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作者:免费版 更新:2021-11-24 21:13
刘备说:“你怎么知道他们正想这事哪?”简雍说:“因为他们身上都带着苟合的器官。”刘备听了大笑,于是下令废除此一刑罚。
751、魏征
【原文】
文德皇后即葬。太宗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魏征同升。征熟视曰:“臣眊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征曰:“此昭陵耶?”帝曰:“然。”征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帝泣,为之毁观。
【译文】
文德皇后(唐朝长孙皇后的谥号)死后葬在昭陵,唐太宗非常思念她,于是命人在苑中搭建一座楼台,好常常登楼眺望。
一天太宗邀魏征一同登楼。太宗问魏征:“贤卿看见了吗?”魏征回答说:“臣年纪大了,老眼昏花,看不清楚。”太宗指着昭陵说:“昭陵这么近都看不见。”魏征说:“原来皇上是说昭陵,老臣以为皇上眺望献陵(唐高祖陵墓),若是昭陵,那老臣早看见了。”太宗惭愧不已,于是命人拆去楼台。
752、吴瑾
【原文】
石亨矜功[夺门功],恃宠。一日上登翔凤楼,见亨新第极伟丽,顾问恭顺侯吴瑾、抚宁伯朱永曰:“此何人居?”永谢不知,瑾曰:“此必王府。”上笑曰:“非也。”瑾顿首曰:“非王府,谁敢僭妄如此?”上不应,始疑亨。
【译文】
明朝武将石亨(英宗时屡建战功,封武清侯)自恃战功彪炳,深受英宗骄宠,生活豪奢。一日英宗偕同恭顺侯吴瑾(大顺初年曹钦谋反,与曹钦力战而死,赠梁国公)、抚宁伯朱永(字景昌,因战功封侯)登翔凤楼眺望风景。
英宗见石亨新建的府邸华丽壮伟,就回头问两人说:“贤卿可知那是谁的宅邸?”
朱永说:“臣不知。”
吴瑾说:“这一定是王府。如果不是王府,是谁如此胆大,敢以王者自居?”
英宗虽没说什么,但心中已开始怀疑石亨的忠诚了。
753、杨晟
【原文】
炀帝幸榆林,长孙晟从。晟以牙中草秽,欲令突厥可汗染干亲自芟艾,以明威重,乃故指帐前草谓曰:“此根大香。”染干遽嗅之,曰:“殊不香也。”晟曰:“天子行幸,所在诸侯躬亲洒扫,芸除御路,以表至敬。今牙中芜秽,谓是留香草耳。”染干乃悟,曰:“是奴罪过。”遂拔所佩刀,亲自芟草,诸部贵人争效之,自榆林东达蓟,长三千里,广百步,皆开御道。
【译文】
隋炀帝带着长孙杨晟来到榆林。杨晟见营帐外杂草丛生,想要前来迎驾的突厥首领染干亲自割草、整理道路营地,以宣扬天子声威,于是杨晟故意指着帐前的野草对突厥首领说:“这草很香,你闻闻看。”突厥首领果真低头闻草,奇怪说:“没有什么你说的香味啊!”杨晟说:“古时天子所临幸的地方,周围道路,诸侯都亲自洒扫表示尊敬,现在帐前杂草丛生未加清理,一定是因草香所以才没被割除。”染干明白杨晟的语意,说道:“奴才罪过。”说完拔出佩刀亲自割草,染干的部下也争相助割,于是自榆林至蓟,开辟了一条宽百步长三千里的御道。
754、贾诩
【原文】
贾诩事操。时临淄侯植才名方盛,操尝欲废丕立植。一日屏左右问诩,诩默不对,操曰:“与卿言,不答,何也?”对曰:“属有所思。”操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操大笑,丕位遂定。
[评议]
卫瓘“此座可惜”一语,不下于诩,晋武悟而不从,以致于败。
【译文】
三国时贾诩(魏人,因说服张绣投效曹操,封都亭侯)为曹操属臣,这时临淄侯曹植才名极盛,曹操有意废太子曹丕而改立曹植。
一天,曹操命左右退下,与贾诩商议改立太子的事,贾诩久不出声,曹操说:“我跟贤卿说话,贤卿怎么不作声呢?”
贾诩说:“臣正在想一件事。”
曹操又问:“贤卿想什么呢?”
贾诩说:“我在想袁本初(即袁绍)和刘景升(刘表)两家父子的事。”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从此曹丕太子的地位乃告确立。
[冯评译文]
晋朝时卫瓘也有同样的故事,而且卫瓘的机智与含蓄不下于贾诩,可惜晋武帝领悟后却不采纳,以致最后失败。
755、解缙
【原文】
解缙应制题“虎顾从彪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文皇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
文皇与解缙同游。文皇登桥,问缙:“当作何语?”缙曰:“此谓‘一步高一步’。”及下桥,又问之,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
【译文】
明朝时解缙(字大绅,太祖时上万言书批评时政而受成祖重视,封御史,成祖崩后因得罪汉王朱高煦,下诏狱死)受成祖诏命为“虎顾众彪图”题诗,诗句是:“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头。”成祖看了诗句,不由百感交集,立即命人到南京迎太子回宫。
有一次成祖与解缙一同出游,成祖正过桥,一登上桥阶,就问解缙这情景该怎么形容。解缙说:“这叫一步高过一步。”等到下桥时,成祖又问同样的问题,解缙说:“这叫后面更高似前面。”
756、史丹
【原文】
汉元帝不喜太子。时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同学,相长大。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自止,睹太子不哀,大恨曰:“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乎?”太傅史丹免冠谢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于感损。向者太子当进见,臣切戒属,无涕泣感伤陛下,罪乃在臣,当死。”上以为然,意乃解。
[述评]
此与上官桀“意不在马”之对同,而忠佞自分。
【译文】
汉元帝(名奭,在位十六年崩)不喜欢太子。正巧元帝幼弟中山哀王逝世,太子前往吊祭。哀王和太子年龄相差不大,是一起读书长大的友伴。元帝看见太子不由想起哀王,更是悲伤,然而见到太子一脸木然的表情,不由生气的说:“天下可有不存仁义之心,而能够继承祖先的事业、为百姓父母的天子么?”
太傅(官名,三公之一)史丹(字君仲,谥顷)立刻摘下纱帽请罪说:“臣见陛下哀痛哀王,恐怕影响陛下龙体的康健,所以在太子祭吊前,特别叮嘱太子,千万不要流泪,以免再加深陛下的感伤,老臣实在罪该万死。”
元帝听了史丹的解释,就不再责怪太子。
[述评译文]
这和上官桀“意不在马”的回答同义,但一忠一奸,自有分别。”
意不在马的典故是:有一次汉武帝生病,病愈后发现马都变瘦了,便责问掌马吏上官桀,上官桀哭着说:“臣知皇上龙体欠安,日夜忧虑,意诚不在马。”武帝听后大乐,破格升他为太仆。
757、谷那律
【原文】
高宗出猎遇雨,问谷那律曰:“油衣若为不漏。”对曰:“以瓦为之则不漏。”上因此不复出猎。
【译文】
唐高宗狩猎时突然遇到一阵大雨,就对谷那律(博览群书,官至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说:“如果穿了油布衣服就不会被雨淋湿了。”谷那律说:“如果以瓦为衣,更不会被雨淋湿。”高宗听了,从此不再出猎。
758、裴度
【原文】
裴度为相时,宪宗将幸东都,大臣切谏,不纳。度从容言:“国家建别都,本备巡幸,但自艰难以来,宫阙署屯,百目之区,荒圮弗治,必假岁月完新,然后可行。仓卒无备,有司且得罪。”帝悦曰:“群臣谏朕不及此,如卿言,诚有未便,安用往耶。”因止不行。
【译文】
唐朝人裴度(字中心,掌政达三十年,威震四夷)为宰相时,宪宗有意前往东都,大臣们虽极力劝阻,但都无法改变宪宗的心意。裴度不慌不忙的说:“国家除了首都外,另外再建东都,本来就是为皇上出游时所准备的行宫。但战乱刚结束,宫阙官署满目疮痍,荒废待修,这必须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整建完成,那时皇上再去也不迟。如果现在皇上执意成行,只怕负责维护东都的官署,会因迎驾不周而获罪。”
宪宗说:“还是裴相说得好。果如裴相所说,朕又何必非去东都不可呢。”于是打消去东都的念头。
759、李纲
【原文】
李纲欲用张所。然所尝论宰相黄潜善,纲颇难之。一日遇潜善,款语曰:“今当艰难之秋,负天下重责,而四方士大夫,号召未有来者。前议置河北宣抚司,独一张所可用。又以狂妄有言得罪,如所之罪,孰谓不宜?第今日势迫,不得不试用之,如用以为台谏,处要地,则不可;使之借官为招抚,冒死立功以赎过,似无嫌。”潜善欣然许之。
【译文】
宋朝时李纲(字伯纪,卒谥忠定)想推荐张所(高宗时曾上书斥黄潜善,谪至江州)为河北宣抚司使,但张所曾非议过黄潜善,因此颇感为难。
一日,李纲巧遇黄潜善,于是悄悄说:“现在国家处境艰难,身为朝廷命臣,负有维系天下安危的重责,但是招抚边民的工作一直推展得不顺利,前次朝廷提议设置河北宣抚司,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张所可以用,但张所曾冒犯相国,以他所犯的罪,当然不能再委任他官职,但迫于今天国家情势,不得不用他一试。
751、魏征
【原文】
文德皇后即葬。太宗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魏征同升。征熟视曰:“臣眊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征曰:“此昭陵耶?”帝曰:“然。”征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帝泣,为之毁观。
【译文】
文德皇后(唐朝长孙皇后的谥号)死后葬在昭陵,唐太宗非常思念她,于是命人在苑中搭建一座楼台,好常常登楼眺望。
一天太宗邀魏征一同登楼。太宗问魏征:“贤卿看见了吗?”魏征回答说:“臣年纪大了,老眼昏花,看不清楚。”太宗指着昭陵说:“昭陵这么近都看不见。”魏征说:“原来皇上是说昭陵,老臣以为皇上眺望献陵(唐高祖陵墓),若是昭陵,那老臣早看见了。”太宗惭愧不已,于是命人拆去楼台。
752、吴瑾
【原文】
石亨矜功[夺门功],恃宠。一日上登翔凤楼,见亨新第极伟丽,顾问恭顺侯吴瑾、抚宁伯朱永曰:“此何人居?”永谢不知,瑾曰:“此必王府。”上笑曰:“非也。”瑾顿首曰:“非王府,谁敢僭妄如此?”上不应,始疑亨。
【译文】
明朝武将石亨(英宗时屡建战功,封武清侯)自恃战功彪炳,深受英宗骄宠,生活豪奢。一日英宗偕同恭顺侯吴瑾(大顺初年曹钦谋反,与曹钦力战而死,赠梁国公)、抚宁伯朱永(字景昌,因战功封侯)登翔凤楼眺望风景。
英宗见石亨新建的府邸华丽壮伟,就回头问两人说:“贤卿可知那是谁的宅邸?”
朱永说:“臣不知。”
吴瑾说:“这一定是王府。如果不是王府,是谁如此胆大,敢以王者自居?”
英宗虽没说什么,但心中已开始怀疑石亨的忠诚了。
753、杨晟
【原文】
炀帝幸榆林,长孙晟从。晟以牙中草秽,欲令突厥可汗染干亲自芟艾,以明威重,乃故指帐前草谓曰:“此根大香。”染干遽嗅之,曰:“殊不香也。”晟曰:“天子行幸,所在诸侯躬亲洒扫,芸除御路,以表至敬。今牙中芜秽,谓是留香草耳。”染干乃悟,曰:“是奴罪过。”遂拔所佩刀,亲自芟草,诸部贵人争效之,自榆林东达蓟,长三千里,广百步,皆开御道。
【译文】
隋炀帝带着长孙杨晟来到榆林。杨晟见营帐外杂草丛生,想要前来迎驾的突厥首领染干亲自割草、整理道路营地,以宣扬天子声威,于是杨晟故意指着帐前的野草对突厥首领说:“这草很香,你闻闻看。”突厥首领果真低头闻草,奇怪说:“没有什么你说的香味啊!”杨晟说:“古时天子所临幸的地方,周围道路,诸侯都亲自洒扫表示尊敬,现在帐前杂草丛生未加清理,一定是因草香所以才没被割除。”染干明白杨晟的语意,说道:“奴才罪过。”说完拔出佩刀亲自割草,染干的部下也争相助割,于是自榆林至蓟,开辟了一条宽百步长三千里的御道。
754、贾诩
【原文】
贾诩事操。时临淄侯植才名方盛,操尝欲废丕立植。一日屏左右问诩,诩默不对,操曰:“与卿言,不答,何也?”对曰:“属有所思。”操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操大笑,丕位遂定。
[评议]
卫瓘“此座可惜”一语,不下于诩,晋武悟而不从,以致于败。
【译文】
三国时贾诩(魏人,因说服张绣投效曹操,封都亭侯)为曹操属臣,这时临淄侯曹植才名极盛,曹操有意废太子曹丕而改立曹植。
一天,曹操命左右退下,与贾诩商议改立太子的事,贾诩久不出声,曹操说:“我跟贤卿说话,贤卿怎么不作声呢?”
贾诩说:“臣正在想一件事。”
曹操又问:“贤卿想什么呢?”
贾诩说:“我在想袁本初(即袁绍)和刘景升(刘表)两家父子的事。”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从此曹丕太子的地位乃告确立。
[冯评译文]
晋朝时卫瓘也有同样的故事,而且卫瓘的机智与含蓄不下于贾诩,可惜晋武帝领悟后却不采纳,以致最后失败。
755、解缙
【原文】
解缙应制题“虎顾从彪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文皇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
文皇与解缙同游。文皇登桥,问缙:“当作何语?”缙曰:“此谓‘一步高一步’。”及下桥,又问之,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
【译文】
明朝时解缙(字大绅,太祖时上万言书批评时政而受成祖重视,封御史,成祖崩后因得罪汉王朱高煦,下诏狱死)受成祖诏命为“虎顾众彪图”题诗,诗句是:“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头。”成祖看了诗句,不由百感交集,立即命人到南京迎太子回宫。
有一次成祖与解缙一同出游,成祖正过桥,一登上桥阶,就问解缙这情景该怎么形容。解缙说:“这叫一步高过一步。”等到下桥时,成祖又问同样的问题,解缙说:“这叫后面更高似前面。”
756、史丹
【原文】
汉元帝不喜太子。时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同学,相长大。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自止,睹太子不哀,大恨曰:“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乎?”太傅史丹免冠谢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于感损。向者太子当进见,臣切戒属,无涕泣感伤陛下,罪乃在臣,当死。”上以为然,意乃解。
[述评]
此与上官桀“意不在马”之对同,而忠佞自分。
【译文】
汉元帝(名奭,在位十六年崩)不喜欢太子。正巧元帝幼弟中山哀王逝世,太子前往吊祭。哀王和太子年龄相差不大,是一起读书长大的友伴。元帝看见太子不由想起哀王,更是悲伤,然而见到太子一脸木然的表情,不由生气的说:“天下可有不存仁义之心,而能够继承祖先的事业、为百姓父母的天子么?”
太傅(官名,三公之一)史丹(字君仲,谥顷)立刻摘下纱帽请罪说:“臣见陛下哀痛哀王,恐怕影响陛下龙体的康健,所以在太子祭吊前,特别叮嘱太子,千万不要流泪,以免再加深陛下的感伤,老臣实在罪该万死。”
元帝听了史丹的解释,就不再责怪太子。
[述评译文]
这和上官桀“意不在马”的回答同义,但一忠一奸,自有分别。”
意不在马的典故是:有一次汉武帝生病,病愈后发现马都变瘦了,便责问掌马吏上官桀,上官桀哭着说:“臣知皇上龙体欠安,日夜忧虑,意诚不在马。”武帝听后大乐,破格升他为太仆。
757、谷那律
【原文】
高宗出猎遇雨,问谷那律曰:“油衣若为不漏。”对曰:“以瓦为之则不漏。”上因此不复出猎。
【译文】
唐高宗狩猎时突然遇到一阵大雨,就对谷那律(博览群书,官至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说:“如果穿了油布衣服就不会被雨淋湿了。”谷那律说:“如果以瓦为衣,更不会被雨淋湿。”高宗听了,从此不再出猎。
758、裴度
【原文】
裴度为相时,宪宗将幸东都,大臣切谏,不纳。度从容言:“国家建别都,本备巡幸,但自艰难以来,宫阙署屯,百目之区,荒圮弗治,必假岁月完新,然后可行。仓卒无备,有司且得罪。”帝悦曰:“群臣谏朕不及此,如卿言,诚有未便,安用往耶。”因止不行。
【译文】
唐朝人裴度(字中心,掌政达三十年,威震四夷)为宰相时,宪宗有意前往东都,大臣们虽极力劝阻,但都无法改变宪宗的心意。裴度不慌不忙的说:“国家除了首都外,另外再建东都,本来就是为皇上出游时所准备的行宫。但战乱刚结束,宫阙官署满目疮痍,荒废待修,这必须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整建完成,那时皇上再去也不迟。如果现在皇上执意成行,只怕负责维护东都的官署,会因迎驾不周而获罪。”
宪宗说:“还是裴相说得好。果如裴相所说,朕又何必非去东都不可呢。”于是打消去东都的念头。
759、李纲
【原文】
李纲欲用张所。然所尝论宰相黄潜善,纲颇难之。一日遇潜善,款语曰:“今当艰难之秋,负天下重责,而四方士大夫,号召未有来者。前议置河北宣抚司,独一张所可用。又以狂妄有言得罪,如所之罪,孰谓不宜?第今日势迫,不得不试用之,如用以为台谏,处要地,则不可;使之借官为招抚,冒死立功以赎过,似无嫌。”潜善欣然许之。
【译文】
宋朝时李纲(字伯纪,卒谥忠定)想推荐张所(高宗时曾上书斥黄潜善,谪至江州)为河北宣抚司使,但张所曾非议过黄潜善,因此颇感为难。
一日,李纲巧遇黄潜善,于是悄悄说:“现在国家处境艰难,身为朝廷命臣,负有维系天下安危的重责,但是招抚边民的工作一直推展得不顺利,前次朝廷提议设置河北宣抚司,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张所可以用,但张所曾冒犯相国,以他所犯的罪,当然不能再委任他官职,但迫于今天国家情势,不得不用他一试。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