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作者:舍人    更新:2021-11-24 22:01
  李学之说:“果然不出我所料,清合新班子的书记乡长不和啊!侯副乡长成了我今天县长接待日接待的第一位上访者,一、二把手不和,怎么能开展工作?怎么能顺利完成县委政府赋予的任务?我看要尽快协调好,免得出大麻烦!”
  吴新宇有点吃惊,说:“真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那我马上找他们谈谈,如果真的关系僵到不可调和,那就走一个,实在不行就两个都走,再搭个班子!”
  李学之合上电话,对侯副乡长说:“谢谢你提供的情况,我已经跟吴书记汇报了,我相信会很快解决问题的,如今年关在际,各项工作都要紧锣密鼓地进行,不能因为领导问题耽误民生大计!”
  侯副乡长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外面传来咚咚的脚步声,转眼进了门,原来是杨主任,他气喘吁吁地走到里学之面前说:“信访办的刘主任今天去了市里了,也不知道做什么,估计得下午才会回家。”
  李学之点了点头说:“没什么,只是晚点拿到信访材料嘛。杨主任坐下休息会,等下群众来了你有得忙的。”
  杨主任挨着侯副乡长坐了下来,接过侯副乡长递来的烟,吧嗒几口,笑着说:“呵呵,那倒是,我在清合十几年了,真要是说呆会来点什么人上访,我都估摸得到三分!”
  李学之听得笑了起来,说:“哦,看来经常有人来上访喽。既然你都能猜到是哪些人来,怎么就不帮人家把问题解决掉呢?”
  杨主任一阵语塞,尴尬地说:“什么事情都有个程序,都是信访办接待,然后转给主管的副乡长,如果主管副乡长解决不了,再转到书记乡长那里。很多事情都是书记乡长说了算,那轮到我来解决问题呢。”
  李学之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看他才四十多的人,说起话来是圆滑得很,全没有一点冲劲,知道是老油条了,也就失去了跟他说话的兴趣,李学之知道象这样的老油条莫想从他嘴里得到半点东西的。
  李学之看了看手表都快九点了,居然还没来一个上访群众,不禁有点坐不住了:听这杨主任的口气应该有群众来上访的,难道是群众屡屡反映了问题而得不到解决,失去了上访的信心吗?
  李学之对侯副乡长说:“你找到小孙,叫她在广播中再反复播送几次,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我李学之来是为他们解决问题的!”
  侯副乡长答应着走了。周捷坐在李学之旁边,歪着脑袋看着他,心里暗暗好笑:这个李县长还真好玩,放着坐在县政府的接待日不搞,偏偏要跑到乡里来,现在的农民早学乖巧了,那还会真的相信当官的会帮他们哟。转念想到有朋友答应他今天去鱼塘钓鱼的,可因为要陪李县长下乡而耽误了,不禁又暗暗心痛起来:不能去鱼塘钓鱼,可就要损失几十斤上好的青鱼啊!该死的张前江,好多人好派,偏偏派了我来!
  李学之不知道旁边的秘书心里想了这么多,他耐着性子跟杨主任聊天。
  “老杨,干了多少年了啊?”
  “我今年整四十五,在清合就干了十七年!党委书记乡长都伺候了好几届,算上这届应该是第四届了。”
  “呵,四朝元老了啊。”
  “嗨,十朝元老又咋的?还不是碌碌无为一辈子啊。”
  “哦,工资可没落下吧?”
  “该咋是咋的,工资一级也没落下,跟我同时参加工作的,我一打听,谁也没有我高。”杨主任一提到工资就有点满足。
  “既然没少你的工资,那是不是应该打起精神好好工作呢?”李学之盯着他说。
  “那是,那是。”杨主任连声说是,吧嗒完烟,随手把烟屁股扔到脚下踩灭了。
  这时通讯员跑了进来,说:“李县长,乡政府门口聚了有二十几人了,看样子是有事,可就是不进门,我们几个在外面说了半天了,都没人动弹。”
  杨主任急忙站起来说:“我去看看。”
  李学之说:“杨主任,好好跟他们解释解释,让他们放心地进来!”
  看着杨主任急匆匆走了出去,周捷扑哧笑了出来:“哎,农民就是农民,只怕是想上访又怕见官!真是没素质!”
  李学之听了他这么一说,觉得很不对味,说:“周秘书,你这样评价农民是有偏见吧?怕见官是什么意思?我看是官不愿见民吧!”神色陡地严厉起来,说:“农民辛勤劳动,耙弄着几亩地不容易,而我们却不能很好的理解他们,中国的农民是世界最伟大的农民,他们只要有粮糊口,有田能耕就可以安安心心务农,不到万不的已真的不想见官!他们的素质远比一般的人要好得多!也许他们没文化,可那是他们的过错吗?我想是千百年来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造成的。周秘书,请尊重我们淳朴的农民吧!”
  周捷没想到无心的话让李县长勃然作色,他委屈地说:“大家都这么认为的,我也只是随便说说。”
  李学之叹了口气,缓和了语气说:“周秘书,人云亦云要不得,你是随便一说,可你潜意思也就认定了这理啊!多接触农民,你会在他们身上发现到异想不到的优点的,这可不是在县政府大院里能得到的东西。”周捷陷入了沉思中。
  一会儿,门外传来一阵纷沓的脚步声,其中还加杂着一些人的低语,李学之精神一振,知道是上访群众来了,他轻轻拍了拍周捷,示意他也打起精神。
  上访的群众怀着好奇、甚至是一种兴奋起哄般地挤满办公室,杨主任手忙脚乱地维持秩序。李学之站起来微笑着说:“欢迎大家来反映问题,我是李学之,请大家先坐下,门外有茶水,大家按次序来反映问题。好不好。”
  在参差不齐的答应声中,人们基本坐下,没有座位的就挤在门口。有人发牢骚了:“要来接待上访群众,怎么不早点来嘛,来了才通知,只怕还有的人会来不及赶来呢。”
  李学之歉意地说:“请大家原谅,是我们的工作疏忽了。”他指着藤椅说:“挨个来,反映问题的请坐这里来。”
  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快步走上来,一屁股坐了下来。李学之突然发现这老人一个奇特之处——脖子上挂了一小块黑板!?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第五十一章(二)
  老人也不说话,把小黑板放在办公桌上,用手里的白粉笔些写着:“县长您好,我叫孙柱,因为五年前患病,聋了双耳,也哑巴了,我有问题跟领导反映!”写完,把小黑板转过来给李学之看,并把粉笔和黑板刷放在黑板上。
  看了老人的字,李学之才恍然大悟,原来老人是又聋又哑才挂黑板,用字与人交流。李学之擦去字,写道:“您有什么问题,请写!”
  老人看完,很气愤地写道:“我是聋子,什么也听不见!儿子媳妇早三年就到南边打工去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可村里乡里还是收我的广播费、维修费!县长你给我评评理,我一个聋子应不应该出这些钱!”
  李学之看完,急忙写道:“什么?收您的广播费?那您怎么知道我今天在乡政府接待上访群众?”
  老人写道:“是邻居家的柱狗子告诉我的,他也觉得我受了气!村上年年都收!以前我儿子媳妇在家,还说家里有听见声音的人,可现在我儿子媳妇都出去三年了,每年只在春节才回家半个月,可他们还是全年全年的收!钱倒不多,可是这事做的绝呀!我不用他们当官的可怜我、照顾我,可是,他们也不应该用这个招儿笑话我呀!本来我啥也听不见就够憋屈的了,这么一整,我这心里就更难受!”
  近处几个群众看了老人写的字,不禁哄笑起来!
  看着老人气得脸红脖子粗,李学之忙写道:“您别激动,以前反映过吗?”
  老人重重写道:“怎么没找?跟村上,乡里都反映过不下百次,可就是没人管,钱也照收不误!”
  李学之只觉得好笑,这是什么事情!真是荒唐到了极点,居然让聋子交纳收听广播的费用,简直是人间一大笑话。
  李学之写道:“您把姓名和住址留下,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跟您解决!”
  老人写道:“我叫吴知足,住在大前进村七组的,一说起吴聋子我相信村里人都会认识!”
  李学之写道:“您老回去吧!您的问题解决了!村里不但要补齐你以前摊派的广播费、维修费,而且还要补齐你的利息!”
  老人怀疑地看着李学之,写道:“真的?真的解决了吗?”
  李学之深情地写道:“是的,都解决了,让您老受委屈了。还有其他事吗?”
  老人摇了摇头,眼睛忽地红了,浑浊的泪吧嗒吧嗒掉了下来,颤抖着手写道:“感谢县长,感谢政府!我这就回家了,我没事了!”把黑板慢慢挂在脖子上,头也不回的走了。
  李学之对杨主任说:“杨主任啊,这样要不得呀,收一个聋人的广播费,真是岂有此理。而且老人再三反映了问题,就怎么不跟人家解决呢?我可以说是一句话就可以解决是事情,偏偏让你们拖了几年!官僚作风会让群众寒心的!”
  杨主任尴尬地说:“那是,那是,我立即通知大前进村退款赔礼!”
  办公室的群众七嘴八舌说:“要是什么事情都能赶快办了,还来上什么访喽?!”
  “我们老百姓的事算什么嘛?再大再急他们也敢拖上一年半载的!”......
  杨主任冲他们一板脸说:“还有谁要反映问题的快来!”
  一个年约三十几的汉子几步走上来,一屁股坐在藤椅上,问:“李县长,我这件事情您能不能做主跟我办了啊?”
  李学之看着眼前浓眉大眼的汉子,微笑着说:“你先说来听听,我力所能及的就一定可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