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术符咒简介
作者:神乎其神    更新:2021-11-23 19:06
  道教法术符咒简介
  道教咒语的特点:咒术不是道教特有的现象,佛教等其他宗教也使用咒语,特
  别是密宗更以诵咒(陀罗尼)著称。咒语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先民对语言魔力的崇
  拜,後来成为巫术的核心部件。道教继承了巫术的咒术并加以发展,同时又吸纳进
  一些佛教咒语,但从总体上来说道教咒语有自己的特点。
  道教咒语常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
  是因为道教兴於汉代,汉代诏书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语。「如律令」意指按
  法令执行,在语气上有违律必究的意味。这种申述法律、政令权威的官方套语,先
  是被民间巫师所吸收。东汉巫师举行「墓门解除」(即在殡葬中对墓厌镇,使人鬼
  分途,鬼不殃及生人)的解除文,末尾即以「如律令」结束。解除文的简单句式
  是:「百解去,如律令!」此类咒被道教所吸收,同时也产生某些变格,主要是嵌
  入神名。最常见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还
  在其後加「摄」、「敕」、「疾」等字,以表示急急按咒执行不得有误。
  除此之外,宣扬教义的咒语亦多,如金光咒,玉伞圣咒等,易经语言也常成为
  咒文。
  符咒--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
  种方术。
  符图上常见的‘三勾‘就是代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或三界
  公(城隍,土地,祖师)的记号。三勾在整个符上代表三清,在敕令及神名之下者
  代表三界公。下笔书此‘三勾‘时应暗念咒语:‘一笔天下动;二笔祖师剑;三笔凶
  神恶煞去千里外。‘一笔一句须恰到好处,就是所谓‘踏符头‘。
  ‘符头‘也有敕令,雷令......等等作为符头,其种类繁多,因教派不同有所差
  异,一般请神,调兵遣将,多书以‘敕令‘为符头。如无‘三勾‘三清符号时,必须咒
  曰‘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即可。
  符胆是一张符令的灵魂,是符的主宰,一张符能否充分发挥效验,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是否有符胆镇守其中。
  书符一般都称为入符胆,入符胆的意思就是请祖师(神明)镇座这一张符令之
  内,把守此符的门户。
  一般常见的符胆是‘罡‘字,也有‘井‘字,也有‘马‘字,‘化‘字等不胜枚举。然
  何谓符胆呢?符胆是由一些秘字所组合而成。
  三、符脚
  ‘叉符脚‘,用以结束符胆,结束一张符的书写手续,它也有点极重要的地位。
  四、一般常用之符胆
  v
  vv
  1、三清符头,它象征生气,无中生有之意,又有三才之意有意,暗合人之精
  气神,天之曰月星,地之水火风。
  (1)v一笔天下动(中间)
  (2)v二笔祖师剑(左边)
  (3)v三笔凶神恶煞去千里外
  罡
  2、此符胆名四正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书法,罡十书,表示‘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第二种写法罡,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
  支。(1)四:开天门;(2)一;杀鬼路;(3)卜:开地府;(4)亠:杀鬼卒。
  道教法术简介
  东汉时张陵创天师之道,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东晋杨羲、许谧等开上清派别,
  灵宝派肇立之初,即奉元始天尊为祖师,此点与天师道、上清派不同。太上老君本
  为张陵天师道信奉的最高大神,但随着灵宝派的兴起与元始天尊、太上道君的神格
  确定,太上老君渐退居于三清之第三位,并得到整个道门的认同。
  三清之下为四御,即“太上昊天至尊金阙玉皇上帝”、“南极星主紫微中宫天皇
  大帝”、“中天星主紫微中宫北极大帝”、“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四御之
  后为九真,即“南极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东极青华大帝太一救苦天尊”、“贞
  明大圣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除灾济物天尊”、“紫微碧玉宫太一
  大天帝保制劫运天尊”、“六天洞渊大帝伏魔上上太一天尊”、“六波天主帝君普施法
  润天尊”、“九天可韩司丈人朱陵度命天尊”、“九天采访使应元保运妙化天尊”。其
  下则尚有仙官真人、天师真君以配祭之。
  以三清、四御、九真及三界万灵组成的神真体系,即是灵宝派乃至整个道教崇
  拜的神灵,亦是其教派的历代祖师。这种神、人合一的现象颇为奇特,反映了道教
  神学中包含着人本主义的理念。在道教看来,虚无玄妙、道的化身--元始天尊、太
  上道君、太上老君等三界神灵,他们皆时常以具体的形象或世间的圣贤显现,以亲
  近人们,教化人们,救度人们。而世人只要崇信大道,坚志修持,也有可能由凡人
  变化成圣人、真人、仙人、神人乃至天神。故众多的三界神仙中,却有许多著名高
  道,圣贤烈士,历史人物,创教开宗的祖师们,既有如三清、四御、九真一类的天
  神,也有如葛玄、陆修静、宁全真一类的祖师,正是这种人神合一的神学体系,促
  进了灵宝派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
  道教法术在施行中,法师常口念咒,手掐诀,脚步罡。掐诀和步罡是行法时法
  师的一两种基本的形体动作。要了解道法,对这两者就要有初步的了解。
  步罡,全称踏罡步斗,又称步天纲。它是从古老的年代中传下来的:罡,原指
  北斗星杓尾的一颗星,斗即北斗,後来又扩大范围,泛指东南西北中五方星斗。法
  师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铺设罡单,象徵九重之天,脚穿云鞋,在一片悠扬的道曲
  中,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
  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因此道教(特别是正一派)徒行法、修炼,步罡踏斗都是一
  种基本功,也是法师基本的形体动作。
  一般认为,步罡是从古代的禹步发展来的。但与禹的关系如何又有二说。一种
  说法,是汉代扬雄《法言.重黎》中说,「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轨注
  说:禹治水土,涉山川,足得了毛病,所以走起路来是跛的。而民间的巫师多效法
  禹步。如此说来,禹步最初是模仿大禹治水得下的跛脚。另一种说法,见於《抱朴
  子内篇.仙药》和《洞神八帝元变经》等古籍,大意是说,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
  见到一种大鸟会禁咒术,走著一种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动,於是大禹模拟其步
  伐,使成为法术,十分灵验,因为是禹制作的,故称为禹步。从这些说法中大致可
  以看出禹步形成甚早,与古代的禁咒术有关。
  禹步的基本步伐是三步九迹,後来扩大为十二迹、三五迹等不同的禹步。
  禹步的三步九迹被认为有北斗之形,所以与踏罡步斗合一:《金锁流珠引.三
  五步罡引》说:「北斗,就是中斗。中斗是星,下变成为九灵,依法走下来,有九
  个足迹,称做星纲。」(北斗者,是中斗也。下变为九灵,步之九迹,谓之星
  纲。)所谓九迹,是象徵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纲,本作罡,原指斗末一星,後或
  借指北斗。称为纲,或许和将星图理解成天宇某一区域的纲纪有关。又说,禹治洪
  水时见鸟能禁咒,学了三年,术成之後踏九斗,将星配於足下。一般後世理解禹
  步、步罡与九宫八卦相一致,称「三步九迹,迹成坎、离卦。」由於星纲种类繁
  多,且根据法事的内容不断地编制出新的罡步,所以步星纲或者踏罡步斗的名目繁
  多,它往往与掐诀同时使用,为施法时两种最基本的形体动作,据说至於唐宋时
  代,步罡与掐诀加在一起已经有七百馀种,真是洋洋乎大哉。
  比较常见的罡步:前面说过,罡法或者说纲法种类繁多,但比较基本的则不过
  数种。东汉正一盟威道有《三五星纲箓》,其中步罡之法有东南西北中五斗。以後又
  推衍出二十八宿罡、曰月五星纲等。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常用的纲法。
  斗罡中最基本的一种称为北斗玄枢罡。罡图只有北斗七星。正步时以星名为步
  迹之名,转身返回时以星君名为步迹之名。二十八宿罡象徵天上的二十八宿--古
  代中国分天宇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以相应的星宿标识,称二十八宿,它们是整
  个天宇的代表,步之象徵著旋斗历箕,蹑行周天。这两种罡步的示意图如下:
  步罡的基本功能是象徵飞行九天,以及禁制外物与鬼神。罡,又称为天纲地
  纪,所以步罡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依图步之,更认为已经升九天、过九州,巡历天
  下,飞行於仙境。其中比较基本的有河图大豁落斗,简称为豁落斗。实际上它就是
  原来的北斗罡,北斗七星加上辅弼二星作罡图,但采取河图及所列後天卦位为规
  范。分冬至後和夏至後用两种。前者从坎卦起,步至离位;後者从离卦起,步至坎
  位。河图九数代表天上九个区域,或九个星宿,凡天英(坎一)、天任(坤二)、
  天柱(震三)、天心(巽四)、天禽(中五)、天辅(乾六)、天冲(兑七)、天
  芮(艮八)、天逢(离九)。步时念咒,依次点明所步方位、象徵意义,以及威力
  所在。比如冬至後步时用咒云:「斗要妙兮十二辰,乘天罡兮威武陈,气仿佛兮如
  浮云。七星动兮上应天,知变化兮有吉凶。入斗宿兮过天关,步六律(按:指音
  律。古人认为音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通,步六律指步伐踩著音律的节奏。)兮持甲
  乙(按:指天干,也即时间的变化。)。履天英兮登天任,清冷渊兮可陆沉。倚天
  柱兮拥天心,从此度兮登天禽。过天辅兮望天冲,入天芮兮出天逢。斗道通兮刚柔
  济,添福禄兮留後世。入窈冥兮千百岁。一阳之後步相随,豁落神兮除百魅,入在
  斗口万邪避。急急如律令摄。」从这一咒语中我们可以揣见步这罡主要是表示在天
  上飞行,而且具有消灾避邪的种种超自然功能。它和二十八宿罡、曰月五星罡等,
  都表示天上的某一区域或者仙境天府,所以步时都要存想这些场景。比如有一种星
  珠熠耀罡,有两种罡法,一式有八步,一式有三步。道士上香时每要步此。步时念
  咒:「玉清敕素,大梵分灵。元罡流演,星珠冠周。急急如律令敕。」并要存想三
  境。三境,指玉清、上清、太清境,系三清尊神所居之境。步罡咒中已经点明道士
  点香烛时等於是将天上的星光移来凡间,那靠的就是步这罡。
  **********************************************************************************************************************************************
  落幡咒
  幡悬宝号普利无边诸神卫护天罪消愆
  经完幡落云旆回天各遵法旨不得稽延
  急急如
  玉皇上帝律令
  九星神咒
  九曜顺行元始徘徊华精茔明元灵散开
  流盼无穷降我光辉上投朱景解滞豁怀
  得驻飞霞腾身紫微人间万事令我先知
  土地神咒
  此间土地神之最灵昇天达地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
  甘露咒
  悲夫长夜苦热恼三涂中猛火出咽喉
  常思饥渴念一洒甘露水如热得清凉
  二洒法界水魂神生大罗三洒慈悲水
  润及於一切
  斗母玄灵秘咒
  玄灵节荣永保长生太玄三一守其真形
  五脏神君各保安宁
  延内真咒
  天地同生扫秽除愆炼化九道还形太真
  百官纳灵节节受新清虚掩映内外敷阴
  度命延生吉日良辰金童玉女为我执巾
  玄臺紫盖冠带其身使我长生天地同根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诵持一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气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急急如
  玉皇光降律令敕
  破地狱咒
  茫茫酆都中重重金刚山
  灵宝无量光洞照炎池烦
  九幽诸罪魂身随香云旛
  定慧青莲花上生神永安
  净身神咒
  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脏玄冥
  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轩
  破酆都离寒庭咒
  功德金色光微微开幽暗华池流真香
  莲盖随云浮千灵重元和常居十二楼
  急宣灵宝旨自在天堂游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爇玉炉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今臣关告迳达九天
  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
  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气神引津
  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鍊液道常存
  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解冤结咒
  众生多结冤冤深难解结一世结成冤
  三世报不歇我今传妙法解除诸冤业
  闻诵志心听冤家自散灭
  罗真君神咒
  神首循黑道冥冥超至灵暗明期朔望
  阳德晦阴精高镇黄旛阙茅戢耀霜铃
  至心俟多福稽首讽真经
  **********************************************************************************************************************************************1、道教
  道教是中國故有的宗教,其信仰內容包羅萬象,它包涵?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的特點。歷史與道教界都認為它的形成於漢順帝年間(西元126-144),從漢朝代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所以,它祖述黃帝為始祖,以傳說中的中華共祖為第一位傳教人。這就說明了,道教是從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的歷史中蘊育出來的一個古老宗教。在它正式命名之前,它的一切活動,都已是中國上古文明的一部分。它的一些經典觀念,出現在教團出現之前。我們追溯它的歷史,發現它的前期是戰國盛行的黃老之學,它輿方士之學的方仙道結合方才發展而成漢代的黃老道,再由黃老道過渡成有正式教義教團的道教。教比其它宗教和中華民族的關系密切。它是源於中華民族的文化背景,也是唯一產生自中國本土的宗教。它的發展,可以說是和整個民族的歷史共浮沈。
  2、道藏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道藏,编纂於唐开元(公元713─741)中。又有云《道藏》,是由明朝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字初及其弟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刊成于明正统十年(1445),称作《正统道藏》。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又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主持编成《续道藏》,正续《道藏》共收入各类道书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分装成五百一十二函。
  3、《黃帝陰符經》,又名《陰符》、《陰符經》、《太公陰謀》、《周書陰符》,現代通名《黃帝陰符經》,属道家经典。分三篇,上篇神仙抱一演道章中篇富國安民演法章下篇強兵戰勝演術章三百余字,其言深奥,其理精微,鑿开混沌,剖析鸿濛,演造化之秘,阐性命之幽,为古今来修道第一部真经。世皆传为黄帝阴符经,丹经子书,俱谓阴符经系黄帝所作,考之文字,始於黄帝,兴于唐虞夏商,或者黄帝譔作,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后世成真仙侣,笔之於书,流传世间,亦未可定。
  4、全真教:
  全真道建立后的相当长段时间内,以其本身所具有的活力和统治阶级的支持,保持着向上发展的势头。与此同时,又保持着清楚的传承体系和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在金元时期,经历了王嚞、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尹志平、李志常、张志敬、王志坦、祁志诚、张志仙、苗道一、孙德彧、兰道元、孙履道、完颜德明等十数代掌教的传承。它整个发展的历史,大略经历了四个时期。
  这是中国道教网上的资料。所以我写作第6代掌教
  5、修仙的途经
  修仙是一個由平常的人變為超乎異常的仙真的過程。根據道教固有的形神觀,修仙必然對自身的形體與精神同樣地關注,因此道士們長期探尋的成仙之途都是沿著“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的方向。不過歷代道教徒所側重的修仙之途不一,所嘗試過的具體方法更是難計其數,就其要者言之,大約有以下幾種主要的探索。
  一是服藥,包括到仙境中取得長生不死之藥和按方合藥兩大類。本來在戰國初從事尋找通仙之途的方士們主要是到海上三神山等處去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到了大約西漢時,便有人用人工的方法來合藥。所用的原料以金石為主,所成的產品多稱為金丹、金液。西漢末東漢初已經在社會上流傳著許多丹書,如《太清金液神氣經》、《黃帝九鼎神丹經》等1,說明當時煉丹的理論與技術都已相當發達。不過合丹藥需要很大的投入,同時,因為多用金石為原料,不少原料和生成物是有毒的,煉丹家用自己和別人的身體做了大量的服丹的試驗,結果發現其副作用很大,所以在唐代煉丹術達到高潮之後,人們也同時發現了它的弊端,到了北宋以後,敢於服丹的人越來越少,其法走向衰落。與煉丹術同時發展的還有以鉛、鐵等賤金屬煉成藥金、藥銀等“貴金屬”的黃白術即煉金術,不過合成的金銀只在外觀和某些屬性與金銀相似,而不是真的金銀。金丹黃白術最後都走向了衰落,但它們是人類企求人工控制物質變化、從事實驗化學研究的先驅,在人類的文明史上佔有重要一頁。這一點參看本資料庫中有關“道教與人類文明”中的相關部分。在唐代和唐代以前,金丹術是修仙術中最佔重頭的部分。
  二是煉氣和導引。古人很早就將服氣、煉氣作為修仙的基本手段,即使服食金丹,也將之與煉氣結合起來。戰國時著名文學家屈原寫下《遠遊》,其中就提到服氣的法門。後來在道教中服氣的道術有很大的發展,包括服煉外氣、存思、守一、胎息等等紛紜多姿的功法。不過功法雖多,在道教中這些服氣方法都是作為修仙的主要的或者配合輔助的方法被採用,後來傳到社會上,成為一般老百姓都能鍛煉的功法,那是後話了。與服氣相關的另一類方法是導引和按摩,它們也是被當成伋引氣血、吐故納新的煉氣法門引入仙術的。
  三是內丹。內丹術是在服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漢末,魏伯陽寫下《周易參同契》一書,將金丹術與內煉結合起來,但其學說當時影響不大。到了隋唐時,金丹服食的弊病越來被人所認識,所以道門中便有人轉而重視開拓體內固有的資源精、氣、神以煉成長生不老之軀。這種方法稱為內丹術。之所以有內丹之稱,是相對於傳統的以體外的金石為原料的金丹術而言。內丹術的許多理論、術語都取自傳統的金丹術,但其立足點實大不相同,所以特稱為“內”,而將原來的金丹術稱為外丹。兩種丹法都常以金丹、大丹、金液還丹為稱,一部丹書是講內丹還是外丹,要具體看其中講煉丹過程和功法時以什麼為原料(丹書中常稱大藥)。從唐歷宋,內丹術漸漸代替原有的外丹術,成為修仙術中的主流。
  四是為人舉行各種宗教儀式、法術,以積累功德,最後到達仙人的境界。道教素來擅長於舉行各類法術為民眾和社會消災祈福,這類法術又都形成了具有很強針對性但又具有許多共同特征的儀式,道門中稱科儀、科範、儀範,其中以齋法和醮法為主要表現形式,所以一般齋醮聯稱,泛指各類儀式。這些儀式是溝通人神的主要途徑,道門中認為,施行的結果是為民眾排難,同時又是為自己積功,虔誠行之,久則成道。宋元之際的鄭所南在《太極祭煉內法》(為亡靈超度的儀式之一,其要在憑法師的功力和法術的神奇功能,使亡靈經過水火的洗滌、冶煉,達到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升上天堂)中說:“(能自信篤、用心專)始則積功,終則成道”。又說:“其於能始終深心行此祭煉內法者,願護是人永無災難,願學神仙者速成神仙,一一終當超行於至道也。”鄭所南所說的速成神仙、成道,都是說主持科儀為民解憂對行道者本身也具有深影響,最終能使之成功自己的宗教理想,躋身於神仙之林。
  五是在人間建功立業而又不忘根本,功成身退之後,也能成仙,或死後封神。大凡歷朝祀典中進入道教神譜的,如關帝、都天大帝(張巡)、岳元帥(岳飛)等,都是這一類功德成神者。
  應當指出,道教的修仙途徑雖然有上述種種分別,但在實際的修仙活動中,卻是諸法共修,相互配合的。同時,不論從事哪一類修仙秘術,行之者都必須立心行道積德,不斷檢束身心,使本心淨明,雜念盡去,而且行善於世。嚴格說來,前面提到的幾種基本的修仙方法,屬於“術”的範圍,而這裏說的行道積德則是其道德上的要求,兩者相互配合,才能修成大道.**************************************************************道教「简释」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玉皇上帝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道教的第一所国家级道观位于洛阳上清宫。
  所谓道教,是以中国古来的萨满教的咒术信仰(鬼道)为基础,在其上重迭地、复合地吸收了儒家的神道和祭祀的仪礼与思想,吸收了老庄道家的“玄“和“真“的形而上学,并吸收了佛教的业报轮迥和解脱,乃至济度众生的教理、仪礼等,在隋唐时代大体上完成了作为宗教教团的组织、仪礼和神学体系,以同“道之不灭“合为一体作为最高理想的中国民族(汉民族)的土生土长的,传统的宗教。
  道教门派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
  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无派(李铁拐)、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等。
  历史上还有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
  而今许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崂山教、武当教、闾山教及香港、台湾的民间道教派别。
  中国道教史
  前言
  综观道教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南北朝时期,道教得到帝王贵族统治者的支持,跻身社会上层,这是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唐朝皇族与老子攀亲,自称李耳之后裔,政治上给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这是第二个发展时期.北宋真宗开始,用道教麻痹人民陶醉自己,借以掩盖北方强邻压境造成的耻辱,这是道教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明代中期,帝王迷信道教,妄图成仙,道教受到重视,并干预政治,参加政府内部的权力争夺,这是道教发展的第四个时期.
  本文章仅以最简易的行文方式,总结论述道教的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最基础的理论与相关知识,使那些对于道教陌生的朋友有一个最直接的了解,对于复杂的学术性理论与论述,本文没有太多的讲解,如果您对于道教有深刻的兴趣,不妨多多查找各方面道教资料充实自己的知识.
  道教与其它的宗教一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早期教派并非经由同一途径,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期形成的,并且在很长时间内没有一个统一的稳定的教团组织,因而中国道教史的上限极不易认定.在早期存在有符录派与丹鼎派,但其诞生过程相当复杂.丹鼎派注重清修炼养,又有内丹与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术和养生气功学,它是由战国时期发展而来的.东汉后期出现的>与>开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论,却无相应的道教组织.魏晋时期的内丹经>和外丹经>尽管社会影响较大,其社会组织力量依然弱小.>与>也成为道教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源头.由此可见,中国道教产生的过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渐靠拢而成的.各教派之间互有影响,但基本上又是独立发展,时间上前后相错,并无统一的具体创教时间可言.教名与教徒也没有统一的称呼,道教一词道见于>.依此可见道教的产生可以由>>>三书看成道教活动和道教实体出现的标志.
  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与产生的社会背景如下:
  第一来源于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
  第二来源于战国至秦汉的神仙传说与方士方术.
  第三来源于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
  第四来源于儒学与阴阳五行思想.
  第五来源于古代医学与体育卫生知识.
  道教的历史渊源诞生于汉末,它是汉代社会的产物,是汉代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在汉武帝时期直接推动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传入与兴盛对道教的产生有刺激和推动作用.
  >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经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气化学说,2.三名同心的调和论.即主张君,臣,民直协调共处.3.阴阳五行的灾异说.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统.>的神仙系统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它具有两个神学系统:即天地阴阳系统.与神仙系统.这两者是平行关系,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
  >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论著作.其中心思想是运用提示的阴阳之道,参合黄老自然之理,讲述炉火炼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经.其文字古奥难懂,其真义令人不易捉摸.
  >是进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义和理论的重要资料.五斗米道与太平道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它非但没有遭到太平道那样的悲剧,反而在演变为天师道以后,成为道教的正宗.
  第二章魏晋之际道教的传播与分化
  魏晋天师道在北方的传播与曹操对民间道教的镇压与五斗米道北迁有极大关系.曹操对于信奉太平道的黄巾军采用武力镇压与招降并举.后又因太平道领导张鲁投降,五斗米道的上层人物迁入北方居住,汉中的大批信奉五斗米道的民众也随之迁入北方,促成了五斗米道由巴蜀向北方传播.随着魏晋统治者对民间宗教活动有极大的戒心以及对宗教活动的禁止,五斗米道在道教律令上以及规章制度上极不完善,组织涣散,号令不一,其发展处于停滞.但是在其巴蜀地区及江南地区部分民间道教组织却在形成发展传播之中.如陈瑞领导的巴蜀天师道团,江东的于君道,帛家道,李家道等.另外魏晋之际一些神仙方士的活动这些都促成了道教的传播与分化过程.
  第三章葛洪与魏晋丹鼎道派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生于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三十五岁时完成>内篇及外篇两部文章.内篇论述神仙药方,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的仙道学说,外篇论述人间得失,世事经国治世儒术等.其师承关系为:左慈-葛玄-郑隐-葛洪.其主要观点就是神仙是存在的,凡人可以通过学仙修道成为神仙而长生不死.强调人人后天学仙修道的主观动努力即立志,明师,勤求.
  葛洪在>中指出行气在在生气之时,即从半夜以至日中的六个时辰.一天中的另六个时辰是死气之时,在死气之时行气无益.练习时要循序渐进,开始时以鼻吸气,以口微吐,做到吸多吐少,还要吸吐无声达到自己的耳朵听不见,鸿毛放在鼻口之上而不动,要尽量延长吸气后到开始吐气的时间.初学的人心中暗数到一百二十,再微微吐出,渐渐练习到能数一千或更长.最后达到能不以鼻口嘘收,如在胞胎之中,就算掌握了胎息之法.
  另记述守玄一之法可以分形,即分身术.一人可以分身出现数十个本身形象.这种分形之道又叫镜道.分形术可以通神,自见其身中三魂七魄,还可接见天灵地祗,驱役山河之神.
  另外葛江师授奇宝即:>为符道之书之首,它与>是最重要的符咒之书.三皇内文可以禁辟恶鬼,疫气,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见司命司危五岳之君.>是一种作为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岳示意图.后来变成纯粹的符咒.
  葛洪的>的问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站在上层道教的立场对早期道教所做的历史总结.充实了道教理论,他对后世的道教影响很大.成熟了丹鼎派,也标志了早期道教的终结.
  第四章东晋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
  在道教史上,东晋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道教由于门阀族阶级的改造,经历了一番重大的变革,从早期原始幼稚的五斗米道发展演变为完备成熟的宗教,从主要传播于民间的道团上升为官方承认的正统宗教,当时中国的南方,是道教发生变革的主要地区.
  东晋以来,佛道二教兴盛,需要有大批的新的经典传播其教义.佛教的经典可以向印度求取,而道教只能改造前代的书籍以及供鉴佛教的经文了.东晋以后新的出的道经以>,>,>这三组道经最为重要.即三洞真经.
  >在唐代受到官方禁止,现已失传.在>伤字号>中保留了不少三皇经的道法,其中共有最上乘的九十二枚符咒,这些符文代表某些天神地祗,仙官天将,五岳四渎之君,魂魄邪精的隐讳姓字.修道者得之如按法书吞服或佩带,便可以召神灵役鬼怪.可谓学习道法符咒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是一类似印章的图版道士佩之,百神群灵奉亲迎.>也是由葛氏家族传播的一组道经.其中>三卷收录于>水字号.内容为养生求仙之书.上卷为存思服气之术,中卷为服食草木药方,下羊为佩带或吞服之符录以及成仙之法.
  总而言之,以五行思想为基础的来构造道教修炼方术,是上述东晋灵宝诸经共同的特点.因而形成了灵宝派,注重斋戒科教,劝善度人,是灵宝派的两个显著特点.这一派的形成与南朝了陆静修,宋文明等道士有密切关系.
  >是东晋中期以后出现的一组重要的道教经典.上清经的问世及传布,在道教内部开创了一个新的派别-茅山上清派,陶弘景成为南朝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在现存>中,诸如金丹服食,导引行气,佩符投简,遁甲隐景,踏罡布斗,高奔日月,餐吸云霞,歌诵礼赞,召神伏魔,禁制虎狼等等道术应有尽有,而尤生守一之功法.>>>被称为道者三奇.其内容为心中存想神至面前的存思之术最有特点即存神炼形之术.当今搞符咒术的必须学会存想之术.说明人体中有五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志,肾藏精,五藏尽伤则五神离去.,现>洞真部所收录的>为南宋茅山传本.
  陆静修生于公元406年,为晋安帝二年.他是南宋前期著名的道士.为了适应当时门阀士族阶级的需要,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并与神仙道教融合,成为南朝道教的一代宗师.也成为奉持三洞经典为特征的新道教的大师.建立完善了道教斋醮仪式.他首先创立了在道教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道教典籍的分类方法.即将道书分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七大部类.三洞四辅不仅是一种道书分类法,同时也包含着区分道经品级高低和排列道士阶级次序的意思.如修太清法仅能成仙,修灵宝者可以成真,修上清者可以成圣.
  陶弘景生于公元456年.历经南朝的宋,齐,梁三个朝代.在当时称其为山中宰相,道门学者.南朝时期的达官显贵纷纷拜于其门下,足见当时之显赫地位.陶弘景在实际研究操作中严谨地将养生术,炼丹术,医药学用之于实践,为道教上清派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他将茅山(今江苏南部原句曲山)建成道教上清派的基地与中心.所以上清派在后来也被称作茅山宗.奉魏夫人或杨曦为第一代宗师,以>为本门正传,供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同时也研习灵宝,三皇及天师道经及法录.茅山派的形成标志着自葛洪以来江南士族道教徒以神仙道教改造旧天师道团,创立官方化的正统道教的完成.陶弘景还完善创立了道教的神仙体系,为神仙排定座次.形成三位一估的三清尊神神说.即玉清元始天尊说上清经;上清灵宝天尊说灵宝经;太清道德尊说三皇经.在这一时期内道教又引进了地狱的概念.北方癸地有罗酆山,有六座鬼神宫府.陶弘景将错综复杂的神仙系统统一归纳,集成一本>.将道教出现的近七百名神灵的名讳称以图谱的形式一一列出.其目的在于使修道者明白:超现实的仙真鬼神世界里也有明确的等级秩序.
  在这一时期,道教与佛教与儒教三教鼎立,为了扩大各自的社会影响,争夺作为正宗思想文化的地位,儒,道与佛教之间的矛盾斗争愈来激化,三方展开的唇枪舌战与辩论.尽管这样,但三方又总是能够彼此调和的原因在于三者都可以为封建士大夫所接受,能够被士大夫们兼容并举.
  综上所述,东晋南北朝的道教变革,从葛洪到陶弘景,基本上告一段落.道教经过这一时期的改造,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教义理论和经典文献,建立完善了自身的科戒仪式和相对统一的教会组织,丰富发展了修炼方术,形成了独特的神仙信仰体系,并扩大了在统治阶级和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完成了从民间宗教向官方正统宗教的演变过程.在西晋以后,在少数民族统治的十六国北朝境内,也出现了道教改造旧天师道的事件,形成了寇谦之新天师道和楼观道派.
  在北方十六国像张忠,王嘉以清虚守志,修道养生为宗旨,隐居山林,招合徒众的松散道教集团很多.这对于寇谦之(公元365-448年)改革天师道的影响很大.他以著作>(现仅存一卷收录于道藏力字号)宣布革除旧五斗米道的一些落后的道法.他以儒家礼法来清整道教组织.反对滥传房中术及反对乱传服食仙方,而特别强调要以斋功为养生求仙之本.其后他又著有>,这部书不仅是一部改革道教的经典也是一部图谶式的神书.在完成了道教改革之后,寇谦之已经准备下山投奔封建统治者,实现佐国扶命,为帝王师的愿望,以使道教成为官方的正统宗教.由于天师道经过其变革后,适合了鲜卑统治者与汉族门阀地主的需要,加之寇谦之善于钻营与地位显赫的贵族崔浩得到宠信,终于得到了官方的正式承认和支持.在北魏大兴起来.
  北魏初期,佛教与道教同时发展壮大,但由于北魏太武帝即位之初,听信寇谦之与崔浩之言,又加之随着北魏统一战争的进展,新征服的关中都是佛教兴盛之地,僧侣地主交通官府,妨碍国家政令统一,甚至有参与叛乱可能,这些都促成了太武帝决心镇压佛教势力的原因.公元444年正月,太武帝诏令灭佛,杀尽佛门弟子.同年九月发生了诛杀高僧玄高事件.后由于崔浩失政被诛杀,寇谦之死去,至公元548年,北魏分裂后,道教与佛教在论较中失败,北齐政权诛灭道教,提倡佛教,从此新天师道团消亡了,于隋唐时期流行的道教宗派,主要是南方的上清派及北朝后期兴起于关中的楼观道了.
  楼观道以陕西终南山下的楼观为中心,传播于关中地区.在北魏孝文帝时起以梁谌,王嘉,王道义,陈宝炽,李顺兴等为代表正式形成楼观派.此派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响颇深.在其兴盛发展过程中,陈宝炽,韦节,王延,严达等著名道士起了重要作用.在唐朝时期,楼观道成为与上清派同样的待遇的御用道教流派.,具有融合南北方特点的道教.,在学术上形成了注重实用而不尚义理辨析的特点.楼观派虽然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响较深,但在神话老子方面却继承了北方天师道的传统.在佛教,儒教,道教三者的关系上,辩论空前激烈.虽然经历了道教被废除,但是道教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奠定了成为封建上层建筑与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编隋唐道教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国道教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之一.因隋文帝幼时由尼姑养大,自称我兴由佛法.对佛教非常重视.规定三教的次序是佛为先,道为次,儒教为末.在唐皇近三百年的统治中,道教始终得到扶植和崇奉,居三教之首.唐末的吕洞宾,钟离权成为后来内丹派的祖师爷.
  第六章隋唐道教重玄哲学与政治
  魏晋以来不大受道教重视的老庄著作,列入道藏太玄部首经,成为唐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道经.道教在唐代建立起了相当系统化的道教哲学体系.重玄之道即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性是指众生禀赋于道或道同一的不变之性.众生即是道,道中有众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在唐代崇奉道教,即有政治上的利用,也有帝王个人的信仰,但仍旧以政治利用为主.
  其一是利用道教神灵来制造皇权神授论,以达到神化皇权和帝王的目的.
  其二是利用道教的一些法术来佐国济民,其实质是利用宗教来达到安定社会的目的.
  其三是利用道教劝善惩恶来维护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
  其四是利用道教来抑制或反对佛教,巫教等教派的流传和发展.
  其五是利用道教清静无为的思想作为治国之略和养生之道.
  其六是利用道教神仙方术以求长生成仙.
  自南北朝以来,魏武帝崇道抑佛,梁武帝尊佛崇道,周武帝毁佛抑道,隋文帝先佛后道,唐初是崇道抑佛.武则天是先佛后道,唐玄宗崇道抑佛这些当时的大事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和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密切的关系.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自始至终的崇奉道教,从而把道教推向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
  第七章唐代道教心性论的形成
  唐代前期,道教在理论建树的总体与精深方面,有不足之处,常处于佛教下风.此时,道教中的博学之士以中华文化中的道家老庄之学为本位,吸取佛字中的义理精华,加以融会贯通,对自然宇宙,社会人生等方面的哲理问题提出了诸多新解释与新观念,形成新的道教义理之学.成玄英的道教重玄思想即其代表.探讨成玄英的重玄学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师承于江东重玄诸家而加以深化完善的玄与又玄说,二是独得于魏晋郭象之玄学思想而加以改造提出的道教自身的自然独化说,三是深化道教哲学理论的道性与真性说.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其核心即是关于玄与又玄的学说.其内容为:道本无名无形,不可言说,然而无名为天地之始,有名为万物之母,无之与有,虽然名称不同,但同为大道所出.故道的这种深奥玄远的状态称作玄.如果能够悟解道的这种深奥玄义,也就打开了认识天下万物的心智的关键.成玄英的真性说实际表明了这样一条逻辑思信维路向:即道之本性是自然清静的,修道众生也同万物一样,禀赋道性而自然化生,因此众生之本性也应是清静无为的,然而众生赋性成形以后,由于外物的诱惑和干扰,则渐渐耽于物欲.心识迷乱,丧失本性.解救的唯一办法就是静心修道,摒弃物象之干扰,体悟万法虽动不动,而归根复命,静于真性,以达长生久视之道.
  李荣是继成玄英之后又一个在重玄思想领域内有独到学术研究和贡献的道士.他著有>现已失传.他认为至真之道是虚极之理,无声无色,无形无名,即不能用语言表达也不能和心灵来认识.然而它却能包容一切事物,弥罗整个宇宙.既然世俗的正面认识方式不足以表达真道的存在,那末只能从反面的否定方式来以体认.真道作为实体,不生不灭,从时间上讲是不常不怕断,从空间上讲是无象无形,从运动变化来说不盛不衰,无所相待,绝对长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实体,时空与运动变化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而道排除了所有这些条件,没有任何东西可与它相对,因此,这样的真道其性质是一种无条件的绝对的精神实体.李荣将道解为虚极之理是他在道教义理方面的一个重要贡献.
  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号白云子,他的道教哲学思想可归纳为:1.道本元气论.就是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2.注重生命科学与养身健体修炼.他又将道教的心法修炼分成敬信,继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七个步骤来完成.
  第九章唐代道教的经戒传授
  道教派别多种,每派中法师品位都有高低之分.所以传授的经文也不同.一般地讲教外人士多称在俗弟子,尊奉正一教后可成为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正式入道可称为正一道士,由正一道士再晋升洞神派三皇弟子,无上洞神法师;然后再成为高玄派高玄弟子太上高玄法师;再迁为界玄派升玄内教弟子,升玄法师;再上一级成为洞玄法师,洞真法师,三洞法师,大洞法师.只有得到洞真法师尊号后,不管原属于何派,均可再受大戒,登上道教的最高一级法师的职位.
  第十章唐代道教的法箓传授
  箓通常是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法术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称为法箓,法箓文牒中一般必有相关的符图,道教经典中有时又统称符箓.道教法师们认为箓文是由道气演衍的文字,是太上老君的灵文,九天众圣的法言.因此,符图的绘制采用象征云霞烟雾的篆体,文中排列众多天仙地祗名号,要求受箓道士熟读背诵,成为做法事的凭仗.箓文实际上开创于张道陵.隋唐以来,道士推崇符咒术,他们坚信奉受太上所传的法箓,背诵箓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于我,天神保我,吏兵护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扰,在道门内将符员视为瑰宝.并制定了严格的授受规则,程序.唐代三洞法箓分属于洞神,洞玄,洞真,三洞之间有高低之分但没有门户隔阂.
  正一盟威法箓:它是南北朝以来正一天师门下法箓的总汇集.它又称做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宝箓.太为最大最高者,上是指太上老君,三者指天地人三才,五者为黄中总数,元精固守.正一法箓始自张道陵,经南北朝寇谦之,陆修静的整理使法箓适用于道教各派的传薪,斋醮活动.(清龙子可为专业为您书写下列各种符箓)
  太上童子一将军箓-它是张天师正一派入道最初必受的箓文
  太上正一仙官七十五将军箓-为阳箓授予男子
  太上正一灵官七十五将军箓-为阴箓授予女子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灵百五十将军箓-统帅阴阳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将军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凤破秽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罡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斩千鬼万神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气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灵赤官斩邪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毕印箓
  正一四品治箓
  洞神三皇部法箓(天皇,地皇,人皇经文内容已省略,有需要者可与清龙子联系)
  高玄部法箓
  灵宝部法箓
  灵宝五符
  老君六甲秘符
  八景天书
  诸天内音
  五岳真形图
  上清部法箓
  太上神虎符箓
  太上飞步空常箓
  太上三景三奔箓
  太上黾山元箓
  上清灵飞六甲箓
  太玄河图九星箓
  上清曲素决词箓
  八威召龙箓
  招灵致真摄魔箓
  豁落七无真箓
  三元玉检箓
  学术界称唐代为道教外丹的黄金时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统治者尊崇道教,很多帝王迷信道教的服饵仙术,这极大的信推动了道教外丹的发展,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道教外丹术的历史发展本身.因为在某些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分岐,特别是以什么药物作为还丹原料这一问题上主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最重视炼制和服饵黄金,丹砂的金砂派;主张以铅汞为至宝大药的铅汞派;以及硫汞转炼合成的硫汞派.很多炼丹实践成果在古代化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以神符白雪丹,黄帝九鼎丹,老君还丹最为著名.
  第十二章唐宋之际道教神仙思想的演变
  修道成仙是道教修炼的根本目的.也是道教宗教观念的核心.道教神仙思想的变迁同样反映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唐代安史之乱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动乱时期,造成了道教内容的改变和道士成份的改变.此时奉道求神仙的人大致有这样几类:一是隐于山中,不求闻达,如唐初的潘师正.二是精究方术,全性保真,或炼丹合药.如刘商(为中山靖王之后).三是身情异术,逃于形骸,和光混俗,隐于市井的.如孙登.唐未五代的社会动乱,给修道之人的队伍中又增添了两类人:其中一类是仕途无望,归隐山林,到道教中找寄托.有的是辞官不做,逃于世外,这类人有罗隐之,郑云叟等.另外一类人专修道教之方术之人,以求在乱世中或生存自保,或救助贫弱.详情查看>>等.唐末五代所出现的这两类追求道教的人物,而又对后来影响最大的一个代表就是被传为神仙的吕洞宾.唐末五代以后人们对道教的追求则较多的带有实用目的,内儒外道的道士无形中使道教渗入了更多的儒家思想.这种结果造成的影响,为南宋道教全真派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其神仙思想就是:神仙可成的思想发生动摇.第二是神仙的出世与神仙的救世变成神仙不高高在开界,神仙可下世救民于苦难.这也影响到了道教金丹思想向内丹思想转化的过程.在全真教里神仙已不再是远离世外超出凡间的了,而是可以变化升举,长生永驻的幻人物了.神仙的神奇色彩少了,人性的色彩多了.
  三教合一是唐宋时代宗教思想发展的总趋势.这种思想也同样表现在宋代形成的吕洞宾信仰中.由于吕洞宾信仰在宋代的广泛影响,宋代形成的全真教南北宗都把其信仰吸收到自己的教派来.全真教南宗创始人张伯端,北宗创始人王重阳,建立起他们与吕洞宾的师承关系来.内丹术全让全真派占去,正一派只余下传统的鬼神崇拜与符咒之方术了.这一时期也出现的八仙的传说.
  道教神仙思想的演变,事实上是一种自我更新.宋代全真教的出现正是这一更新的结果,全真教能建立道教丛林,使道教开始有了统一教团组织和明确的传法世系,元代以后道教基本被划为正一与全真两大派.从此也就结束了前代道教散乱芜杂的存在方式.
  宋辽金元时期,四百余年间,道教进入了一个发展变革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相当尖锐,民族矛盾尤为突出。道教的兴盛,发达,与贯穿这一时代的民族矛盾关系至深。
  继唐以后,宋代是中国道教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宋代又是中国历史上外患内忧的时期,农民起义高达113次之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宋代道教不仅没有爆发过宗教性的社会骚乱,而且稳步走向繁荣,这与宋代皇帝对道教的态度和宋政府道教管理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这一时期新的神被大量引进。妈祖由福州走向海外,文昌帝君等,新的教派林立,如茅山,合皂山,大虎山的三山符录,是宋朝规定授录地点,成为符录派三大宗派。总体来说,宋朝各代对道教是信而不疑的,这对道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央集权的政府内设立中央道录院,地方道正司,加强对道教的管理,设立宫观内部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宫观设立的审批与限制。设置了道冠职官制度。宋代是道冠职官体制最复杂,最完整的时期。规定入道的要求:第一是符合年龄,第二是家长同意,第三是不违法背俗,第四是必须礼师。又规定了道教的等级即紫衣师号等级制度。规定真人只用于封神,金门羽客,高士是指志行高尚之士,炼师是指一般道士。师号是政府代表皇帝赐给僧道的称号,它具有赐的政治特征,道号是为学道或好道之人的别称,自行随意而取的称号。综上所知,宋王朝采取是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限制宫观数量,防止社会直接生产者减少。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道教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
  外丹经过了数百年的实验,至唐末,终于使人们认识了外丹成仙说的荒唐,在此条件下,内丹成仙说乘时而起,以一套具有玄深哲理依据的内容成为了道教炼养术中的显学,并形成了以修炼内丹为主的教派-主要流传于南宋的金丹派及兴起于金朝的全真道。
  内丹的传承第一代为钟离权,如<<混元仙派图>>,以下第四代是两宋内丹方面最重要的人物系出于刘海蟾门下:李练,张仲范,蓝元道(养素先生),马自然,张伯端,张继先,王庭扬,刘列,陈仲虚,小郑真人,麻衣道者,陈抟等。其中陈抟为五代末北宋初道士,通三教之学,多所师法。张伯端为金丹派南宗之祖。代表作为<<悟真篇>>,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被后人尊称为南宗五祖,一述张伯端一系,主张一已清修。内丹的盛行,使传统的丹鼎道教改变了其贵族专利品的性质,成为社会各阶层人士要吧普遍接受的东西,从而产生了内丹派前所未有的群众性教团南宗,全真道,这是丹鼎道教的一大改革,也是宋元道教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概观张伯端内丹学,大略以禅道结合,先命后性为特征,主张从传统内丹修命之门入手,修命时强调须用先天精气为药物,炼精气须用元神所主生真意为主人,也就是由道入禅。
  道教组织道教组织中国道教协会,省一级地方道教协会,地区、市一级地方道教协会,道教修持★内丹★养生★武术道教修持,古代有许多名称,如修道、修真、修为、修养、养生、卫生、长生术的话等等。不一而足。现在一般称为“修炼”、“修持”或“养生”。
  修持的含义,就是修性炼命。性指精神,命指肉体,修炼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精神和肉体进行自我控制,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崇高目的道教礼仪道教礼仪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规范。其与戒律所不同之处是,戒律是用条文明确下来,违者必罚。而礼仪则是道士最起码的举止规范,违者则视为品行不端。属于道教仪范部分,道教的礼仪内容很复杂,小到日常称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礼仪,同时,一个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礼仪风范也是其道德修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