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作者:章晓明    更新:2021-11-24 21:11
  当时的海闻在国内远没有现在的知名度,整个会议他都坐在旁听
  席静听。在会上,外国学者一直向中国游说开放的种种好处,然而中方学者不停地
  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当时海闻觉得很遗憾,因为大家始终没有真正沟通。
  后来海闻出席了一个国际性的谈判会议,在会上他问美国的首席谈判代表:发
  展中国家是怎么回事?对方说:我们从来没有认为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是
  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大国可以影响国际价格,所以不能适用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条
  件。海闻想,这种沟通上的障碍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后来他在很多的国际研讨会上,
  都向外方解释中国的意图。他说,要别人听得懂,重要的不仅是会英语,还要知道
  别人的立场和逻辑,要知道别人的顾虑是什么。
  1997年,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访华时到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海闻直接问他
  们最担心中国什么。美国客人告诉海闻,美国担心中国的改革方向是不是会继续朝
  市场经济进行下去;中国的国有企业会不会在中国加入世贸后,因为特殊的身份在
  国际市场进行不平等的竞争等等。海闻告诉美国的客人,中国要加入世贸组织,就
  是因为中国有建设市场经济的决心,而且中国也是把加入世贸组织当成是促进中国
  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来看的,中国只会继续改革。同时,他也告诉美国的客人,
  如果中国开放得太快,会有众多的复杂问题难以解决,对中国的改革只会适得其反,
  从而造成经济社会的各种震荡。
  1999年朱镕基访美,中美关于中国入世的协议仍没有签订。当时海闻教授正在美
  国几所大学参加中国加入WTO 的研讨会,恰巧跟踪了整个过程。海闻看到,朱镕基在
  访美期间跟很多美国人做了很好的沟通,没达成协议完全是美国的原因。他看到,
  美国有很多利益集团,共和党完全撇开经济上的考虑,搞出什么献金案、间谍案,
  一定要把克林顿跟中国联系在一块,把他描绘成出卖美国利益的总统;而民主党则
  是考虑政治上的压力,因为当时美国国内的媒体反华情绪非常大。
  有一天,海闻和美国财政部长鲁宾一起共进早餐,海闻问鲁宾:朱总理访美时,
  为什么你不同意和中国签协议?鲁宾说,他其实是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因为
  这对中美确实都有好处,但他觉得当时的情况下签协议政治色彩太浓,所以只能推
  到后来,但他也没想到会发生轰炸使馆的事情。
  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引发了国内积蓄已久的反美情绪,那时海闻教授在全
  国一片伐美声中,搞讲座,写文章,希望能够通过舆论给国内的人们澄清思想。直
  到1999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中美双边协议正式签订后,海闻仍在做这种耐心
  的说服工作。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找上海闻的。
  海闻在这个主题为“WTO 与强国梦”的讨论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深怀
  已久的强国梦,分析中国入世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带来的各种机遇,指出入世是中国
  追求强国梦的必由之路,从而慢慢排除了沉积在网民心中的种种忧虑。这次讨论在
  网民中产生很大的影响,至今余音袅袅。据称还有一位高层经济官员把这次讨论稿
  下载,分发给相关部门,作为有价值的资料来研读。
  鼎力支持中国汽车工业而非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
  “专跟林毅夫唱反调”这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的林毅夫,是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
  朱基任总理期间的经济智囊,也是海闻教授的顶头上司。1979年5 月,26岁的台湾
  军官林毅夫从金门涉海来到大陆,进入北京大学学习,获得北大经济系政治学硕士
  学位,后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教授,获得经济学
  博士学位。1987年后他回国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一直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
  的研究,成就斐然,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1993年林毅夫回到母校北
  大任教,与海闻、易纲、张维迎一起创办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海闻和林毅夫同生于1952年,是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关系非同寻常。他们在
  学术上各有所专,工作上配合默契,这一切北大人都是看得见的。何来海闻专跟林
  毅夫“唱反调”之说?
  这是一个网友的“发明”,源自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中有关中国汽车工业问题
  的一次讨论。
  两年前,海闻作客凤凰卫视中文台的《时事大讲堂》节目,一个名叫“生是林
  教授的人死是林教授的鬼”的网友向海闻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林毅夫教授是您的上司,但他认为中国大陆不应该像韩国那样生产汽车,而
  是应该像台湾那样生产汽车零部件,可为什么您,海教授,为什么您专跟他唱反调,
  认为中国离开汽车工业似乎活不 了了?”
  林毅夫对中国民族产业一直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
  取决于其产品的成本水平,成本越低竞争力越强;而产业成本水平的高低,主要取
  决于该产业在该国相应时期内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要素禀赋结构的现状是资本相
  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这就决定了我国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大量的劳动力相
  对密集的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中技术层次较低的部分。只有处于这些产业段里的
  生产活动,才具备在市场竞争中的“自生能力”。他感到那种认为在全球经济竞争
  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国只有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尖端、规模巨大的企业集团才有
  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观点,是有悖于我国国情的,是赶超战略的思想在新发展阶段
  里的表现。因而他提出中国大陆可以不必像韩国那样生产汽车。
  海闻在一个场合也谈到中国的汽车生产问题时,对中国汽车生产抱有很大的期
  待。他认为,尽管在中国生产汽车的成本很高,但汽车之于未来中国是很重要的,
  首先是解决就业问题,汽车以及汽车相关产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在未来制造业里,
  对中国未来的10年、20年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市场的必要性来看,中国已经从发展
  中国家向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迈进。根据有关预测,2005年,如果中国人均GDP 达到
  5000美元,那么中国需要的汽车应该达到每年200 万辆;到2010年人均GDP 达到6000美元,汽车年均需要量是 500万辆。对于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如果中国不靠自己生产,靠进口是很难达到的。
  海闻在回答凤凰卫视中文台网友的提问时申明,他其实与林毅夫的观点是一致
  的。林教授认为中国不一定要走韩国模式或日本模式,主张中国要发展有自己特色
  的东西,不要追求所谓的名牌。这其实也是海闻的一贯观点。但是海闻认为,中国
  的汽车工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行业,需要健康地发展。
  人们发现,海闻和林毅夫两个教授之间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是有些差别。林教
  授对中国汽车工业的热情远没有海闻那么执著,用网友的话说,林教授是要不要无
  所谓,而海闻是非要不可。
  但是海闻的这个“非要不可”是基于对现实的认定。他认为需要对“中国汽车
  工业”进行重新定义,即只要在中国的土地上生产的汽车,都应该看成是中国的汽
  车工业。包括与福特、丰田、大众的合资公司,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部分。这样
  的话,海闻和林毅夫两教授的观点并不存在矛盾。
  海闻和林毅夫都是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考虑中国汽车工业的。他们都认为,通
  过比较优势,可以知彼知己,但中国不能因比较优势而因循守旧,束缚住自己。
  关于比较优势,在中国入世时,海闻在一次讨论中阐述了他的看法。他说,如
  果按照现在比较优势来分工,那么中国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但局限于这种比较优
  势,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要去做鞋子做玩具,那么我们的高科技哪里去了,国家怎
  么能强大?这里涉及一个“开放”与“保护”的问题。搞保护很多年的一个基础想
  法就是说,通过保护我们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汽车工业,
  自己的飞机工业,自己的高科技产业。但事实上保护并不能把我们的强项真正发展
  上去。
  他想起经济领域里“幼稚产业”的说法,企业就像小孩一样,他小的时候不能
  跟大人去打架,需要保护,等长大了,就可以不要这个保护,自己去打。但是现实
  当中,这个企业和小孩不一样,小孩你不用担心,他一定能长大,除非生理上有什
  么问题,否则哪怕营养不太好,也能长大。但是企业就不一定,因为保护,它可能
  永远长不大,它似乎没有必要长大,没有必要来提高效率。
  海闻在现实中也找到了许多实证,比方说,美国曾经也保护过企业,但保护了
  以后发现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增加,成本并没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