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作者:文康    更新:2021-11-24 04:04
  那一天,铁头陀差人去后,他二人私下计议,说起那钦差用兵破青云山,出其不意,可惜张大王多年根基一旦失去,如今止有仰仗大师傅法力报仇雪恨,夺转山林。说到这其间,那归元和尚道:" 大哥,你看将来安钦差怎样结果?咱们师父与张大王怎样收场?你断断看。" 鲍国恩道:" 老弟呀,这话我可难说了。" 归元道:" 怎么难说呢?" 鲍国恩道:" 我先问你一句话,你说说,安钦差与咱们师父、大王到底谁是正人?谁是坏人?你从公评论。" 归元道:" 那还用说吗?自然是钦差正,咱们坏了。" 国恩道:" 这么说,止怕钦差害不了,青云山夺不回来。" 归元听了此话,一言不发,呆在一边。
  要知他二人怎样弃邪归正,下回分解。
  第四十九回 良心发现弃邪归正 预防思患设计藏身
  话说鲍国恩与归元倾心吐胆,说话投机。说到止怕钦差害不了,山寨夺不回来,那归元登时呆在一旁,一言不发。国恩道:" 贤弟,你怎么发起愣来了?难道我说的不是么?" 归元叹了一口气,道:" 老哥哥,你何尝说错!我发愣的缘故并不为此,为的是我想既做了一个人,不能成家立业,也就有愧;何况身陷在这不僧不俗所在,做得是些伤天害理的勾当,将来不知如何下场。万一被官兵杀死,身首异处,还落个强盗之名,死不足惜。同是一样的人,为何弄到这个下场?我所以发愣。" 国恩道:" 贤弟,我尝听见人说,弃邪归正,改过自新,那怕你从前多少坏处,一旦改悔,就可以把从前坏处洗个干净。老弟呀,你真有心要做好人么?若果有此心,咱们两商量商量出个主意,替皇上家暗中出力,帮助钦差把那些害民的贼人除去,既可以将功折罪,又可以巴结个功名。日后人说起来,咱们总算是大清国的一个好百姓,死后决无骂名。你想好不好?" 归元听了这句话,登时站起来往四下里细看,恐怕有人听他们说话。看看毫无人迹,这才归座,对国恩道:" 哥哥,若要弃邪归正,暗保钦差,这也容易。就是我家师傅这些法力,能够使河中不能摆渡,还会迷人心窍,咒人身死,总逃不了是妖言,一遇见真正修道高人,立时就破。" 国恩道:" 何处有高人,能破他的法术?" 归元道:" 说起这个高人,是一位有道的僧家,现在茌平县南白鹤山冷泉禅院住持。和尚年纪七十余岁,法名观海,又号静一上人。他在那冷泉禅院也不知多少年了,从不轻易与人来往。我有个表弟,曾在他院中做过香伙。
  听他说起那和尚,真有未卜先知之见。他曾说过,青莲寺将来要变做战场。
  如今看起来,有什么不是战场?我们这里大师父也钦敬他的道行,曾亲自去拜见他,求他替度。那和尚一味恭敬,不肯以师自居,好言回复。据大师父说,凡是他的妖法,大概遇见了这位静一上人,无有不破。如今你我弟兄既有意弃暗投明,乘此机会讨个差使下山走走,到了钦差下马所在,我等去面见他,把真情细诉,求他收留,看他相待何如。他若另眼看待我等,就指与他这条明路,教他去请观海禅师。那和尚济难扶危,焉有不相助之理?有了他相助,要破大师父妖法,有何难哉!果能将山东盗风除净,万民乐业,我等也可享受些清福。倘或命运来了,保举个一官半职,也不枉做人一场。" 他二人说得十分投机,一心要想讨个差使,下山去建这件功劳。
  按下不表。
  再说钦差由曹州出奏后,亲自押解了三个匪徒回省,与卫中丞相见,静候批折。不上十天,早已回来。安、卫二人同看旨意,得邀议叙,忙焚香谢恩。安公子遂辞过中丞,暗地带领人马,要去征剿天目山白象岭。那天来至三府交界地方,在公馆中住下,只听中军回进话来说:" 京中差去的人回来了。" 钦差忙着进见。
  不多时,赶露儿已走到面前,先请了安,然后将回书取出交付。那安公子见了赶露儿进来,早已站立恭候,因其人有父母之命在其身也。他请安之时,公子忙避过一边,不敢直受。接过回信,吩咐赶露儿下去歇息。拆开书信细看一遍,又看过两位夫人的书信教他防备青莲寺的刺客,又教他聘请郝武等同来助力。安公子心中暗算,如今褚、陆等五人随身保护,料不妨事;先从何处进攻,须与顾先生商议,忙命人请顾师爷来。
  少刻,朗山来到,安公子忙足恭相迎,彼此让座。先是安公子开言道:" 先生,你可知道那张七往何方去了?据我看起来,他必往羊角岭青莲寺去寻那铁头陀做个护身,躲避在那里。
  我们如今若带兵直奔羊角岭,未为不可,但他有邪术,不可不防。纵用乌鸡黑犬血抹在箭上射去,破他法力,不过迎阵交锋方可以用。那昏夜之中,他若用法来行刺,将何术以御之?这事须要打算妥当,方进得兵。" 顾朗山道:" 东家不用着急,等我卜一课大六壬,细查休咎,再定何如?" 公子道:" 如此甚好,就烦先生一卜。" 朗山忙退出到自己房中,洗手已毕,焚起香来,取出金钱,暗暗通诚祝告,在案上卜课。卜完细查卦象,早已明白。遂收过金钱,用笔墨将课象细细写出,忙到公子房中,将课单递与公子看。上面写的是此卦:" 不出三日,有人来投诚,听他计策,管请得高人来助。诸事皆吉,不必着忙。若防刺客,止须用奇门遁甲法,设一疑阵,决无妨碍。但月令淹缠,不能速于建功。静候时至,自然擒寇,一劳永逸矣。" 公子看完课单,又细问这其中缘故。朗山一一分析与他听,劝他不必性急," 目下先写信去邓庄,再延请几位义士来相助,我等且在此打住听信。到了夜间,我替你摆下奇门遁甲阵式。若有刺客,一定遭擒,似此可以放心了。再外面传出令去,说等候调兵,必须兵将到齐,方才动身,先稳住众人之心。等三日后,自见分晓。" 公子闻言,止得谨依朗山之教,诸事照办。这且不表。
  再说铁头陀自打发人下山,要探知钦差在何处下马,怎样举动,又差两个徒弟装做游僧化缘,要打听钦差生辰八字。这四个人下山去后十余日,并无一人回山。铁头陀放心不下,与张七商议道:" 我这所在,那怕千军万马,决不敢来。就是他来到,要想过河,今生休想。但如今差去的人怎无一人上山报信?令人可疑。" 张七道:" 弟处再差一个精细的人下去探信,自然信得的快。" 铁头陀道:" 也好,我也差个人同去。" 忙问道:" 谁人能速去打听消息,快来报信?" 只听得下面答应道:" 弟子愿去。" 答话者不是别人,就是那归元。铁头陀素知他诚实,所以深信,说:" 你肯去最好,务必速去探听钦差现在何处,即回山报信,别的闲事一概不用你管。" 归元答应道:" 遵师父之命!" 那张七问人时,早有的国恩上前领差,说道:" 此次一定打听着钦差住处,飞速来报,愿同小师父同行。" 张七应许。
  两人忙收拾行李包裹,辞过师父、七大王,飞速下山。走出了十里路,到了河边,有人把守,看了腰牌,问了来历,方才驾起法船,渡过河去。二人上岸,急忙赶路。走到天将晚,来到一个镇市,投宿店中。二人商议道:" 此去须打听钦差现在何处,好去投诚。大约他从西北往东南而来,我等止消向西北方迎去,终究迎着。" 当夜在店中住了一宿,次早天明起来,连忙上路。有人问起,说是朝山的一僧一俗。在路行程走了三日。此时安公子还在省城候旨,等得旨意回来,耽搁了数日,方才动身出省。因此恰好走到三府交界地方住下,不早不迟,专候那鲍国恩、归元到来送信。那山中差来二僧二俗,他们都到兖州、沂州乡下城中去访,那知钦差并未往兖、沂二府,所以错过。他四人一时不好回山交令也。这话表明。
  却说国恩、归元二人走了好几天,那一天到了三府交界的地方,是一个大镇市,属兖州府阳谷县所管,离泰安三百八十余里,地名环道村。二人到了村内,但见人烟稠密,生意兴隆,是个富实村庄。到了街上,寻着了一个客店,进去住下,与店主谈说,问起这街上为何如此热闹。店主人道:" 今朝本是赶集之期,又有钦差在此打住,所以四乡的人来的更多,较往常分外热闹也。" 二人听得钦差在此,心中喜欢万分,腹内各人念佛道:" 阿弥陀佛,这可好了,等着活佛了。若是错过,叫我们那里去寻?" 两人忙叫店伙计预备了酒饭,饱餐一顿。两人随即出店门,说道:" 要去瞻仰这钦差大人的公馆。" 店主人道:" 就在这条街上,你往西走去,约有半里,看见那座北朝南的一所房子,外面搭有鼓亭,门上挂彩悬灯,有兵丁在门口把守,那就是钦差的公馆了。但是你去看是看得的,切不要乱闯进去,也不可多言多语,怕的是闹出乱来,那可不是顽的。" 二人道:" 知道,我们不过见见世面,谁肯多事?" 说罢,二人出了店门,往西走去。果然不远,早看见钦差公馆。他二人来到门前,探头一看,但见排列些军官,十分威武。二人到此,止得放大了胆,硬往门内走进,口呼:" 有冤枉要面见大人申诉。" 那时把门的兵丁听他二人称冤,忙上前拦阻,说:" 咦!你这和尚同这人好大的胆,这是甚么所在?也可以由你们混喊乱叫的么?还不快快退下!若要教内里听见,你二人这两个脑袋就有点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