普遍进行杀虫和消毒,使鼠疫这样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疾病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最后是城市的中心,也就是从前的旧城,这里还没有进行清理,但是已经有无数人在进行设想,他们将这里当作是皇城,将这里当作是统治的中心,然而在我心里早已经给这块地注明了新的含义,教育区和行政区。我将会像平壤大学一样在这里建立整个中国北方最大的学校,同时也将政府的职能部门迁入这里让他们有机的结合。
我不得不感谢努尔哈赤,因为他数年前的杀戮为我扫清了道路,由于整个东北文化的贫乏(文化人几乎被杀光了,如今认识几个字的人在这里也算是了不得了)。使这里成了一片空白,文化沙漠,很容易让百姓接受我的“实用主义学说”,更能让他们接受科学以及科学所带来的种种变革,这也是我刚刚才想到,归结我这些年所作的大概也只能概括成这样了,想来少了读书人的聒噪,百姓会更容易接受吧。
……
我端起茶碗慢慢的喝了一口,今天我心情出奇的好,所以决定从军营里走出来体察一下民情。整个城市还显得有些空旷,可以说这时的沈阳除了西城的军营外各处更像是一个大的由数十个小村镇联合起来的群落,人们总是聚居而住,至于那些空地相信会由后来的移民填补。
“这位客官,您是刚到咱们沈阳吧!”那开茶肆的老者客气的冲我问道,这时我才注意到,刚刚还挺热闹的茶肆此时就剩下我一个人了,王明建一直站在我的身后,手插在怀里十分警惕的注视着周围。
“是啊!我是做皮货生意的。”我回答道。
“那您来的可不是时候,这时的皮货都是去年的旧货了,好货色要到冬天才有,不过您可以试试老山参,这些山参都经过煮晒不怕日久,据说在关内很好卖!其实您不用出关直接贩到朝鲜或许获利回更多,而且一路上还安全。”那老者用抹布擦拭着桌子,边擦边说道,好像是很有经验。
“谢谢了,老丈,这么好的生意您怎么不做啊!”我笑着说道,他说的贩到朝鲜我自然知道,随着辽东的畅通我开始从这里收购山参到朝鲜加工,因为山参是伟哥的重要成分之一。
“我老了,好不容易盼上了好日子,只想守着这个茶肆,哪里也不想动了。”老者回答道。
“哦,是么,您老高寿啊!”我继续问道。
“五十四了!”那老者摆着手指道,脸上的皱纹如同刀刻一样,显然是经历了不少风霜。
老者十分健谈,趁着这阵子没人天南地北的和我聊了起来,从他的精神状态上腭哦很难相信这个老人先后的失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如今又把唯一小儿子送进了军营。
“老丈,你就不怕小儿子也战死沙场么?”我不解的问道。
“怕,怎么不怕,可是越是怕什么就会来什么,从前他们到处拉丁,我的两个儿子就是这样被拉走的,可现在不一样了么,你一定是不知道李大人颁布了诏令,凡是在战场上战死的都会给家属抚恤,这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凡是参军的人退役后都会得到五顷的土地以及十两银子。若是有机会被送到军校那将来做个将军也是有可能的。”说着老者笑了起来,老脸上绽开的笑容让很多人都受到他的感染。
“不一样,不一样的,你比看李大人是卖春要出身的,可是说话可是一言九鼎,老百姓都说他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下凡,而咱们袁督师就是武曲星下凡,你是不知道春天的时候李大人和袁督师在城外,就是西城还打了一架呢,呵呵,不是真打是假打。结果你猜怎么的李大人大获全胜,未损一兵一卒,你说他厉不厉害,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又是什么。就说咱那西城吧,估计就是皇太极将他的家底都带来估计也是有进无出,你说我老汉还怕什么。有这样的将军和元帅,我儿子肯定没事,说不准还能当个什么官呢,何苦让他在家里窝着,还不如跟着袁督师出去打仗,就是死也是死得其所,可比他两个哥哥强。”
老汉说个没完,我笑着示意王明建给完茶钱,随后我们两步出茶肆。
时间步入7月,骄阳似火,但路上的行人都匆匆忙忙,他们现在虽然勉强温饱,但是日子过的很充实,这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到,所有从我面前走过的人都是那样的充满自信和希望,他们脚步坚实而有力,他们的眼神宽容而坚毅。在沈阳乃至在东北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族群,这个族群不是以血缘关系来划分的,而是以地域划分的,按照现在的说法或许应该叫做东北人吧。
正是这些东北人,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中国的北方,他们豪爽但同时他们野蛮,他们热心但是同时粗鲁不文,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他们前所未有的获得了做人的尊严和自由。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人将沈阳称作是自由城,在这里只要你付出劳动就不怕派挨饿,更不用担心受冻受欺。
看到这番情景我心里也十分自豪,这一切都和自己的努力离不开,虽然这个过程曲折而漫长但是我充满了信心,是的打造一座真正的自由之城,相信再过几年,沈阳一定会更加繁荣。
“先生,我们还去哪里!”王明建跟着我问道。
“去书院,走咱们去书院看看!”我兴致极高一点也不觉得疲劳,带头在前面走。
还没有到书院,就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些稚嫩的声音都出自一些孩子之口,教育的重要性作为现代人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所以在沈阳建城的过程中我最先做的就是将杏林书院的“住客”请了出去,转而在全城招募适龄儿童进入书院读书,这些孩子还无法承担沉重的体力劳动,再加上一切都是免费的,书院管吃住,所以百姓很乐于将孩子送来。这样既能让家里出一个读书人,又能减少自己的负担,所以父母们都十分乐意让孩子上学。
虽然这笔消耗不少,但是我更看重的是长期效应,我将会把我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传授给这些年轻的孩童,5年或者10年以后他们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因为东北的文化空白很容易使我的“实用主义”思想树立统治地位。当然了除了实用以外,我还要教他们尊重科学,学习科学,不断的进取,勇于探索,这些看起来曾经是空洞的口号,此时在我脑中不断的闪现,并且变得那样的切实可行。
轻轻的走进一扇窗外,我注视着里面的孩童,这一班大多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贫穷和困苦让他们过早的涉世,然而脸上还保留着几分稚嫩,他们是那样的用心读书,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牢牢地记在自己脑中一样。
随着钟声的响起一群群孩子从明亮的教室里欢呼着跑了出来,他们嬉戏打闹,仿佛把我也带回了儿时……
嫌《兽医》更新的慢,不要紧,新作《基因漂移》正在火爆连载中,急需要大家的投票,点击,收藏,大家快来看吧,点击下面的图片链接就能看到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最新全本:、、、、、、、、、、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