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1-11-24 21:04
豹一看,气不打一处来,说:
“看你这样的丑态,别玷污了我们的豪华家族。”说完就大声吼叫着把牛赶走了。
牛走投无路,最后还是回到斗牛宫。牛郎见牛跑回来,钱都弄光了,就用鞭子打牛的
背,质问它把金钱都弄到哪里去了,牛便把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了牛郎。牛郎说:“畜
牲,你太愚蠢了,它们那些畜类之所以愿意与你联宗,是因为你有金钱,一旦金钱没有了,
它们还能认你这种在泥水路途中出力的东西为它们的同宗吗?”说完,就把牛鼻子用铁环穿
上,把牛拴在了栏圈后面。从此,人们把拴牛的栏圈叫做牛圈。
——清·程世爵《笑林广记》
魂摆阔气 有个人家里很穷,但最喜欢装腔作势摆阔气。一天,家里来了客人,但没有人送茶——
他家这么穷,根本就雇不起仆人,当然没人送茶。他就大声呼唤:“倒茶来!”一连喊几声
也没人送茶。他的妻子无可奈何,只得亲自送茶出来。他见是妻子出来送茶,觉得大折脸
面,就大声喝道:“你男人哪里去了?”妻子答道:“出差去了。”又问:“为什么还不回
来?”答道:“人没回来,魂已回来了。”又问:“魂在哪里?”妻子说:“在那里坐着胡
吹穷唠装阔气呢!”
——清·程世爵《笑林广记》
秀才怕考 有个秀才怕岁考,一听说学台已经来到,惊慌失措,脸都变了颜色,急急忙忙赶去接学
台。见了轿夫,他就抱怨轿夫道:“你个轿夫奴才,轿夫奴才,你为什么把一个学台抬了
来?吓得我魂飞天外。哪一世我做轿夫,你做秀才,我也把学台给你抬了来,看你魂儿在不
在?”
——清·程世爵《笑林广记》
返回目录
中国笑林
诙谐类
说明 诙谐是以风趣的谈吐戏谑调笑的意思。
选在这部分的笑话,大致分成两种。一种是故事的主人公是善谐谑调笑的人物。有些故
事是记录古
代俳优的言行的。俳优在我国古代,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职业,常以表演谐戏、滑稽为
业,而且历代皇帝身边常有优人。这就使得他们的诙谐言行能被记录、流传下来。下面所选
的笑话中,北齐高帝时的石动筩、唐懿宗时的李可及、唐明皇时的黄幡绰等等都是这
类人。
除了俳优之外,另有朝臣、官员、文人和其他各种人物等,也以其诙谐的言行,被写进
了笑话当中。
另一种情况是,作品中的人物并不一定善调笑
诙谐,但故事本身却具有引人发笑的特性,很适于人们讲述调笑。
诙谐与其他几类往往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例如,调笑诙谐的语言常常就是幽默滑稽的,
这就使得有些材料放在“诙谐”类、“幽默”类或“滑稽”类都未尝不可。再比如,调笑诙
谐的言行有时也起到嘲笑或讥刺某种现象的作用,这就又使“诙谐”类与“嘲讽”类不容易
绝然分开。对这些现象,我们根据原文材料的侧重点不同,尽量给以适当的归类。但不尽完
善的地方肯定还很多,希望读者提出批评。
歪讲经义 北齐高祖高欢曾于佛教大斋日设聚会,当时有一高僧大德法师在会上讲经,与会者对佛
经有疑滞者,都当场提问,法师当场解答,引经据典,言议深奥。有个叫石动筩(tǒng)的
优人最后提问,对法师说:“且问一个小问题:佛常骑什么?”
法师答道:“或坐千叶莲花,或乘六牙白象。”
动筩说:“法师全不读佛经,竟连佛所乘骑之物都不知道?”
法师马上反问道:“施主读佛经,你说佛骑什么?”
动筩回答:“佛骑牛。”
法师问:“有何根据?”
动筩答道:“佛经上说:‘世尊甚奇特。’‘特’不就是小牛的意思吗?”在座者听了
此言,皆哄堂大笑。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天姓什么 北齐高祖又曾聚集儒生讨论儒家经典,众人论辩经义,十分热烈。石动筩最后到场,问
一个在场的博士官:“先生,天姓什么?”
博士答道:“天姓高。”
动筩说:“皇上姓高,天必姓高,你这是因袭前人的说法,算不上新义。经书上自有天
姓,先生可以引用儒经之文,不须借用旧说。”
博士问:“不知哪部经书上讲过天姓?”
动筩道:“看来先生全不读经,连《孝经》也未见过。天本来姓‘也’。先生难道没见
到《孝经》上说:‘父子之道,天性也。’这岂不是天的姓?”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佛生日还是日生佛 世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于四月八日,北齐高祖曾于这一天设斋会讲经,优人石动筩当时
也在座。会上有位大德法师在高座上讲论,有些人与他辩论经义,争执不下。石动筩便问法
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法师答道:“是佛生日。”
动筩立即接过话头说:“既然是佛生的日,那么日即是佛的儿了。”
法师马上改口说:“今日生佛。”
动筩又接着说:“既然是日生的佛,那么佛是日的儿子!”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胡须与鼻子 隋朝初年有贾元逊、王威德,二人都善机辩。他们原本不相识,只相互知道名字,却没
有机会见面。贾元逊长着一脸络腮胡子,而王威德鼻子又长又大。有一次,一个人置酒请
客,同时请了他二人,他们在酒宴上相遇,各问知姓名,这才相识。座中众客及主人知道他
二人善调笑,便请他们说笑话。王威德便抢先说:
“千张黑毛羊皮,只裁一双袜。”
众人问道:“剩下那么多羊皮,打算干什么用?”
威德答道:“拟作元逊颊!”
元逊知道这是取笑自己腮上胡须多,便应声说道:
“千丈黄杨木,只为做个梳。”
众人又问:“剩下的木头做什么?”
元逊答道:“拟作威德篦(鼻)子!”满座哄堂大笑。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用人名字作游戏 北齐人徐之才善开玩笑。有一次他宴请宾客,有个叫卢元明的在座。徐之才便拿“元
明”二家开玩笑说:“去头则是兀明,出颈则是无明,减半则是无日,变声则是无盲。”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王、甘二姓互嘲 唐朝人甘洽与王仙客友善,二人便以对方的姓互相开玩笑。甘洽说:“王,算来你该姓
田;为你脸肥大,抽去你两边。”王仙客应声答道:“甘,算来你该姓丹;为你头不曲,回
脚向上安。”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玩笑诗 有个叫高敖曹的人曾作《杂诗》三首。其一云:
冢子地握槊,星宿天围棋;
开门屋张口,卷席床剥皮。
其二云:
相送重相送,相送至桥头;
培堆两眼泪,难按满胸愁。
其三云:
桃生毛弹子,瓠长棒槌儿;
墙欹壁亚肚,河冻水生皮。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学鸡叫 唐朝人崔思海口吃,经常与表弟杜延业相互开玩笑。有一次,杜延业对崔思海说:“我
让你学鸡叫,只要我一问你话,你必须用鸡叫回答我。”旁人听了这话说:“他的口应须是
自由的,怎能听你随意摆布?他若不肯叫,你又能怎样?”杜延业说:“我能让他叫。”于
是与旁人一起共找崔思海试验,并约好打赌。杜延业握了一把谷,来到崔思海面前问:
“这是什么?”
崔思海答道:
“谷谷……谷。”
旁人大笑。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利用方音开玩笑 隋人侯白、杨素二人友善。杨素是关中人,侯白是山东人。杨素常想用玩笑难住侯白,
使他无话可辩。
“看你这样的丑态,别玷污了我们的豪华家族。”说完就大声吼叫着把牛赶走了。
牛走投无路,最后还是回到斗牛宫。牛郎见牛跑回来,钱都弄光了,就用鞭子打牛的
背,质问它把金钱都弄到哪里去了,牛便把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了牛郎。牛郎说:“畜
牲,你太愚蠢了,它们那些畜类之所以愿意与你联宗,是因为你有金钱,一旦金钱没有了,
它们还能认你这种在泥水路途中出力的东西为它们的同宗吗?”说完,就把牛鼻子用铁环穿
上,把牛拴在了栏圈后面。从此,人们把拴牛的栏圈叫做牛圈。
——清·程世爵《笑林广记》
魂摆阔气 有个人家里很穷,但最喜欢装腔作势摆阔气。一天,家里来了客人,但没有人送茶——
他家这么穷,根本就雇不起仆人,当然没人送茶。他就大声呼唤:“倒茶来!”一连喊几声
也没人送茶。他的妻子无可奈何,只得亲自送茶出来。他见是妻子出来送茶,觉得大折脸
面,就大声喝道:“你男人哪里去了?”妻子答道:“出差去了。”又问:“为什么还不回
来?”答道:“人没回来,魂已回来了。”又问:“魂在哪里?”妻子说:“在那里坐着胡
吹穷唠装阔气呢!”
——清·程世爵《笑林广记》
秀才怕考 有个秀才怕岁考,一听说学台已经来到,惊慌失措,脸都变了颜色,急急忙忙赶去接学
台。见了轿夫,他就抱怨轿夫道:“你个轿夫奴才,轿夫奴才,你为什么把一个学台抬了
来?吓得我魂飞天外。哪一世我做轿夫,你做秀才,我也把学台给你抬了来,看你魂儿在不
在?”
——清·程世爵《笑林广记》
返回目录
中国笑林
诙谐类
说明 诙谐是以风趣的谈吐戏谑调笑的意思。
选在这部分的笑话,大致分成两种。一种是故事的主人公是善谐谑调笑的人物。有些故
事是记录古
代俳优的言行的。俳优在我国古代,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职业,常以表演谐戏、滑稽为
业,而且历代皇帝身边常有优人。这就使得他们的诙谐言行能被记录、流传下来。下面所选
的笑话中,北齐高帝时的石动筩、唐懿宗时的李可及、唐明皇时的黄幡绰等等都是这
类人。
除了俳优之外,另有朝臣、官员、文人和其他各种人物等,也以其诙谐的言行,被写进
了笑话当中。
另一种情况是,作品中的人物并不一定善调笑
诙谐,但故事本身却具有引人发笑的特性,很适于人们讲述调笑。
诙谐与其他几类往往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例如,调笑诙谐的语言常常就是幽默滑稽的,
这就使得有些材料放在“诙谐”类、“幽默”类或“滑稽”类都未尝不可。再比如,调笑诙
谐的言行有时也起到嘲笑或讥刺某种现象的作用,这就又使“诙谐”类与“嘲讽”类不容易
绝然分开。对这些现象,我们根据原文材料的侧重点不同,尽量给以适当的归类。但不尽完
善的地方肯定还很多,希望读者提出批评。
歪讲经义 北齐高祖高欢曾于佛教大斋日设聚会,当时有一高僧大德法师在会上讲经,与会者对佛
经有疑滞者,都当场提问,法师当场解答,引经据典,言议深奥。有个叫石动筩(tǒng)的
优人最后提问,对法师说:“且问一个小问题:佛常骑什么?”
法师答道:“或坐千叶莲花,或乘六牙白象。”
动筩说:“法师全不读佛经,竟连佛所乘骑之物都不知道?”
法师马上反问道:“施主读佛经,你说佛骑什么?”
动筩回答:“佛骑牛。”
法师问:“有何根据?”
动筩答道:“佛经上说:‘世尊甚奇特。’‘特’不就是小牛的意思吗?”在座者听了
此言,皆哄堂大笑。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天姓什么 北齐高祖又曾聚集儒生讨论儒家经典,众人论辩经义,十分热烈。石动筩最后到场,问
一个在场的博士官:“先生,天姓什么?”
博士答道:“天姓高。”
动筩说:“皇上姓高,天必姓高,你这是因袭前人的说法,算不上新义。经书上自有天
姓,先生可以引用儒经之文,不须借用旧说。”
博士问:“不知哪部经书上讲过天姓?”
动筩道:“看来先生全不读经,连《孝经》也未见过。天本来姓‘也’。先生难道没见
到《孝经》上说:‘父子之道,天性也。’这岂不是天的姓?”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佛生日还是日生佛 世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于四月八日,北齐高祖曾于这一天设斋会讲经,优人石动筩当时
也在座。会上有位大德法师在高座上讲论,有些人与他辩论经义,争执不下。石动筩便问法
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法师答道:“是佛生日。”
动筩立即接过话头说:“既然是佛生的日,那么日即是佛的儿了。”
法师马上改口说:“今日生佛。”
动筩又接着说:“既然是日生的佛,那么佛是日的儿子!”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胡须与鼻子 隋朝初年有贾元逊、王威德,二人都善机辩。他们原本不相识,只相互知道名字,却没
有机会见面。贾元逊长着一脸络腮胡子,而王威德鼻子又长又大。有一次,一个人置酒请
客,同时请了他二人,他们在酒宴上相遇,各问知姓名,这才相识。座中众客及主人知道他
二人善调笑,便请他们说笑话。王威德便抢先说:
“千张黑毛羊皮,只裁一双袜。”
众人问道:“剩下那么多羊皮,打算干什么用?”
威德答道:“拟作元逊颊!”
元逊知道这是取笑自己腮上胡须多,便应声说道:
“千丈黄杨木,只为做个梳。”
众人又问:“剩下的木头做什么?”
元逊答道:“拟作威德篦(鼻)子!”满座哄堂大笑。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用人名字作游戏 北齐人徐之才善开玩笑。有一次他宴请宾客,有个叫卢元明的在座。徐之才便拿“元
明”二家开玩笑说:“去头则是兀明,出颈则是无明,减半则是无日,变声则是无盲。”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王、甘二姓互嘲 唐朝人甘洽与王仙客友善,二人便以对方的姓互相开玩笑。甘洽说:“王,算来你该姓
田;为你脸肥大,抽去你两边。”王仙客应声答道:“甘,算来你该姓丹;为你头不曲,回
脚向上安。”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玩笑诗 有个叫高敖曹的人曾作《杂诗》三首。其一云:
冢子地握槊,星宿天围棋;
开门屋张口,卷席床剥皮。
其二云:
相送重相送,相送至桥头;
培堆两眼泪,难按满胸愁。
其三云:
桃生毛弹子,瓠长棒槌儿;
墙欹壁亚肚,河冻水生皮。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学鸡叫 唐朝人崔思海口吃,经常与表弟杜延业相互开玩笑。有一次,杜延业对崔思海说:“我
让你学鸡叫,只要我一问你话,你必须用鸡叫回答我。”旁人听了这话说:“他的口应须是
自由的,怎能听你随意摆布?他若不肯叫,你又能怎样?”杜延业说:“我能让他叫。”于
是与旁人一起共找崔思海试验,并约好打赌。杜延业握了一把谷,来到崔思海面前问:
“这是什么?”
崔思海答道:
“谷谷……谷。”
旁人大笑。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利用方音开玩笑 隋人侯白、杨素二人友善。杨素是关中人,侯白是山东人。杨素常想用玩笑难住侯白,
使他无话可辩。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