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作者:开玩笑 更新:2021-11-23 17:38
可是美国政府却不这么说,它担着被当作凶手的风险,坚持认为肯尼亚的事件是一起由外星人导演、策划并且发动的阴谋,意图在于杀害地球上的科学界精英,美国方面用了一个新词组:Universe
terrorism(宇宙恐怖主义)来形容外星人的做法。他们甚至透露了一些原51区的内幕(当然把美国与外星人分开了)来博取各国的信任。看到这种情况钱志不禁微微冷笑——看来美国是在害怕除了他们以外的国家获得外星生物的帮助。他们采取了这种措施来警告各国不要与外星人接触。但这对钱志有好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人们的视线。
“怎么样了?”就在钱志仍然聚精会神的查阅着网上对肯尼亚事件千奇百怪的解释时,醒过来的柳月给他端来一杯咖啡。
“对我们来说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一点,不过就这件事而言,目前情况很复杂。”钱志喝了一口咖啡,再用手枕住头,“你怎么起来啦?我看你最近太累了,应该多休息。”
“我没事。我虽然累点,可是在国内还是很安全,林梅陪你在国外担惊受怕,其实她的压力比我大多了。”柳月靠在电脑桌上说。
“恩。”钱志点点头,“我也很感谢林梅的。这次能成功你们两的帮助都是必不可少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们。”
“你要谢我们还不简单!到北京饭店请我们吃一餐就好了。”柳月狡黠的笑着。
“……看来你真的是休息好了。”钱志无语了——他才工作两个月,哪有钱请人到北京饭店吃饭?
“哈哈!说笑的!你和我还说什么谢?要谢的话,我还欠你一条命,该拿什么谢你呢?”
两人正说着,林梅也醒了。她揉着眼睛出现在两人身边:“你们在说什么呢?”
林梅的突然出现让两人有些尴尬,柳月赶紧站直了,尴尬的一笑说:“我们在说要不要出去庆祝一下计划成功。”
“好啊!有时间没吃中国菜了,肯尼亚的牛排我都吃腻味了。”林梅高兴的说。
晚上三人大吃了一顿之后,各自回家里休息。第二天是星期六,钱志有假期,而柳月还在“修养期”。所以钱志吃过早饭就打电话给柳月,让柳月带他去放能源炉的防空洞。两人在车站碰了面,乘车往柳月的舅舅家风驰而去。
到了地方,钱志站在能源炉前,久久没有动作。陪钱志一同前来的柳月又忍不住出言讽刺:“就是激动你也找个地方啊,现在不是想事情的时候!说吧,我们要拿它怎么办?”
“不,我不是在激动。我是在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东西怎么会没有变大呢?没有道理啊!除了这次我控制了传送方向和位置以外,和上次51区的爆炸可以说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原因让它在同样的物理条件下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呢?”
“你的理论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是吧?”柳月听了钱志的话之后,突然反问钱志。
“是的,我有些地方还算不出来。”
“那你站在这里就能想明白了吗?它为什么会这样不是只有你的理论可以解释吗?现在既然你的理论需要它来帮助你完善,那你就去做你应该做和可以做的事。你站在这里想又有什么用?”
钱志猛的转过头来看着柳月,看的柳月有些不自在了。“你看着我干什么?”
“我在想,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聪明了!刚才你的话竟然这么有道理!”
“你是想说我以前很苯是吧?”柳月轻松的说出前面的话之后就爆发了,“混蛋!你知道我说的有道理还站在那里想什么?”
钱志把柳月气了个半死,自己呵呵笑着走到能源炉开始拆起来。
“这个东西其实手工拆也很简单,不过要想装起来就比较难了。你看,这些地方都是连在一起的,只要按顺序来就可以简单的卸下。……”钱志一边拆一边对柳月解释着能源炉的各个部分的拆卸方式。柳月则在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着,虽然她并没有听懂钱志所说的,但看钱志熟练的拆开要用机械手才能装上的能源炉,的确是一种享受。能源炉外很快就堆了一堆零件,看了看零件的数量,钱志停下手里的动作。
“这些一次应该可以运回去,先放在你家吧。”
“恩,没问题。”
一切似乎都按照钱志的计划进行着,可是前一天的晚上,就在钱志他们决定要去庆祝胜利的时候,北京飞机场出现了一个黑人。北京飞机场每天都会出现成百上千的黑人,但与本书有联系却只有这一个。他就是肯尼亚的上校,现任肯尼亚特别行动组组长的卡耳•莫伊。
在经过反复的研究之后,卡耳发现在所有的科学家只中这个叫“柳山”的曾经和能源炉单独在一起,而且还曾经在爆炸的前一天拖延过离开实验室的时间,再加上他所谓的中国功夫——这三点让卡耳相信,即使大爆炸不是这个柳山做的,也和他有密切的关系。按照卡耳的原意是由肯尼亚政府的特工秘密将这个并非什么大人物的家伙弄回肯尼亚,再仔细询问。但是肯尼亚的军队上层却受到美国人的说法影响——他们认为钱志如果不是外星人,那就是和外星人之间有联系。他们并不希望与外星人敌对,所以他们要求卡耳先调查清楚这个叫“柳山”的家伙的底细,再决定是与他合作还是把他干掉。于是卡耳就接受了调查“柳山”这个任务而来到中国。
他走在路上,看到一辆汽车从身后开来。车上的人对他作了一个手势之后打开了车门。卡耳上了车,往车座上一躺,用英语说道:“是肯尼吗?”
车上的人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的驾驶,把车开到了一个车库内之后示意卡耳下车。卡耳满意的看了那人一眼,缓缓的说:“很好,那么你就是派来接应我的人是吗?”
“是的。”那人回答的很简短。他递给卡耳一个牛皮纸袋,接着说:“这是你的签证和居住地点。拿好,我走了。”卡耳目送着那人坐上汽车远去,这才打开纸袋。里面有各种证件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西帆宾馆214房——这就是他在中国完成任务期间的住处了。
好!明天就先去那个报社看看吧。卡耳想着。
第十九章
柳山,男,26岁。出生地点不明。最初在美国出现,声称自己是偷渡而被遣返回国,之后辗转来到北京,不知何时与《京城日报》记者柳月相识。在柳月帮助下在《京城日报》谋得保安工作,曾因与歹徒搏斗而负伤。又由于柳月的要求,调到报社担任见习记者。卡耳把手里的资料扔在桌上。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和那个人本人接触——这是卡耳的一贯想法。他既然接到了调查“柳山”的任务,那他就要和这个“柳山”面对面的坐下来谈一谈。抱着这样的态度,卡耳在他到中国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六,来到了《京城日报》的崇文区分社。
“我想见贵社的柳山先生。”卡耳坐在主编室里,很有礼貌的对张军说着。
“今天是星期六,柳山今天休息。您到报社来找他恐怕是找错了地方。”张军的回答并不友好。张军多年在报社工作,接触过社会上的各式人物,长期的经验给了他一种直觉。现在他的直觉告诉他,对面坐着的这个黑人并不像他说话的语气那么友善。
“是吗?那贵社的著名记者柳月小姐我有没有见一面的荣幸呢?”卡耳听到不礼貌的回答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礼貌的问。
“很不幸,柳月仍在休假,恐怕您要失望了。”张军也耍起了花腔。
“是这样啊。真是不巧。那先生您可不可以回答我几个问题呢?”卡耳皱了皱眉头。
张军一楞,怎么问到我头上来了?虽然心里颇为好奇,但是张军却不想与面前的人有更多的接触,他拒绝道:“很抱歉,我很忙。恐怕没有时间回答先生的问题。您如果没有其他的事就请便吧。”
面对张军的逐客令,卡耳没有动,他哈哈一笑,向后靠在椅背上说:“先生您大概还不知道我是谁吧。我叫卡耳•莫伊,是肯尼亚不明物体实验室的负责人。”
“那又怎么样呢?”
“先生,您只要回答我几个问题——我保证这对您绝对没有损失——您就可以得到一篇实验室爆炸的详细报道,我保证这报道的详细性可以超过现在已出现的所有关于此事的报道。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呢?”
张军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同意了卡耳的条件。他已经认出对面坐着的就是最近的新闻人物卡耳了。接着他在心中权衡了一下利弊——卡耳可以提供的报道的质量是毋庸质疑的,而他遇到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却可以用语言技巧予以回避,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技巧决不是对面坐着的家伙可以想象的。
“好。那么请问先生知不知道柳山出国这件事呢?”
“当然知道。可以说他们都是我派出去的。”
“为什么柳山不是以贵社记者的身份出国,而是以参加不明物体研究工作的研究员身份出国呢?”
“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我们报社派柳月出国采访,但是她一个人想要完成采访十分困难,于是要柳山作为助手一同前去。但是——你知道,中国想出国并不容易——我们报社没有批准他的出国请求。所以本来柳山应该是没法出去的,可是他不知怎么找到了一个愿意带他出国的研究员,既然有人愿意帮忙,我们报社当然不会阻止了。”
terrorism(宇宙恐怖主义)来形容外星人的做法。他们甚至透露了一些原51区的内幕(当然把美国与外星人分开了)来博取各国的信任。看到这种情况钱志不禁微微冷笑——看来美国是在害怕除了他们以外的国家获得外星生物的帮助。他们采取了这种措施来警告各国不要与外星人接触。但这对钱志有好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人们的视线。
“怎么样了?”就在钱志仍然聚精会神的查阅着网上对肯尼亚事件千奇百怪的解释时,醒过来的柳月给他端来一杯咖啡。
“对我们来说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一点,不过就这件事而言,目前情况很复杂。”钱志喝了一口咖啡,再用手枕住头,“你怎么起来啦?我看你最近太累了,应该多休息。”
“我没事。我虽然累点,可是在国内还是很安全,林梅陪你在国外担惊受怕,其实她的压力比我大多了。”柳月靠在电脑桌上说。
“恩。”钱志点点头,“我也很感谢林梅的。这次能成功你们两的帮助都是必不可少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们。”
“你要谢我们还不简单!到北京饭店请我们吃一餐就好了。”柳月狡黠的笑着。
“……看来你真的是休息好了。”钱志无语了——他才工作两个月,哪有钱请人到北京饭店吃饭?
“哈哈!说笑的!你和我还说什么谢?要谢的话,我还欠你一条命,该拿什么谢你呢?”
两人正说着,林梅也醒了。她揉着眼睛出现在两人身边:“你们在说什么呢?”
林梅的突然出现让两人有些尴尬,柳月赶紧站直了,尴尬的一笑说:“我们在说要不要出去庆祝一下计划成功。”
“好啊!有时间没吃中国菜了,肯尼亚的牛排我都吃腻味了。”林梅高兴的说。
晚上三人大吃了一顿之后,各自回家里休息。第二天是星期六,钱志有假期,而柳月还在“修养期”。所以钱志吃过早饭就打电话给柳月,让柳月带他去放能源炉的防空洞。两人在车站碰了面,乘车往柳月的舅舅家风驰而去。
到了地方,钱志站在能源炉前,久久没有动作。陪钱志一同前来的柳月又忍不住出言讽刺:“就是激动你也找个地方啊,现在不是想事情的时候!说吧,我们要拿它怎么办?”
“不,我不是在激动。我是在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东西怎么会没有变大呢?没有道理啊!除了这次我控制了传送方向和位置以外,和上次51区的爆炸可以说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原因让它在同样的物理条件下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呢?”
“你的理论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是吧?”柳月听了钱志的话之后,突然反问钱志。
“是的,我有些地方还算不出来。”
“那你站在这里就能想明白了吗?它为什么会这样不是只有你的理论可以解释吗?现在既然你的理论需要它来帮助你完善,那你就去做你应该做和可以做的事。你站在这里想又有什么用?”
钱志猛的转过头来看着柳月,看的柳月有些不自在了。“你看着我干什么?”
“我在想,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聪明了!刚才你的话竟然这么有道理!”
“你是想说我以前很苯是吧?”柳月轻松的说出前面的话之后就爆发了,“混蛋!你知道我说的有道理还站在那里想什么?”
钱志把柳月气了个半死,自己呵呵笑着走到能源炉开始拆起来。
“这个东西其实手工拆也很简单,不过要想装起来就比较难了。你看,这些地方都是连在一起的,只要按顺序来就可以简单的卸下。……”钱志一边拆一边对柳月解释着能源炉的各个部分的拆卸方式。柳月则在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着,虽然她并没有听懂钱志所说的,但看钱志熟练的拆开要用机械手才能装上的能源炉,的确是一种享受。能源炉外很快就堆了一堆零件,看了看零件的数量,钱志停下手里的动作。
“这些一次应该可以运回去,先放在你家吧。”
“恩,没问题。”
一切似乎都按照钱志的计划进行着,可是前一天的晚上,就在钱志他们决定要去庆祝胜利的时候,北京飞机场出现了一个黑人。北京飞机场每天都会出现成百上千的黑人,但与本书有联系却只有这一个。他就是肯尼亚的上校,现任肯尼亚特别行动组组长的卡耳•莫伊。
在经过反复的研究之后,卡耳发现在所有的科学家只中这个叫“柳山”的曾经和能源炉单独在一起,而且还曾经在爆炸的前一天拖延过离开实验室的时间,再加上他所谓的中国功夫——这三点让卡耳相信,即使大爆炸不是这个柳山做的,也和他有密切的关系。按照卡耳的原意是由肯尼亚政府的特工秘密将这个并非什么大人物的家伙弄回肯尼亚,再仔细询问。但是肯尼亚的军队上层却受到美国人的说法影响——他们认为钱志如果不是外星人,那就是和外星人之间有联系。他们并不希望与外星人敌对,所以他们要求卡耳先调查清楚这个叫“柳山”的家伙的底细,再决定是与他合作还是把他干掉。于是卡耳就接受了调查“柳山”这个任务而来到中国。
他走在路上,看到一辆汽车从身后开来。车上的人对他作了一个手势之后打开了车门。卡耳上了车,往车座上一躺,用英语说道:“是肯尼吗?”
车上的人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的驾驶,把车开到了一个车库内之后示意卡耳下车。卡耳满意的看了那人一眼,缓缓的说:“很好,那么你就是派来接应我的人是吗?”
“是的。”那人回答的很简短。他递给卡耳一个牛皮纸袋,接着说:“这是你的签证和居住地点。拿好,我走了。”卡耳目送着那人坐上汽车远去,这才打开纸袋。里面有各种证件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西帆宾馆214房——这就是他在中国完成任务期间的住处了。
好!明天就先去那个报社看看吧。卡耳想着。
第十九章
柳山,男,26岁。出生地点不明。最初在美国出现,声称自己是偷渡而被遣返回国,之后辗转来到北京,不知何时与《京城日报》记者柳月相识。在柳月帮助下在《京城日报》谋得保安工作,曾因与歹徒搏斗而负伤。又由于柳月的要求,调到报社担任见习记者。卡耳把手里的资料扔在桌上。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和那个人本人接触——这是卡耳的一贯想法。他既然接到了调查“柳山”的任务,那他就要和这个“柳山”面对面的坐下来谈一谈。抱着这样的态度,卡耳在他到中国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六,来到了《京城日报》的崇文区分社。
“我想见贵社的柳山先生。”卡耳坐在主编室里,很有礼貌的对张军说着。
“今天是星期六,柳山今天休息。您到报社来找他恐怕是找错了地方。”张军的回答并不友好。张军多年在报社工作,接触过社会上的各式人物,长期的经验给了他一种直觉。现在他的直觉告诉他,对面坐着的这个黑人并不像他说话的语气那么友善。
“是吗?那贵社的著名记者柳月小姐我有没有见一面的荣幸呢?”卡耳听到不礼貌的回答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礼貌的问。
“很不幸,柳月仍在休假,恐怕您要失望了。”张军也耍起了花腔。
“是这样啊。真是不巧。那先生您可不可以回答我几个问题呢?”卡耳皱了皱眉头。
张军一楞,怎么问到我头上来了?虽然心里颇为好奇,但是张军却不想与面前的人有更多的接触,他拒绝道:“很抱歉,我很忙。恐怕没有时间回答先生的问题。您如果没有其他的事就请便吧。”
面对张军的逐客令,卡耳没有动,他哈哈一笑,向后靠在椅背上说:“先生您大概还不知道我是谁吧。我叫卡耳•莫伊,是肯尼亚不明物体实验室的负责人。”
“那又怎么样呢?”
“先生,您只要回答我几个问题——我保证这对您绝对没有损失——您就可以得到一篇实验室爆炸的详细报道,我保证这报道的详细性可以超过现在已出现的所有关于此事的报道。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呢?”
张军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同意了卡耳的条件。他已经认出对面坐着的就是最近的新闻人物卡耳了。接着他在心中权衡了一下利弊——卡耳可以提供的报道的质量是毋庸质疑的,而他遇到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却可以用语言技巧予以回避,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技巧决不是对面坐着的家伙可以想象的。
“好。那么请问先生知不知道柳山出国这件事呢?”
“当然知道。可以说他们都是我派出去的。”
“为什么柳山不是以贵社记者的身份出国,而是以参加不明物体研究工作的研究员身份出国呢?”
“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我们报社派柳月出国采访,但是她一个人想要完成采访十分困难,于是要柳山作为助手一同前去。但是——你知道,中国想出国并不容易——我们报社没有批准他的出国请求。所以本来柳山应该是没法出去的,可是他不知怎么找到了一个愿意带他出国的研究员,既然有人愿意帮忙,我们报社当然不会阻止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