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颜色字号[很大]
第1338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5-02-04 14:19
  ()“我们利益一体,都为薛家。母亲就别在这小小的内宅,为和儿媳妇争一时之快,而坏了咱们整体的兴旺。”
  薛青云起身,“明儿我叫素夏正常同您请安,到时请母亲宣布您的决定。素夏身子很好足够管理内宅,我叫大夫一直为她调着胎,不劳母亲操心。”
  “您只管等着抱孙子就好。”
  青云彬彬有礼起身刚要离去,身后丫头送来温补汤药。
  他接过来恭敬地端给母亲,亲自试了冷热,喂母亲一口口喝下,才离开。
  “咱们二爷真是孝顺,还是老夫人有福气。”伺候的下人夸赞。
  青云在门口顿了顿,听到这句话,微微一笑,抬脚走开。
  之后的日子,安静许多,一家子看起来和和美美。
  老夫人托病,只许媳妇们晚上来请个晚安,早起的免除了,大家清静。
  日子流水似的过去,老夫人的身子从抄家后,一日不如一日。
  现下出来走动,都需丫头搀扶,还要拄拐。
  大夫两三日就请到家中,说是身子不适。
  她也如青云所说,不再管理家里琐事,全都交给素夏。
  二媳妇本就聪明,没了老夫人掣肘,将家里管得井井有序。
  她肚子越发大起来,已看得出有孕,反而杏子的肚子,穿个宽松些的衣服,和姑娘并无区别。
  杏子身子也很灵活,已经开始出入宫禁,恢复当差。
  整个薛府一片祥和。
  只有青连觉得这片安祥不大对劲。
  从那日闹起来,青连把精神分了许多放在家中。
  以前不大注意的事,现在处处留心,特别是杏子开始当差后,常常不能按时回家,晚请安的变成了青连。
  待嫂嫂们请安后,他按时到母亲房里,与母亲说说话,喂她喝药,同她打发寂寞时光。
  言语间,他能感觉到母亲并不满意如今的日子。
  对于即将到来的两个孙辈,母亲更期待杏子能产下个孙儿。
  每提到素夏的孩子,母亲神色淡淡,饮了药擦擦嘴道,“不知她有没有福生得出个带把儿的。”
  青连当时以为母亲的意思——嫂子可能生的是闺女。
  ……
  马上春闱,薛家这一年要参加春闱的子弟众多。
  长辈们打算开祠堂,上香敬祖,祈求祖宗保佑薛家子弟能在春闱中蟾宫折桂。
  所以,举家忙碌。
  北院至今没有正经主母,还是南院薛母家里出人主持一切。
  这个担子自然落在素夏肩上。
  事务杂乱繁多,又加上有北院的妈妈们和大小管事人同来回事,她忙得脚不点地。
  大嫂与三弟妹冷眼旁观,无人插手。
  自从上次老夫人说过找不到花冠不让素夏掌家,最后失言,不了了之。
  老大老三媳妇就与二媳妇越发疏远。
  素夏只当两人希望落空所以心生怨气,她整日忙碌,哪有心思管旁人想什么,所幸杏子待她如初,还为她高兴。
  从杏子开始入宫,在家里碰见的机会更少。
  素夏虽忙,有时也觉寂寞,青云将薛家药材生意向外拓展,带着薛钟整日在外奔波。
  不过两人时常托人带稀罕玩意回来。
  有素夏的,也有秋霜一份。
  在她忙于家事时,大媳妇与三媳妇大把空闲,时常到老夫人院里消磨时光。
  这才隐约知道老夫人要剥素夏掌家权,意思让每个媳妇都试试。
  谁做的好,把家交给谁。
  可素夏不但不交,还令自己夫君来威胁老母亲。
  不依她,青云就要与母亲决裂。
  做母亲的哪舍得下儿子,她想当就叫她当吧。
  老大媳妇还专门挑了时机问素夏那花冠找到没有。
  素夏说老夫人不让找了,大媳妇冷冷一笑,说老夫人真想得开,价值连城一件宝物,说不要就不要,大方的很。
  这话原是阴阳素夏胡说,明明是没本事找到。
  素夏心在旁的事上,没听进去。
  慢慢的,两个妯娌与素夏莫名产生了嫌隙,这个裂痕随着素夏确定肚中怀的是个儿子而越深。
  特别是大嫂,老夫人当着大儿媳的面总感叹明明大儿媳出身最高,却眼看素夏怀着男孩,手把薛家大权。
  又把薛家在外的田产、庄院、铺子挂在嘴上提一提,顺口说说这些产业利有多大,也都给老二,薛家里外都是二房握在手里。
  说得多了,连大儿媳自己也觉得委屈。
  总之,阴阳怪气、挑三窝四这些招术,老夫人运用得炉火纯青,彻底把大嫂的怒意与委屈挑动起来。
  这掌家权本就该属于她的,这是嫁给薛母的大儿子时,两家说好的。
  就因为她肚子不争气!
  眼见开祠堂的时间越来越近。
  老夫人将大儿媳叫入自己房中,问她,“老大家的,你别觉得母亲我偏心老二,你到底有没有好好喝安胎药。”
  大儿媳委屈地说,“日日都喝着,一天没落下。”
  老夫人沉吟着,“我有副药,效果奇好,但只能用一次,也就是说,你只能有这一胎,你愿意试吗?”
  说药效奇好是好听的,真正意思是这药为“虎狼之药”,不管你底子如何,用了保你怀上。
  至于保不保得住,全仗运气。
  大嫂道,“母亲容媳妇想想。”
  “对,你好好想想,老大的妾室都生了孩子,你今年多大了?如今是认到你跟前,到底不是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孩子长大心思多了,希望日后心里只把你当亲娘。”
  她不多劝,打发走了大嫂。
  本以为老大媳妇忍不住晚上就会来,没想到她没过来。
  又过几天,接连几件事,彻底将大儿媳压垮。
  一件是庶出的孩子背着她,把亲戚给的礼物偷送到妾室房里。
  那孩子太天真,亲戚送礼各房都备的有,有些许差别,附了礼单。
  他拿了东西以为不说大娘就不知道。
  东西给了自己亲娘,小妾眼皮子浅,有点心机也只是小聪明,贪着儿子一片孝心,竟把东西留下了。
  大嫂对着单子不见东西起了疑,到小妾房里转了一圈,看到礼单上的几件物品。
  不是什么值钱玩意,都是送礼人的心意。
  孩子的行为却冷了大嫂的心,她把他当亲生的养啊。
  老夫人说的果然是对的,不是自己肚皮里出来的,不和自己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