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作者:王晗 更新:2021-11-24 21:16
韦小宝道:"太后,你说要瑞栋杀人?他……他……哈哈,"太后问道:"他怎么样?"韦小宝道:"他早已给我……"本想说"他早已给我一刀毙了,"突然间灵机一动,又"哈哈"了几声。太后又问:"早已给你怎么样?"韦小宝道:"他早已给我收拾得贴贴服服,再也不听你的话啦!"
太后冷笑一声,道:"凭你这小鬼能有多大本事,能叫瑞副总管不听我的话。"
韦小宝道:"我是个小太监,他自然不怕,瑞副总管怕的却是另一位。"太后颤声道:"他……他怕的是皇上?"韦小宝道:"我们做奴才的,自然怕皇上,那也怪他不得啊,是不是?"太后道:"你跟瑞栋说了些什么?"韦小宝道:"什么都说了。"
太后喃喃地道:"什么都说了。"沉默半响,道:"他……他人呢?"
韦小宝道:"他去得远了,很远很远,再也不回来了。太后,你要见他,当然很好,大大的好,就怕不怎么容易。"……
这假太后本想一掌毙了这小子,可韦小宝这"釜底抽薪"式的谎把假太后弄得晕头转向,六神无主,是杀韦小宝又不好,不杀又不好,真是大大的头疼。
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碰到这种釜底抽薪、油嘴滑舌的谎言,我们怎么对付呢?
这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韦小宝的谎言打乱了皇太后的定式思维,也不得不抱着韦小宝的谎言进行思考,韦小宝不但保全了性命,阴毒的皇太后最终栽在了他的手中。
可见谎言的厉害。
谎言为什么让皇后恼不得怒不得,想杀韦小宝而又不敢下手,原因是韦小宝的谎言戳中了致命的要点,只好对其谎言听之任之发挥下去。
这是韦小宝流氓式的谎言方式。
粗口与韦小宝
吕宗力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武功不入流,侃功和应变能力一流。小宝生长于扬州的妓院,自幼耳濡目染,加上绝佳的资质,所习侃功,属市井粗口一类,虽不登大雅之堂,却极生动传神,对营构故事气氛,塑造人物性格,关系甚大,不可或缺。小说中人物身份背景的定位,情节的推进,气氛的调节,都常有赖于精心构思的粗口和插科打诨。
在金庸小说中,能熟练运用粗口脏话的人物不在少牧。《神雕侠侣》中的杨过,《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和桃谷六仙,都有令人激赏的表现。但韦小宝在这方面的造诣可说是登峰造极,傲视群雄。粗口在《鹿鼎记》中的特殊重要性,缘起于小说作者对主人公韦小宝形象的定位。
韦小宝的形象定位与粗口在《鹿鼎记》中的重要性
不同于金庸小说中的大部分男主人公,韦小宝不具备赤胆丹心的大侠风范,不是忍辱负重的民族英雄,不算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或风流或专情的奇男子,甚至也不是一个因旷世奇遇而练成绝世武功的傻瓜。他只是一个市井小人,一个生于单亲家庭,长于妓院,后又因缘际会,混迹于宫廷;自小见多识广,深受民间文化熏陶,又过早尝到人生的艰辛,机巧狡桧远胜于寻常大人的"市井小人"。
韦小宝出身于一个单亲家庭,与他朝夕相处的母亲是一个妓女。他的童年生活在妓院中度过,"妓院是一个十分奇异的地方。那里人来人往,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客人们千金买笑,挥金如土;但有时又非常吝啬,斤斤计较。出入风月场中的客人东西南北,五光十色,因此小宝耳濡目染,自小便见多识广。过早尝到人生的艰辛。"这种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生经历,形成小宝的特殊性格,令他在思考问题时有一种独特的思维定势。如见到皇宫及其他漂亮房屋,总想到应该是妓院。见到漂亮的女人,喜欢将她们和丽春院的妓女作对比。打仗和比武,他看成是赌博、交易。总之,他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幼年时在妓院的生活经历。
甚至他的人生终极理想,也是要在扬州开办大过丽春院的妓院。
妓院是市井的一部分,但不是韦小宝人生课程的唯一课堂。他在扬州四处走动,接触各色人等,比妓女接触面更广。加上喜欢听书,因此虽然不识字,肚中装的料可不少。"扬州市上茶馆中颇多说书之人,讲述《三国志》、《水浒传》、《大明英烈传》等等英雄故事。这小孩日夜在妓院、赌场、茶馆、酒楼中钻进钻出,"听书听得多了,"书中英雄常说的语句便脱口而出。"
像当时大多数的乡野民众,市井小民,韦小宝未曾有机会接受任何正规的学堂教育,但却从民间文化和实际生活中获取人生经验,社会经验,历史经验,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正如陈墨在《金庸小说人论》中所说:"韦小宝有不少的师父,然而他的真正的师父是他的生活,是他的整个的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下的人间现实。他不知环境的意义,更不知文化为何物,但却本能地、自然地、没有任何思想和精神负担地适应著这种环境,按现实的游戏规则去办事、去生活。"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的熏陶下,韦小宝所习得的表达思想、发泄情感、与人沟通的言语,自然不可能是诗云子曰,只能是粗俗话语及脏话,或书场舞台上的豪言壮语了。
小说中说到韦小宝在扬州市井间身经百战,成名绝招有拗手指、拉辫子、咬咽喉、抓眼珠、撒石灰、扯耳朵、钻裤裆、捏阴囊、背后捅刀子、躲在桌子下剁人脚板。这些都是小瘪三小流氓打架的惯用伎俩。小瘪三小流氓打架,不管什么上三招还是下三滥,欲达目的,不择手段。难怪当茅十八指责小宝为救他而撒石灰迷敌人眼睛,还躲在桌子下剁人脚板,是下三滥,不光彩,非英雄好汉所为时,小宝理直气壮地驳斥茅十八的迂腐:
你奶奶的,若不是老子剁下几只脚板,只怕你的性命早没了,这时候却又怪起我来。
用刀杀人是杀,用石灰杀人也是杀,又有什么上流下流了?要不是我这小鬼用下流手段救你,你这老鬼早就做了上流鬼啦。
你说打架要凭真实武功,我一个小孩子,有什么真实武功?这也不许,那也不许,还不是挨揍不还手?
韦小宝的这种价值观,来自他自己的生活体验及他所熟悉的市井小民的集体意识。
"韦小宝自小在妓院中长大,妓院是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后来他进了皇宫,皇宫又是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在教养上,他是一个文明社会中的野蛮人。为了求生存和取得胜利,对于他是没有什么不可做的,偷抢拐骗,吹牛拍马,什么都干。做这些坏事,做来心安理得之至。
吃人部落中的蛮人,决不会以为吃人肉有什么不该。"
连篇粗话不仅是韦小宝粗鄙无文形象的注册商标,更同他打架的成名招数拗手指、拉辫子、咬咽喉、抓眼珠、扯耳朵、捏阴囊一样,都是他自幼在妓院市井练成的生存和自我保护绝技,也是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要写好书小宝这样的人物,怎可以少了他的粗口脏话?
粗口脏话丰富了韦小宝的性格
韦小宝的形象定位虽然只是个市井小人,但鸿运当头之外,身具异禀,也可算是市井中的杰出人才。他的性格丰富多面,精细谨慎有心计,反应敏捷记性极佳,头脑和手脚都异常灵活,讲义气也又讲实惠。爱面子、爱占便宜,但不忘给人留下三分余地。看似胆小怕死,但遭遇强敌时又死猪不怕烫,有一股狠劲、泼皮劲。常以豪言壮语、粗口秽语充好汉、自我壮胆,但又会倚小卖小,表现出惫懒狡黠兼具童真的一面。虽然平时张嘴便是粗话,但如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说粗话于他不单纯是粗野天性的流露,也常常是克敌制胜的技巧。韦小宝年幼力弱又偷懒,不肯花气力学武功,但却时时要在强敌面前逞能,不肯吃亏,面临大敌,通常动口不动手,亦是他扬长避短聪明之处。不分场合对象,出口占人便宜,或许是他病态敏感和自卑心态不自觉的泄露;粗口中的自嘲、自贱、自我贬损则时时流露出"失父一族"的失落。韦小宝形象之有趣更在于小说作者令他由一籍籍无名的市井小子"上达天听",兴风作浪,令得他的"传记"几乎等同一部康熙朝的政治编年史。康熙与韦小宝的交情,是令这种"荒谬"情节成为"可能"的关键所在。而这一对"王子与贫儿"交情之肇始及其深化,相当程度上有赖于韦小宝说粗口脏话、插科打诨的天份。仅凭粗口自然不足以完全概括韦小宝的性格甚至他的口才,但作者精心构思、有意识运用的"中华上国多彩多姿,变化无穷"的粗口脏话,确实有助于丰富韦小宝的形象,推进小说的情节,调节故事的气氛,令一个"活生生、鲜跳跳的"市井英雄跃然纸上。以下我们来看一些具体例子。
粗口表现出韦小宝的狠劲、泼皮劲
韦小宝在《鹿鼎记》中第一次亮相,就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性格。当一名私盐贩子打韦小宝妈妈韦春花的耳光,还骂她"他妈的臭婊子"时,"蓦地里大堂旁钻出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大声骂道:'你敢打我妈!你这死乌龟、烂王八,你出门便给天打雷劈,你手背手掌上马上便生烂疗疮,烂穿你手,烂穿舌头,脓血吞下肚去,烂断你肚肠。'"
他接著又钻入盐袅的胯下,抓住那人的阴囊,使劲猛捏。为了保护自己和母亲,韦小宝是不择手段的。
太后冷笑一声,道:"凭你这小鬼能有多大本事,能叫瑞副总管不听我的话。"
韦小宝道:"我是个小太监,他自然不怕,瑞副总管怕的却是另一位。"太后颤声道:"他……他怕的是皇上?"韦小宝道:"我们做奴才的,自然怕皇上,那也怪他不得啊,是不是?"太后道:"你跟瑞栋说了些什么?"韦小宝道:"什么都说了。"
太后喃喃地道:"什么都说了。"沉默半响,道:"他……他人呢?"
韦小宝道:"他去得远了,很远很远,再也不回来了。太后,你要见他,当然很好,大大的好,就怕不怎么容易。"……
这假太后本想一掌毙了这小子,可韦小宝这"釜底抽薪"式的谎把假太后弄得晕头转向,六神无主,是杀韦小宝又不好,不杀又不好,真是大大的头疼。
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碰到这种釜底抽薪、油嘴滑舌的谎言,我们怎么对付呢?
这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韦小宝的谎言打乱了皇太后的定式思维,也不得不抱着韦小宝的谎言进行思考,韦小宝不但保全了性命,阴毒的皇太后最终栽在了他的手中。
可见谎言的厉害。
谎言为什么让皇后恼不得怒不得,想杀韦小宝而又不敢下手,原因是韦小宝的谎言戳中了致命的要点,只好对其谎言听之任之发挥下去。
这是韦小宝流氓式的谎言方式。
粗口与韦小宝
吕宗力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武功不入流,侃功和应变能力一流。小宝生长于扬州的妓院,自幼耳濡目染,加上绝佳的资质,所习侃功,属市井粗口一类,虽不登大雅之堂,却极生动传神,对营构故事气氛,塑造人物性格,关系甚大,不可或缺。小说中人物身份背景的定位,情节的推进,气氛的调节,都常有赖于精心构思的粗口和插科打诨。
在金庸小说中,能熟练运用粗口脏话的人物不在少牧。《神雕侠侣》中的杨过,《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和桃谷六仙,都有令人激赏的表现。但韦小宝在这方面的造诣可说是登峰造极,傲视群雄。粗口在《鹿鼎记》中的特殊重要性,缘起于小说作者对主人公韦小宝形象的定位。
韦小宝的形象定位与粗口在《鹿鼎记》中的重要性
不同于金庸小说中的大部分男主人公,韦小宝不具备赤胆丹心的大侠风范,不是忍辱负重的民族英雄,不算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或风流或专情的奇男子,甚至也不是一个因旷世奇遇而练成绝世武功的傻瓜。他只是一个市井小人,一个生于单亲家庭,长于妓院,后又因缘际会,混迹于宫廷;自小见多识广,深受民间文化熏陶,又过早尝到人生的艰辛,机巧狡桧远胜于寻常大人的"市井小人"。
韦小宝出身于一个单亲家庭,与他朝夕相处的母亲是一个妓女。他的童年生活在妓院中度过,"妓院是一个十分奇异的地方。那里人来人往,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客人们千金买笑,挥金如土;但有时又非常吝啬,斤斤计较。出入风月场中的客人东西南北,五光十色,因此小宝耳濡目染,自小便见多识广。过早尝到人生的艰辛。"这种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生经历,形成小宝的特殊性格,令他在思考问题时有一种独特的思维定势。如见到皇宫及其他漂亮房屋,总想到应该是妓院。见到漂亮的女人,喜欢将她们和丽春院的妓女作对比。打仗和比武,他看成是赌博、交易。总之,他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幼年时在妓院的生活经历。
甚至他的人生终极理想,也是要在扬州开办大过丽春院的妓院。
妓院是市井的一部分,但不是韦小宝人生课程的唯一课堂。他在扬州四处走动,接触各色人等,比妓女接触面更广。加上喜欢听书,因此虽然不识字,肚中装的料可不少。"扬州市上茶馆中颇多说书之人,讲述《三国志》、《水浒传》、《大明英烈传》等等英雄故事。这小孩日夜在妓院、赌场、茶馆、酒楼中钻进钻出,"听书听得多了,"书中英雄常说的语句便脱口而出。"
像当时大多数的乡野民众,市井小民,韦小宝未曾有机会接受任何正规的学堂教育,但却从民间文化和实际生活中获取人生经验,社会经验,历史经验,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正如陈墨在《金庸小说人论》中所说:"韦小宝有不少的师父,然而他的真正的师父是他的生活,是他的整个的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下的人间现实。他不知环境的意义,更不知文化为何物,但却本能地、自然地、没有任何思想和精神负担地适应著这种环境,按现实的游戏规则去办事、去生活。"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的熏陶下,韦小宝所习得的表达思想、发泄情感、与人沟通的言语,自然不可能是诗云子曰,只能是粗俗话语及脏话,或书场舞台上的豪言壮语了。
小说中说到韦小宝在扬州市井间身经百战,成名绝招有拗手指、拉辫子、咬咽喉、抓眼珠、撒石灰、扯耳朵、钻裤裆、捏阴囊、背后捅刀子、躲在桌子下剁人脚板。这些都是小瘪三小流氓打架的惯用伎俩。小瘪三小流氓打架,不管什么上三招还是下三滥,欲达目的,不择手段。难怪当茅十八指责小宝为救他而撒石灰迷敌人眼睛,还躲在桌子下剁人脚板,是下三滥,不光彩,非英雄好汉所为时,小宝理直气壮地驳斥茅十八的迂腐:
你奶奶的,若不是老子剁下几只脚板,只怕你的性命早没了,这时候却又怪起我来。
用刀杀人是杀,用石灰杀人也是杀,又有什么上流下流了?要不是我这小鬼用下流手段救你,你这老鬼早就做了上流鬼啦。
你说打架要凭真实武功,我一个小孩子,有什么真实武功?这也不许,那也不许,还不是挨揍不还手?
韦小宝的这种价值观,来自他自己的生活体验及他所熟悉的市井小民的集体意识。
"韦小宝自小在妓院中长大,妓院是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后来他进了皇宫,皇宫又是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在教养上,他是一个文明社会中的野蛮人。为了求生存和取得胜利,对于他是没有什么不可做的,偷抢拐骗,吹牛拍马,什么都干。做这些坏事,做来心安理得之至。
吃人部落中的蛮人,决不会以为吃人肉有什么不该。"
连篇粗话不仅是韦小宝粗鄙无文形象的注册商标,更同他打架的成名招数拗手指、拉辫子、咬咽喉、抓眼珠、扯耳朵、捏阴囊一样,都是他自幼在妓院市井练成的生存和自我保护绝技,也是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要写好书小宝这样的人物,怎可以少了他的粗口脏话?
粗口脏话丰富了韦小宝的性格
韦小宝的形象定位虽然只是个市井小人,但鸿运当头之外,身具异禀,也可算是市井中的杰出人才。他的性格丰富多面,精细谨慎有心计,反应敏捷记性极佳,头脑和手脚都异常灵活,讲义气也又讲实惠。爱面子、爱占便宜,但不忘给人留下三分余地。看似胆小怕死,但遭遇强敌时又死猪不怕烫,有一股狠劲、泼皮劲。常以豪言壮语、粗口秽语充好汉、自我壮胆,但又会倚小卖小,表现出惫懒狡黠兼具童真的一面。虽然平时张嘴便是粗话,但如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说粗话于他不单纯是粗野天性的流露,也常常是克敌制胜的技巧。韦小宝年幼力弱又偷懒,不肯花气力学武功,但却时时要在强敌面前逞能,不肯吃亏,面临大敌,通常动口不动手,亦是他扬长避短聪明之处。不分场合对象,出口占人便宜,或许是他病态敏感和自卑心态不自觉的泄露;粗口中的自嘲、自贱、自我贬损则时时流露出"失父一族"的失落。韦小宝形象之有趣更在于小说作者令他由一籍籍无名的市井小子"上达天听",兴风作浪,令得他的"传记"几乎等同一部康熙朝的政治编年史。康熙与韦小宝的交情,是令这种"荒谬"情节成为"可能"的关键所在。而这一对"王子与贫儿"交情之肇始及其深化,相当程度上有赖于韦小宝说粗口脏话、插科打诨的天份。仅凭粗口自然不足以完全概括韦小宝的性格甚至他的口才,但作者精心构思、有意识运用的"中华上国多彩多姿,变化无穷"的粗口脏话,确实有助于丰富韦小宝的形象,推进小说的情节,调节故事的气氛,令一个"活生生、鲜跳跳的"市井英雄跃然纸上。以下我们来看一些具体例子。
粗口表现出韦小宝的狠劲、泼皮劲
韦小宝在《鹿鼎记》中第一次亮相,就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性格。当一名私盐贩子打韦小宝妈妈韦春花的耳光,还骂她"他妈的臭婊子"时,"蓦地里大堂旁钻出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大声骂道:'你敢打我妈!你这死乌龟、烂王八,你出门便给天打雷劈,你手背手掌上马上便生烂疗疮,烂穿你手,烂穿舌头,脓血吞下肚去,烂断你肚肠。'"
他接著又钻入盐袅的胯下,抓住那人的阴囊,使劲猛捏。为了保护自己和母亲,韦小宝是不择手段的。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