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1-11-24 21:04
  他妻子却不同意,说:
  “你弄错了!咱家女儿今年一岁,到明年不就和那男孩同岁了吗?怎么不能许配!”
  ——明·冯梦龙《广笑府》
  发怒狂  有个人脾气暴躁,非常容易发怒。有一次,偶然看见一个人在暑热六月天里头上还戴着
  毡帽,就马上过去骂人家不知季节时令,还要殴打人家。众人好说歹说,总算把他劝回家去
  了。他却因为这件事气病了,很长时间才有些好转。
  不知不觉已到了腊月迎春时节,他弟弟陪他出去走走以求解闷,远远地看见有个戴帽子
  的人从前面走过来。弟弟赶紧走上前去,悄悄地对那人说:“我哥哥大病刚好,求您行个方
  便回避一下,千万不要让他看见。”
  ——明·冯梦龙《笑府》
  周朴作诗  福建人周朴,特别喜欢吟诗,每次在外面遇见使他动情的景物,他都会苦思冥想良久,
  然后搜肠刮肚地琢磨诗句,直到天晚了也想不起来回家。他一旦想出了好的诗句,就忘乎所
  以,高兴得了不得。
  有一次,他去野外,正好遇见一位背柴的樵夫。他忽然拦住人家,发疯似地叫喊起来:
  “我想出好诗了!我想出好诗了!”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晃脑地吟道:“子孙何处为闲客,
  松柏被人伐作薪。”樵夫被他的举动吓坏了,慌忙丢下柴捆跑开了,正好在前面遇见了一个
  巡逻的士兵,士兵怀疑樵夫是个小偷,便把他捉住带回衙门审问。周朴知道自己惹了麻烦,
  就走到衙门对那个士兵说:“刚才我见他背柴行走,忽然就想出了好的诗句,我一吟诗,竟
  把他吓跑了。”巡逻士兵就把樵夫释放了。
  有个文人听说了周朴好吟诗的习性,就打算戏弄他一番。一天,这个文人骑着毛驴在路
  上走,正好看见周朴过来,他就故意歪戴着帽子遮住了脸,口里念叨着周朴原来写的一句
  诗:“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东。”周朴一听,觉得不对劲,就紧跟在文人的毛驴后边。文
  人故意头也不回地使劲赶着毛驴快走,周朴在后面也跟着加快了脚步。就这样一直走了好几
  里,周朴才气喘吁吁地追上了文人,对他说:“我的诗是‘河声流向西’,不是向东!”文
  人听后只是轻蔑地点了点头,仍旧骑着毛驴向前走了。
  这个故事一时在福州一带传为笑谈。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郑人买履  有个郑国人,想买一双鞋子,他就预先用条绳子量好了脚的尺寸,却把绳子忘在了座位
  上,然后上集市买鞋去了。
  他来到集市,在一家鞋摊上相中了一双鞋,便想量一下。往衣袋里一摸,才发现忘了带
  那条绳子来。他急忙把鞋放回鞋摊,对卖鞋者说:“我忘了带鞋的尺码了,等我回家拿来再
  买吧。”
  等他急冲冲地赶回来的时候,集市早已散了,结果也没能买到鞋子,直气得他两眼发
  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有人看到他这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就对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
  却说:“我宁肯相信我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我的脚。”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呆子周用斋  昆山周用斋先生特别呆傻。他年龄很小的时候,经常被同学诱骗到城墙上,结果转来转
  去下不来。
  后来,周用斋在外地学馆里做塾师,见主人在黄梅时节在太阳下曝晒衣物,就问为什么
  这样做。主人告诉他说:“衣物这个时候如果不见见太阳,就会生潮气。”周用斋觉得很受
  启发,他就把他的书袋连同馆童们送的拜师礼物都拿出来,摆在太阳下曝晒。有个调皮的馆
  童趁他不注意偷走了几件。周用斋来察看时见少了几件,就叫嚷起来。馆童就哄骗他说:
  “一定是被太阳晒得消耗掉了。”他也就信了。
  周用斋坐船外出时,偶然感觉到对面来船的时候,船好像行得特别快,他就很惊讶地向
  别人询问原因。人家告诉他说这是因为两只船相对而行,所以感到这么快。他就嘲笑道:
  “造船的人真是太笨了!假若都造成对面开的船,难道不快些了吗?”
  后来,周用斋考取了进士,来到吏部厅堂,人家问他的家乡籍贯,他误听成问他有哪些
  大乡官,就回说:“敝乡有状元申瑶老。”吏部的人知道他呆傻,就让他下去了。他从厅堂
  走出来后,对人说:“我们家乡还有个王荆老我没说出来,怪不得我见堂上大人刚才的脸色
  不好看。”
  还有一次,周用斋到娄东去吊唁刚刚去世的王司马,却误进了王学士家门。王学士见周
  进士来访,就穿着锦衣出门相迎。周用斋也没注意对方是谁,只是嘴里不断地说:“尊公可
  怜,尊公可怜。”王学士以为周用斋问他父亲的情况,就应酬说:“我父亲身体还好。”周
  用斋却惊讶地说:“难道您还不知道吗?您父亲已被朝廷正法了。”王学士这才听出点门道
  来,他笑着说:“您大概是吊王凤洲王司马吧?”周用斋总算知道自己走错了地方,慌忙脱
  下穿来吊唁的素服与王学士道别。王学士让他带走吊唁的物品,周用斋却说:“不必了,麻
  烦您代我向您父亲致意就是了。”周用斋头脑昏昏竟到了这种地步。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难侍候的穆宁  唐朝的穆宁曾官至刺史,他的儿子们有的也做到了尚书给事的官职。穆宁却仍要儿子们
  分头供奉饭食,待他稍不如意,就要遭到他的鞭打。
  这天,轮到做尚书给事的这个儿子供奉饭食了,他特意把熊和白鹿的肉干合在一起烹制
  了奇异美味孝敬父亲。穆宁津津有味地吃了个大饱。这时,他的另外的一些儿子们都在一旁
  羡慕尚书给事的这一举动,以为父亲一定对他要有重赏。谁料,穆宁吃饱以后,很快把脸沉
  了下来,把做尚书给事的这个儿子杖打了一顿,口中还忿忿地骂道:“这么好的美味,为什
  么不早献上来!”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周兴的“告示”  周兴是唐朝武则天当朝时的一个掌管刑狱的官吏,他生性贪暴残酷,常常随意在法律规
  定之外另立刑法,因些老百姓给他起了个“牛头阿婆”的外号,把他比作地狱中的牛头鬼
  怪,可见对他的怨恨之情多么强烈。而周兴却在衙门口写了这样的“告示”:
  被告之人,问皆称枉;新决之后,咸息无言。他的用意是说:凡是被告发的人,在他们
  被审问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自己是冤枉的;等到把他们的头砍下来以后,他们一个个都不再
  喊冤了。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有过挨打,无过也挨打  燕荣曾在隋朝时做过幽州总管。有一次,他见一种荆条可以用作鞭打人的刑具,就专门
  拉来一个人作试验。那人苦苦哀求说自己并不曾犯罪不应受到鞭打,燕荣却说:“现在打了
  你,以后若有罪就免了。”结果把那人狠狠地鞭打了一通。
  后来,那个白白挨打的人偶然犯了一点小错,燕荣把他抓来要狠狠地打一顿。那人说:
  “大人,您以前说过有罪就免啊!”燕荣却另有一番道理:“无过时尚且打你,何况你今天
  有过呢?”还是把那人狠狠打了。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到底谁凶  有位老翁乐善好施。一个大雪天,他见一个人冻得哆哆嗦嗦在门口避雪,心中怜悯,就
  把这人让进屋里,温上酒让他喝了御寒,还热情地留住了一宿。第二天,雪下得很大,不能
  上路,又把那人留下吃住了一日。接连三天都是如此。
  第四天,天晴好了,那人将告辞离开,却特意向老翁借把刀一用。他接过老翁递来的
  刀,在手中把玩着,对老翁说:“咱们素不相识,这几天承蒙您的盛情款待,我没有什么可
  报答您的,只好以杀身相报了。”说着,就要用刀自杀。老翁见了,非常惊恐,连忙上去劝
  阻他,并说:“你如果这样,就把我害苦了!”那人问:‘这怎么说?”老翁说:“家里无
  端死了一个人,要吃官司自不必说;即便是无事,他要白白拿出烧埋钱十二两。所以,万万
  使不得!”那人也就不再装模作样地自杀,转而说:“既然如此,也就承蒙您老的关照,拿
  十二两烧埋钱给我,让我走吧。”
  老翁好心未得好报,一时大怒,与那人争执起来,一下子惊动了四邻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