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作者:金庸    更新:2021-11-24 03:03
  如此不断捕虫练功,三个月下来,南京城外周围十余里
  中毒物越来越少,被香气引来的毒虫大都细小孱弱,不中阿
  紫之意。两人出去捕虫时,便离城渐远。
  这一日来到城西三十里之外,木鼎中烧起香料,直等了
  一个多时辰,才听得草丛中瑟瑟声响,有什么蛇虫过来。阿
  紫叫道:“伏低!”游坦之便即伏下身来,只听得响声大作,颇
  异寻常。
  异声中夹杂着一股中人欲呕的腥臭,游坦之屏息不动,只
  见长草分开,一条白身黑章的大蟒蛇蜿蜒游至。蟒头作三角
  形,头顶上高高生了一个凹凹凸凸的肉瘤。北方蛇虫本少,这
  蟒蛇如此异状,更是从所未见。蟒蛇游到木鼎之旁,绕鼎团
  团转动,这蟒身长二丈,粗逾手臂,如何钻得进木鼎之中?但
  闻到香料及木鼎的气息,一颗巨头不住用力去撞那鼎。
  阿紫没想到竟会招来这样一件庞然大物,甚是骇异,一
  时没了主意,悄悄爬到游坦之身边,低声道:“怎么办?要是
  蟒蛇将木鼎撞坏了,岂不糟糕?”
  游坦之乍听到她如此软语商量的口吻,当真是受宠若惊,
  登时勇气大增,说道:“不要紧,我去将蛇赶开!”站起身来,
  大踏步走向蟒蛇。那蛇听到声息,立时盘曲成团,昂起了头,
  伸出血红的舌头,嘶嘶作声,只待扑出。游坦之见了这等威
  势,倒也不敢贸然上前。
  便在此时,忽觉得一阵寒风袭体,只见西北角上一条火
  线烧了过来,顷刻间便烧到了面前。一到近处,看得清楚,原
  来不是火线,却是草丛中有什么东西爬过来,青草遇到,立
  变枯焦,同时寒气越来越盛。他退后了几步,只见草丛枯焦
  的黄线移向木鼎,却是一条蚕虫。
  这蚕虫纯白如玉,微带青色,比寻常蚕儿大了一倍有余,
  便似一条蚯蚓,身子透明直如水晶。那蟒蛇本来气势汹汹,这
  时却似乎怕得要命,尽力将一颗三角大头缩到身子下面藏了
  起来,那水晶蚕儿迅速异常的爬上蟒蛇身子,一路向上爬行,
  便如一条炽热的炭火一般,在蟒蛇的脊梁上烧出了一条焦线,
  爬到蛇头之时,蟒蛇的长身从中裂而为二,那蚕儿钻入蟒蛇
  头旁的毒囊,吮吸毒液,顷刻间身子便胀大了不少,远远瞧
  去,就像是一个水晶瓶中装满了青紫色的汁液。
  阿紫又惊又喜,低声道:“这条蚕儿如此厉害,看来是毒
  物中的大王了。”游坦之却暗自忧急:“如此剧毒的蚕虫倘若
  来吸我的血,这一次可性命难保了。”
  那蚕儿绕着木鼎游了一圈,向鼎上爬去,所经之处,鼎
  上也刻下了一条焦痕。蚕儿似通灵一般,在鼎上爬了一圈,似
  知倘若钻入鼎中,有死无生,竟不似其余毒物一般钻入鼎中,
  又从鼎上爬了下来,向西北而去。
  阿紫又兴奋又焦急,叫道:“快追,快追!”取出锦缎罩
  在鼎上,抱起木鼎,向蚕儿追了下去。游坦之跟随其后,沿
  着焦痕追赶。这蚕儿虽是小虫,竟然爬行如风,一霎眼间便
  爬出了数丈,好在所过之处有焦痕留下,不致失了踪迹。
  两人片刻间追出了三四里地,忽听得前面水声淙淙,来
  到一条溪旁。焦痕到了溪边,便即消失,再看对岸,也无蚕
  虫爬行过的痕迹,显然蚕儿掉入了溪水,给冲下去了。阿紫
  顿足埋怨:“你也不追得快些,这时候却又到哪里找去?我不
  管,你非给我捉回来不可!”游坦之心下惶惑,东找西寻,却
  哪里寻得着?
  两人寻了一个多时辰,天色暗了下来,阿紫既感疲倦,又
  没了耐心,怒道:“说什么也得给我捉了来,否则不用再来见
  我。”说着转身回去,径自回城。
  游坦之好生焦急,只得沿溪向下游寻去,寻出七八里地,
  暮色苍茫之中,突然在对岸草从中又见到了焦线。游坦之大
  喜,冲口而出的叫道:“姑娘,姑娘,我找到了!”但阿紫早
  已去远。
  游坦之涉水而过,循着焦线追去,只见焦线直通向前面
  山坳。他鼓气疾奔,山头尽处,赫然是一座构筑宏伟的大庙。
  他快步奔近,见庙前匾额写着“敕建悯忠寺”五个大字。
  当下不暇细看庙宇,顺着焦线追去。那焦线绕过庙旁,通向
  庙后。但听得庙中钟馨木鱼及诵经之声此起彼伏,群僧正做
  功课。他头上戴了铁罩,自惭形秽,深恐给寺僧见到,于是
  沿着墙脚悄悄而行,见焦线通过了一大片泥地,来到了一座
  菜园之中。
  他心下甚喜,料想菜园中不会有什么人,只盼蚕儿在吃
  菜,便可将之捉了来,走到菜园的篱笆之外,听得园中有人
  在大声叱骂,他立即停步。
  只听那人骂道:“你怎地如此不守规矩,一个人偷偷出去
  玩耍?害得老子担心了半天,生怕你从此不回来了。老子从
  昆仑山巅万里迢迢的将你带来,你太也不知好歹,不懂老子
  对待你一片苦心。这样下去,你还有什么出息,将来自毁前
  途,谁也不会来可怜你。”那人语音中虽甚恼怒,却颇有期望
  怜惜之意,似是父兄教诲顽劣的子弟。
  游坦之寻思:“他说什么从昆仑山巅万里迢迢的将他带
  来,多半是师父或是长辈,不是父亲。”悄悄掩到篱笆之旁,
  只见说话的人却是个和尚。这和尚肥胖已极,身材却又极矮,
  宛然是个大肉球,手指地下,兀自申斥不休。游坦之向地下
  一望,又惊又喜,那矮胖和尚所申斥的,正是那条透明的大
  蚕。
  这矮胖和尚的长相已是甚奇,而他居然以这等口吻向那
  条蚕儿说话,更是匪夷所思。那蚕儿在地下急速游动,似要
  逃走一般。只是一碰到一道无形的墙壁,便即转头。游坦之
  凝神看去,见地下画着一个黄色圆圈,那蚕儿左冲右突,始
  终无法越出圈子,当即省悟:“这圆圈是用药物画的,这药物
  是那蚕儿的克星。”
  那矮胖和尚骂了一阵,从怀中掏出一物,大啃起来,却
  是个煮熟了的羊头,他吃得津津有味,从柱上摘下一个葫芦,
  拔开塞子,仰起脖子,咕咕噜噜的喝个不休。
  游坦之闻到酒香,知道葫芦里装的是酒,心想:“原来是
  个酒肉和尚。看来这条蚕儿是他所养,而且他极之宝爱。却
  怎么去盗了来?”
  正寻思间,忽听得菜园彼端有人叫道:“慧净,慧净!”那
  矮胖和尚一听,吃了一惊,忙将羊头和酒葫芦在稻草堆中一
  塞。只听那人又叫:“慧净,慧净,你不去做晚课,躲到哪里
  去啦?”那矮胖和尚抢起脚边的一柄锄头,手忙脚乱的便在菜
  畦里锄菜,应道:“我在锄菜哪。”那人走了过来,是个中年
  和尚,冷冰冰的道:“晨课晚课,人人要做!什么时候不好锄
  菜,却在晚课时分来锄菜?快去,快去!做完晚课后,再来
  锄菜好了。在悯忠寺挂单,就得守悯忠寺的规矩。难道你少
  林寺就没庙规家法吗?”那名叫慧净的矮胖和尚应道:“是!”
  放下锄头,跟着他去了,不敢回头瞧那蚕儿,似是生怕
  给那中年和尚发觉。
  游坦之心道:“这矮胖和尚原来是少林寺的。少林和尚个
  个身有武功,我偷他蚕儿,可得加倍小心。”等二人走远,听
  四下悄悄地,便从篱笆中钻了进去,只见那蚕儿兀自在黄圈
  中迅速游走,心想:“却如何捉它?”呆了半晌,想起了一个
  法子,从草堆中摸了那个葫芦出来,摇了一摇,还有半葫芦
  酒,他喝了几口,将残酒倒入了菜畦,将葫芦口慢慢移向黄
  线绘成的圆圈。葫芦口一伸入圈内,那蚕儿嗤的一声,便钻
  入葫芦。游坦之大喜,忙将木塞塞住葫芦口子,双手捧了葫
  芦,钻出篱笆,三脚两步的原路逃回。
  离悯忠寺不过数十丈,便觉葫芦冷得出奇,直比冰块更
  冷,他将葫芦从右手交到左手,又从左手交到右手,当真奇
  寒彻骨,实在拿捏不住。无法可施,将葫芦顶在头上,这一
  来可更加不得了,冷气传到铁罩之上,只冻得他脑袋疼痛难
  当,似乎全身的血液都要结成了冰。他情急智生,解下腰带,
  缚在葫芦腰里,提在手中,腰带不会传冷,方能提着。但冷
  气还是从葫芦上冒出来,片刻之间,葫芦外便结了一层白霜。
  二十九 虫豸凝寒掌作冰
  游坦之提了葫芦,快步而行,回到南京,向阿紫禀报,说
  已将冰蚕捉到。
  阿紫大喜,忙命他将蚕儿养在瓦瓮之中。其时正当七月
  盛暑,天气本来甚为炎热,哪知道这冰蚕一养入偏殿,殿中
  便越来越冷,过不多时,连殿中茶壶、茶碗内的茶水也都结
  成了冰。这一晚游坦之在被窝中瑟瑟发抖,冻得无法入睡,心
  下只想:“这条蚕儿之怪,真是天下少有。倘若姑娘要它来吮
  我的血,就算不毒死,也冻死了我。”
  阿紫接连捉了好几条毒蛇、毒虫来和之相斗,都是给冰
  蚕在身旁绕了一个圈子,便即冻毙僵死,给冰蚕吸干了汁液。
  接连十余日中,没一条毒虫能够抵挡。这日阿紫来到偏殿,说
  道:“铁丑,今日咱们要杀这冰蚕了,你伸手到瓦瓮中,让蚕
  儿吸血罢!”
  游坦之这些日子中白天担忧,晚间发梦,所怕的便是这
  一刻辰光,到头来这位姑娘毫不容情,终于要他和冰蚕同作
  牺牲,心下黯然,向阿紫凝望半晌,不言不动。
  阿紫只想:“我无意中得到这件异宝,所练成的毒掌功夫,
  只怕比师父还要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