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者:时乘六龙    更新:2021-11-24 03:44
  《沸血神兵》
  作者:时乘六龙
  www.qisuu.com整理制作,并提供下载
  作品相关 千古名将---赵子龙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唯有常山赵子龙。
  纵观史实与评书,何人敢称常胜无敌将,何人能身经百战而身无片伤,何人敢称千古第一将,我看唯有常山赵云赵子龙。
  赵云一生功高盖世。赵云死后,连一贯没心没肺的刘禅都动心了,别看刘禅懦弱糊涂,可他并没忘记赵云的救命之恩。刘禅命满朝文武挂孝,亲自接灵柩到成都,然后传旨:“子龙将军自从辅佐先帝以来,功勋卓著,奉公守法;济危于险,单枪匹马,纵横敌阵,一身是胆,千古英雄;忠以卫上,礼以厚下,忠心保国,青史留名。朕要为子龙老将军亲自送葬!”
  刘禅身穿孝服,亲自送葬,将赵云埋葬在成都锦屏山下,并修建了一庙宇,供人们四时凭吊。子龙庙现仍然坐落在秀丽的锦屏山下。刘禅追封赵云为“大将军”,谥号“顺平侯”。大将军是当时武将中最高职位;极个别有功之臣才能封倨。为什么叫“顺平侯”呢?柔贤慈惠为“顺”,执事有班为“平”,所以叫“顺平侯”。追封赵云为大将军,谥号顺平候,一点都不为过。
  赵云是常山真定人,在三国时期名扬天下!是位文武双全的大将。他有勇有谋,浑身是胆,人称“常胜将军”、“神勇将军”。赵云确实是浑身是胆。赵云一出世,大战文丑,在乱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以赵云一人之力差一点逆转了袁、公孙之战的整个战局;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就将裴元绍刺死;乱军中枪挑大将高览,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郃,依然不改英雄本色;当年长坂坡一战,可算赵云树立威名之战,在曹操的百万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救出幼主阿斗,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将五十四员;取桂阳力拒绝色佳人,表现出其高风亮节;在荆州,赵云保着刘备过江联姻,正因赵云有勇有谋,才使刘备能在虎穴中成亲。在回荆州的路上,孙权、周瑜派四路人马追赶,赵云遮风挡雨,前面有堵截他当先锋,后面有追兵他断后,一个人横枪立马,挡住了东吴上万人马,这才化险为夷,保住刘备、孙尚香返回荆州,龙凤呈祥;孙权为了夺回荆州,乘刘备率兵远征西川之机,设计想将阿斗做人质以讨还荆州,用计骗回孙尚香,孙尚香不知是计偷偷抱着阿斗要回东吴。赵云得知后,立刻只身驾一叶小舟,追赶东吴大船,截江夺回小阿斗。在长坂坡赵云于百万军中救阿斗时,面对的是敌将曹兵,而这第二次救阿斗面对的却是主公的夫人。当时,在封建社会里,谁敢冒犯主公夫人?赵云既无刘备的旨意,也无诸葛亮的将令,一旦冒犯了性情刚烈的孙尚香,是要犯死罪的。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赵云敢于拼死从主母的怀里夺过阿斗来,靠的是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对主公霸业的忠心。用现在的话说,赵云是为了刘备的霸业无私无畏;拒汉水威名远播,老将黄忠被围于汉水,赵云引三千军前去接应,大喝一声,率先挺枪催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曾在长坂见其勇者、胆寒心冽,闻其勇者,尽数逃窜;赵云就是年到花甲,仍不减当年雄风,北伐时他能当诸葛亮的马前先锋,凤鸣山一场大战,赵云连斩五员大将,杀得魏兵大败,吓的曹魏之兵闻赵云之名闻风丧胆。不管刘备还是诸葛亮,每逢遇到危急情况时,不论是闯龙潭、入虎穴,都离不开赵云赵子龙。
  赵云义拒美色,可谓将中之君子也。赵范在桂阳欲将其嫂许配给赵云,赵范之妻樊氏人品相貌出众,赵云为了刘备的江山社稷,考虑到荆州末定、大业末成,义然拒绝。多亏后来赵云陪刘备迎接孙尚香回归荆州以后,诸葛亮、张飞和孙尚香积极搓合,赵云才得以与樊氏拜堂成亲,成就一段美好姻缘,樊氏为赵云生二子,长子赵统、次子赵广,皆为蜀汉后期的大将。赵云的这种“先为人,后为己”的精神,令人敬佩。
  赵云这员将与一般武将不同,他有儒将之风,不但武艺高强,还很有才,用现在的话说,他不但是一个能领兵的将军,而且还是一位很有头脑的政治家。刘备取了西川在成都建都,可以说功成名就霸业已立,刘备要将成都有名的田园房产分给创基业的有功之臣。当时,刘备手下有那么多的文臣武将,谁都没有反对,竟无一人就此提出异议,只有赵云劝谏刘备不要将百姓的东西据为少数人所有,要爱抚百姓,以民为本,成都百姓多经战乱,生活很苦,为官为将的不能在这时候盘剥老百姓。赵云力劝主公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巩固刘备的统治,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象赵云这种治国安邦的才智和体恤百姓疾苦的做法,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称道的。刘备成事在“义”,败事也在“义”,但对“义”的理解,赵云是高于刘、关、张的。孙权杀了关羽,刘备为全桃园之义,要起倾国之兵伐东吴,为关羽报仇之时,赵云不怕触怒皇上,赵云深知刘备与关羽的关系,但为了蜀汉之天下,仍然从政治上陈述了兵伐东吴可能带来的恶果,多次冒死苦谏,拦阻刘备发兵,刘备不但不听,还怨恨赵云,罚他到江州督运粮草。赵云并不埋怨,忍辱负重,竭尽全力保证了七十五万大军的粮草供应。刘备后来中计,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被困夔关,赵云不计个人恩怨得失,主动出兵,在千钧一发之际,带兵冒死将刘备救出重围。当陆逊闻听是赵云来救刘备,吓的急令三军后退。赵云突围之时只一合便将东吴大将朱然刺于马下,杀得吴兵四散而逃,安全的护着刘备退到了白帝城。
  赵云一生,令行禁止,遵奉法度,他从来不争功,不抢功,谁立了功他都高兴。可自己有功却多次拒赏。保刘备入虎穴过江,立了大功,回荆州后要奖赏他,赵云因刘备霸业未成而不受;蜀兵北伐兵败,赵云率兵退走箕谷时,赵云亲自断后不伤一兵一卒,没丢一束粮草,诸葛亮要重赏他,可赵云说全军打了败仗,自己怎么能受赏?面对五千两黄金、蜀锦百匹毫不动心,坚辞不受,宁愿与众将士荣辱与共,这更是一般人望尘莫及;赵云一生,屡立战功,纵观三国众将之中唯有赵云可称得上独挡一面统帅之才,用句老百姓的话说,不管办什么事,根本不让领导操心,可是他从来不炫耀自己、一生默默无闻,不争官夺爵、不争名夺利,三国时期君对臣的最高奖赏是赐以侯位,关羽、张飞、马超等都得到荣封,唯独没有赵云,赵云虽然功高盖世,却没有去争名夺爵,死后才被追封为“顺平侯”;赵云文武双全,是有名的上将军,让他当先锋,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他断后,就退守在后,只身挡重兵,哪怕有一个士卒没撤完,他也绝不先撤。可谓“军中之楷模、将中之大贤”,赵云赵子龙,功德盖世,后人有诗赞赵云:
  匹马单枪敢独行,摧锋破敌任纵横,皆称飞虎一身胆,不负英雄千古名。
  黑发当阳救幼主,白发箕谷保残兵。忠心到底无移改,谥法还应得“顺平”。
  正文 第0回 引子
  (更新时间:2007-2-24 19:14:00 本章字数:4432)
  靖康之难,金人攻破汴京,掳劫徽、钦二帝和宗室三千余人北归,此时距太祖黄袍加身,开创大宋天下已历九朝一百六十余年,宋祚几欲因此而绝。
  所幸徽宗九子康王赵构泥马渡江,得脱大难,在金陵登基,宋祚方才得以延续。
  但金人久欲吞并江南一统天下,又岂会将赵构这等无能之辈放在眼中!于是,建炎三年,金国大将完颜宗弼(金兀朮)再度率军南下,直下江南,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取金陵,活捉赵构,一举灭宋。
  赵构闻讯,大惊失色,深恐自己再步父兄的后尘,因而不顾众将全力谏阻,连夜出逃。怎知金兀朮极善用兵,早料得赵构会南逃江浙,在大军南下之初,便命麾下疾风十九骑扮作商贾潜入宋境,预先在临安城北埋伏,意欲阻劫赵构,策应金军南下。这疾风十九骑乃是金国精英所聚,骁勇善战,功勋卓著,向为金兀朮所倚重。此番南来,十九人练熟了汉语,又对江南风俗人文作了深入的了解,必欲生擒赵构而还。
  赵构一面命大军阻击金军南下,一面又传檄各州勤王,自己却仓惶南窜,仓促之际,身侧仅带得官员近侍十数人和百余骑护驾军马。
  赵构一行刚进得临安城,喘息未定,人马又饥又累,正欲稍作歇息,忽见前方密林中闪出十数匹快马来,马上众人手执长刀,操着生硬的汉语大叫道:“赵构还不下马受缚!”
  赵构闻言大惊,直吓得差点从马上摔下身来。大将孙亭急道:“请陛下与王将军率御营众军士速速向东,臣愿以死殿后!”赵构慌忙拔马向东,御营统制王渊引二十余骑紧随其后。众人未行数里,孙亭与众将士便尽皆死于疾风十九骑的长刀之下。
  赵构一行驰出十数里,王渊忽奏道:“陛下,臣见敌骑骁勇,只恐孙亭将军难以抵敌,请陛下与康总管率军先行,臣愿单骑南行,去请救兵!”赵构道:“如此甚好!”伸手解下腰间宝剑,说道:“急切间不及下旨,老将军可持朕的尚方宝剑前往,有敢违令者,先斩后奏!”王渊双手接过宝剑,道:“臣遵旨!”言罢拔马欲行。
  赵构执王渊之手垂泣道:“金人必欲得朕而甘心,形势危急万分,请老将军念在我太祖皇帝开国之坚难,千万请得援兵前来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