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2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4-12-29 09:52
  ()这是昆明,乃至整个南明臣民们心中巨大的疑惑。
  十月初三,李定国率领主力部队抵达关岭。
  冯双礼、白文选两人的军队则集中于安顺。
  明军先锋祁三升、李如碧则进抵平坝,距离贵阳并不算太远。
  这些部队全部包含起来,大约是九万多兵马。
  画面中出现了李定国的身影。
  和之前相比,李定国明显憔悴许多,但表情依旧冷峻。
  “我们这一次的目标就是先收复贵阳,击溃在贵阳一带的鞑子主力。”
  “土司罗大顺已经奉朝廷命令,进攻新添。四川的王友进、王光兴也从思南府对湄潭发起了进攻,牵制鞑子的部分兵马。”
  “大家只要群策群力,鞑子是绝对不可能有任何机会的!”
  在场的诸将还是比较给李定国面子的,声音非常洪亮地开口应是。
  【从二月底到十月,李定国浪费在内斗上近八个月时间。】
  【在战场上,哪怕是浪费几天时间都要付出代价,更何况是整整八个月呢?】
  十月初五,贵州平越州,杨老堡。
  满清之前三路进攻贵州的主将罗托、赵布泰、吴三桂以及经略洪承畴全部在座。
  但这些名震天下的满清大臣们仅仅是坐在两侧。
  最上首的主位上,坐着满清安远靖寇大将军、信郡王多尼。
  多尼的到来,意味着满清最精锐、最强悍、最能打的八旗精锐,已经抵达了贵州。
  此时,贵州境内的满清军队已经超过了二十万!
  坐在主位上的多尼和众人商议了一番,最后站了起来,声如洪钟地给出了结论。
  “罗托,你和洪承畴经略两人领两万兵马驻守贵阳、新定地区,负责为大军料理粮饷,防止贵州新臣服之地生乱。”
  “吴三桂,你领五万兵马攻毕节,随后从七星关入云南。”
  “赵布泰,你同样领五万兵马,从都匀进攻安龙府,经黄草坝入云南。”
  “本王自领八万兵马,由贵阳直攻安顺,过安庄卫、关岭、普安入云南。”
  “大家都做好准备,十一月十四日发动进攻!”
  众人纷纷起身应是。
  有了过去几个月的胜利,此时的满清众将心里,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自入关以来,整整十五年的时间。
  这场满清征服天下的战争,也该到结束的时候了!
  【多尼率领八旗精锐抵达贵阳,让贵州清军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对明军形成了碾压之势。】
  贞观世界中,李世民看到这里,不由一声叹息。
  “八个月……李定国到底在干什么啊!”
  李勣连连摇头,一脸无语的表情:
  “八个月的时间,都够收复整个江南了!”
  “李定国竟然在昆明就这样浪费了八个月,实在令人无话可说。”
  在场的几名大唐将军纷纷开口吐槽,对李定国如此之慢的出兵速度表示不理解。
  突然,房玄龄心中一动,开口道:
  “李定国不会是因为后勤不够吧?”
  程咬金下意识反驳道:
  “怎么可能?云南都已经被孙可望治理十年,哪里会有后勤问题?”
  长孙无忌心中一动,开口道:
  “还真有这个可能,你们难道忘了李定国之前做的那些事情吗?”
  李世民若有所思,摸着胡须开口道:
  “孙可望麾下大将被召回,士兵被定为低人一等的秦军,那孙可望在朝堂中的官员想来也一定都被李定国排斥打压,免职去官者必定众多。”
  李治一拍大腿,道:
  “孙可望别的地方可能不行,但他的治国才能是得到金幕和历朝历代皇帝们认可的。”
  “李定国把这些孙可望提拔起来的官员全部罢黜殆尽,那整个云南的政务体系岂不是全部瘫痪?”
  “如此一来,后勤供应不上就很正常!”
  讨论到这里,贞观君臣心中再无任何疑惑。
  李世民摇了摇头,叹息道:
  “李定国啊李定国,政治智慧实在是太缺乏,眼光太短浅了!”
  “治国和领兵本来就是两码事,他就是不懂这个道理。”
  李治迟疑片刻,道:
  “难道李定国要对孙可望卑躬屈膝,才是正道?”
  李世民果断摇头,道:
  “大明是人心所向,李定国若是支持孙可望称帝,孙可望同样也是会败亡的。”
  李治哑然,片刻后道:
  “这意思,难道就没得救了?”
  李世民笑着摇头。
  “不,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
  “在击败孙可望之后,让刘文秀坐镇后方的昆明处理政务,李定国坐镇前线处置军务即可。”
  “如此一来,以刘文秀的辅政能力,云贵两省都会继续成为南明稳固的大后方,李定国也能在战场上发挥出他的优秀才能。”
  “这才是真正能让南明持续下去,从满清手中夺回江山的最佳抉择!”
  李治这才恍然大悟。
  “父皇所言极是,刘文秀其实就是上天送给李定国的萧何啊!”
  几秒钟后,李治又情不自禁地叹了一口气。
  “可惜……”
  可惜,没有如果。
  刘文秀已经死了。
  贵州也丢了。
  李定国一手制造出来的烂摊子,彻底无法收拾了。
  李治想着,情不自禁地将目光转到了金幕上。
  局势糜烂到这种地步,想要逆转就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
  那就是李定国再度创造奇迹,于贵州击溃清军主力,甚至斩杀清军主帅多尼。
  他,能做到这一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