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罗曼和他的林场
作者:窗外起风了 更新:2024-11-30 12:37
() 比莫斯科河宽阔数倍的鄂毕河,此时已经完全冰封,两岸是无边无际,白雪皑皑的森林。
夕阳西沉,漫天的彩霞投射到巨大的冰面,冰面又反射出彩虹般的虹光,整个湖面流光溢彩!
坐在后座的许知月,取出相机,不停地拍着,嘴里啧啧连声。
万尼亚也是特意放慢了车速,让她拍了个够。
万尼亚的住处到了。
新西伯利亚是当年为了修建远东大铁路建造的,整个城市,基本上都是五层楼高的赫鲁晓夫楼。
万尼亚就住在这样的一栋楼上。
房间比许知月在莫斯科住的勋宗楼还要狭小,目测不到六十平米,两居室的格局。
真不知道这么小的地方,万尼亚这种接近两米的大个子,是如何伸展开手脚的。
万尼亚帮忙将东西搬上楼,指着其中一个房间道:“你们这几天,就住在这里。”
娜塔莎从行李箱中取出三叶草羽绒服递给万尼亚:“万尼亚,你知不知道,我和斯薇达,现在一起做三叶草生意呢!”
“这个是我们的产品,送给你!”
万尼亚惊喜地接过羽绒服在身上试穿,嘴里说道:“娜塔莎,这几年没有你的消息,没想到你生意做这么大了。”
娜塔莎笑道:“那还是全靠我的中国幸运天使斯薇达!”
“我们这次来,要考察下新西伯利亚的皮衣和服装市场,当然,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想买新西伯利亚的红松子。”
“万尼亚,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途径,倒是可以给我们当个中间人,我们生意做成了,一定会感谢你!”
万尼亚的眼睛亮了。
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当老师,新西伯利亚的收入,被莫斯科低得多,他一个月的月薪,换算成美元,是令许知月难以置信的不到一百美金。
娜塔莎出手便送给他一件三叶草羽绒服这种紧俏货,如果真能帮忙做成生意,说不定,提成就能抵他一年的工资。
许知月看透了他的心思,道:“我们国内的客户,实力很强。”
“如果这次的松子价钱和质量让他满意,接下来,还有大单。”
“我和娜塔莎,都不可能频繁地跑新西伯利亚,确实需要一个熟悉当地的联系人。”
万尼亚听完,更有兴趣了,赶紧道:“上次娜塔莎提了一嘴这个事。”
“我当时想了想,我刚好有个学生的父亲,从前是国营林场的经理。”
“我明天便带你们去见他!”
如果有这层关系,那就太好了!
古今中外,无论哪个地方,家长对孩子的老师,都是极端尊敬,老师拜托的事情,没有不上心的。
事情比许知月她们预想的还要顺利。
第二天上午,万尼亚没有课,打了个电话约好时间,便带着许知月和娜塔莎,驱车来到新西伯利亚的郊外一排石头房子前。
一个皮肤在白人中算是黝黑的健壮中年男子,热情地迎了上来。
“万尼亚,欢迎欢迎!”那男子冲上来,给了万尼亚一个大大的拥抱。
“罗曼,好久不见,这是来自中国的贵客斯薇达,这位是我莫斯科的同学娜塔莎。”
(初次见面,以及万尼亚和家长之间,按理应该称呼姓氏,但是俄罗斯人的姓太长了,为了行文的方便,此处依然相互称呼名字。)
彼此寒暄后,罗曼将三人迎进屋内。
许知月和娜塔莎,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三叶草羽绒服和茅台酒,递给罗曼。
其他零散的方便面等物品,用个塑料袋装着,一并递给了罗曼。
出乎许知月意料的是,罗曼首先和万尼亚一样,惊喜地取出三叶草羽绒服试穿起来,接着拎过装满小玩意的塑料袋,从中间挑出一袋干脆面,也不客气,当着许知月他们的面就“嘎嘣嘎嘣”嚼起来,许知月下大血本买的茅台酒,他是正眼都没瞧上一眼。
三下五除二炫完一袋干脆面,罗曼竖起大拇指:“哈拉少!(俄语:好!)”
“走,带你们去参观下我们的林场!”
罗曼的林场,其实就位于他办公的石头房子背后,许知月是南方人,从未去过北方,眼前连绵不绝的红松林,还是震撼到了她。
积雪的森林,气温其实并不算低,只是那雪,实在是太厚了,走一步,一整条小腿都要陷进去,再费劲巴拉地抽出来,迈出另一条腿。
许知月来新西伯利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穿着一双过膝的厚底长靴,不过她身上那件长羽绒服就太碍事了,在雪地上拖来拖去。
四个人中,一米六十多点的许知月,最是迷你,她感觉自己,就像只短腿小柯基,跟在几只哈士奇身后。
牛高马大的万尼亚,被许知月这笨拙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道:“杰娃其卡(俄语:小女孩),要不让我背你吧!”
许知月不作声,继续深一脚浅一脚费劲儿地走着。
我这可是来找你们谈生意的,你们把我当小女孩看,那还了得?!
好在林场离得不远,走不了多久,终于听见罗曼叫了一声:“到了!”
许知月气喘吁吁地抬眼看去,所谓的林场,不过就是森林中的一大片空地,几个伐木工人,有一搭没一搭地用电锯锯着参天的松木。
空地的一侧,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巨大的红松木。
苏联的集体农庄,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代,曾经搞得如火如荼,苏联解体之后,这些农庄,也没有逃过私有化的命运。
失去了监管,大型农庄开始疯狂倒卖树木,当时国内的木材,有很多就是来自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看着这些红松木,许知月倒是很短暂地动了一下心。
但是,倒卖木材,这个需要动用的资金和人脉,还不是她这个初出茅庐的大学女生能够把控的。
能够把“六只松鼠”这条线抓住,以后有一笔稳定的收入,已经非常不错了!
“罗曼先生,你这些木材,是准备发往中国的吗?”许知月问道。
“算是吧!”罗曼道。
“这些木材,买主确实是中国人,不过,你是万尼亚的朋友,我也不瞒你。”
“我们这个林场,规模比较小,我没有直接的中国客户。”
“这些木材,都瓦夏从我这里订购的。”
“瓦夏是谁?”娜塔莎问道。
“是新西伯利亚最大的木材商人,几乎垄断了整个新西伯利亚的木材生意。”罗曼回答道。
“他的客户,有很多中国人,这些中国人,想买木材,只敢通过瓦夏,根本不敢直接来找我们这些林场。”
许知月心中咯噔了一下,不消说,这个瓦夏,肯定有是俄罗斯马匪中的一员!
()
夕阳西沉,漫天的彩霞投射到巨大的冰面,冰面又反射出彩虹般的虹光,整个湖面流光溢彩!
坐在后座的许知月,取出相机,不停地拍着,嘴里啧啧连声。
万尼亚也是特意放慢了车速,让她拍了个够。
万尼亚的住处到了。
新西伯利亚是当年为了修建远东大铁路建造的,整个城市,基本上都是五层楼高的赫鲁晓夫楼。
万尼亚就住在这样的一栋楼上。
房间比许知月在莫斯科住的勋宗楼还要狭小,目测不到六十平米,两居室的格局。
真不知道这么小的地方,万尼亚这种接近两米的大个子,是如何伸展开手脚的。
万尼亚帮忙将东西搬上楼,指着其中一个房间道:“你们这几天,就住在这里。”
娜塔莎从行李箱中取出三叶草羽绒服递给万尼亚:“万尼亚,你知不知道,我和斯薇达,现在一起做三叶草生意呢!”
“这个是我们的产品,送给你!”
万尼亚惊喜地接过羽绒服在身上试穿,嘴里说道:“娜塔莎,这几年没有你的消息,没想到你生意做这么大了。”
娜塔莎笑道:“那还是全靠我的中国幸运天使斯薇达!”
“我们这次来,要考察下新西伯利亚的皮衣和服装市场,当然,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想买新西伯利亚的红松子。”
“万尼亚,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途径,倒是可以给我们当个中间人,我们生意做成了,一定会感谢你!”
万尼亚的眼睛亮了。
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当老师,新西伯利亚的收入,被莫斯科低得多,他一个月的月薪,换算成美元,是令许知月难以置信的不到一百美金。
娜塔莎出手便送给他一件三叶草羽绒服这种紧俏货,如果真能帮忙做成生意,说不定,提成就能抵他一年的工资。
许知月看透了他的心思,道:“我们国内的客户,实力很强。”
“如果这次的松子价钱和质量让他满意,接下来,还有大单。”
“我和娜塔莎,都不可能频繁地跑新西伯利亚,确实需要一个熟悉当地的联系人。”
万尼亚听完,更有兴趣了,赶紧道:“上次娜塔莎提了一嘴这个事。”
“我当时想了想,我刚好有个学生的父亲,从前是国营林场的经理。”
“我明天便带你们去见他!”
如果有这层关系,那就太好了!
古今中外,无论哪个地方,家长对孩子的老师,都是极端尊敬,老师拜托的事情,没有不上心的。
事情比许知月她们预想的还要顺利。
第二天上午,万尼亚没有课,打了个电话约好时间,便带着许知月和娜塔莎,驱车来到新西伯利亚的郊外一排石头房子前。
一个皮肤在白人中算是黝黑的健壮中年男子,热情地迎了上来。
“万尼亚,欢迎欢迎!”那男子冲上来,给了万尼亚一个大大的拥抱。
“罗曼,好久不见,这是来自中国的贵客斯薇达,这位是我莫斯科的同学娜塔莎。”
(初次见面,以及万尼亚和家长之间,按理应该称呼姓氏,但是俄罗斯人的姓太长了,为了行文的方便,此处依然相互称呼名字。)
彼此寒暄后,罗曼将三人迎进屋内。
许知月和娜塔莎,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三叶草羽绒服和茅台酒,递给罗曼。
其他零散的方便面等物品,用个塑料袋装着,一并递给了罗曼。
出乎许知月意料的是,罗曼首先和万尼亚一样,惊喜地取出三叶草羽绒服试穿起来,接着拎过装满小玩意的塑料袋,从中间挑出一袋干脆面,也不客气,当着许知月他们的面就“嘎嘣嘎嘣”嚼起来,许知月下大血本买的茅台酒,他是正眼都没瞧上一眼。
三下五除二炫完一袋干脆面,罗曼竖起大拇指:“哈拉少!(俄语:好!)”
“走,带你们去参观下我们的林场!”
罗曼的林场,其实就位于他办公的石头房子背后,许知月是南方人,从未去过北方,眼前连绵不绝的红松林,还是震撼到了她。
积雪的森林,气温其实并不算低,只是那雪,实在是太厚了,走一步,一整条小腿都要陷进去,再费劲巴拉地抽出来,迈出另一条腿。
许知月来新西伯利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穿着一双过膝的厚底长靴,不过她身上那件长羽绒服就太碍事了,在雪地上拖来拖去。
四个人中,一米六十多点的许知月,最是迷你,她感觉自己,就像只短腿小柯基,跟在几只哈士奇身后。
牛高马大的万尼亚,被许知月这笨拙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道:“杰娃其卡(俄语:小女孩),要不让我背你吧!”
许知月不作声,继续深一脚浅一脚费劲儿地走着。
我这可是来找你们谈生意的,你们把我当小女孩看,那还了得?!
好在林场离得不远,走不了多久,终于听见罗曼叫了一声:“到了!”
许知月气喘吁吁地抬眼看去,所谓的林场,不过就是森林中的一大片空地,几个伐木工人,有一搭没一搭地用电锯锯着参天的松木。
空地的一侧,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巨大的红松木。
苏联的集体农庄,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代,曾经搞得如火如荼,苏联解体之后,这些农庄,也没有逃过私有化的命运。
失去了监管,大型农庄开始疯狂倒卖树木,当时国内的木材,有很多就是来自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看着这些红松木,许知月倒是很短暂地动了一下心。
但是,倒卖木材,这个需要动用的资金和人脉,还不是她这个初出茅庐的大学女生能够把控的。
能够把“六只松鼠”这条线抓住,以后有一笔稳定的收入,已经非常不错了!
“罗曼先生,你这些木材,是准备发往中国的吗?”许知月问道。
“算是吧!”罗曼道。
“这些木材,买主确实是中国人,不过,你是万尼亚的朋友,我也不瞒你。”
“我们这个林场,规模比较小,我没有直接的中国客户。”
“这些木材,都瓦夏从我这里订购的。”
“瓦夏是谁?”娜塔莎问道。
“是新西伯利亚最大的木材商人,几乎垄断了整个新西伯利亚的木材生意。”罗曼回答道。
“他的客户,有很多中国人,这些中国人,想买木材,只敢通过瓦夏,根本不敢直接来找我们这些林场。”
许知月心中咯噔了一下,不消说,这个瓦夏,肯定有是俄罗斯马匪中的一员!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