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作者:李凉 更新:2021-11-24 04:06
林灵素道:“一切毫发无伤,大宋江山稳若泰山!”
赵佶欣笑:“好极好极,带朕瞧瞧!”
林灵素道:“灵地已封,不能扰之,剩有两鼎。圣上可观之!”遂引带赵佶往东麓行去,隐密处,一口鼎镇置如山,赵佶瞧来直道好,“果真有镇压天下气势。”
林灵素道:“可惜见了光,恐怕将有人骚扰。”
赵佶道:“谁敢!”复想及昨夜敌人,话声一弱:“可有了法防治?”
林灵素道:“自有方法!圣上请跟我来!”引发赵佶往高峰处行去。及至地头,四景尽收眼下,林灵素道:“唯有筑九峰。造百湖,乃能隐去目标,混乱敌人。”
赵佶道:“你是说另摆大山。让敌人摸不着路子?”
林灵素笑道:“正是!后宫宽阔无比,圣上何不多加利用?当年隋炀帝开运河,名传千古,圣上何不造一座万岁山留名后世,如此既可掩饰龙脉,又可赏心悦目!”
赵佶已然心动:“如何造法?秦始皇有阿房宫,朕也该留下东西!”
林灵素笑道:“圣上果然气魄,在下已有构思!”指向四处:“此地形的确九宫八卦格,故另筑九峰,和灵山合称十峰,每峰造形一样,有山有湖有飞瀑,然后将宝鼎加以掩饰,如此一来,敌人如若进入迷魂阵,根本摸不透,灵山可保。有了十峰之后,再筑灵池、仙湖、仙桥亭台阁、月楼、风阁,甚至可将江南湖光山色全部移来,那才叫大手笔!”
赵佶登时亮眼:“江南风光朕早绮念,只是未能前往,当真漂亮无比?”
林灵素道:“否则隋炀帝怎造运河,尽想往江南跑?圣上若能把江南风景搬至后花园,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第一啊!”
赵佶大乐:“正是正是!江南不但风景佳,文人雅士更多,留下书画珍品比比皆是,朕若收藏它们,简直藏尽天下宝物啊!”
林灵素道:“况且能隐去灵山,实是一举数得!”
赵佶道:“是极是极!除了布置先天格局外,朕且要亲自设计造景如何?股研究天下美景甚深,现在可好好发挥!”
林灵素笑道:“总该来点不一样,如镜楼!以宝镜造楼阁,金光映闪,漂亮非常!”灵感来自手中宝镜,如此一来,随时使用或收藏,较无人知晓。
赵佶击掌叫好:“就进一镜楼,其它风花雪月也可造,试想‘听风楼’种满松林、芭蕉。寒风吹过,潇潇嗦嗦,何等感受;‘迎花阁’种满百花异卉,七彩遍山,异香四溢,畅快畅快。‘邀雪轩’片片白雪飞,多么诗情画意,‘摘月楼’吟诗摘月雅韵天成,妙哉妙哉!”
赵佶别事不懂,对此风花雪月、吟诗赏景之玩乐绝活,可是大行家,这一提及简直如做春梦,如数家珍,琅琅上口,说得不亦悦乎。
林灵素自想完成大格局,再次名留千古,故从旁加油添醋,倒让赵佶心意更坚,登时下定决心完成万岁山之筑造。
他迫不及待招来宰相密臣,准备宣布此挪移江南大计划。
来者除了蔡京、王黼、梁师成、童贯等重臣,另有翰林学士兼中书侍郎张邦昌,道箓司徐常知。
众人聚于龙泉池旁,边欣赏神霄宝殿,边揣测皇上到底耍何名堂,唯张邦昌暗觉不妙,皇上恐又再玩新花样。
赵佶甚快将来意说明:“昨夜之事,诸位皆知,为防日后有乱贼动我大宋龙脉,故朕决心另筑九山以掩敌人耳目,且通真达灵先生已算过格局,九山更能让大宋气运旺炽,福荫百姓,众卿应知重要吧!”
既然是保护龙脉,无人反对。且林灵素表明势在必行,以其目前行情,无人敢挡。
赵佶第一步达成,欣笑不断,终又说及最重要者,道:“既筑九山,必定配上百湖,既有百湖,何需浪费,脸准备规划成小江南,如此南北皆风光,众卿以为如何呢?”
蔡京闻言登时叫好,道:“皇上雅兴,实是妙哉。”
梁师成道:“皇上别忘了筑个洗笔池,养及天鹅,王羲之千古笔法即此练成啊!”
王黼道:“江南若于此,圣上日日可游,必增诗情画意,有助修为,此乃天下之福。”
童贯道:“圣上已收集不少花石,若布置开来,将是天下第一奇景,千古无人能及!”
赵佶欣笑不已,道:“多谢赞赏,朕只是稍加利用而已,不知张卿意下如何?”
总览对方必定反对,却不在意,找他来,只不过有个交代而已。
张邦昌果然持反对立场,拱手道:“圣上应知造此庞大景观,所费不眦,时下饥荒不断,圣上当节流赈灾方是。”
赵佶道:“张卿老是说饥荒,却又在哪?不是都派人救济了?”转向童贯、蔡京等人。
童贯拱手道:“只要稍有天灾,微臣立刻赈灾,应无问题。”
蔡京道:“张侍郎只是多挂心,其实灾区并不多,承天皇运,目前实是国泰民安,百姓生活富裕,圣上外头走走亦应明白。”
张邦昌道:“黄河上月决堤,死伤十数万,江宁蝗灾,无数百姓饿死,皇上明鉴!”
赵佶道:“可有此事?”
蔡京道:“张侍郎夸张了,黄河是决了口,却已被大宋强兵挡住,只不过一小镇受困。死伤不到百人,若如张卿所言,岂非要造反了?张卿乃侍郎一职,足不出京,总是道听涂说。实是该多检讨检讨。”
张邦昌急道:“圣上君不信可亲自前往了解,臣句句实言!否则愿以性命做保。”
赵佶摆摆手:“你言重了,灾区自有人理;朕只是想造个花园,花费不多。你毋需如此反对,何况此经费几乎来自神霄信众捐献缘金,动不了国本,如此你该放心了吧。”
林灵素道:“神霄弟子全力支持。”
道箓司徐常知道:“目前神霄殿缘金数以万计,足可供应一切。”
张邦昌道:“臣担心是无底洞,日后可能增麻烦。”
蔡京道:“张侍郎所言即不妥,你我为臣,难道会陷皇上于不义?况且此经费几乎神霄信众献金,你还担心什么?别为反对而反对。”
张邦昌气得面红耳赤:“圣上明察……”
赵佶摆摆手:“不必多言,你只需监管清楚便可,造山之事便由通真达灵先生负责。蔡相、童大将军为辅佐,如此自能顺利进行。下去吧!”
众臣拜礼告退。
张邦昌只能暗叹孤臣无力可回天,怅然而去。
赵佶解决心事,畅快起来:“先生一切看您表现啦!打从您到来,事事变得更顺利,实是苍天赐福!”
林灵素道:“并非苍天,而是圣上自身之福啊!您乃神霄长生大帝君转世,圣上可忘了?”
赵佶呃呃畅笑开来:“是极是极!一切帝君之福,千万年不变!”哈哈畅笑中,竟然急于完成移造江南工程,已自寻往书房找资料。
次日。
万岁山筑造工程已展开。
只见得后山动工数千,堆山、填泥、挖湖、开渠,好不热闹。
名闻天下之万岁山,终有完工一日。
第六册第一章道尼蒙难
在铸造宝鼎及镇鼎大典完毕后,林灵素虽热衷于工筑万岁山,宋两利却却对移山搬石兴趣不大,故仍派往宫外之神霄东宫执行开运解噩之道法工作。
他原是悠哉执行业务,然在盘坐静心修行之际,脑门突地一闪,竟然浮现那开茶铺的横竖道尼不断求救。
他心神一愣,近来感应之术渐渐成熟,偶不必喝酒亦能接收四处传来脑波,而那横竖道尼似在生死挣扎,脑波甚强,接收自是容易。
“她不是在茶铺?”
宋两利直觉对方险命求救,若置之不理,于心不忍,遂起身往广场对面茶铺探去,乍见下,门裂窗倒,显然受到重击,横竖道尼早已不见。
问向附近居民,始明白前晚镇鼎大典正热门之际,来了几位尼姑将她给逮走,不必说,对方必是白云庵尼姑,趁着神霄派兵弱之际,潜入以逮人。
宋两利苦笑,那清风师太未免恒心毅力惊人,老是不肯放过横竖道尼,此事恐怕难以善罢了。
见死不救枉为人。
宋两利心想自己已学得阴阳老怪武功,多少能撑住场面,且去会会火爆尼姑,看是否能将人救出。当下再次盘坐,连劲脑门,觉得不够猛,乾脆找来烈酒喝下,微酿中渐渐浮出横竖道尼身影,宋两利问道:“你在哪里?”
横竖道尼道:“伏牛山……莲花庵……”话末说完,已被发现,突地传来清风师太冷酷喝声,横竖道尼受击昏死过去,无法再感应。
宋两利喃喃念道:“伏牛山,莲花庵,还好不算远,待去瞧瞧……”当下掠出茶铺,选向南方,快奔而去。
莲花庵原和普陀白云庵为世交。住持莲花师太当年即和白云师太结为姊妹,其交情可想而知。清风师太为求方便,终把横竖道尼押囚于此,除了逼其废弃武功外,仍想藉此惩戒叛徒,以彰佛门严法。
横竖道尼祈求无效,只能听天由命,一切且看命运安排。困坐牢房,反倒静心下来,图修佛道变法。
三日后。
宋两利已寻及莲花庵。
只见此庵素雅古朴,落于竹林中,白雪罩屋顶,隐含落寞冷意,唯较醒目乃广前一莲花池却长年末冻,且见莲花数株挺茎,不畏寒冷。
宋两利道:“倒是异种!”
赵佶欣笑:“好极好极,带朕瞧瞧!”
林灵素道:“灵地已封,不能扰之,剩有两鼎。圣上可观之!”遂引带赵佶往东麓行去,隐密处,一口鼎镇置如山,赵佶瞧来直道好,“果真有镇压天下气势。”
林灵素道:“可惜见了光,恐怕将有人骚扰。”
赵佶道:“谁敢!”复想及昨夜敌人,话声一弱:“可有了法防治?”
林灵素道:“自有方法!圣上请跟我来!”引发赵佶往高峰处行去。及至地头,四景尽收眼下,林灵素道:“唯有筑九峰。造百湖,乃能隐去目标,混乱敌人。”
赵佶道:“你是说另摆大山。让敌人摸不着路子?”
林灵素笑道:“正是!后宫宽阔无比,圣上何不多加利用?当年隋炀帝开运河,名传千古,圣上何不造一座万岁山留名后世,如此既可掩饰龙脉,又可赏心悦目!”
赵佶已然心动:“如何造法?秦始皇有阿房宫,朕也该留下东西!”
林灵素笑道:“圣上果然气魄,在下已有构思!”指向四处:“此地形的确九宫八卦格,故另筑九峰,和灵山合称十峰,每峰造形一样,有山有湖有飞瀑,然后将宝鼎加以掩饰,如此一来,敌人如若进入迷魂阵,根本摸不透,灵山可保。有了十峰之后,再筑灵池、仙湖、仙桥亭台阁、月楼、风阁,甚至可将江南湖光山色全部移来,那才叫大手笔!”
赵佶登时亮眼:“江南风光朕早绮念,只是未能前往,当真漂亮无比?”
林灵素道:“否则隋炀帝怎造运河,尽想往江南跑?圣上若能把江南风景搬至后花园,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第一啊!”
赵佶大乐:“正是正是!江南不但风景佳,文人雅士更多,留下书画珍品比比皆是,朕若收藏它们,简直藏尽天下宝物啊!”
林灵素道:“况且能隐去灵山,实是一举数得!”
赵佶道:“是极是极!除了布置先天格局外,朕且要亲自设计造景如何?股研究天下美景甚深,现在可好好发挥!”
林灵素笑道:“总该来点不一样,如镜楼!以宝镜造楼阁,金光映闪,漂亮非常!”灵感来自手中宝镜,如此一来,随时使用或收藏,较无人知晓。
赵佶击掌叫好:“就进一镜楼,其它风花雪月也可造,试想‘听风楼’种满松林、芭蕉。寒风吹过,潇潇嗦嗦,何等感受;‘迎花阁’种满百花异卉,七彩遍山,异香四溢,畅快畅快。‘邀雪轩’片片白雪飞,多么诗情画意,‘摘月楼’吟诗摘月雅韵天成,妙哉妙哉!”
赵佶别事不懂,对此风花雪月、吟诗赏景之玩乐绝活,可是大行家,这一提及简直如做春梦,如数家珍,琅琅上口,说得不亦悦乎。
林灵素自想完成大格局,再次名留千古,故从旁加油添醋,倒让赵佶心意更坚,登时下定决心完成万岁山之筑造。
他迫不及待招来宰相密臣,准备宣布此挪移江南大计划。
来者除了蔡京、王黼、梁师成、童贯等重臣,另有翰林学士兼中书侍郎张邦昌,道箓司徐常知。
众人聚于龙泉池旁,边欣赏神霄宝殿,边揣测皇上到底耍何名堂,唯张邦昌暗觉不妙,皇上恐又再玩新花样。
赵佶甚快将来意说明:“昨夜之事,诸位皆知,为防日后有乱贼动我大宋龙脉,故朕决心另筑九山以掩敌人耳目,且通真达灵先生已算过格局,九山更能让大宋气运旺炽,福荫百姓,众卿应知重要吧!”
既然是保护龙脉,无人反对。且林灵素表明势在必行,以其目前行情,无人敢挡。
赵佶第一步达成,欣笑不断,终又说及最重要者,道:“既筑九山,必定配上百湖,既有百湖,何需浪费,脸准备规划成小江南,如此南北皆风光,众卿以为如何呢?”
蔡京闻言登时叫好,道:“皇上雅兴,实是妙哉。”
梁师成道:“皇上别忘了筑个洗笔池,养及天鹅,王羲之千古笔法即此练成啊!”
王黼道:“江南若于此,圣上日日可游,必增诗情画意,有助修为,此乃天下之福。”
童贯道:“圣上已收集不少花石,若布置开来,将是天下第一奇景,千古无人能及!”
赵佶欣笑不已,道:“多谢赞赏,朕只是稍加利用而已,不知张卿意下如何?”
总览对方必定反对,却不在意,找他来,只不过有个交代而已。
张邦昌果然持反对立场,拱手道:“圣上应知造此庞大景观,所费不眦,时下饥荒不断,圣上当节流赈灾方是。”
赵佶道:“张卿老是说饥荒,却又在哪?不是都派人救济了?”转向童贯、蔡京等人。
童贯拱手道:“只要稍有天灾,微臣立刻赈灾,应无问题。”
蔡京道:“张侍郎只是多挂心,其实灾区并不多,承天皇运,目前实是国泰民安,百姓生活富裕,圣上外头走走亦应明白。”
张邦昌道:“黄河上月决堤,死伤十数万,江宁蝗灾,无数百姓饿死,皇上明鉴!”
赵佶道:“可有此事?”
蔡京道:“张侍郎夸张了,黄河是决了口,却已被大宋强兵挡住,只不过一小镇受困。死伤不到百人,若如张卿所言,岂非要造反了?张卿乃侍郎一职,足不出京,总是道听涂说。实是该多检讨检讨。”
张邦昌急道:“圣上君不信可亲自前往了解,臣句句实言!否则愿以性命做保。”
赵佶摆摆手:“你言重了,灾区自有人理;朕只是想造个花园,花费不多。你毋需如此反对,何况此经费几乎来自神霄信众捐献缘金,动不了国本,如此你该放心了吧。”
林灵素道:“神霄弟子全力支持。”
道箓司徐常知道:“目前神霄殿缘金数以万计,足可供应一切。”
张邦昌道:“臣担心是无底洞,日后可能增麻烦。”
蔡京道:“张侍郎所言即不妥,你我为臣,难道会陷皇上于不义?况且此经费几乎神霄信众献金,你还担心什么?别为反对而反对。”
张邦昌气得面红耳赤:“圣上明察……”
赵佶摆摆手:“不必多言,你只需监管清楚便可,造山之事便由通真达灵先生负责。蔡相、童大将军为辅佐,如此自能顺利进行。下去吧!”
众臣拜礼告退。
张邦昌只能暗叹孤臣无力可回天,怅然而去。
赵佶解决心事,畅快起来:“先生一切看您表现啦!打从您到来,事事变得更顺利,实是苍天赐福!”
林灵素道:“并非苍天,而是圣上自身之福啊!您乃神霄长生大帝君转世,圣上可忘了?”
赵佶呃呃畅笑开来:“是极是极!一切帝君之福,千万年不变!”哈哈畅笑中,竟然急于完成移造江南工程,已自寻往书房找资料。
次日。
万岁山筑造工程已展开。
只见得后山动工数千,堆山、填泥、挖湖、开渠,好不热闹。
名闻天下之万岁山,终有完工一日。
第六册第一章道尼蒙难
在铸造宝鼎及镇鼎大典完毕后,林灵素虽热衷于工筑万岁山,宋两利却却对移山搬石兴趣不大,故仍派往宫外之神霄东宫执行开运解噩之道法工作。
他原是悠哉执行业务,然在盘坐静心修行之际,脑门突地一闪,竟然浮现那开茶铺的横竖道尼不断求救。
他心神一愣,近来感应之术渐渐成熟,偶不必喝酒亦能接收四处传来脑波,而那横竖道尼似在生死挣扎,脑波甚强,接收自是容易。
“她不是在茶铺?”
宋两利直觉对方险命求救,若置之不理,于心不忍,遂起身往广场对面茶铺探去,乍见下,门裂窗倒,显然受到重击,横竖道尼早已不见。
问向附近居民,始明白前晚镇鼎大典正热门之际,来了几位尼姑将她给逮走,不必说,对方必是白云庵尼姑,趁着神霄派兵弱之际,潜入以逮人。
宋两利苦笑,那清风师太未免恒心毅力惊人,老是不肯放过横竖道尼,此事恐怕难以善罢了。
见死不救枉为人。
宋两利心想自己已学得阴阳老怪武功,多少能撑住场面,且去会会火爆尼姑,看是否能将人救出。当下再次盘坐,连劲脑门,觉得不够猛,乾脆找来烈酒喝下,微酿中渐渐浮出横竖道尼身影,宋两利问道:“你在哪里?”
横竖道尼道:“伏牛山……莲花庵……”话末说完,已被发现,突地传来清风师太冷酷喝声,横竖道尼受击昏死过去,无法再感应。
宋两利喃喃念道:“伏牛山,莲花庵,还好不算远,待去瞧瞧……”当下掠出茶铺,选向南方,快奔而去。
莲花庵原和普陀白云庵为世交。住持莲花师太当年即和白云师太结为姊妹,其交情可想而知。清风师太为求方便,终把横竖道尼押囚于此,除了逼其废弃武功外,仍想藉此惩戒叛徒,以彰佛门严法。
横竖道尼祈求无效,只能听天由命,一切且看命运安排。困坐牢房,反倒静心下来,图修佛道变法。
三日后。
宋两利已寻及莲花庵。
只见此庵素雅古朴,落于竹林中,白雪罩屋顶,隐含落寞冷意,唯较醒目乃广前一莲花池却长年末冻,且见莲花数株挺茎,不畏寒冷。
宋两利道:“倒是异种!”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