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谁是敌人?
作者:青山铁杉 更新:2022-03-01 22:44
伊朗三分天下的格局,在美国看来并非不可破解,而英国显然是三分天下当中最弱势的一方,既然摩萨台受到伊朗的欢迎,华盛顿就借用这种支持,来完成自己的目的。
近代以来英俄两国,分别从伊朗划分了势力范围,更是在二战期间入侵了伊朗。
而美国不同于有历史包袱的英国和苏联,至少当前还是完全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和伊朗站在一起的,先把英国排挤掉再说。
面见外交大臣的路上,艾伦威尔逊也在思考德黑兰背后的支持者。其实就是想,美国和苏联谁的嫌疑更大,从地理位置上是苏联,从国力上是美国,反正不可能是巴列维。
英国固然已经不是日不落帝国了,可也不是一个伊朗就能应对的。这一次伊朗的态度显然就非常反常,“大臣十分生气的原因,肯定和选举年有关系。”
“是这样。”听了老同事的话,艾伦威尔逊问道,“工党决定选择一个不错的时机,解散议会开始大选么?”
“我只是说有这个可能。”约翰耸耸肩道,“这一切都是我的猜测,不过政客能因为什么事情这么生气?除了选举,我想不到什么其他事。”
“确实,也许真的有关。”艾伦威尔逊一愣,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从一九四五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三个年头,这都已经快年底了。
连任三届的工党这么干真是有可能的。议会制国家和美国的选举制度不同,就拿英国首相的五年任期来说,通常会选择任期过半的第三个或者第四个年头,支持率高的时候开启大选,方便连任。
为什么前两次没有这么干?这个原因是工党在战后的前两次大选,对保守党占据绝对优势,领先了保守党上百席位,那种情况下民意没有出现明显变动,工党就可以把任期做到头。
而一旦领先席位不多,议会制国家的执政党才会选择提前大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工党可能对哈罗德·威尔逊这一次的中东之行给予厚望,然后以此来拉升支持率开启大选。
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哈罗德·威尔逊这一次这么生气,对政客而言,谁威胁了他的支持率,谁就是他的敌人。
有时候机会只会出现一次,不信问问前外交大臣莫里森,在关键时刻输了一次,造成的差距一辈子都没追上,被艾德礼压制了一辈子。
抵达外交部代表团下榻的宾馆,迎面而来的外交部同事都朝着艾伦威尔逊行注目礼,算是迎接顶头上司的回归。
艾伦威尔逊也点头致意,直接让迪克逊带他面见外交大臣,“大臣这几天很烦躁。”
“我知道了。”艾伦威尔逊点头,随后推开房门进入了房间当中。
中东是极少有阴天的,尤其是巴士拉,此时的天气就像是哈罗德·威尔逊的心情一样,
艾伦威尔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见到了大臣,大臣尽量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询问了常务次长的远东之行是否有收获。
“非常好,多元共存社会的典范,也令英属非洲的代表们大开眼界。”考虑到外交大臣此时的心情,艾伦威尔逊本不应该这么说,不过他还是觉得现在大臣需要一个好消息,便语速轻快的报喜,“只要本土继续给予支持,之前设想的战略一定会大获成功。”
“就没有什么问题么?”哈罗德·威尔逊心不在焉的询问,还没从低落的心情中走出。
“经济发展不太均衡算不算,华人占据了整个马来亚经济的百分之八十三。”艾伦威尔逊扪心自问了一下,随后道,“这可能会造成一些族群问题。不过发展总是要有些代价的。”
马来亚华人占据相对多数,但确实是殖民地经济发展的主力,这不是现在开始的,当初也是如此,只不过战后这么一波开放移民,因为华人的人数上涨,这个问题越发的严重了。
“这不会出现问题吧?”哈罗德·威尔逊有些吃惊的询问着,“艾伦,你知道的,现在的马来亚对英国而言是多么重要。”
“很高兴大臣能够这么认为。”艾伦威尔逊点头解释道,“当初土地分配我们是照顾马来人的,哪怕是现在账面上的土地所有权,马来人也占据了多数。但哪怕就是依赖土地的橡胶产业,现在也是华人占据优势。华人赚钱了租聘土地,马来人就把土地交出去收租金了,这我们有什么办法?”
反正艾伦威尔逊是想不到办法了,不过好在只是租聘不是出售,大量合同都是以五年为期,马来人到时候可以提高一下租金改善生活。
“我只是担心会造成马来亚的不稳定,别引起了竹幕的反感。或者是美国人支持的政权伸手。”哈罗德·威尔逊面带担忧的道,现在伊朗的问题都让他焦头烂额了,要是马来亚出事,他都不敢想象。
“我们和大陆关系还保持着沟通,这一次在皇家海军的严密监控下,货物成功到岸。至于常公那边,他肯定是有这个心的,但绝对没有这个本事。”
艾伦威尔逊面带轻蔑的道,“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在让人失望的时候绝对不令人失望。”
艾伦威尔逊安抚着大臣的情绪,不要对华人有刻板印象。既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哪怕是一个民族也存在不同的群体,有值得重视的就有烂泥扶不上墙的。
显然常公那批人是后者,艾伦威尔逊之所以说常公有这个心,那是因为常公那批人绝对符合自不量力这个词的定义。常公麾下军队的作战手册,明文写着要反攻之后要怎么把人刀要过火,人要换种。
那不是三十年代的作战手册,而是炮党八十年代的作战手册。可见诈骗岛那些人在这种问题上,从来都是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的。
不过面对英国,不是他瞧不起诈骗岛,常公的勇气仅限于对本民族,像是英国这种殖民者,哪怕葡萄牙这种实力的,他也绝对不敢惹。
不能因为常公的对手很厉害,就认为常公也很厉害,这绝对是一个误区。
常公确实比什么南越坚持的时间长,但他的地盘比南越大多少?从美军撤离南越,南越还坚持两年呢,常公也就在比南越地盘大了几十倍的情况下,比南越多坚持了一年而已。
这就是常公的真实水平,艾伦威尔逊在马来亚的任期,概括的反英份子也包括炮党,也让不少人在这个世界上消失,直到离任都没接到抗议。
哈罗德·威尔逊听说艾伦威尔逊从卡拉奇转机过来,又询问了一下印度的情况。
艾伦威尔逊也给予了解答,“尼赫鲁这个人能力在常公之上,不过印度人嘛。连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这本书当中都说,印度人夸夸其谈,希望印度学习一下中国人的务实精神。诚然,我们很尊重印度当前在国际上的地位,但印度人要是继续自我感觉良好下去,一定会吃大亏的。”
印度在国际上的声望很高,这是现在这个时间段的事实。连艾伦威尔逊都记不起来,这几年都多少次被授予调停者的角色,有多少要独立的地方领导人去印度拜码头了。
不过这都会随着印度撞墙戛然而止,只要那场战争开始,印度就会从第三世界领袖,新兴国家的盟主,国际事务的调停者,变成可有可无的角色。
没办法,国际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印度独立之后两次丢大人,都和中国有关。
一次是打仗,一次是举办运动会,印度举办的英联邦运动会,可就在帝都的两年之后。去参加的国家遍及全世界,要知道英联邦包括五眼当中的四个,结果印度就拿出这种国力。
面对印度的提问,艾伦威尔逊保持着往常的不是小好而是大好言论。
这种乐观态度,总算是让哈罗德·威尔逊舒缓了心情,摇头道,“艾伦,我现在遇到了难题,你上次和摩萨台谈的解决方案,伊朗那边不认了。”
“德黑兰身后一定有人诚邀,苏联的可能性不大。我们血浓于水的可疑盟友,倒是有可能借机排挤英国在伊朗的势力。”
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分析道,“谈判还是要谈的,哪怕前路曲折,我们也要保持平常心,只是万一真的是美国搞鬼,这肯定只是一个开始。美国想要接受我们和法国人的地盘,这一次应该算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说到这,艾伦威尔逊忽然有种赢麻了的感觉,如果伊朗的发难能够让英国认识到美国笑面虎的姿态,这还是一件好事,总比苏伊士运河出事才让英国惊醒要好。
伊朗出现问题和苏伊士运河出事,可不是一个难度,后者一旦出事根本无法补救,而前者是可以接受的。
“你有什么应对办法没有。”哈罗德·威尔逊一脑袋浆糊,希望常务次长能够解答。
艾伦威尔逊很想说没有,但话到嘴边则说道,“先把这件事通知法国,这种问题上,英国和法国是处在同一个环境中的,法国的支持非常重要。”
近代以来英俄两国,分别从伊朗划分了势力范围,更是在二战期间入侵了伊朗。
而美国不同于有历史包袱的英国和苏联,至少当前还是完全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和伊朗站在一起的,先把英国排挤掉再说。
面见外交大臣的路上,艾伦威尔逊也在思考德黑兰背后的支持者。其实就是想,美国和苏联谁的嫌疑更大,从地理位置上是苏联,从国力上是美国,反正不可能是巴列维。
英国固然已经不是日不落帝国了,可也不是一个伊朗就能应对的。这一次伊朗的态度显然就非常反常,“大臣十分生气的原因,肯定和选举年有关系。”
“是这样。”听了老同事的话,艾伦威尔逊问道,“工党决定选择一个不错的时机,解散议会开始大选么?”
“我只是说有这个可能。”约翰耸耸肩道,“这一切都是我的猜测,不过政客能因为什么事情这么生气?除了选举,我想不到什么其他事。”
“确实,也许真的有关。”艾伦威尔逊一愣,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从一九四五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三个年头,这都已经快年底了。
连任三届的工党这么干真是有可能的。议会制国家和美国的选举制度不同,就拿英国首相的五年任期来说,通常会选择任期过半的第三个或者第四个年头,支持率高的时候开启大选,方便连任。
为什么前两次没有这么干?这个原因是工党在战后的前两次大选,对保守党占据绝对优势,领先了保守党上百席位,那种情况下民意没有出现明显变动,工党就可以把任期做到头。
而一旦领先席位不多,议会制国家的执政党才会选择提前大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工党可能对哈罗德·威尔逊这一次的中东之行给予厚望,然后以此来拉升支持率开启大选。
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哈罗德·威尔逊这一次这么生气,对政客而言,谁威胁了他的支持率,谁就是他的敌人。
有时候机会只会出现一次,不信问问前外交大臣莫里森,在关键时刻输了一次,造成的差距一辈子都没追上,被艾德礼压制了一辈子。
抵达外交部代表团下榻的宾馆,迎面而来的外交部同事都朝着艾伦威尔逊行注目礼,算是迎接顶头上司的回归。
艾伦威尔逊也点头致意,直接让迪克逊带他面见外交大臣,“大臣这几天很烦躁。”
“我知道了。”艾伦威尔逊点头,随后推开房门进入了房间当中。
中东是极少有阴天的,尤其是巴士拉,此时的天气就像是哈罗德·威尔逊的心情一样,
艾伦威尔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见到了大臣,大臣尽量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询问了常务次长的远东之行是否有收获。
“非常好,多元共存社会的典范,也令英属非洲的代表们大开眼界。”考虑到外交大臣此时的心情,艾伦威尔逊本不应该这么说,不过他还是觉得现在大臣需要一个好消息,便语速轻快的报喜,“只要本土继续给予支持,之前设想的战略一定会大获成功。”
“就没有什么问题么?”哈罗德·威尔逊心不在焉的询问,还没从低落的心情中走出。
“经济发展不太均衡算不算,华人占据了整个马来亚经济的百分之八十三。”艾伦威尔逊扪心自问了一下,随后道,“这可能会造成一些族群问题。不过发展总是要有些代价的。”
马来亚华人占据相对多数,但确实是殖民地经济发展的主力,这不是现在开始的,当初也是如此,只不过战后这么一波开放移民,因为华人的人数上涨,这个问题越发的严重了。
“这不会出现问题吧?”哈罗德·威尔逊有些吃惊的询问着,“艾伦,你知道的,现在的马来亚对英国而言是多么重要。”
“很高兴大臣能够这么认为。”艾伦威尔逊点头解释道,“当初土地分配我们是照顾马来人的,哪怕是现在账面上的土地所有权,马来人也占据了多数。但哪怕就是依赖土地的橡胶产业,现在也是华人占据优势。华人赚钱了租聘土地,马来人就把土地交出去收租金了,这我们有什么办法?”
反正艾伦威尔逊是想不到办法了,不过好在只是租聘不是出售,大量合同都是以五年为期,马来人到时候可以提高一下租金改善生活。
“我只是担心会造成马来亚的不稳定,别引起了竹幕的反感。或者是美国人支持的政权伸手。”哈罗德·威尔逊面带担忧的道,现在伊朗的问题都让他焦头烂额了,要是马来亚出事,他都不敢想象。
“我们和大陆关系还保持着沟通,这一次在皇家海军的严密监控下,货物成功到岸。至于常公那边,他肯定是有这个心的,但绝对没有这个本事。”
艾伦威尔逊面带轻蔑的道,“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在让人失望的时候绝对不令人失望。”
艾伦威尔逊安抚着大臣的情绪,不要对华人有刻板印象。既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哪怕是一个民族也存在不同的群体,有值得重视的就有烂泥扶不上墙的。
显然常公那批人是后者,艾伦威尔逊之所以说常公有这个心,那是因为常公那批人绝对符合自不量力这个词的定义。常公麾下军队的作战手册,明文写着要反攻之后要怎么把人刀要过火,人要换种。
那不是三十年代的作战手册,而是炮党八十年代的作战手册。可见诈骗岛那些人在这种问题上,从来都是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的。
不过面对英国,不是他瞧不起诈骗岛,常公的勇气仅限于对本民族,像是英国这种殖民者,哪怕葡萄牙这种实力的,他也绝对不敢惹。
不能因为常公的对手很厉害,就认为常公也很厉害,这绝对是一个误区。
常公确实比什么南越坚持的时间长,但他的地盘比南越大多少?从美军撤离南越,南越还坚持两年呢,常公也就在比南越地盘大了几十倍的情况下,比南越多坚持了一年而已。
这就是常公的真实水平,艾伦威尔逊在马来亚的任期,概括的反英份子也包括炮党,也让不少人在这个世界上消失,直到离任都没接到抗议。
哈罗德·威尔逊听说艾伦威尔逊从卡拉奇转机过来,又询问了一下印度的情况。
艾伦威尔逊也给予了解答,“尼赫鲁这个人能力在常公之上,不过印度人嘛。连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这本书当中都说,印度人夸夸其谈,希望印度学习一下中国人的务实精神。诚然,我们很尊重印度当前在国际上的地位,但印度人要是继续自我感觉良好下去,一定会吃大亏的。”
印度在国际上的声望很高,这是现在这个时间段的事实。连艾伦威尔逊都记不起来,这几年都多少次被授予调停者的角色,有多少要独立的地方领导人去印度拜码头了。
不过这都会随着印度撞墙戛然而止,只要那场战争开始,印度就会从第三世界领袖,新兴国家的盟主,国际事务的调停者,变成可有可无的角色。
没办法,国际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印度独立之后两次丢大人,都和中国有关。
一次是打仗,一次是举办运动会,印度举办的英联邦运动会,可就在帝都的两年之后。去参加的国家遍及全世界,要知道英联邦包括五眼当中的四个,结果印度就拿出这种国力。
面对印度的提问,艾伦威尔逊保持着往常的不是小好而是大好言论。
这种乐观态度,总算是让哈罗德·威尔逊舒缓了心情,摇头道,“艾伦,我现在遇到了难题,你上次和摩萨台谈的解决方案,伊朗那边不认了。”
“德黑兰身后一定有人诚邀,苏联的可能性不大。我们血浓于水的可疑盟友,倒是有可能借机排挤英国在伊朗的势力。”
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分析道,“谈判还是要谈的,哪怕前路曲折,我们也要保持平常心,只是万一真的是美国搞鬼,这肯定只是一个开始。美国想要接受我们和法国人的地盘,这一次应该算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说到这,艾伦威尔逊忽然有种赢麻了的感觉,如果伊朗的发难能够让英国认识到美国笑面虎的姿态,这还是一件好事,总比苏伊士运河出事才让英国惊醒要好。
伊朗出现问题和苏伊士运河出事,可不是一个难度,后者一旦出事根本无法补救,而前者是可以接受的。
“你有什么应对办法没有。”哈罗德·威尔逊一脑袋浆糊,希望常务次长能够解答。
艾伦威尔逊很想说没有,但话到嘴边则说道,“先把这件事通知法国,这种问题上,英国和法国是处在同一个环境中的,法国的支持非常重要。”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