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没人比我更懂甜歌
作者:膨胀的沃柑    更新:2024-12-04 05:04
  ()第572章 没人比我更懂甜歌
  别看付雨琪平日里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但是只要涉及到种花家立场的问题,那她也是坚定的不行。
  在新世纪成长的起来的这一代人,可能很难想象八十年代那会的大学生,是有多么的“崇洋媚外”。
  那年代才刚刚经历了大动荡,国家也急需开放发展科研和经济。
  那年代里的大学生可不是现在的大学生,只要你考上了大学那基本上都是当成来干部培养的。
  但是上层深知仅靠国内的闭门造车,是很难培养出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生。
  所以必须跟国际接轨,必须要走出国门。
  然后便有了大学生的公派留学,用当时并不充裕的外汇,让这些人去国外学习真本事。
  国门一开,立刻就兴起了“出国热”。
  要知道我们还在清末的时候,大漂亮就完成了城市化建设。
  巨大的差距,真的会让人感觉到绝望。
  即使是到了80年代,在居民生活上国内距离国外依旧有着巨大的差距。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年的大学生会疯狂的想要出国。
  有些是真的要去学习真本事,而有些纯粹就是想要去见识“新世界”,甚至很多打着出去了就不再回来的信念。
  一个落后的国家对全球最先进的国家开放国门,那可是需要大魄力的。
  所以当年给大学生开放国门,上层都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有不少人担心派出去的人都不回来,那该怎么办?
  但是那年的大领导直接说,哪怕回来一个也是好的,如果不派,那就一个都没有。
  如此的魄力和格局,翻遍全球也没几个领导人有这样高瞻远瞩的眼光。
  而且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想想京大的俞东方,全班50个同学,49个出国留学。
  班上唯一没有出国留学的,就是这个“最没用”的俞东方。
  他不是不想出去,但谁叫他最穷最普通呢。
  而且这出去的49人里,等到他们毕业时却是没有一个人选择回国。
  要知道,这可是国内最顶级的高等学府。
  不过现实也是讽刺的,这个班里到了后来,混得最好的却是这个留在国内,“最没用”的俞东方。
  因为没人能想象的到,种花家仅仅用了不到两代人的时间,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走过的路。
  这才有了付雨琪她们这些,有着强烈民族自信的新一代。
  等到更后面“金牌讲师”在大漂亮家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对国外底层生活的滤镜。
  江依依看他板着个脸沉默了很久,终于忍不住开口道:“知非,你在想些什么呢,居然想的这么投入。”
  周知非抬起了头,咧嘴一笑:“我也没想什么,就是看到你们都这么的认真,我也情不自禁的认真了起来,正想着该怎么去打造你们呢。”
  江依依措辞严厉的说道:“你管这叫没想什么?这不是今天喊你过来的头等大事么?我将整个304宿舍的人叫过来,甚至把你的对象都叫过来了,就是要跟你一起商量这事的啊。”
  话音刚落,沈湘语下意识就支棱了起来,眼神亮亮的看着她。
  周知非在看到【女神宿舍】的三人都好奇的看着自己时,他眼睛转了转,正儿八经的开口道:“如果你们真的决定要用实际行动反击朴秀勋的轻视,那也不要等到下个学期了。趁着现在互联网上讨论的热度,不如就直接发歌算了。但这样一来,你们寒假回家的计划可就要被打乱了。”
  胡倩当即就应了下来:“这个没问题,我寒假的计划本来就没那么早回家。”
  付雨琪也是很果断:“我也不急,反正回早了也会被我妈嫌弃。”
  邱晴蕾同样没有犹豫:“我等下就把买好的高铁票给退了。”
  周知非的目光看向了她们,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江依依适时插话道:“别再纠缠这些小事了,如果她们到时候买不到票,大不了我叫人送她们回家。这个你就放心好了,我肯定会安排好。你直接的说,你到底想要怎么打造她们。”
  看得出来,她对【女生宿舍】非常的上心。
  周知非沉吟片刻:“女团最开始的定位是最为重要的,参考【Girl's Live】的风格定位,虽然她们主打的是时尚流行,但是在曲风和造型上是偏向于甜美风。
  既然要玩那就玩个大的,思密达不是对自己的Kpop很自信吗?那我们就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打败他们,这样打起脸来才会爽感十足。
  而且你们三个都是20岁左右的大好年纪,还是最为青春活泼的大学生年纪。所以走这样的风格,对你们来说也是最为合适,而且难度也不大,你们只需要做好本色演出就行。”
  江依依想了一会,道:“这个风格定位我没有意见,甜美流行风确实很合适。如果你让她们走纯欲御姐风,那样我才会反对。”
  周知非目光瞥了她们一眼,就她们脸上的朝气和大学生才独有的智慧,让她们欲也欲不起来啊。
  但江依依很快就是一脸的疑惑:“但你之前所写过的那些歌曲里,很少有这种风格类型的,所以你......”
  周知非直接挥手打断了她的狐疑,自信满满的说道:“没有什么所以!我觉得江师姐对我的了解还是太少,我不写甜美风不是因为我不会写,而是我没遇到合适的歌手。我跟你讲,没有人比我更懂甜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