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作者:大风 更新:2021-11-25 01:06
慈禧不愧是掌控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女强人,虽然心中依然是无比震惊,但她还是很快就清醒了过来,一种难以言语的感觉不断在心中翻腾起伏。七战七捷、全歼倭寇最精锐的近卫师团第一旅团,让她也不禁产生了一股扬眉吐气的自豪感,倭贼也有这一天!然而兴奋之余,慈禧马上又将思绪回转到了这件事背后所蕴含的内容来:就如刚毅这个不长眼眉的东西所说,只凭台湾目前的那些人,确实不可能取得这样令人震惊的辉煌战果。可冯华和义勇军明明是才接收完辽东,他怎么可能又突然到了台湾呢?会不会是刘坤一弄出来的事?
刚刚想到这种可能,慈禧马上就对自己进行了否定,不可能!整个大清国除了冯华的义勇军,再也不可能有别的军队能做到这一点。如此看来,这件事确实与冯华的义勇军脱不了干系,只是能将倭寇最精锐的近卫师团第一旅团全部歼灭,义勇军所出动的军队当也不在少数。然而这么多的军队要想无声无息地从辽东到达台湾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没有沿途官府的大力照应,怎么都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来。难道皇上也参与了这件事?
想到这儿,慈禧脸上的神色不由得阴沉下来:难怪皇上这一阶段表现得如此顺从,在御史王鹏运等人呈折弹劾孙毓汶、徐用仪,以及舆论纷纷应和之时,都没有借机发难,原来他竟是在密谋策划此事。哼!也不看看大清国是谁在当家,这样重大的事情都敢瞒着本宫,实在是令人可恼。还有这个冯华,竟也是如此的胆大妄为,居然背着本宫与皇上相互勾结,如果不借此给他点儿颜色看看,将来还不定有多少人会反上天。
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充满兴奋之情的光绪,慈禧再次开了腔,但声音中却听不出任何的感情色彩:“台湾虽然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土地,可是已经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了日本,我大清堂堂的礼仪之邦,岂能作那出尔反尔的龌龊之事。再说,现在已不比从前,泰西列强都是讲国际法的,一旦让他们抓到把柄,恐怕又会给我大清惹下弥天大祸。”
说到这儿,她平淡的语气突然为之一变,声调变得有些尖厉起来:“私自调兵、欺君罔上,这乃是灭九族的大事。恭王爷,立即着总理衙门向冯华问询此事,并让其尽速予以回复。如今倭国已经发出照会,泰西列强也不会不闻不问,我们怎可不予理会,总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交待。”
慈禧这番充满无边煞气的话语,立刻就让包括光绪在内的好几个人变了颜色。虽说此事有违规矩和国际原则,但如此振奋人心的大捷,对日暮西山、举步惟艰的大清国来说可是意义极为重大。不但能重新凝聚日益离散的人心,而且还可以让从没把大清放在眼里的泰西列强心生顾忌,岂可按常理予以对待?
第二部怒海潮生第三十四章一石千层浪(中)
仁寿殿上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在心中急速地思索着该如何应对此事,不过心情最激荡难平的却非光绪莫属。突闻新竹七战七捷的消息,他心中只可以用狂喜来形容,割让台湾带来的屈辱与悔恨终于又有了洗刷的可能。真的是祖宗有灵啊!让大清出了冯华、邢亮这样的绝世名将。然而他却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太后在闻听台湾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战果之后,竟然立刻说出了如此一番冠冕堂皇、暗藏杀机的言语来。
犹如冷水浇头,光绪满腔的熊熊之火立刻就被浇熄了下去。自己当初一心只想挽回台湾被割的命运,虽然知道太后一定不会同意出兵援台,但料想只要真的能对大清的国事有所裨益,太后也未必会深究此事。可眼下太后分明是动了真怒,而且已经迁怒到冯华身上,看来自己还是太幼稚了。如果“私自调兵、欺君罔上”的罪名让冯华坐实了,不仅会让冯华和义勇军全体将士大感寒心,而且刚刚才有所转机的台湾形势也将再无转圜的余地。嗯,自己必须一力承担下来。
从御案后急急走出,光绪“扑通”一声跪倒在慈禧面前:“亲爸爸,此事全是儿臣之错,一切都与冯华无关。《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儿臣实在是咽不下这口窝囊气,看到台湾民众誓死也不从倭,儿臣感动之余禁不住动了暗中资助、帮衬他们的念头。是儿臣一时糊涂,怕亲爸爸不愿在此国事艰危之际,再次轻启衅端,于是暗令冯华派遣一部分义勇军前往相助。冯华公忠体国、国之栋梁,虽知和约已定,牵连重大,但亦不忍儿臣每日自悔自责、忧郁神伤,于是提议以部分义勇军组成志愿军,秘密赶往台湾。亲爸爸,祖宗之地由儿臣之手沦为异域委实是令人不甘心呀!”说罢,再次被勾起心思的光绪不由得失声痛哭。
皇上的这番情真意切的表白,让所有的人都为之动容,翁同龢、李鸿藻更是忍不住流下了两行老泪。看到太后对皇上的话尽管颇为意动,但仍旧余怒未消迟迟都没有表态,老态毕露已不复当年之勇的恭亲王奕訢轻轻咳嗽了一声,再次上前奏道:“太后,老臣以为皇上尽管行事偏颇,略嫌草率,但此举毕竟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不失其一片赤子之心。况且,此次台湾七战七捷大振国人士气,于凝聚人心、震慑倭夷俱有莫大的好处,即使有诸多不合规矩的地方,亦当从轻从宽处罚,不宜责难过甚。否则,不但会使将士离心,而且还有可能激起非常的变故。”
奕訢的话音刚落,翁同龢、李鸿藻、文廷式以及庆亲王奕匡、礼亲王世铎都向前一步跪倒在地:“恭王爷言之有理,还请太后三思!”
皇上的性情,以及对《马关条约》一直心有不甘,慈禧都知之甚清,因此光绪的这番话,她心中到信了个十之八九。而且这件事对冯华来说也绝对是一件吃苦不落好的事情,除非他有把握在台湾取得最后的胜利。可是,这又怎么可能呢?就算义勇军战斗力再强,只派几千人就想击败倭国,挽回台湾被割的命运,也太哗天下之大稽了。只是他们的胆子也太大了,竟然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无声无息地谋划出了这么一件大事,实在是不能不引起注意。不过,目前到也不好太过深究,一来这些军机大臣的面子总是要给的,二来当此内忧外患之际,“自毁长城”的蠢事怎么能做!
淡然一笑,慈禧脸上冰冷的表情忽如春风化雨一般转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你们说的这些本宫如何不清楚,方才只是担心有人私自调兵,坏了祖宗的规矩、国家的根本。而且一旦事情做得不够严密,反倒授人以柄,令已经艰危的国事再雪上加霜。现在,皇上已经亲政了,既然这件事是由他安排的,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好了,你们大家都起来吧!”
看到光绪和几个军机大臣纷纷从地上爬起,恭恭敬敬地站直了身子,慈禧继续说道:“这次回复倭奴的照会自是必须对他们的指责断然予以否认,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总会有泄露的一天,如果让人抓住把柄,立刻就会给大清引来天大的麻烦。你们大伙儿议议看,这件事咱们以后该如何处理?”
慈禧虽然表现得很是宽宏大度,但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雷霆手段,却让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戒惧不已。一时间,众人谁也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看法,仁寿殿上再次安静了下来。见众人都没有先开口的意思,慈禧又微笑着催促道:“大家伙儿尽管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这件事留有后患。”
“太后,臣以为私下出兵台湾的事,十分不妥。《马关条约》刚刚签订完毕,咱们就做出背约、毁约的事来,如果传扬出去恐怕为祸不小。不过,‘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应该立即着冯华将入台的义勇军秘密召回,并命令东南沿海督抚封锁台湾海峡,严禁大陆臣民以各种借口前往台湾,借以向列强表明我们的立场。”刚才一直都小心翼翼,暗自揣摩慈禧心思的徐用仪,首先出列奏道。
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徐用仪的这番话立时就在众人中引起了一片议论之声,而翁同龢更是忍无可忍当即反驳道:“徐大人可真是一片拳拳为国之心啊!据我所知,台湾民众誓不从倭,反抗倭寇武力登台的举动根本就无有背约、毁约之说。公法会通第二百八十六章有云,割地须商居民能顺从否;又云,民必顺从,方得视为易主等语。由此可见,台湾的反割台斗争根本就是符合国际法原则的,而大陆民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援助行动也是极为正当的行为。太后,当此七战七捷、民心振奋之时,我们正应借此良机奋起反击、一雪前耻,岂可做出如此亲痛仇快的事情来。”
翁同龢的讥讽,让徐用仪立时就涨红了脸。向前踏出一步,他愤愤地说道:“翁大人,说话何必如此刻薄,难道只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才算是忠君爱国?明知道实力不如人,还要与人硬拼、向人挑衅,如此只会给我们造成更大的损失。国际法真的有用吗?还不是谁的实力强谁就说了算,泰西列强正愁找不到机会,我们却还要自动送上门。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事。”
眼见翁同龢与李鸿藻都不屑的暗“哼”一声,就要再次对徐用仪进行反驳,刚毅眼急口快抢先一步说道:“太后,奴才也以为徐大人的说法更符合我们大清的当前利益。甲午新败,国势衰微,休养生息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况且洋人一直都包藏祸心、虎视‘沉沉’,如果衅端轻启,极有可能给他们找到借题发挥的借口。
刚刚想到这种可能,慈禧马上就对自己进行了否定,不可能!整个大清国除了冯华的义勇军,再也不可能有别的军队能做到这一点。如此看来,这件事确实与冯华的义勇军脱不了干系,只是能将倭寇最精锐的近卫师团第一旅团全部歼灭,义勇军所出动的军队当也不在少数。然而这么多的军队要想无声无息地从辽东到达台湾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没有沿途官府的大力照应,怎么都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来。难道皇上也参与了这件事?
想到这儿,慈禧脸上的神色不由得阴沉下来:难怪皇上这一阶段表现得如此顺从,在御史王鹏运等人呈折弹劾孙毓汶、徐用仪,以及舆论纷纷应和之时,都没有借机发难,原来他竟是在密谋策划此事。哼!也不看看大清国是谁在当家,这样重大的事情都敢瞒着本宫,实在是令人可恼。还有这个冯华,竟也是如此的胆大妄为,居然背着本宫与皇上相互勾结,如果不借此给他点儿颜色看看,将来还不定有多少人会反上天。
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充满兴奋之情的光绪,慈禧再次开了腔,但声音中却听不出任何的感情色彩:“台湾虽然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土地,可是已经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了日本,我大清堂堂的礼仪之邦,岂能作那出尔反尔的龌龊之事。再说,现在已不比从前,泰西列强都是讲国际法的,一旦让他们抓到把柄,恐怕又会给我大清惹下弥天大祸。”
说到这儿,她平淡的语气突然为之一变,声调变得有些尖厉起来:“私自调兵、欺君罔上,这乃是灭九族的大事。恭王爷,立即着总理衙门向冯华问询此事,并让其尽速予以回复。如今倭国已经发出照会,泰西列强也不会不闻不问,我们怎可不予理会,总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交待。”
慈禧这番充满无边煞气的话语,立刻就让包括光绪在内的好几个人变了颜色。虽说此事有违规矩和国际原则,但如此振奋人心的大捷,对日暮西山、举步惟艰的大清国来说可是意义极为重大。不但能重新凝聚日益离散的人心,而且还可以让从没把大清放在眼里的泰西列强心生顾忌,岂可按常理予以对待?
第二部怒海潮生第三十四章一石千层浪(中)
仁寿殿上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在心中急速地思索着该如何应对此事,不过心情最激荡难平的却非光绪莫属。突闻新竹七战七捷的消息,他心中只可以用狂喜来形容,割让台湾带来的屈辱与悔恨终于又有了洗刷的可能。真的是祖宗有灵啊!让大清出了冯华、邢亮这样的绝世名将。然而他却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太后在闻听台湾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战果之后,竟然立刻说出了如此一番冠冕堂皇、暗藏杀机的言语来。
犹如冷水浇头,光绪满腔的熊熊之火立刻就被浇熄了下去。自己当初一心只想挽回台湾被割的命运,虽然知道太后一定不会同意出兵援台,但料想只要真的能对大清的国事有所裨益,太后也未必会深究此事。可眼下太后分明是动了真怒,而且已经迁怒到冯华身上,看来自己还是太幼稚了。如果“私自调兵、欺君罔上”的罪名让冯华坐实了,不仅会让冯华和义勇军全体将士大感寒心,而且刚刚才有所转机的台湾形势也将再无转圜的余地。嗯,自己必须一力承担下来。
从御案后急急走出,光绪“扑通”一声跪倒在慈禧面前:“亲爸爸,此事全是儿臣之错,一切都与冯华无关。《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儿臣实在是咽不下这口窝囊气,看到台湾民众誓死也不从倭,儿臣感动之余禁不住动了暗中资助、帮衬他们的念头。是儿臣一时糊涂,怕亲爸爸不愿在此国事艰危之际,再次轻启衅端,于是暗令冯华派遣一部分义勇军前往相助。冯华公忠体国、国之栋梁,虽知和约已定,牵连重大,但亦不忍儿臣每日自悔自责、忧郁神伤,于是提议以部分义勇军组成志愿军,秘密赶往台湾。亲爸爸,祖宗之地由儿臣之手沦为异域委实是令人不甘心呀!”说罢,再次被勾起心思的光绪不由得失声痛哭。
皇上的这番情真意切的表白,让所有的人都为之动容,翁同龢、李鸿藻更是忍不住流下了两行老泪。看到太后对皇上的话尽管颇为意动,但仍旧余怒未消迟迟都没有表态,老态毕露已不复当年之勇的恭亲王奕訢轻轻咳嗽了一声,再次上前奏道:“太后,老臣以为皇上尽管行事偏颇,略嫌草率,但此举毕竟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不失其一片赤子之心。况且,此次台湾七战七捷大振国人士气,于凝聚人心、震慑倭夷俱有莫大的好处,即使有诸多不合规矩的地方,亦当从轻从宽处罚,不宜责难过甚。否则,不但会使将士离心,而且还有可能激起非常的变故。”
奕訢的话音刚落,翁同龢、李鸿藻、文廷式以及庆亲王奕匡、礼亲王世铎都向前一步跪倒在地:“恭王爷言之有理,还请太后三思!”
皇上的性情,以及对《马关条约》一直心有不甘,慈禧都知之甚清,因此光绪的这番话,她心中到信了个十之八九。而且这件事对冯华来说也绝对是一件吃苦不落好的事情,除非他有把握在台湾取得最后的胜利。可是,这又怎么可能呢?就算义勇军战斗力再强,只派几千人就想击败倭国,挽回台湾被割的命运,也太哗天下之大稽了。只是他们的胆子也太大了,竟然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无声无息地谋划出了这么一件大事,实在是不能不引起注意。不过,目前到也不好太过深究,一来这些军机大臣的面子总是要给的,二来当此内忧外患之际,“自毁长城”的蠢事怎么能做!
淡然一笑,慈禧脸上冰冷的表情忽如春风化雨一般转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你们说的这些本宫如何不清楚,方才只是担心有人私自调兵,坏了祖宗的规矩、国家的根本。而且一旦事情做得不够严密,反倒授人以柄,令已经艰危的国事再雪上加霜。现在,皇上已经亲政了,既然这件事是由他安排的,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好了,你们大家都起来吧!”
看到光绪和几个军机大臣纷纷从地上爬起,恭恭敬敬地站直了身子,慈禧继续说道:“这次回复倭奴的照会自是必须对他们的指责断然予以否认,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总会有泄露的一天,如果让人抓住把柄,立刻就会给大清引来天大的麻烦。你们大伙儿议议看,这件事咱们以后该如何处理?”
慈禧虽然表现得很是宽宏大度,但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雷霆手段,却让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戒惧不已。一时间,众人谁也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看法,仁寿殿上再次安静了下来。见众人都没有先开口的意思,慈禧又微笑着催促道:“大家伙儿尽管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这件事留有后患。”
“太后,臣以为私下出兵台湾的事,十分不妥。《马关条约》刚刚签订完毕,咱们就做出背约、毁约的事来,如果传扬出去恐怕为祸不小。不过,‘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应该立即着冯华将入台的义勇军秘密召回,并命令东南沿海督抚封锁台湾海峡,严禁大陆臣民以各种借口前往台湾,借以向列强表明我们的立场。”刚才一直都小心翼翼,暗自揣摩慈禧心思的徐用仪,首先出列奏道。
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徐用仪的这番话立时就在众人中引起了一片议论之声,而翁同龢更是忍无可忍当即反驳道:“徐大人可真是一片拳拳为国之心啊!据我所知,台湾民众誓不从倭,反抗倭寇武力登台的举动根本就无有背约、毁约之说。公法会通第二百八十六章有云,割地须商居民能顺从否;又云,民必顺从,方得视为易主等语。由此可见,台湾的反割台斗争根本就是符合国际法原则的,而大陆民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援助行动也是极为正当的行为。太后,当此七战七捷、民心振奋之时,我们正应借此良机奋起反击、一雪前耻,岂可做出如此亲痛仇快的事情来。”
翁同龢的讥讽,让徐用仪立时就涨红了脸。向前踏出一步,他愤愤地说道:“翁大人,说话何必如此刻薄,难道只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才算是忠君爱国?明知道实力不如人,还要与人硬拼、向人挑衅,如此只会给我们造成更大的损失。国际法真的有用吗?还不是谁的实力强谁就说了算,泰西列强正愁找不到机会,我们却还要自动送上门。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事。”
眼见翁同龢与李鸿藻都不屑的暗“哼”一声,就要再次对徐用仪进行反驳,刚毅眼急口快抢先一步说道:“太后,奴才也以为徐大人的说法更符合我们大清的当前利益。甲午新败,国势衰微,休养生息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况且洋人一直都包藏祸心、虎视‘沉沉’,如果衅端轻启,极有可能给他们找到借题发挥的借口。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