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作者:免费版 更新:2021-11-23 17:50
这根头发并没有落回地沿上,它只落了一半的高度就在半空中消失了。我再看地沿上其他头发,它们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把头放到水龙头下冲了好长时间,然后木然地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听着外面的雨声。雨已经下得很大了,是一场暴雨,但没有雷声和闪电。雨打在窗上,听上去像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低语,仿佛在提醒我什么。听久了,我渐渐想象出了那低语的内容,它一遍遍地重复着,听起来越来越真实:
"那天有雷,那天有雷,那天有雷,那天有雷,那天有雷……"
我再次在一个暴雨之夜在家里一直坐到天亮,然后再次木然地离开了家,我知道自己把什么东西永远留在这里,也知道自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球状闪电
我必须要面对它了,因为开学后,大气电气专业的课程就要开始了。
讲大气电学的是一名叫张彬的副教授,这人五十岁左右,个子不高不矮,眼镜不厚不薄,讲话声音不
高不低,课讲的不好不坏,总之,是那种最一般的人,他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腿有点瘸,但不注意就看
不出来。
这天下午下课好,阶梯教室中只剩我和张彬两人,他在讲台上收拾东西,没有注意到我。时值中秋,夕阳把几缕金色的光投进来,窗台上落了一层金黄色的落叶,内心一向冷漠的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做诗的季节了。
我站起来走到讲台前:"张老师,我想请教个问题,与今天的课无关。"
张彬抬头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又低头收拾东西。
"关于球状闪电,您能告诉我什么?"我说出了那个一直深埋在心中但从未说出口的词。
张彬的手停止了动作,抬起头,但没看我,而是看着窗外的夕阳,仿佛那就是我指的东西。"你想知道些什么?"过了几秒钟他才问。
"关于它的一切。"我说。
张彬一动不动地直视着夕阳,任阳光直射到脸上,这时阳光仍然很亮,他就不觉得刺眼吗?
"比如,它的历史记录。"我不得不问的更详细些。
"在欧洲,它在中世纪就有记载;在中国,比较详细的记载是明代的张居正写下的。但直到1837年才有了第一次正规的科学记载,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在最近四十年才为科学界所接受。"
"那么,关于它的理论呢?"
"有很多种。"张彬简单地说了一句后又不吱声了。他把目光从夕阳上收回来,但没有接着收拾东西,像在深思什么。
"最传统的理论是什么?"
"认为它是一种旋涡状高温等离子体,由于内部高速旋转造成的离心力与外部大气压力达到平衡,因而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还有吗?"
"还有人认为它是高温混合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维持了能量的稳定。"
"您能告诉我更多一些吗?"我说。向他提问,如同费力地推着一个沉重的石碾子,推一下才动一下。
"还有微波激射-孤立子理论,认为球状闪电是由体积约为若干立方米的大气微波激设所引起的。微波激射所引起的。微波激射相当与能量低的多的激光,在空气体积很大时,微波激射会产生局部电场即孤立子,从而导致看的见的球状闪电。"
"那么最新的理论呢?"
"也有很多,比较受到注意的是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亚伯拉罕森和迪尼斯的理论,认为球状闪电主要是由微型含硅颗粒组成的网络球体燃烧形成。其他的五花八门,甚至有人认为它是空气中的常温核聚变。"
张彬停了一下,终于说出了更多的内容:"在国内,中科院大气所有人提出了大气中等离子体的理论,从电磁流体力学方程出发,引入旋涡-孤立子谐振腔模型,在适当温度场边界条件下,通过数值求解方程,从理论上得出了大气中等离子体涡团--火球的解及它存在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您认为这些理论怎么样?"
张彬缓缓地摇了摇头:"要证明这些理论的正确,只有在实验室中产生出球状闪电,但至今没人成功过。"
"在国内,目击球状闪电的案例有多少?"
"不少,有上千份吧。其中最著名的是1998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长江抗洪记录片中,无意间清晰地摄下了一个球状闪电。"
"张老师,最后一个问题:在国内大气物理学界,有亲眼看见过它的人吗?"
张彬又抬头看窗外的夕阳:"有。"
"什么时间?"
"1962年7月。"
"什么地方?"
"泰山玉皇顶。"
"您知道这人现在在哪儿吗?"
张彬摇了摇头,抬腕看了看表:"你该去食堂打饭了。"说完拿起他的东西径自朝外走去。
我追上了他,把这么多年来自己心中的问题全部倾泻出来:"张老师,您能够想象有这么一种东西,以一团火球的形式毫不困难地穿过墙壁,在空气中飞行时你感不到它的一点热量,却能瞬间把人烧成灰?有记载它曾把睡在被窝里的一对夫妻烧成灰,被子上却连一道焦痕都没留下!您能想象它进入冰箱,瞬间使里面的所有冷冻食品都变成冒热气的熟食,而冰箱本身还在不受任何影响地运转?你能想象它把你的贴身衬衣烧焦,而您竟没有感觉?您说的那些理论能解释这一切吗?"
"我说过那些理论都不成立。"张彬说,他没有止步。
"那么,我们越出大气物理学的范围,您认为现今的整个物理学,甚至整个科学能解释这现象吗?您就丝毫不感到好奇吗?看到您这样,我真比见到球状闪电还吃惊!"
张彬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第一次正视我:"你见过球状闪电?"
"……我只是比喻。"
我无法把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告诉眼前这个麻木的人,这种对大自然那深邃秘密的麻木充斥着整个社会,对科学来说早就是一中公害。如果这种人在学术界少一些,人类现在说不定已飞抵人马座了!
张彬说:"大气物理学是一门很实用的科学,球状闪电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现象,在国际建筑物防雷标准IEC/TC-81,以及我国1993年颁布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都没有考虑到它,所以,在这东西上花太多的精力,意义不大。"
和这种人真没有什么太多的话好讲,我谢过他转身走人。要知道,他能承认球状闪电的存在,已经是一大进步了!直到1963年,科学界才正式认同这种闪电的存在,这之前,所有的目击报告都被断定为幻觉。这一年的一天,美国肯特大学电磁学教授罗格.杰尼逊在纽约的一个机场亲眼看到了一个球状闪电,那个直径约20厘米的火球穿墙进入一个机库,穿过了机库中一架飞机的机身,又穿墙飞出机库消失了。
当天晚上,我首次在google主页上键入"balllightning"主题词搜索,不抱太大希望,但搜索结果中的网页竟达四万多个,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准备为之付出全部生命的东西,全人类也在关注着。
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炎热的夏天到来了。夏天对我的意义又多了一层:雷雨将出现,这使我感觉自己离它更近些。
这天张彬突然来找我,他给我们上的课在上学期就已结束,我几乎把他忘了。
他对我说:"小陈,我听说你的父母都不在了,经济情况比较困难。今年暑假,我有一个项目缺一个助手,你能来吗?"
我问是什么项目。
"是对云南省一条设计中的铁路进行防雷设施的参数论证,另外还有一个目的:在国家正在制定中的新防雷设计规范中,计划把以前全国通用的0。015的落雷密度系数改为依各地区的情况分别制定,我们是去做云南地区的观测工作。"
我答应了他。我的经济虽然不宽裕,但还过得去,答应去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实际接触雷电研究。
课题组有十几个人,分为五个小组,分布在很广的范围内,相互之间相隔几百公里。我所在的这一组除了司机和实验工,正式成员只有三个人:我、张彬和他的一个叫赵雨的研究生。到达研究地域后,我们住在一个县级气象站里。
第二天早上,天气很好,将开始第一天的野外作业。当我们从那间当作临时仓库的小房中向车上般仪器设备时,我问张彬:"张老师,目前对雷电内部结构的探测有什么好办法吗?"
张彬目光敏锐地看了我一眼,他显然知道我在想什么:"从目前国内工程建设的需要来看,对雷电的物理结构研究不是首要任务,当务之急是对它的大面积设计研究。"每当我的提问涉及到球状闪电,哪怕是像这次这样远远地涉及,他都避而不答,看来这人对没有实用价值的研究真是深恶痛绝。
倒是赵雨回答了我的问题:"手段不多,目前闪电的电压都无法直接测定,只能通过其电流值来间接推算。至于研究雷电物理结构最常用的仪器,就是这东西。"他指了指仓库一角放着的一堆管状物,"这叫磁钢记录仪,是记录雷电电流的幅值和极性用的,它是用具有较高剩磁的物质制造的,在它的中部的导线接闪时,就可根据雷电电流产生的磁场在记录仪中形成的剩磁,来计算雷电流的强度和极性。这是60si2mn型,还有塑料管型、刀片芯型和铁粉型。"
"我们这次要用到它吗?"
"当然,要不带来干什么?不过那要是后面了。"
第一阶段的任务是在观测区域安装雷电定位系统,这种系统通过大量散布的雷电传感器把信号集中到计算机中,可对特定区域的落雷数量、频度和分布进行自动统计。
我把头放到水龙头下冲了好长时间,然后木然地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听着外面的雨声。雨已经下得很大了,是一场暴雨,但没有雷声和闪电。雨打在窗上,听上去像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低语,仿佛在提醒我什么。听久了,我渐渐想象出了那低语的内容,它一遍遍地重复着,听起来越来越真实:
"那天有雷,那天有雷,那天有雷,那天有雷,那天有雷……"
我再次在一个暴雨之夜在家里一直坐到天亮,然后再次木然地离开了家,我知道自己把什么东西永远留在这里,也知道自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球状闪电
我必须要面对它了,因为开学后,大气电气专业的课程就要开始了。
讲大气电学的是一名叫张彬的副教授,这人五十岁左右,个子不高不矮,眼镜不厚不薄,讲话声音不
高不低,课讲的不好不坏,总之,是那种最一般的人,他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腿有点瘸,但不注意就看
不出来。
这天下午下课好,阶梯教室中只剩我和张彬两人,他在讲台上收拾东西,没有注意到我。时值中秋,夕阳把几缕金色的光投进来,窗台上落了一层金黄色的落叶,内心一向冷漠的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做诗的季节了。
我站起来走到讲台前:"张老师,我想请教个问题,与今天的课无关。"
张彬抬头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又低头收拾东西。
"关于球状闪电,您能告诉我什么?"我说出了那个一直深埋在心中但从未说出口的词。
张彬的手停止了动作,抬起头,但没看我,而是看着窗外的夕阳,仿佛那就是我指的东西。"你想知道些什么?"过了几秒钟他才问。
"关于它的一切。"我说。
张彬一动不动地直视着夕阳,任阳光直射到脸上,这时阳光仍然很亮,他就不觉得刺眼吗?
"比如,它的历史记录。"我不得不问的更详细些。
"在欧洲,它在中世纪就有记载;在中国,比较详细的记载是明代的张居正写下的。但直到1837年才有了第一次正规的科学记载,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在最近四十年才为科学界所接受。"
"那么,关于它的理论呢?"
"有很多种。"张彬简单地说了一句后又不吱声了。他把目光从夕阳上收回来,但没有接着收拾东西,像在深思什么。
"最传统的理论是什么?"
"认为它是一种旋涡状高温等离子体,由于内部高速旋转造成的离心力与外部大气压力达到平衡,因而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还有吗?"
"还有人认为它是高温混合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维持了能量的稳定。"
"您能告诉我更多一些吗?"我说。向他提问,如同费力地推着一个沉重的石碾子,推一下才动一下。
"还有微波激射-孤立子理论,认为球状闪电是由体积约为若干立方米的大气微波激设所引起的。微波激射所引起的。微波激射相当与能量低的多的激光,在空气体积很大时,微波激射会产生局部电场即孤立子,从而导致看的见的球状闪电。"
"那么最新的理论呢?"
"也有很多,比较受到注意的是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亚伯拉罕森和迪尼斯的理论,认为球状闪电主要是由微型含硅颗粒组成的网络球体燃烧形成。其他的五花八门,甚至有人认为它是空气中的常温核聚变。"
张彬停了一下,终于说出了更多的内容:"在国内,中科院大气所有人提出了大气中等离子体的理论,从电磁流体力学方程出发,引入旋涡-孤立子谐振腔模型,在适当温度场边界条件下,通过数值求解方程,从理论上得出了大气中等离子体涡团--火球的解及它存在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您认为这些理论怎么样?"
张彬缓缓地摇了摇头:"要证明这些理论的正确,只有在实验室中产生出球状闪电,但至今没人成功过。"
"在国内,目击球状闪电的案例有多少?"
"不少,有上千份吧。其中最著名的是1998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长江抗洪记录片中,无意间清晰地摄下了一个球状闪电。"
"张老师,最后一个问题:在国内大气物理学界,有亲眼看见过它的人吗?"
张彬又抬头看窗外的夕阳:"有。"
"什么时间?"
"1962年7月。"
"什么地方?"
"泰山玉皇顶。"
"您知道这人现在在哪儿吗?"
张彬摇了摇头,抬腕看了看表:"你该去食堂打饭了。"说完拿起他的东西径自朝外走去。
我追上了他,把这么多年来自己心中的问题全部倾泻出来:"张老师,您能够想象有这么一种东西,以一团火球的形式毫不困难地穿过墙壁,在空气中飞行时你感不到它的一点热量,却能瞬间把人烧成灰?有记载它曾把睡在被窝里的一对夫妻烧成灰,被子上却连一道焦痕都没留下!您能想象它进入冰箱,瞬间使里面的所有冷冻食品都变成冒热气的熟食,而冰箱本身还在不受任何影响地运转?你能想象它把你的贴身衬衣烧焦,而您竟没有感觉?您说的那些理论能解释这一切吗?"
"我说过那些理论都不成立。"张彬说,他没有止步。
"那么,我们越出大气物理学的范围,您认为现今的整个物理学,甚至整个科学能解释这现象吗?您就丝毫不感到好奇吗?看到您这样,我真比见到球状闪电还吃惊!"
张彬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第一次正视我:"你见过球状闪电?"
"……我只是比喻。"
我无法把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告诉眼前这个麻木的人,这种对大自然那深邃秘密的麻木充斥着整个社会,对科学来说早就是一中公害。如果这种人在学术界少一些,人类现在说不定已飞抵人马座了!
张彬说:"大气物理学是一门很实用的科学,球状闪电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现象,在国际建筑物防雷标准IEC/TC-81,以及我国1993年颁布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都没有考虑到它,所以,在这东西上花太多的精力,意义不大。"
和这种人真没有什么太多的话好讲,我谢过他转身走人。要知道,他能承认球状闪电的存在,已经是一大进步了!直到1963年,科学界才正式认同这种闪电的存在,这之前,所有的目击报告都被断定为幻觉。这一年的一天,美国肯特大学电磁学教授罗格.杰尼逊在纽约的一个机场亲眼看到了一个球状闪电,那个直径约20厘米的火球穿墙进入一个机库,穿过了机库中一架飞机的机身,又穿墙飞出机库消失了。
当天晚上,我首次在google主页上键入"balllightning"主题词搜索,不抱太大希望,但搜索结果中的网页竟达四万多个,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准备为之付出全部生命的东西,全人类也在关注着。
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炎热的夏天到来了。夏天对我的意义又多了一层:雷雨将出现,这使我感觉自己离它更近些。
这天张彬突然来找我,他给我们上的课在上学期就已结束,我几乎把他忘了。
他对我说:"小陈,我听说你的父母都不在了,经济情况比较困难。今年暑假,我有一个项目缺一个助手,你能来吗?"
我问是什么项目。
"是对云南省一条设计中的铁路进行防雷设施的参数论证,另外还有一个目的:在国家正在制定中的新防雷设计规范中,计划把以前全国通用的0。015的落雷密度系数改为依各地区的情况分别制定,我们是去做云南地区的观测工作。"
我答应了他。我的经济虽然不宽裕,但还过得去,答应去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实际接触雷电研究。
课题组有十几个人,分为五个小组,分布在很广的范围内,相互之间相隔几百公里。我所在的这一组除了司机和实验工,正式成员只有三个人:我、张彬和他的一个叫赵雨的研究生。到达研究地域后,我们住在一个县级气象站里。
第二天早上,天气很好,将开始第一天的野外作业。当我们从那间当作临时仓库的小房中向车上般仪器设备时,我问张彬:"张老师,目前对雷电内部结构的探测有什么好办法吗?"
张彬目光敏锐地看了我一眼,他显然知道我在想什么:"从目前国内工程建设的需要来看,对雷电的物理结构研究不是首要任务,当务之急是对它的大面积设计研究。"每当我的提问涉及到球状闪电,哪怕是像这次这样远远地涉及,他都避而不答,看来这人对没有实用价值的研究真是深恶痛绝。
倒是赵雨回答了我的问题:"手段不多,目前闪电的电压都无法直接测定,只能通过其电流值来间接推算。至于研究雷电物理结构最常用的仪器,就是这东西。"他指了指仓库一角放着的一堆管状物,"这叫磁钢记录仪,是记录雷电电流的幅值和极性用的,它是用具有较高剩磁的物质制造的,在它的中部的导线接闪时,就可根据雷电电流产生的磁场在记录仪中形成的剩磁,来计算雷电流的强度和极性。这是60si2mn型,还有塑料管型、刀片芯型和铁粉型。"
"我们这次要用到它吗?"
"当然,要不带来干什么?不过那要是后面了。"
第一阶段的任务是在观测区域安装雷电定位系统,这种系统通过大量散布的雷电传感器把信号集中到计算机中,可对特定区域的落雷数量、频度和分布进行自动统计。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