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参与义诊(2)
作者:一灯阑珊 更新:2024-11-30 00:24
()“老师们,”朱大夫抓住字眼,“多少老师?”三五位算多吧。
谁会去计算这种问题,林婉婉一时说不清楚,“几十个吧,我家乡学医规矩与长安不同,学生可以有许多老师,老师也可以有许多学生,双向选择。”
朱大夫一辈子没离开过长安,不知外地情况。他所经历的师徒关系远比林婉婉的更紧密。
哪会想到老师教一门课,一年带几百个学生,期末考试印上几副照片,问谁是本门课的任课老师的奇葩考题。
义诊最需要考虑的是性价比,大夫的诊金免了,只有一部分低价药材。
很多时候大夫也无能为力,只能告诉病人生的何种病症,开出药方。至于病人是否会去抓药全是未知数。
以朱大夫的经验,林婉婉第一位病人七日后不会到回春堂复诊,连那副药都未必会抓。
商人势利无非关注人的身家,厉害的大夫的“势利”起来祖宗八代连后辈子孙都看。
即使竭力将用药成本控制下来,药费仍然是不可承受之重。来义诊是求安心——暂时死不了,还能干活。
小家庭若是有一个病人,很快会把家拖垮,这就是穷人的悲哀。
治病贵主要在两方面,诊金贵药费贵。义诊药材不全诊金全免,“压榨”大夫针灸推拿才是最好的选择。
“朱大夫,您看看这位娘子可要行针?”林婉婉试着问道。
“可。”朱大夫点头。
随即两人面面相觑,林婉婉先开口,“我没带针。”不然你老亲自来。
说完心虚,她针灸刚刚入门。
“用老夫的。”朱大夫没听出潜台词,十分大方将针包分享出来。
林婉婉不能直说针灸刚学不熟练,否则病人会更紧张。
好在穴位不难找,捻起一根银针,在烛火上烤过消毒。按住病人右手,在手腕上方找到列缺穴,银针快准狠扎进去。
病人看不出来,朱大夫一旁冷眼旁观如何看不出她是针灸新手,只有新手才会这般“苦大仇深”地下针。
好在穴位没有找错,下针的角度深浅都没有问题。
林婉婉:“记住这个位置,以后头痛先按这里,如果没能缓解,就要去找大夫了。”
针还需扎一会,林婉婉让病人去旁边休息,继续叫下一位。
两盏茶后林婉婉将针灸的病人以及其他两位病人一起送走。
朱大夫在一旁啧啧称奇,三个病人,一点没弄混。看诊快而且从头到尾思路清晰,不知怎么训练出来的。
现代有多少人口,又有多少医生。正规医院一个医生一天的门诊量,说不定比长安许多小医馆一个月量还多。
林婉婉久经题海战术考验,又在“人海战术”中耳濡目染,三个病人,小意思。
朱大夫幽幽道:“学针灸多久了?”
林婉婉:“一个月。”之前只在模特、同学朋友身上实验过,今天头一次在病人身上扎。
朱大夫记得林婉婉自我介绍过学医五年,“之前在做甚?”数不清的老师们都教了些什么,误人子弟。
“读书,”林婉婉误会朱大夫的意思,“正经读书十二年,又学五年医学,总共加起来十七年。”
《女戒》七篇显然不需要用十二年来读,那么林婉婉读的是什么书?以朱大夫浅薄的了解大约只有一种,士大夫读的书才需要这么长时间来学。
士大夫和大夫只差一个字,地位天壤之别。
原以为是以医书启蒙,谁知是弃文从医。
又一个问题浮上心头,朱大夫:“你如今年岁几何?”
朱大夫是尊长,林婉婉不可能打哈哈说是永远十八的小仙女。即使是十八岁,在长安也属于“老姑娘”了。
林婉婉:“二十多。”具体多多少,闭口不言。
这倒叫朱大夫意外,看林婉婉相貌稚嫩性情天真,以为只有十来岁。
其实她的脸型偏童稚,五官早就长开。或许自幼周围环境好,没经过摧折,所以性情天真。
朱大夫有一些年长人的通病,“没成亲呀?”
林婉婉:“老家流行晚婚,三十岁前头婚都算早婚。”
朱大夫以为的晚婚——十八岁以后。
林婉婉以为的早婚——三十岁以前。
朱大夫得出结论,“你家乡应该都是长寿之人。”
早婚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早育,医者远比其他职业懂保养,朱大夫对其中不利隐约有认识。
可世情如此,寿命摆在那里,不得不提前谋算延续香火。
在寿命充足的前提下,才有晚婚的任性。
林婉婉:“您真是火眼金睛,第一个猜出我家乡人长寿。”不是全然恭维,第一次听见有人将婚姻和寿命联系在一起。
自己三人意外穿越是否会对人均寿命拖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后腿。
朱大夫有了兴趣,“寿数如何?”
具体数值林婉婉记得不甚清楚,“七十八岁左右,下一个目标是人均寿命八十。”
人均寿命七十八岁!
朱大夫第一反应是狂妄,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更是不敢想。
七十八十都可称为人之瑞,居然还能人均。
再想想又觉得合理,只有长寿之乡才能容忍女郎悠闲读书十二年,小辈三十成婚,才会容忍一个大夫学医五年却只学针灸一个月!
在长安,等四年十一个月,病人早凉了!
周围人寿数多在三四十之间,所以十几岁还未长成时火急火燎地成亲生子延续香火。
林婉婉看诊的新鲜感过去,看朱大夫吃完炊饼也休息好了,试探问道:“朱大夫,您来吧!”起身让位置。
看病耗费精力,朱大夫觉得现在工作模式很好,只需把关即可。
寿命长除了神仙庇佑外,医术必然有可取之处。他并不觊觎林婉婉的秘方,只想知道两方比较如何。
看出来当初应聘说擅治妇科病只是托词,实际常见病症都会处理。不过女大夫对女病人的确方便。
此时也不嫌弃林婉婉只是学医五年的半吊子大夫,朱大夫:“你继续吧!”
林婉婉能怎么办,少一顿饭又不会饿死。说到底这是朱大夫给她机会。
()
谁会去计算这种问题,林婉婉一时说不清楚,“几十个吧,我家乡学医规矩与长安不同,学生可以有许多老师,老师也可以有许多学生,双向选择。”
朱大夫一辈子没离开过长安,不知外地情况。他所经历的师徒关系远比林婉婉的更紧密。
哪会想到老师教一门课,一年带几百个学生,期末考试印上几副照片,问谁是本门课的任课老师的奇葩考题。
义诊最需要考虑的是性价比,大夫的诊金免了,只有一部分低价药材。
很多时候大夫也无能为力,只能告诉病人生的何种病症,开出药方。至于病人是否会去抓药全是未知数。
以朱大夫的经验,林婉婉第一位病人七日后不会到回春堂复诊,连那副药都未必会抓。
商人势利无非关注人的身家,厉害的大夫的“势利”起来祖宗八代连后辈子孙都看。
即使竭力将用药成本控制下来,药费仍然是不可承受之重。来义诊是求安心——暂时死不了,还能干活。
小家庭若是有一个病人,很快会把家拖垮,这就是穷人的悲哀。
治病贵主要在两方面,诊金贵药费贵。义诊药材不全诊金全免,“压榨”大夫针灸推拿才是最好的选择。
“朱大夫,您看看这位娘子可要行针?”林婉婉试着问道。
“可。”朱大夫点头。
随即两人面面相觑,林婉婉先开口,“我没带针。”不然你老亲自来。
说完心虚,她针灸刚刚入门。
“用老夫的。”朱大夫没听出潜台词,十分大方将针包分享出来。
林婉婉不能直说针灸刚学不熟练,否则病人会更紧张。
好在穴位不难找,捻起一根银针,在烛火上烤过消毒。按住病人右手,在手腕上方找到列缺穴,银针快准狠扎进去。
病人看不出来,朱大夫一旁冷眼旁观如何看不出她是针灸新手,只有新手才会这般“苦大仇深”地下针。
好在穴位没有找错,下针的角度深浅都没有问题。
林婉婉:“记住这个位置,以后头痛先按这里,如果没能缓解,就要去找大夫了。”
针还需扎一会,林婉婉让病人去旁边休息,继续叫下一位。
两盏茶后林婉婉将针灸的病人以及其他两位病人一起送走。
朱大夫在一旁啧啧称奇,三个病人,一点没弄混。看诊快而且从头到尾思路清晰,不知怎么训练出来的。
现代有多少人口,又有多少医生。正规医院一个医生一天的门诊量,说不定比长安许多小医馆一个月量还多。
林婉婉久经题海战术考验,又在“人海战术”中耳濡目染,三个病人,小意思。
朱大夫幽幽道:“学针灸多久了?”
林婉婉:“一个月。”之前只在模特、同学朋友身上实验过,今天头一次在病人身上扎。
朱大夫记得林婉婉自我介绍过学医五年,“之前在做甚?”数不清的老师们都教了些什么,误人子弟。
“读书,”林婉婉误会朱大夫的意思,“正经读书十二年,又学五年医学,总共加起来十七年。”
《女戒》七篇显然不需要用十二年来读,那么林婉婉读的是什么书?以朱大夫浅薄的了解大约只有一种,士大夫读的书才需要这么长时间来学。
士大夫和大夫只差一个字,地位天壤之别。
原以为是以医书启蒙,谁知是弃文从医。
又一个问题浮上心头,朱大夫:“你如今年岁几何?”
朱大夫是尊长,林婉婉不可能打哈哈说是永远十八的小仙女。即使是十八岁,在长安也属于“老姑娘”了。
林婉婉:“二十多。”具体多多少,闭口不言。
这倒叫朱大夫意外,看林婉婉相貌稚嫩性情天真,以为只有十来岁。
其实她的脸型偏童稚,五官早就长开。或许自幼周围环境好,没经过摧折,所以性情天真。
朱大夫有一些年长人的通病,“没成亲呀?”
林婉婉:“老家流行晚婚,三十岁前头婚都算早婚。”
朱大夫以为的晚婚——十八岁以后。
林婉婉以为的早婚——三十岁以前。
朱大夫得出结论,“你家乡应该都是长寿之人。”
早婚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早育,医者远比其他职业懂保养,朱大夫对其中不利隐约有认识。
可世情如此,寿命摆在那里,不得不提前谋算延续香火。
在寿命充足的前提下,才有晚婚的任性。
林婉婉:“您真是火眼金睛,第一个猜出我家乡人长寿。”不是全然恭维,第一次听见有人将婚姻和寿命联系在一起。
自己三人意外穿越是否会对人均寿命拖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后腿。
朱大夫有了兴趣,“寿数如何?”
具体数值林婉婉记得不甚清楚,“七十八岁左右,下一个目标是人均寿命八十。”
人均寿命七十八岁!
朱大夫第一反应是狂妄,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更是不敢想。
七十八十都可称为人之瑞,居然还能人均。
再想想又觉得合理,只有长寿之乡才能容忍女郎悠闲读书十二年,小辈三十成婚,才会容忍一个大夫学医五年却只学针灸一个月!
在长安,等四年十一个月,病人早凉了!
周围人寿数多在三四十之间,所以十几岁还未长成时火急火燎地成亲生子延续香火。
林婉婉看诊的新鲜感过去,看朱大夫吃完炊饼也休息好了,试探问道:“朱大夫,您来吧!”起身让位置。
看病耗费精力,朱大夫觉得现在工作模式很好,只需把关即可。
寿命长除了神仙庇佑外,医术必然有可取之处。他并不觊觎林婉婉的秘方,只想知道两方比较如何。
看出来当初应聘说擅治妇科病只是托词,实际常见病症都会处理。不过女大夫对女病人的确方便。
此时也不嫌弃林婉婉只是学医五年的半吊子大夫,朱大夫:“你继续吧!”
林婉婉能怎么办,少一顿饭又不会饿死。说到底这是朱大夫给她机会。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