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作者:公孙梦    更新:2021-11-24 03:16
  看过天豹卫与侍卫队比武之后,她确信天豹卫勇士能以一当十,是一支精兵,便萌生了绣制天豹战旗之念。
  看着勇士们操练,她感到万分欣慰……
  她确信,燕王雄才大略,帝业必有成!
  第六回 同室操戈
  燕王装疯,实出无奈。
  他知道内部奸细已把王宫内的秘密报奏朝廷,皇上一旦下手,燕王府将被夷为平地。
  他手下的精兵早已调离,惟一捏在手中的不过是侍卫队和天豹卫,加起来不过八百余众。凭这点军力,无法和朝廷数十万大军对抗。他推一的办法是麻痹朝廷,使朝廷相信他既无野心又无才干,是个平庸之辈,以延缓时日,时间拖得越长越好,让他有充分的准备。
  这一招,如能使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和布政使张某人都相信了,他们准会上奏朝廷。
  时值盛夏,谢员等人来探病时,他正围着火炉烤火,嘴里不断叨叨着:“冷啊,好冷啊……”见有贵客到,他似乎并不认识,又好像似曾相识,挣扎着从床上起来,颤抖着去抓拐杖,嘴里仍在说冷。好不容易站起身,却又趔趔趄趄步履不稳,这哪里还有一丝王爷之尊。
  谢贵道:“殿下,微臣和布政使张大人特来拜见,不知殿下患的什么病?”
  燕王哺道:“冷、冷、下雪啦……”
  谢贵和张大人面面相觑,作不得声。
  张大人道:“殿下当以贵体为重,早请名医诊治,以期早日康复,则臣等幸甚!”
  燕王望着窗外:“好大雪,怪不得这般冷……啊,冷呀—…好冷……”瑟缩着,又回到了床上,伸手烤火,嘴里唠叨不止。
  谢贵和张大人当即离去,相信他得了病。
  朝廷接报,定然不会再对他虎视眈眈了。
  这天燕王独自在室中踱步,孙锐锋来报,北平都指挥使张信第三次求见。
  燕王道:“这厮两次来见,都被我以病为由谢绝,却是不死心,又来第三次。这颗想必不信我生病,要亲自来探查,我偏不见他,看他怎的!”
  孙锐锋道:“殿下,张信此次微服私访,说有十万火急之事密告,求殿下定要接见。”
  燕王沉思道:“他说有十万火急密事吗?奇怪,不知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好,传他进来,不妨试他一试!”一孙锐锋出室外下令:“放张信进宫!”
  燕王迅速脱鞋衣上床装病。
  片刻后,张信匆匆入内。
  燕王装出病恹恹的模样,虚弱无力。
  张信快步走到床前跪下:“叩见王爷!”
  燕王有气无力道:“免礼。”
  张信心中焦急,事情万分火急,可燕王这副模样,该对他怎么说呢?
  念头一转,道:“殿下,微臣一向对殿下敬服,企盼殿下如实赐告,贵体之差紧要否?”“燕王对什么人都不敢相信,听他正是来问病情的,便呻吟着道:“不瞒爱卿,……本王病人膏盲……只怕……难以治……愈……,张信知燕王不信任自己,不如索兴说出实情,便道:”殿下……微臣心急如焚,不瞒殿下,皇上已下密诏,令谢贵等人拘拿王府官属,皇上又亲下密诏一份给微臣,令微臣捉拿殿下。
  此病由殿下派往京师之百户邓庸而起,邓庸被兵部尚书齐泰下狱审讯,邓庸受刑不过,只好将殿下的种种图谋供出。微臣接到皇上密诏之后,十分焦急,两次叩见殿下,殿下以病为由拒于门外,微臣在家中坐立不安,下诏特使又催逼微臣拘拿殿下,叫徽臣进退不得。家母见微臣如热锅上之蚂蚁,问道:“我儿近日茶饭不思,有什么心事吗?”微臣一向对娘亲孝顺,便将密诏之事合盘托出。娘问微臣如何处置,微臣道:“皇上诏令,儿不得不执行,但儿对殿下一向敬仰,欲将密事泄给燕王,但两次赴官被拒之门外,是以儿心似火燎……”家母大惊,道:“燕王就藩北平,体恤下情,勤问政事,从不花天酒地,无度挥霍。百姓对燕王,无不感戴大德。因此人人说燕王当有天下,有天下者岂是你能捉拿的?况这违反天意,大逆不道,我儿决不可尊密调行事,应立即前往王宫拜褐殿下,奉告机密,助殿下脱身!微臣听母之言,决心助殿下脱灾。若殿下甘愿束手就擒,微臣自是无法,若殿下不甘做阶下囚,还请殿下如实相告,微臣……”
  这番话使燕王瞠目结舌,张信一片忠心不会有假,若再装病无益。
  被子一掀,燕王跳下床来,躬身抱拳行礼,道:“张大人救我一家,大恩大德……”
  慌得张信连忙跪下道:“殿下休要折煞了微臣,微臣愿效忠殿下,至死不渝广燕王双手扶起张信,请张信坐下。
  燕王道:“皇上骨肉相残,怨不得本王造反,如今事情紧急,当谋划出个对策!”一顿,对门外唤道:“快请道衍法师!”
  片刻后,道行法师偕金忠先生前来,见礼后由张信把前因后果说了。
  燕王道:“事急,法师和先生有何高见?”
  言未了,外风雨大作,屋瓦被暴风吹下来几片,传来几声碎裂声。
  燕王脸色顿时发白,口中道:“糟、糟,此乃不祥之兆,莫非老天有意亡燕……”
  道衍法师却哈哈一笑,岔话道:“殿下不必忧虑,此乃吉祥之兆,大吉大利也!”
  燕王心中十分焦躁,听他没来由地乱说,不禁火冒三丈,斥道:“分明是不祥之兆,法师岂能信口开河,本王岂是三岁小儿,任人哄骗?这般大事,玩笑不得,法师该说真话才是!“
  金忠、张信见燕主发火,不敢作声。
  道衍法师正色道:“出家人不打进语,此乃吉兆,飞龙在天,纵以风雨,瓦片坠落,那是说旧宫颓把,将换新殿,以主天下,这岂不是大吉之兆吗?殿下又何必忧虑?”
  燕王一听,言之有理,顿时转忧为喜,遂向道衍法师行礼,道:“适才性急,言语多有冒犯,望法师原有。既然大示吉象。眼前又有燃眉之急,再不图谋大计,坐以待毙吗?”
  金忠道:“臣等早盼殿下举事,今决心已下,何愁大业不成!”
  燕王请众人坐下密商,事后道衍法师和金忠匆匆来到后宫大院找万古雷。
  彼此一见面,道衍法师就笑道:“贤侄,火烧眉毛,殿下终于下了决心……”遂把张信前来密报的事说了,,万古雷等立刻紧张起来。
  曹罡一拍大腿,嚷道:“他奶奶的,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有了出头之日!”
  郭剑平道:“天天练兵,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不知要如何行事,殿下有了部署吗?”
  道衍法师道:“张玉、朱能两位,文斌兼备,又征战过沙场,由他二人统一指挥王府卫队和天豹卫,少时他二人就会前来。”
  金忠道:“敌众我寡,须谨慎行事,莽撞不得,一有闪失,后果不堪,”
  此刻张玉、朱能匆匆来到,调天豹卫守王宫,凡进出之人都须得到允许,不准擅自出人。众人匆匆召集天豹卫士卒,带往王宫,四处布防。侍卫队与青娥队则守王宫内院。
  万古雷不敢疏忽,和郭剑平、曹罡等不时四处巡视,两天两夜下来,十分疲乏。
  他位在隆福宫一侧的平房里,钟玉桃等众女只要有空,便来找他们。大家都知道,大战在即,生死难卜,相聚一次算一次。
  满天星斗,璀灿辉煌。白日的署热未退,众人坐在院子里纳凉。
  黎香蕊小声道:“听说城里人都知道皇上要对殿下用兵,人人恐惧不安。万大哥,咱们只有这点人马,挡得住千军万马吗?”
  罗斌道:“挡不住也要挡,背城一战!” 万古雷道:”妹妹不必担心,北平城里的兵卒,决经不起天豹卫的冲杀!“
  田翠花道:“要是开平的大军到来呢?”
  郭剑平道:“北平都指挥金事张信投靠殿下,他至少会带一些兵车过来。况燕王旧部本多,一旦举事,来归的必然不少”
  钟玉桃道:“别尽说这些烦人的事,说点别的不好吗?要来的事总归要来,管他的!
  郭剑平道:“说得好,豁达些,钟姑娘给我们唱支曲儿如何?大家高兴高兴!”
  众人都赞成,催着她和丁小菊唱曲。
  钟玉桃笑道:“别光要我二人献丑,万大哥也是唱曲的好手,他唱我们就唱。”
  万古雷笑道:“你们若不怕我的破嗓儿污耳,那我就呐喊一曲,抛砖引玉!”
  众人拍手叫好,小菊便回屋取来琵琶。
  拨几根弦,小菊笑道:“久疏此艺,只知拿刀弄枪,今夜就勉勉强强凑合吧。”
  万古雷道:“触景生情,唱首短歌,小菊你弹你的,我自把词合乐来唱。”
  小菊想了想:“弹个气壮的曲儿。”
  乐声起,万古雷站起,手扶剑把,仰望星空,放声歌道:“城上风威险,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人长安。”
  这是武则天废中宗皇帝,杀太子后,骆宾王与徐敬业举兵造反时,骆宾王写下的诗句。
  “戎衣”指造反的士卒,说哪一天取得胜利,将载歌载舞进入京师。万古雷随燕王造反,希望能进京师,再过歌舞升平的日子。
  他连唱两遍,歌声晾亮,穿云裂石,众人不禁大声喊好。
  他笑着坐下,让钟玉桃唱。
  钟玉桃也不推辞,走到空处,拔出剑来,边唱边舞。她声音清脆,舞姿优美,看得众人发了痴,尤其是郭剑平,眼也舍不得眨。
  她唱的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季兰在游秦淮河时唱的就是这一首,当时万古雷误把她当歌女,被她骂一顿。
  想起往事,万古雷不禁失笑。
  钟玉桃唱毕,众人拍掌欢呼。耿牛来了兴趣,突然叫道:“俺唱一段!”
  这可是大家没有想到的,都对着他一拐。
  丁小菊道:“唱什么,我给你配乐。”
  耿牛道:“俺家乡的小调。”
  丁小菊做了个鬼脸道:“我可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