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者:星海之君    更新:2021-11-23 17:39
  等大家都镇定下来,纷纷落座,永红要把孩子交给思纲,宋柏青不愿意,上前接了过来,永红立即回家,带来茶叶和开水,拉过小圆桌,且泡上一壶茶,自己坐在一边,听他们说话。
  常思纲先从午夜钟声说起,谈到奇云怪雨,导致阴家寨和翠屏村两个孩子失踪的事情,然后说到三上回马岭之所见所闻,这些事思纲大部分都亲身经历,所以说的详尽而又生动,理路清晰,子平听到“龙回道观,肃穆清幽”八个字两度神奇的被发现时,眉头皱紧了。
  “这八个字,确实早就存在于道观?”子平抓住思纲说话的空隙,插嘴问。
  “是的,”思纲说,“那些石头,确实是道观偏殿上的,我仔细查看过了。”
  子平点点头,又了解了一些回马岭新的变故,就陷入沉思。手中那杯茶,只喝了一口,就把杯子交到左手,片刻之后,又交还给右手。
  常思纲和谭人祥同宋柏青他们作别后,顺葫芦谷小路而下。这葫芦谷,谷口小而山腹深,两侧都是参天的松柏,四季常青,遮天蔽日,小路被丛草淹没,几不可辨,因为谷内终年不见阳光,丛草高而不够粗壮,斜在小路上,潮湿滑溜,须得处处留神。
  人祥走在后面,还是被摔了两跤,险些滚落葫芦谷,幸得思纲扶持,才能安然无事,饶是如此,两个人都弄了满身的泥巴,狼狈不堪。
  谷底却有溪流,流水潺潺,在谷内显得异常清脆,思纲见自己葫芦里的水所剩无几,先饱饮一顿,然后灌满,沿溪流一侧的小路,小心的前行,终于出了葫芦谷。
  阳光已经满山,田野展示着最后的生机,二人都是精神一爽,开始穿行果园。果园内各种山果树混杂,上月中秋,常思纲忙于米山事件,宋永红待产之身,未曾前来收取野果,思纲回家后却发现各种山果堆积了不少,那都是谭风林专门让人给送来的。
  这一番跋涉,虽是上坡,却比葫芦谷内舒服的多,也爽气的多了,一路鸟鸣相伴,自也不觉寂寞,很快的来到回马岭的悬崖下。
  仰望回马岭,壁立千仞,挺拔高耸,似乎直入云端,这份雄姿,让思纲啧啧称奇。青龙河水,由悬崖峭壁下的一个大石洞内发源,石洞外是人工挖掘的一个方形水池,外侧是半圆形出水口,山泉水由此一泻而下,进入了青龙河道,初时水并不大,沿途经过伏兽山脚,兼收并蓄,水流不断加大,终于在阴家寨南侧,形成一条阻断交通的大河,方子平就用它困住神鸡,终成大功。
  就在水池的正上方,有个圆形洞口,大小同回马岭的地洞相当,直径两人多高,峭壁上还残存着流水的痕迹,想来水从此洞流出,直接流入了水池,再由半圆形泻洪口流出。这也就间接证明了宋柏青猜想的正确!
  这个地方思纲并非初次前来,而谭人祥更是多少次来过,每年秋季野果飘香时节,人祥都要跟随父兄叔伯,来此摘果子,渴了就到水池中灌水来喝,这个地方绝对亲切。
  那时侯从来不曾发现有这么一个洞口,虽说人们往往熟视无睹,可这么大的洞口,岂能一无印象?人祥冲思纲严肃的点头,证实了思纲心中想法的正确性。这个洞口,竟然能同高在云天的回马岭地洞相通,听上去确实有些匪夷所思,然而方子平听着,不觉其异,相反的,他感觉自己的思绪正在抓住一个关键,他刚要触摸到它,突然一阵云来,掩盖了一切,那些思绪就又飘飘渺渺的,甚至变的支离破碎了。
  第十七章 奇幻百端
  常平在外公怀里睡着了,平稳的呼吸让大人们感到平和安详。永红接过孩子,抱回家去。方子平甚至忘了和她打招呼,而杯中清茶,业已冰凉。
  方子平的心思全在这件事上,他在听的同时已经对这件事情有了深刻的了解,尔后的盘算只是为了想办法对付。看他一个人静静的想,宋柏青也不愿意打扰,悄悄拉唐学风出来。柏青看到唐学风,心里的感觉可以说是欣喜若狂,这个孩子从小他就喜欢,后来因为他的父亲唐生亭曾经托孤,让他照料侄女雪衣,宋柏青却始终有一种负疚感。尽管子平再三说明,唐门之事源于一个诅咒,在这件事中,人力有时而穷,即便是他,也只能尽人力而听天命,可不知道为什么,宋柏青心中的负疚感总是盘踞在心灵最深处,无法磨灭。
  他想起方子平交代他命名风云三箭,三箭依次是穿风、凌云、断雨,李山西以一个老江湖的眼光看出这三箭,箭箭不落空,都是针对唐家,方子平也曾这么说,可后来的事实证明,一切的确都是为了针对神鸡,宋柏青在坟墓内也曾见到地图,方子平的命名暗合了前人的安排,但唯有这风云三箭却不是,无论如何,总给人一种针对唐家的印象。
  不过有一个问题,李山西忽略了,宋柏青自己也忽略了:在命名风云三箭的时候唐学风已经失踪!
  唐学风的失踪其实是在大雨之前,这件事连学风也不甚了然,只觉得凉亭被一个巨大的阴影所笼罩,而自己无法克制冉冉而来的睡意,终于迷迷糊糊昏睡过去,好像被人点了睡穴,或者被施以咒语,唐学风就这样失踪了。
  宋柏青还记得雪衣说过,生亭就是在死的时候还叫着学风的名字,那么在生亭看来,是否还对学风抱有希望呢?
  “那你在失踪之后到了哪里呢?”宋柏青无法掩饰心中的好奇,拉住学风的手问他,眼睛则一眨不眨地盯着学风略显苍白的脸。
  “宋叔叔,这件事还是要问子平兄,我没问过他,也不甚了然。但他给我说过家里的事情,他说自己无能为力。”学风或许是想起了逝去的父母,心中无比难过,眼泪扑簌簌流下来,他也不去擦,一任自己双泪交流。
  柏青拍拍他的背,表示安慰,心中也不自禁的替他难过。
  他回头看着房里的子平,还在端着茶杯,不发一言。他也无奈的摇摇头,子平才一回来,大家都来不及关心他,了解他这段时间的经历,却要他立即跳起又一付重担,柏青刚才因为仔肩重担一卸而引起的轻松感,立即被巨大的歉疚所代替。
  子平终于站起身,腰杆挺得笔直,对着宋柏青笑笑,请他过来。柏青来到房间内,跟子平到墙边,那里贴着那首诗,宋柏青曾和李山西共同参详过,惜乎不得要领。
  那首诗写于己酉冬夜:“是的,那是乾隆五十三年,”方子平沉思着,脸上肌肉在抖动,“这是我师父写的,真快呀!他老人家仙逝也有十年多了!”
  宋柏青又看了一遍,写的是:
  少岁浮灾不知难,
  鹰翔凤飞料应闲。
  灵蛇当道夜无边,
  雪落梅花满平川。
  他睁大眼睛看着子平,心中突然有所领悟:“难道是他老人家写给你的?”
  思纲一听,也看着子平,脸上露出渴望的神情。
  子平点点头,看了看学风:“是的,师父说我毕生都会悬壶济世,可我将来还有一些事情,他老人家都已料到,所以写了这么四句暗示给我。”
  那年冬天天气异常寒冷,在一个滴水成冰的日子里,师父带着子平外出给人看病,回来的路上,子平困顿不堪,对着师父发了几句牢骚,师父很是不悦,但没有说话。
  回到家里,师父端着子平泡好的茶开始教育他:“平儿,我们的前辈中不乏克己助人之辈,神农亲尝百草,扁鹊列国周游,华佗为关二爷刮骨疗毒,最终却死于奸雄曹操之手,本草之王的李时珍游历山川,撰写了《本草纲目》,这些前辈圣贤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典籍,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师父我虽然才疏学浅,但世代薪火相传,救人的宗旨无时或忘,也将平生所历之疑难杂症并皆罗列,其中有些已经证明可以治愈,而有一些却还需要像你这样的后人去努力。”
  师父对子平一向并不严厉,甚至有些和颜悦色,今天面凝寒霜,一口气说了许多, 令子平甚感惶恐,他低着头,听师父继续教训。
  “这四卷经书,都是我平时积累,其中有心得,有疑问,有偏方,也有对前人典籍和疑症的思考与尝试,现在都交给你,你要认真去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或能解答。”
  师父喝了口水,继续说下去:“平儿,你天分甚高,假以时日,当有成就,高于为师,并非虚妄。一定要抱有济世救人的信念才行,好在你本性善良,为师无需多嘱。只有一件,那就是你的身世,或能成为解不开的死结,左右你此后的所作所为,令为师担忧。”
  子平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此时听师父说起,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凝神静听。
  “世上是非纷扰,善恶之间,那也难说,你的父母都非寿终正寝,他们和你的姐姐在同一天先后死去,个中详情,我也不甚了了,等你有机会回家问你的姨母,便知端的。”
  原来父母姐姐一并死于非命!方子平眼含热泪,恨得不插翅飞到家乡,问问姨母,了解父母的详情。可师傅还有话要说,子平克制住心中的悲痛,听师父继续说下去。
  “平儿,你可知道人世间最刻骨铭心的感情是什么吗?”看子平摇头,师父接着说下去,“不是爱,不是幸福,而是仇恨!这正是为师最担心你的地方,如果此念横亘心中,你就会失去理智,无法判断是非,而对你行医也好,说阴断阳也好,势必成为最大的滞碍,也会影响你的成就。你要记住,冤冤相报,何时能了?自己站定了立场,问题才会看得更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