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作者:华博 更新:2021-11-24 21:25
坟丘都经过夯筑非常坚固,形状大体分为圆锥形和覆斗形两种。历代帝王都为自己营造大型墓室。两周时期的墓室保持了商代以来的形制。
春秋战国时期的葬俗
春秋战国时的墓葬,人们首先要选择风水宝地,即卜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说,齐景公建成路寝之台后,逢于何的母亲死了,卜葬时,“兆在路寝之台牖下”。晏婴请求景公顺从占卜之意,准逢于何葬母于路寝台下。
战国时期的陵墓多在墓内填充沙、石、木炭以利防湿,保护墓室。我们知道,西周已经存在夫妻合葬。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更趋普遍。战国中期以后残酷的杀殉遭到了人们的反对,殉人减少,墓主的随葬品中漆器等生活用品的比重显著增加。出现了用木俑和陶俑来替代人殉随葬。秦国在献公时废除了人殉制度。
秦汉之葬俗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秦始皇开创的陵寝制度对以后历代帝王陵园建筑影响是最大的。秦始皇时,陵园的布局既继承了秦国的陵寝制度,同时吸收了东方六国陵寝的一些作法,规模更加宏大,设施更加完备。总体上仿照都城宫殿的规划布置,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秦朝开始的陵区附近设置城邑,并以陵号来命名。比如秦始皇所建的丽邑。同时,秦延续了建造祭祀建筑的作法。秦始皇生前就在渭水南面为自己建立了宗庙,设立了神主,并且在陵侧建立寝宫,摆设衣冠用具以便就近接受日常祭祀。
西汉继承了秦代陵寝制度并且有所发展。陵园里只有一个重城,陵墓在陵园的中央,坐西朝东。陪葬墓区在陵墓前方。西汉初期,帝、后在一座陵园内异穴合葬。从文帝开始,帝、后各建一座陵园。到景帝的时候,在文帝霸陵旁也建造庙宇。以后这种陵旁立庙的制度一直延续到西汉末。
三国两晋南北朝之葬俗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墓葬制度大体承袭汉代,但也有所发展,也有独比如画像石墓减少,贵族和官僚一般用砖室墓;墓室中独特之处在于设置棺木的棺床;完全模仿房屋的石椁;墓内有镇墓兽、墓志等;砖室墓、土坑墓、石室墓、崖墓等多种墓室形式并存,而以砖室墓为主。
但是在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与魏文帝曹丕的墓葬都依山为陵,不封不树,不建寝殿,不设园邑神道,地面上不留任何痕迹。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父子皆主张薄葬,可以说他们的主张对秦汉以来的厚葬之风,是一次很大的冲击。
隋唐之葬俗
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朝。八年之后,隋灭掉了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为中国的封建文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陵寝制度的复兴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但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仅有二世,前后不到四十年,文帝和炀帝又都死与非命,所以在陵寝制度上,隋朝虽然恢复了秦汉封土为陵的规则,但是在营建规模上还远远比不上秦汉陵寝那样高大宏伟。
隋之后的唐代,墓葬以长江为界,大致分南北两区。江北有双室砖墓、双室土洞墓、单室砖墓、单室土洞墓和土坑墓五种,较大的墓葬中一般绘有壁画。江南有砖室墓和土坑(或土洞)墓两类。北宋时中原和北方地区墓葬以土坑墓和砖室墓为主,南方则多竖穴土坑墓,至南宋,长方形砖室墓增多。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明清。
宋朝之葬俗
唐朝之后,便迎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大约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直到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皇权高度集中的北宋。北宋的陵寝制度大体上沿袭了唐代初的制度,只是改变了汉唐预先营建寿陵的制度。
------------
后记:墓葬制度的演变(2)
------------
北宋的陵寝在皇帝死后才开始建造,而且全部工程必须在七个月内完成。因此宋代的陵园规模不如唐代。唐代后妃从高祖李渊开始,附葬帝陵不单独起陵,而宋代恢复了汉代的规制,后妃单独起陵园于帝陵的西南隅。后陵建筑与帝陵相同,但规模较小,
宋代建造陵墓相风水堪舆(看风水),流行“五音姓利”的说法,把姓氏归于古代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的方位。
元明清之葬俗
元代沿用蒙古族潜埋的墓葬方式,故没有陵寝制度。
明代是陵寝制度的重大改革期。此时的陵墓由方形覆斗状改为圆形,称“宝顶”;取消寝宫(即下官)的建筑,扩大祭殿(即上宫),并取消留居宫人牙城、宝城、宝顶。皇帝、皇后、亲王、公主、嫔妃的陵制级别相当严格,形成了一套程序化的规则。日常侍奉饮食起居的办法,使朝拜祭祀的仪式更为隆重。陵园围墙由方形改为长方形,分三个院落。第一院落除陵门外,两旁设碑亭、神厨、神库;第二院落除殿门外,设有祭殿和两旁的配殿;第三院落除内红门外,设有牌坊、五供台和方城明楼。方城后为圆形大坟,即“宝顶”,周围砌有砖壁,上砌女墙,称为“宝城”。清朝无论从规划建制到建筑造型均仿照明朝,采用集中陵区的手法,安排总入口,从正红门开端,经统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华表,分达各陵区。其布局顺序为:五孔石券桥、牌楼、碑亭、三孔券桥,大月台、宫门、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后为石平桥、月台、琉璃门、五供、方城(上立明楼)、月牙城、宝城、宝顶。
作为民间以外的皇家墓葬,还实行了一种陵寝制度。这种制度以朝拜的祭祀为主要内容,东汉时确立。当时,每年元旦公卿百官、四方来朝者、各郡来到京师的上计吏以及皇亲国戚,都要会集到朝廷,举行朝贺皇帝的仪式,叫“元会仪”。后来,汉明帝将“元会仪”搬到汉光武帝的原陵进行,向陵寝的神座举行朝拜和祭祀仪式,各郡的上计吏同样依次向“神座”报告财政收支、粮价税赋、风俗善恶等,以使“先帝(汉光武帝)魂神闻之”,这样“元会仪”就改成了“上陵礼”。与此同时,原先宗庙每年“二十五祠”中最主要的“酎祭礼”也移到陵寝来,按照“上陵礼”的仪式举行。这两种仪式的推行,使原来承担祭祀重任的宗庙的地位显著降低。西汉以来在陵旁立庙和每个死去的皇帝享用一庙的制度被废除,皇帝及其祖先的神主以“同堂异室”的方法供奉在一个祖庙里。并且,由于上陵礼规模大,参加人数多,故陵寝的建筑随之扩大了。举行仪式的大殿,悬挂行礼所需大钟的钟架都建立起来。从此,以朝拜和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陵寝制度就完全确立了。此后历代的陵寝制度都是在东汉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扩大的。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www.qisuu.com
春秋战国时期的葬俗
春秋战国时的墓葬,人们首先要选择风水宝地,即卜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说,齐景公建成路寝之台后,逢于何的母亲死了,卜葬时,“兆在路寝之台牖下”。晏婴请求景公顺从占卜之意,准逢于何葬母于路寝台下。
战国时期的陵墓多在墓内填充沙、石、木炭以利防湿,保护墓室。我们知道,西周已经存在夫妻合葬。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更趋普遍。战国中期以后残酷的杀殉遭到了人们的反对,殉人减少,墓主的随葬品中漆器等生活用品的比重显著增加。出现了用木俑和陶俑来替代人殉随葬。秦国在献公时废除了人殉制度。
秦汉之葬俗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秦始皇开创的陵寝制度对以后历代帝王陵园建筑影响是最大的。秦始皇时,陵园的布局既继承了秦国的陵寝制度,同时吸收了东方六国陵寝的一些作法,规模更加宏大,设施更加完备。总体上仿照都城宫殿的规划布置,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秦朝开始的陵区附近设置城邑,并以陵号来命名。比如秦始皇所建的丽邑。同时,秦延续了建造祭祀建筑的作法。秦始皇生前就在渭水南面为自己建立了宗庙,设立了神主,并且在陵侧建立寝宫,摆设衣冠用具以便就近接受日常祭祀。
西汉继承了秦代陵寝制度并且有所发展。陵园里只有一个重城,陵墓在陵园的中央,坐西朝东。陪葬墓区在陵墓前方。西汉初期,帝、后在一座陵园内异穴合葬。从文帝开始,帝、后各建一座陵园。到景帝的时候,在文帝霸陵旁也建造庙宇。以后这种陵旁立庙的制度一直延续到西汉末。
三国两晋南北朝之葬俗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墓葬制度大体承袭汉代,但也有所发展,也有独比如画像石墓减少,贵族和官僚一般用砖室墓;墓室中独特之处在于设置棺木的棺床;完全模仿房屋的石椁;墓内有镇墓兽、墓志等;砖室墓、土坑墓、石室墓、崖墓等多种墓室形式并存,而以砖室墓为主。
但是在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与魏文帝曹丕的墓葬都依山为陵,不封不树,不建寝殿,不设园邑神道,地面上不留任何痕迹。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父子皆主张薄葬,可以说他们的主张对秦汉以来的厚葬之风,是一次很大的冲击。
隋唐之葬俗
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朝。八年之后,隋灭掉了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为中国的封建文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陵寝制度的复兴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但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仅有二世,前后不到四十年,文帝和炀帝又都死与非命,所以在陵寝制度上,隋朝虽然恢复了秦汉封土为陵的规则,但是在营建规模上还远远比不上秦汉陵寝那样高大宏伟。
隋之后的唐代,墓葬以长江为界,大致分南北两区。江北有双室砖墓、双室土洞墓、单室砖墓、单室土洞墓和土坑墓五种,较大的墓葬中一般绘有壁画。江南有砖室墓和土坑(或土洞)墓两类。北宋时中原和北方地区墓葬以土坑墓和砖室墓为主,南方则多竖穴土坑墓,至南宋,长方形砖室墓增多。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明清。
宋朝之葬俗
唐朝之后,便迎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大约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直到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皇权高度集中的北宋。北宋的陵寝制度大体上沿袭了唐代初的制度,只是改变了汉唐预先营建寿陵的制度。
------------
后记:墓葬制度的演变(2)
------------
北宋的陵寝在皇帝死后才开始建造,而且全部工程必须在七个月内完成。因此宋代的陵园规模不如唐代。唐代后妃从高祖李渊开始,附葬帝陵不单独起陵,而宋代恢复了汉代的规制,后妃单独起陵园于帝陵的西南隅。后陵建筑与帝陵相同,但规模较小,
宋代建造陵墓相风水堪舆(看风水),流行“五音姓利”的说法,把姓氏归于古代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的方位。
元明清之葬俗
元代沿用蒙古族潜埋的墓葬方式,故没有陵寝制度。
明代是陵寝制度的重大改革期。此时的陵墓由方形覆斗状改为圆形,称“宝顶”;取消寝宫(即下官)的建筑,扩大祭殿(即上宫),并取消留居宫人牙城、宝城、宝顶。皇帝、皇后、亲王、公主、嫔妃的陵制级别相当严格,形成了一套程序化的规则。日常侍奉饮食起居的办法,使朝拜祭祀的仪式更为隆重。陵园围墙由方形改为长方形,分三个院落。第一院落除陵门外,两旁设碑亭、神厨、神库;第二院落除殿门外,设有祭殿和两旁的配殿;第三院落除内红门外,设有牌坊、五供台和方城明楼。方城后为圆形大坟,即“宝顶”,周围砌有砖壁,上砌女墙,称为“宝城”。清朝无论从规划建制到建筑造型均仿照明朝,采用集中陵区的手法,安排总入口,从正红门开端,经统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华表,分达各陵区。其布局顺序为:五孔石券桥、牌楼、碑亭、三孔券桥,大月台、宫门、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后为石平桥、月台、琉璃门、五供、方城(上立明楼)、月牙城、宝城、宝顶。
作为民间以外的皇家墓葬,还实行了一种陵寝制度。这种制度以朝拜的祭祀为主要内容,东汉时确立。当时,每年元旦公卿百官、四方来朝者、各郡来到京师的上计吏以及皇亲国戚,都要会集到朝廷,举行朝贺皇帝的仪式,叫“元会仪”。后来,汉明帝将“元会仪”搬到汉光武帝的原陵进行,向陵寝的神座举行朝拜和祭祀仪式,各郡的上计吏同样依次向“神座”报告财政收支、粮价税赋、风俗善恶等,以使“先帝(汉光武帝)魂神闻之”,这样“元会仪”就改成了“上陵礼”。与此同时,原先宗庙每年“二十五祠”中最主要的“酎祭礼”也移到陵寝来,按照“上陵礼”的仪式举行。这两种仪式的推行,使原来承担祭祀重任的宗庙的地位显著降低。西汉以来在陵旁立庙和每个死去的皇帝享用一庙的制度被废除,皇帝及其祖先的神主以“同堂异室”的方法供奉在一个祖庙里。并且,由于上陵礼规模大,参加人数多,故陵寝的建筑随之扩大了。举行仪式的大殿,悬挂行礼所需大钟的钟架都建立起来。从此,以朝拜和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陵寝制度就完全确立了。此后历代的陵寝制度都是在东汉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扩大的。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www.qisuu.com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