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作者:免费版 更新:2021-11-24 21:14
唐朝时朱滔包围深州,李惟岳(曾为恒州刺史,后反唐,为部将王武俊所杀)等正待由悦的援兵到来,先命部将王武俊(唐契丹人,字元莫)率骑兵三千人进行骚扰。朱滔在丝帛上画上狮子像,命士兵蒙在脸上,然后击鼓大叫冲向敌人,王武俊的人马不由大感慌乱,遂被朱滔击败》
899、管仲 隰朋
【原文】
齐桓公伐山戎,道孤竹国,前阻水,浅深不可测。夜黑迷失道,管仲曰:“老马善识途。”放老马于前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不难于师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评]
古圣开天制作,皆取师于万物,独济一时之急哉!
【译文】
春秋时,管仲和隰朋有一次随齐桓公远征孤竹国,凯旋归国时,夜晚行军竟然迷路,不能前进。管仲说:“老马识途。”于是放开老战马,让它自由往前走,全军跟在它的后面,不久果然找到回齐国的大道。
在行经山区时,军中已没有多余的储水。隰朋说:“蚂蚁冬天时在山南筑窝,夏天在山北营巢,在蚁窝一寸远的地方向下挖掘,就可掘出水源。”命人掘地,果真涌出地泉。
以管仲的圣明、隰朋的智慧,尚且要以老马和蚂蚁为师,现在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评译]
古代圣人制定各种规章法制,无不以天地万物为师,而不仅仅只是救一时的急难啊!
900、张贵
【原文】
襄城之围,张贵为无底船百余艘,中竖旗帜,各立军士于两舷以诱之。敌皆竞跃以入,溺死者万余,亦昔人未有之奇也。
【译文】
宋朝时襄阳被围,张贵(曾被围于襄阳五年,后战死)曾命人建百多艘没有船底的战船,船边竖立旗帜,两舷也各站立两名士兵,引诱敌兵进攻。敌兵竟纷纷中计,想跳上船攻击宋兵,结果失足落水淹死的竟有一万多人,这也是前人从未有的奇计。
901、铁菱角火老鸦
【原文】
流贼犯江阴。县人以铁菱角布城外淖土中,纵牲畜其间。贼争掠豕,悉陷。着菱角,不能起。擒数十人。后更不敢近城。
流贼刘七等,舟泊狼山下。苏人有应募献计用火攻,其名“火老鸦”,藏药及火于炮,水中发之。又为制形如鸟喙,持之入水,以喙钻船,而机发之,以自运转,转透船可沉。试用之,已破一船,贼骇谓:“江南兵能水中破船,是神兵也。”乃舍舟登山,遂为守兵所蹙。
【译文】
流贼侵犯江阴县,县中居民先在城外的沼地中散置铁菱角,再将牲畜赶往沼地放牧。贼人见沼地有牲畜,就争相前往捕掠,结果双脚陷在铁菱角中无法挣脱,共擒获数十贼人。从此贼人便不敢再接近县城了。
流贼刘七等人侵扰江苏,把贼船停泊在狼山下。官府悬重金奖赏能献计退敌者。有人献计用火攻贼,称为“火老鸦”。就是将火药藏在炮筒中在水中发射,又建造形状如鸟嘴的武器,命士兵潜入水中,绑缚在贼船下,机关发动,鸟嘴就会自行转动,穿透贼人船底。经过测试,贼人有一艘船底被凿穿,不禁大为害怕,认为江南兵能在水中破船,有若神兵,于是纷纷弃船上岸,遂为官军所擒。
902、勾践 袁侨
【原文】
越伐吴,军于江南,吴王军于江北。越王中分其师,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明日将战,及昏,乃令左军衔枚,溯江五里以须。亦令右军衔枚,逾江五里以须。夜中,乃令左军右军鸣鼓中水以须。吴师闻之,大骇曰:“越人分为二师,将以夹攻我,”乃不待旦,亦中分其师,将以御越。越王乃令其中军衔枚潜涉,不鼓不噪,以袭攻之。吴师大北,遂围吴。
桓温伐汉,议者欲分为两军,异道俱进,以分敌势。袁乔曰:“悬军深入,当合势力,以取一战之捷。万一偏败,大事去矣。”乃令军而进,弃去釜甑,持三日粮,以示必死,遂败汉兵,直逼成都。
[评议]
分兵用其计,合兵用其锐。有分而胜者,钟会牵姜维于剑阁,而邓艾别由阴平道袭蜀是也;有合而胜者,吴夫差三万人为方阵,以势攻,晋人畏之是也。有分而败者,黥布为三军,欲以相救,或言兵在散地,偏败必皆走,布不听而败是也;有合而败者,兀术顺昌之战,兵集城下,太众,不能转动是也。
【译文】
越王勾践率军攻打吴国,越军驻扎江南,吴军在江北扎营。越王勾践把军队分为左、右两军外,又命亲信兵六千人为中军。
第二天两军交战,战至黄昏时,勾践命左军悄悄到上游五里处待命,再命右军同样不许出声渡江五里后待命。半夜时分,勾践命左、右军同时击鼓,一时杀声震天。吴兵听了后,害怕的说:“越兵分两路夹击我军。”于是吴军也分左右两路抗拒,越王勾践遂亲率中军悄悄渡河,攻击吴军主力,结果吴军大乱,终于大败。
晋朝大将桓温伐蜀汉时,有人提议要分为两军,从不同的道路同时向前推进,以分散汉兵的兵力。袁侨说:“现在我们孤军深入,应当集结所有兵力以取得战果,假如军分两路,有一路被蜀兵打败,那就大势已去了。”
桓温于是决定集中兵力进攻,命士兵丢弃烧饭用的餐具,只带着三天的干粮,表示只有战死没有退还的决心,终于大败蜀兵,直逼成都。
[评议译文]
战略上用分散兵力的策略,为的是用计谋出奇制胜;采集中兵力的策略,为的是增强打击的力量。
历史上有因分散兵力而获胜的事例,如锺会在剑阁牵制住姜维,邓艾另外率军由阴平道偷袭蜀国便是;也有分散兵力而失败的事例,如黥布分为三军,有人批评兵力分散,若有一军溃退,其余两军也会败逃。黥布不听,果真战败,就是一例;有合聚兵力失败的,如金兀术的顺昌之役,金兵结集城下,因为人数太多,以致无法灵活运动而失败,就是一例。
903、晁错
【原文】
匈奴数苦边。晁错上言兵事曰:“臣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有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故兵法:‘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四者兵之至要也。臣又闻以蛮夷攻蛮夷,是中国之形也。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帝王之道,出于万全,今降胡义渠来归者数千,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利兵,益以边郡之良骑;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此万全之术也。”错又上言:“胡貉之人,其性耐寒;扬粤之人,其性耐暑。秦之戍卒,不耐水土,见行如往弃市,陈胜先倡,天下从之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不如选常居者为室庐、具田器,以便为城堑丘邑,募民免罪拜爵,复其家,予衣廪。胡人入驱而能止所驱者,以其半予之,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生亲戚而利其财也,此与东方之戍卒,不习地势而心畏胡者,功相万也。”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
[评]
万世制虏之策,无能出其范围。
【译文】
汉朝时匈奴屡次侵扰边境。晁错上书议论有关对敌作战的策略,他说:
“据臣所知,两军近距离的作战,最要注意的有三点:一是占得地利优势,二是士兵受过训练,习惯作战,三是武器精良。所以兵法上说:‘武器不精良,等于把士兵送给敌人;士兵不经过训练,不能用于作战,等于是把带兵的将领送给敌人;将领不懂用兵之道,等于是把国君送给敌人;国君不能慎选大将,等于是把国家送给敌人。这四种情形,是用兵作战时最要注意的。’臣认为用蛮夷之道攻击蛮夷,是中国应该采取的战略。今天匈奴的地理形势,战斗技巧和中国不同:上山下坡,渡河涉溪,中国的马比不上匈奴;在倾危的险道上,一面骑马一面射箭,中国的骑兵比不上匈奴;在风雨中长时间鏖战,在饥饿干渴中坚忍,中国的步兵比不上匈奴;这些都是匈奴兵的优点。如果在平原、平地,利用轻便的战车,骁勇的骑兵作战,那么匈奴兵就容易混淆方位;用劲弩、长戟,射向远处的敌阵,那么匈奴的弓箭就不能抵挡。再加以坚硬的甲衣、锋利的兵刃,长短兵器交杂作战,弓箭手来往穿梭,伺机攻击,士兵列阵向前推进,那么匈奴的军队就很难阻挡我们。将官突发信号,万箭攻向同一目标,那么匈奴防身的皮铠,木盾都不管用了;下马后用剑戟等武器作战,那么匈奴兵的两脚就无法使唤了;匈奴习惯骑战,不习惯步战。这些,都是中国兵的优势。
“就以上分析来看,匈奴战技的优势有三项,中国兵所占的优势有五项。
899、管仲 隰朋
【原文】
齐桓公伐山戎,道孤竹国,前阻水,浅深不可测。夜黑迷失道,管仲曰:“老马善识途。”放老马于前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不难于师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评]
古圣开天制作,皆取师于万物,独济一时之急哉!
【译文】
春秋时,管仲和隰朋有一次随齐桓公远征孤竹国,凯旋归国时,夜晚行军竟然迷路,不能前进。管仲说:“老马识途。”于是放开老战马,让它自由往前走,全军跟在它的后面,不久果然找到回齐国的大道。
在行经山区时,军中已没有多余的储水。隰朋说:“蚂蚁冬天时在山南筑窝,夏天在山北营巢,在蚁窝一寸远的地方向下挖掘,就可掘出水源。”命人掘地,果真涌出地泉。
以管仲的圣明、隰朋的智慧,尚且要以老马和蚂蚁为师,现在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评译]
古代圣人制定各种规章法制,无不以天地万物为师,而不仅仅只是救一时的急难啊!
900、张贵
【原文】
襄城之围,张贵为无底船百余艘,中竖旗帜,各立军士于两舷以诱之。敌皆竞跃以入,溺死者万余,亦昔人未有之奇也。
【译文】
宋朝时襄阳被围,张贵(曾被围于襄阳五年,后战死)曾命人建百多艘没有船底的战船,船边竖立旗帜,两舷也各站立两名士兵,引诱敌兵进攻。敌兵竟纷纷中计,想跳上船攻击宋兵,结果失足落水淹死的竟有一万多人,这也是前人从未有的奇计。
901、铁菱角火老鸦
【原文】
流贼犯江阴。县人以铁菱角布城外淖土中,纵牲畜其间。贼争掠豕,悉陷。着菱角,不能起。擒数十人。后更不敢近城。
流贼刘七等,舟泊狼山下。苏人有应募献计用火攻,其名“火老鸦”,藏药及火于炮,水中发之。又为制形如鸟喙,持之入水,以喙钻船,而机发之,以自运转,转透船可沉。试用之,已破一船,贼骇谓:“江南兵能水中破船,是神兵也。”乃舍舟登山,遂为守兵所蹙。
【译文】
流贼侵犯江阴县,县中居民先在城外的沼地中散置铁菱角,再将牲畜赶往沼地放牧。贼人见沼地有牲畜,就争相前往捕掠,结果双脚陷在铁菱角中无法挣脱,共擒获数十贼人。从此贼人便不敢再接近县城了。
流贼刘七等人侵扰江苏,把贼船停泊在狼山下。官府悬重金奖赏能献计退敌者。有人献计用火攻贼,称为“火老鸦”。就是将火药藏在炮筒中在水中发射,又建造形状如鸟嘴的武器,命士兵潜入水中,绑缚在贼船下,机关发动,鸟嘴就会自行转动,穿透贼人船底。经过测试,贼人有一艘船底被凿穿,不禁大为害怕,认为江南兵能在水中破船,有若神兵,于是纷纷弃船上岸,遂为官军所擒。
902、勾践 袁侨
【原文】
越伐吴,军于江南,吴王军于江北。越王中分其师,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明日将战,及昏,乃令左军衔枚,溯江五里以须。亦令右军衔枚,逾江五里以须。夜中,乃令左军右军鸣鼓中水以须。吴师闻之,大骇曰:“越人分为二师,将以夹攻我,”乃不待旦,亦中分其师,将以御越。越王乃令其中军衔枚潜涉,不鼓不噪,以袭攻之。吴师大北,遂围吴。
桓温伐汉,议者欲分为两军,异道俱进,以分敌势。袁乔曰:“悬军深入,当合势力,以取一战之捷。万一偏败,大事去矣。”乃令军而进,弃去釜甑,持三日粮,以示必死,遂败汉兵,直逼成都。
[评议]
分兵用其计,合兵用其锐。有分而胜者,钟会牵姜维于剑阁,而邓艾别由阴平道袭蜀是也;有合而胜者,吴夫差三万人为方阵,以势攻,晋人畏之是也。有分而败者,黥布为三军,欲以相救,或言兵在散地,偏败必皆走,布不听而败是也;有合而败者,兀术顺昌之战,兵集城下,太众,不能转动是也。
【译文】
越王勾践率军攻打吴国,越军驻扎江南,吴军在江北扎营。越王勾践把军队分为左、右两军外,又命亲信兵六千人为中军。
第二天两军交战,战至黄昏时,勾践命左军悄悄到上游五里处待命,再命右军同样不许出声渡江五里后待命。半夜时分,勾践命左、右军同时击鼓,一时杀声震天。吴兵听了后,害怕的说:“越兵分两路夹击我军。”于是吴军也分左右两路抗拒,越王勾践遂亲率中军悄悄渡河,攻击吴军主力,结果吴军大乱,终于大败。
晋朝大将桓温伐蜀汉时,有人提议要分为两军,从不同的道路同时向前推进,以分散汉兵的兵力。袁侨说:“现在我们孤军深入,应当集结所有兵力以取得战果,假如军分两路,有一路被蜀兵打败,那就大势已去了。”
桓温于是决定集中兵力进攻,命士兵丢弃烧饭用的餐具,只带着三天的干粮,表示只有战死没有退还的决心,终于大败蜀兵,直逼成都。
[评议译文]
战略上用分散兵力的策略,为的是用计谋出奇制胜;采集中兵力的策略,为的是增强打击的力量。
历史上有因分散兵力而获胜的事例,如锺会在剑阁牵制住姜维,邓艾另外率军由阴平道偷袭蜀国便是;也有分散兵力而失败的事例,如黥布分为三军,有人批评兵力分散,若有一军溃退,其余两军也会败逃。黥布不听,果真战败,就是一例;有合聚兵力失败的,如金兀术的顺昌之役,金兵结集城下,因为人数太多,以致无法灵活运动而失败,就是一例。
903、晁错
【原文】
匈奴数苦边。晁错上言兵事曰:“臣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有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故兵法:‘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四者兵之至要也。臣又闻以蛮夷攻蛮夷,是中国之形也。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帝王之道,出于万全,今降胡义渠来归者数千,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利兵,益以边郡之良骑;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此万全之术也。”错又上言:“胡貉之人,其性耐寒;扬粤之人,其性耐暑。秦之戍卒,不耐水土,见行如往弃市,陈胜先倡,天下从之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不如选常居者为室庐、具田器,以便为城堑丘邑,募民免罪拜爵,复其家,予衣廪。胡人入驱而能止所驱者,以其半予之,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生亲戚而利其财也,此与东方之戍卒,不习地势而心畏胡者,功相万也。”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
[评]
万世制虏之策,无能出其范围。
【译文】
汉朝时匈奴屡次侵扰边境。晁错上书议论有关对敌作战的策略,他说:
“据臣所知,两军近距离的作战,最要注意的有三点:一是占得地利优势,二是士兵受过训练,习惯作战,三是武器精良。所以兵法上说:‘武器不精良,等于把士兵送给敌人;士兵不经过训练,不能用于作战,等于是把带兵的将领送给敌人;将领不懂用兵之道,等于是把国君送给敌人;国君不能慎选大将,等于是把国家送给敌人。这四种情形,是用兵作战时最要注意的。’臣认为用蛮夷之道攻击蛮夷,是中国应该采取的战略。今天匈奴的地理形势,战斗技巧和中国不同:上山下坡,渡河涉溪,中国的马比不上匈奴;在倾危的险道上,一面骑马一面射箭,中国的骑兵比不上匈奴;在风雨中长时间鏖战,在饥饿干渴中坚忍,中国的步兵比不上匈奴;这些都是匈奴兵的优点。如果在平原、平地,利用轻便的战车,骁勇的骑兵作战,那么匈奴兵就容易混淆方位;用劲弩、长戟,射向远处的敌阵,那么匈奴的弓箭就不能抵挡。再加以坚硬的甲衣、锋利的兵刃,长短兵器交杂作战,弓箭手来往穿梭,伺机攻击,士兵列阵向前推进,那么匈奴的军队就很难阻挡我们。将官突发信号,万箭攻向同一目标,那么匈奴防身的皮铠,木盾都不管用了;下马后用剑戟等武器作战,那么匈奴兵的两脚就无法使唤了;匈奴习惯骑战,不习惯步战。这些,都是中国兵的优势。
“就以上分析来看,匈奴战技的优势有三项,中国兵所占的优势有五项。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