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作者:陈祖基 更新:2021-11-24 03:28
正好这时,俞姑和姬澄在湖边得遇夏观风,他也悄悄地跟来了,在屋房上听了个明白。
"啊约,不好!"姬澄跳了起来。"柳兄去向不明,解姑娘若是真的去了上天峰,岂不是送入虎口吗?那姓商的小子他怎么搞的?这个姓林的怎么会成了他们商家的恩人?"
俞姑也坐不住了,她说:"咱们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赶去上天峰,兵贵神速,否则会夜长梦多的。"
只有上官彤,他还是神态自若地蹲在那里,不理会别人火烧火燎的性急情绪,而是副"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神态对夏观风说:"我说夏老头儿,俗话说:寒夜客来茶当酒,没酒也总得给碗茶喝喝吧,我来了老半晌啦,唇焦舌于的,怎么连点儿暖肚的东西也不给?我这竹桶里头花色再多,带的酒可就只有那么半瓶子!"
夏观风歉意地说:"啊哟哟!你看我尽顾着说话,把我的老哥哥搁在风里吹干,肚里饿瘪了,巢湖虽小,可有你吃的、喝的。请稍待,一会儿就送来。"
夏观风也不去惊动家人,反正一切都现成。稍稍加温,又是一桌。他笑着招呼说:"虽然有人说淮南人穷地瘠,可到了我这里,还是能让你们醉倒的。"一番谦让,上官彤也老实不客气地蹲在上首,夏观风下首作陪。
俞姑和姬澄会意地对视一下,晓得这位老前辈胸中必有城府。果然,上官彤杯酒方下肚,就开腔了:"俞女侠所虑极是,不过俗话说得好:'性急不能喝热粥,跑马难于观鲜花。'凡事得从长计议。照我看来,林霄汉在上天峰苦心经营多年,那个山头决不会是易闯之地。特别是风陵渡之后,解姑娘真要是上了山,这老儿肯定会想到有人要去找他的麻烦,定然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范森严。再说,林霄汉确实是个有能耐的人,手下又颇多高手。凭我在'清风阁'见到的那几个,就端的不凡。虽然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但我怎么能让你们两位去蹈虎穴呢?当然,上天峰必得有人前去一探虚实,这人就是老头儿我。我有'清风阁'姜剑川之约,可以大摇大摆地前去,他们还得吹吹打打地接我。待我探知真情、与虚实以后,到时候我再下山相约,咱们一同前去闹它个天翻地覆。夏老头儿,别尽点头晃脑地不作声,你看我这出戏这个唱法是行还是不行?",说完,他又没事似地饮酒吃菜。
夏观风沉思一下说:"既然有'清风阁'那一节,你老哥这样安排是最好不过的。不过我又想到了姬九常那一边,他那龙形乾坤手可是非比寻常!他要是厕身于林霄汉他们中间,不仅使上天峰如虎添翼,还会伤了咱们几个老哥儿的和气,更犯不着和他去闹个两败俱伤。要是有人上河南榆厢铺走一遭……"
说着,他把眼光移到了姬澄身上。
姬澄想,夏观风还不知道他早就离家出走的那回事,所以他把眼光注视着自己是有道理的---至亲者莫若父子嘛。
他正为难,俞姑接上来说:"夏老前辈所言甚当。依我想来,九常哥还是个明是非、知礼义的人。我看,这事就交给我跟小澄子去办吧。"她扼要地把姬澄愤而离家在槐花集狩猎等事对夏观风讲了一遍,又说:"为了小澄子,我本来就想去一趟河南,这回正巧。那姬九常也曾在我师伯裴一鹤那里受过教益,家师亦颇器重他的武功。当年我和他还相处过一个时期,交谊不算浅。常言道:不看僧面看佛面。上官老英雄,你看我们河南之行怎么样呢?"
上官彤点点头:"好,好!正合我意。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准定就这么分头行事吧。"
夏观风说:"眼看已经寅卯时分了,大家都该去歇息歇息了吧。"上官彤乒乒乓乓地把桌上的菜肴尽往竹筒里倒,说:"我可是说走就走了,这些东西,你们反正吃不了,留着我在路上受用吧,夏老头儿,叨扰你了,要是你下回准备得更丰盛一些,我一准多来几趟。随又回头对俞姑说:"九江地面上碰头,恕我先走一步了。"说完,他把竹筒一拎,双脚一弓一拧,弯腰一耸,人早已到了屋外,转瞬不知所往。
夏观风叹息说:"这位老哥,已经年逾古稀,还是这样毫不含糊的老脾气,观风相形见拙,惭愧,惭愧!"
夏观风整理被褥,招呼两人睡下,自己也进书房小憩。俞姑和姬澄连日熬夜,不一会儿就打起了鼾声。
第二天,俞姑和姬澄醒来,已是日上三竿,夏观风引家里人和他俩相见,又设宴款待,酒毕席散,两人要告辞动身,夏观风再三挽留,但两人行意已决。夏观风见实在留不住,就为他们准备了充足的干粮,并送到村口桥头。
他感慨地对俞姑说:"此间琐事缠身,观风一时还不便随行,不过我希望能与俞女侠再度相见于上天峰。"
俞姑表示体谅地说:"得老前辈指点,迷雾廓清,解家已经感恩不尽了。到时侯,我一定陪同骊珠姑娘再来巢湖登门叩谢。请留尊步,后会有期!
两人走了一程,回过头去,呈淡红色的黄昏落日渐渐沉入湖底,村头炊烟四起,和着薄薄的晚雾缭缭绕绕。那横在溪头的小桥,此时却若隐若现,好似在虚空里升腾,幽深,扑朔,令人朦朦胧胧,宛若蜃楼海市。浮动的烟雾使那小桥虽静如动,虚无缥缈。那跨虹小桥又使烟雾化动为静,像一道悬挂着的轻纱帏幔。从恍惚中望去,夏观风还恋恋地伫立桥上频频挥手。姬澄也报之以招手高呼:"回去吧,夏爷爷,您老多多保重!"激情的声浪在苍茫的幕色中回荡……上官彤离安徽迤逦南下,一日,已抵离上天峰不远的望城岗。这个地方是当地方圆百里的大集镇,万商云集,房廓鳞次栉比。望城岗有一个特点,几乎是五步一茶馆,十步一酒楼,可见其繁荣热闹。
上官彤准备大大方方地上山拜客,所以毫不掩饰自己的行踪。他寄宿的"祥云客栈"倒也有点儿气派,他要了个中等房间住下。一壶浓茶下肚,禁不住暗自失笑:
自己活了偌大的一把年纪了,开店住客栈倒还是屈指可数的哩。
这段时期里,他仗着两条腿接连地奔波,行程不下数千里,现在停了下来,却惑到有点儿疲怠了:"唉!年岁不饶人哪!"想到明天进上天峰决不会是个轻松的差使,要早点儿歇息了。他结踟趺坐,肩平肘垂,目若垂帘,凝神息气,外形静知处子,内气功如灵狮,吞吐数息,渐渐地入静了。
猛古丁地,街头传来一阵嘈杂声,是惊慌失措的叫喊,是恐惧逃遁的狂呼,杂沓的脚步声"踢踢挞挞",匆促的关门声"劈劈啪啪"。上官彤不禁诧异,他推门走了出来,见店小二已把客栈的大门紧紧关闭,惊慌失措的一副样子,嘴唇发白,牙齿"格格"地碰撞。一问原故,是附近村庄上有一头疯牛,刚才顶坍铁栏栅,现朝镇上横冲直撞而来。那牛疯劲发作时,不亚于一头出山猛虎,力大无穷,野蛮异常。一路而来也不知撞倒撞伤了多少人,还在街头狂突,上首彤要小二打开墙门,让他去看个究竟。
那小二打恭作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的老爷子,这可不是看戏赶会,要出人命的!"
上官彤哈哈一笑说:"我活了七十多岁,还没见过什么叫疯牛,倒要见识见识。"
小二想拦阻己经来不及,上官彤自己强开了门,踱着破鞋,"挞啦啦,挞啦啦"地走向街心。那些奔逃的人出于好心,一个劲儿地招呼:"老伯伯,危险!快躲进屋里去!来了,疯牛过来了!"上官彤不去理会,往街心一站,右手仍提着那只竹桶。
这是一头硕大无朋的疯牛!它低着头往前冲,头尾成一直线,那对牛角又长又尖,像装着两柄锋利无比的钢刀;四蹄蹦跳腾空,其势如山崩落石。近了,近了,它鼻孔里喷出来的热浪已冲到上官彤的胸前。那些躲在屋内从铺板缝隙中,或楼头窗户里窥视的人,都为这老头儿捏一把汗,激烈跳动的心脏几乎要从口腔里蹦了出来。上官彤却不慌不忙,把右手的竹桶往空中一抛,手掌左右一挥,随即向前一推。说来也令人难以置信,他的手掌并没有击到疯牛身上,那牛却往后倒退数步,发出一声"呼噜"的闷叫,趵了一趵,直楞楞地倒翻在地上,四条腿抖动了几下,就动弹不得了。再说那竹桶徐徐落下来,上官彤正好伸手接住。
他若无其事地正要回身进客栈,顷刻间,欢呼的人群像潮水般涌聚拢来,看希奇的看希奇,道谢的道谢。可是一个农夫模样的壮汉连哭带叫地奔过来,一把抓住了上官彤,没命地嚷:"赔我的牛,赔我的牛,快赔我的牛!"
上官彤感到突然,他站定了脚步,手指一弹说:"好罗!这疯牛倒有主儿出来认账了。"
那人纠缠不休地要上官彤赔牛,他说:"这是我家唯一的家当,那牛并不是发疯,而是发情,发过一阵子就会好的,可于起活儿来一头顶仨,耕地种田全仗着它。这下我全完了,叫我一家靠什么吃饭?赔我的牛,赔我的牛!"说罢,痛哭流涕不止。
边上有人打抱不平地说:"你这人好没道理!那牛疯也罢,发情也得,反正已经撞伤了好多人,满街满镇人心惶惶,闹得大家连生意都做不成,要不是这位老伯,还不知该惹出多大的祸殃来哩!你还死乞白赖地要他赔牛,叫我们看着也气愤。"
上官彤在竹桶里捣了把东西,往嘴里一塞,边嚼边说:"俗话说:风马牛不相及,可你那头发了风情的牛偏让我给撞上了。
"啊约,不好!"姬澄跳了起来。"柳兄去向不明,解姑娘若是真的去了上天峰,岂不是送入虎口吗?那姓商的小子他怎么搞的?这个姓林的怎么会成了他们商家的恩人?"
俞姑也坐不住了,她说:"咱们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赶去上天峰,兵贵神速,否则会夜长梦多的。"
只有上官彤,他还是神态自若地蹲在那里,不理会别人火烧火燎的性急情绪,而是副"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神态对夏观风说:"我说夏老头儿,俗话说:寒夜客来茶当酒,没酒也总得给碗茶喝喝吧,我来了老半晌啦,唇焦舌于的,怎么连点儿暖肚的东西也不给?我这竹桶里头花色再多,带的酒可就只有那么半瓶子!"
夏观风歉意地说:"啊哟哟!你看我尽顾着说话,把我的老哥哥搁在风里吹干,肚里饿瘪了,巢湖虽小,可有你吃的、喝的。请稍待,一会儿就送来。"
夏观风也不去惊动家人,反正一切都现成。稍稍加温,又是一桌。他笑着招呼说:"虽然有人说淮南人穷地瘠,可到了我这里,还是能让你们醉倒的。"一番谦让,上官彤也老实不客气地蹲在上首,夏观风下首作陪。
俞姑和姬澄会意地对视一下,晓得这位老前辈胸中必有城府。果然,上官彤杯酒方下肚,就开腔了:"俞女侠所虑极是,不过俗话说得好:'性急不能喝热粥,跑马难于观鲜花。'凡事得从长计议。照我看来,林霄汉在上天峰苦心经营多年,那个山头决不会是易闯之地。特别是风陵渡之后,解姑娘真要是上了山,这老儿肯定会想到有人要去找他的麻烦,定然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范森严。再说,林霄汉确实是个有能耐的人,手下又颇多高手。凭我在'清风阁'见到的那几个,就端的不凡。虽然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但我怎么能让你们两位去蹈虎穴呢?当然,上天峰必得有人前去一探虚实,这人就是老头儿我。我有'清风阁'姜剑川之约,可以大摇大摆地前去,他们还得吹吹打打地接我。待我探知真情、与虚实以后,到时候我再下山相约,咱们一同前去闹它个天翻地覆。夏老头儿,别尽点头晃脑地不作声,你看我这出戏这个唱法是行还是不行?",说完,他又没事似地饮酒吃菜。
夏观风沉思一下说:"既然有'清风阁'那一节,你老哥这样安排是最好不过的。不过我又想到了姬九常那一边,他那龙形乾坤手可是非比寻常!他要是厕身于林霄汉他们中间,不仅使上天峰如虎添翼,还会伤了咱们几个老哥儿的和气,更犯不着和他去闹个两败俱伤。要是有人上河南榆厢铺走一遭……"
说着,他把眼光移到了姬澄身上。
姬澄想,夏观风还不知道他早就离家出走的那回事,所以他把眼光注视着自己是有道理的---至亲者莫若父子嘛。
他正为难,俞姑接上来说:"夏老前辈所言甚当。依我想来,九常哥还是个明是非、知礼义的人。我看,这事就交给我跟小澄子去办吧。"她扼要地把姬澄愤而离家在槐花集狩猎等事对夏观风讲了一遍,又说:"为了小澄子,我本来就想去一趟河南,这回正巧。那姬九常也曾在我师伯裴一鹤那里受过教益,家师亦颇器重他的武功。当年我和他还相处过一个时期,交谊不算浅。常言道:不看僧面看佛面。上官老英雄,你看我们河南之行怎么样呢?"
上官彤点点头:"好,好!正合我意。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准定就这么分头行事吧。"
夏观风说:"眼看已经寅卯时分了,大家都该去歇息歇息了吧。"上官彤乒乒乓乓地把桌上的菜肴尽往竹筒里倒,说:"我可是说走就走了,这些东西,你们反正吃不了,留着我在路上受用吧,夏老头儿,叨扰你了,要是你下回准备得更丰盛一些,我一准多来几趟。随又回头对俞姑说:"九江地面上碰头,恕我先走一步了。"说完,他把竹筒一拎,双脚一弓一拧,弯腰一耸,人早已到了屋外,转瞬不知所往。
夏观风叹息说:"这位老哥,已经年逾古稀,还是这样毫不含糊的老脾气,观风相形见拙,惭愧,惭愧!"
夏观风整理被褥,招呼两人睡下,自己也进书房小憩。俞姑和姬澄连日熬夜,不一会儿就打起了鼾声。
第二天,俞姑和姬澄醒来,已是日上三竿,夏观风引家里人和他俩相见,又设宴款待,酒毕席散,两人要告辞动身,夏观风再三挽留,但两人行意已决。夏观风见实在留不住,就为他们准备了充足的干粮,并送到村口桥头。
他感慨地对俞姑说:"此间琐事缠身,观风一时还不便随行,不过我希望能与俞女侠再度相见于上天峰。"
俞姑表示体谅地说:"得老前辈指点,迷雾廓清,解家已经感恩不尽了。到时侯,我一定陪同骊珠姑娘再来巢湖登门叩谢。请留尊步,后会有期!
两人走了一程,回过头去,呈淡红色的黄昏落日渐渐沉入湖底,村头炊烟四起,和着薄薄的晚雾缭缭绕绕。那横在溪头的小桥,此时却若隐若现,好似在虚空里升腾,幽深,扑朔,令人朦朦胧胧,宛若蜃楼海市。浮动的烟雾使那小桥虽静如动,虚无缥缈。那跨虹小桥又使烟雾化动为静,像一道悬挂着的轻纱帏幔。从恍惚中望去,夏观风还恋恋地伫立桥上频频挥手。姬澄也报之以招手高呼:"回去吧,夏爷爷,您老多多保重!"激情的声浪在苍茫的幕色中回荡……上官彤离安徽迤逦南下,一日,已抵离上天峰不远的望城岗。这个地方是当地方圆百里的大集镇,万商云集,房廓鳞次栉比。望城岗有一个特点,几乎是五步一茶馆,十步一酒楼,可见其繁荣热闹。
上官彤准备大大方方地上山拜客,所以毫不掩饰自己的行踪。他寄宿的"祥云客栈"倒也有点儿气派,他要了个中等房间住下。一壶浓茶下肚,禁不住暗自失笑:
自己活了偌大的一把年纪了,开店住客栈倒还是屈指可数的哩。
这段时期里,他仗着两条腿接连地奔波,行程不下数千里,现在停了下来,却惑到有点儿疲怠了:"唉!年岁不饶人哪!"想到明天进上天峰决不会是个轻松的差使,要早点儿歇息了。他结踟趺坐,肩平肘垂,目若垂帘,凝神息气,外形静知处子,内气功如灵狮,吞吐数息,渐渐地入静了。
猛古丁地,街头传来一阵嘈杂声,是惊慌失措的叫喊,是恐惧逃遁的狂呼,杂沓的脚步声"踢踢挞挞",匆促的关门声"劈劈啪啪"。上官彤不禁诧异,他推门走了出来,见店小二已把客栈的大门紧紧关闭,惊慌失措的一副样子,嘴唇发白,牙齿"格格"地碰撞。一问原故,是附近村庄上有一头疯牛,刚才顶坍铁栏栅,现朝镇上横冲直撞而来。那牛疯劲发作时,不亚于一头出山猛虎,力大无穷,野蛮异常。一路而来也不知撞倒撞伤了多少人,还在街头狂突,上首彤要小二打开墙门,让他去看个究竟。
那小二打恭作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的老爷子,这可不是看戏赶会,要出人命的!"
上官彤哈哈一笑说:"我活了七十多岁,还没见过什么叫疯牛,倒要见识见识。"
小二想拦阻己经来不及,上官彤自己强开了门,踱着破鞋,"挞啦啦,挞啦啦"地走向街心。那些奔逃的人出于好心,一个劲儿地招呼:"老伯伯,危险!快躲进屋里去!来了,疯牛过来了!"上官彤不去理会,往街心一站,右手仍提着那只竹桶。
这是一头硕大无朋的疯牛!它低着头往前冲,头尾成一直线,那对牛角又长又尖,像装着两柄锋利无比的钢刀;四蹄蹦跳腾空,其势如山崩落石。近了,近了,它鼻孔里喷出来的热浪已冲到上官彤的胸前。那些躲在屋内从铺板缝隙中,或楼头窗户里窥视的人,都为这老头儿捏一把汗,激烈跳动的心脏几乎要从口腔里蹦了出来。上官彤却不慌不忙,把右手的竹桶往空中一抛,手掌左右一挥,随即向前一推。说来也令人难以置信,他的手掌并没有击到疯牛身上,那牛却往后倒退数步,发出一声"呼噜"的闷叫,趵了一趵,直楞楞地倒翻在地上,四条腿抖动了几下,就动弹不得了。再说那竹桶徐徐落下来,上官彤正好伸手接住。
他若无其事地正要回身进客栈,顷刻间,欢呼的人群像潮水般涌聚拢来,看希奇的看希奇,道谢的道谢。可是一个农夫模样的壮汉连哭带叫地奔过来,一把抓住了上官彤,没命地嚷:"赔我的牛,赔我的牛,快赔我的牛!"
上官彤感到突然,他站定了脚步,手指一弹说:"好罗!这疯牛倒有主儿出来认账了。"
那人纠缠不休地要上官彤赔牛,他说:"这是我家唯一的家当,那牛并不是发疯,而是发情,发过一阵子就会好的,可于起活儿来一头顶仨,耕地种田全仗着它。这下我全完了,叫我一家靠什么吃饭?赔我的牛,赔我的牛!"说罢,痛哭流涕不止。
边上有人打抱不平地说:"你这人好没道理!那牛疯也罢,发情也得,反正已经撞伤了好多人,满街满镇人心惶惶,闹得大家连生意都做不成,要不是这位老伯,还不知该惹出多大的祸殃来哩!你还死乞白赖地要他赔牛,叫我们看着也气愤。"
上官彤在竹桶里捣了把东西,往嘴里一塞,边嚼边说:"俗话说:风马牛不相及,可你那头发了风情的牛偏让我给撞上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