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4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4-11-26 19:29
  ()【宋太祖赵匡胤:这就是传说中的铁甲舰啊,果然气势磅礴。】
  【汉武帝刘彻:坦白说,朕有点羡慕。】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大清已经拥有这样的铁甲舰了,只不过暂时还造不出来。】
  【宋太祖赵匡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合着你从别的国家买,还要给自己充大头?】
  【汉高祖刘邦:咱就是说,华夏文明如今发达,实在造不出来就承认,别这样搞,没意思。】
  弹幕密集飘过,画面中,巨大的铁甲舰已经靠近了码头。
  朱高炽欣喜不已,开口道:
  “皇祖,马上就能抵达北平府地界啦!”
  原本朱元璋是不愿意带朱高炽出来的,但无奈这孙子死缠烂打,也就只能答应下来。
  在朱高炽的身旁还有一个六岁左右的幼童,此刻正一脸好奇地左顾右盼。
  这幼童便是朱瞻基。
  祖孙三人走下了铁甲舰,坐上了前来迎接的汽车,在诸多渔民们敬畏的眼神中离去。
  “这里是海津镇,按照爹之前还没成为太子时的想法,他打算在此地设立一处港口,作为将来北平府成为都城之后的海上通航处所。”
  朱元璋嗯了一声,缓缓点头。
  “是有这个必要,运河的效率还是低了。”
  自从大明出现了铁路,有了更大的海船之后,通过京杭大运河进行的漕运就显得很不划算。
  许多漕运工人也觉得干这个不赚钱,转而进入工厂之中打工。
  漕运的规模这些年来不断减少,陷入消亡已经是肉眼可以预计的事情了。
  这种运输方式的变革,对大明来说显然是一件好事。
  汽车很快来到了曾经的燕王府,如今的大明帝国北方行宫。
  朱元璋在这里休息了一天,就带着孙子和曾孙穿上普普通通的打扮,在城中随意闲逛。
  朱高炽毕竟是恳求得到的外出资格,在当导游这方面可以说是非常的尽心尽职。
  “大父,北平城如今是大明沟通草原、东北、朝鲜等地的交通要津,还有不少倭人也在这里置办基业。”
  “可以说这里是大明北方最重要的核心区域了。”
  朱元璋微微点头,突然开口对着朱高炽问道:
  “你觉得现在大明迁都北平府有必要吗?”
  朱高炽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所以很快就做出了回答。
  “孙臣觉得似乎无此必要。”
  从金幕来看,朱棣迁都北平,一方面因为北平是朱棣势力的老巢,另外一方面则是出于稳固北部边疆的考虑。
  都城就在边境,那瓦剌鞑靼只要动一下大明,大明皇帝就必须得做出反应。
  但现在,无论是瓦剌、鞑靼还是女真、朝鲜,都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
  从北平府往陆地上的任何方向,要接触到大明的国境线都得至少一万里。
  北平,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后方了。
  那问题就来了。
  北平是大后方,应天府(南京)也是大后方。
  大明何必大费周章,将都城迁移到这里呢?
  朱元璋嗯了一声,不再开口说话,而是继续游览起来。
  大元王朝在这里定都近百年时间,给了这座城池之中的居民一种不一样的气质。
  元顺帝是在得知大明兵临城下之后就直接跑路去上都了,故而这座城市并没有遭受什么战火的摧残,基本上都还保留着元朝时候的模样。
  这也让朱元璋不免有些触景生情。
  这位洪武大帝,在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元朝子民。
  朱元璋感慨道:
  “这里让老夫想起了幼年时光。那时候虽然有些贫困,但家人都在身旁,也算幸福安乐。”
  一切的改变,都来自于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
  原本生活还勉强能过得去的朱家,就在那场大灾难中彻底四散。
  朱元璋的父母和多个兄弟姐妹饿死,他自己也被迫到皇觉寺出家,后来又沦为乞丐。
  接着,就是举世皆知,改天换地的故事了。
  一个声音突然传来。
  “这位兄台也觉得以前的日子挺好的吗?”
  朱元璋有些疑惑地转头一看,发现是一个素不相识,大约五十左右、高鼻深目的色目男子。
  这个色目人明显发现了朱元璋警惕的表情,笑道:
  “放心兄台,我并没有恶意,只是和你交流一下看法。”
  朱元璋心中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点头道:
  “是啊,以前在大元王朝的日子是老夫的童年,那时候真的挺好的。”
  色目人顿时变得热情起来,握住朱元璋的手。
  “我叫阿胡拉,很高兴认识你,朋友贵姓?”
  朱元璋沉吟数秒,道:
  “老夫姓武,单名一个洪字。”
  阿胡拉笑道:
  “武兄看起来也是有些身份地位的人,不如我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
  ……
  【几天后。】
  阿胡拉感慨道:
  “原来武兄也是在大元末年的那场大乱之中失去了诸多至亲。”
  朱元璋不动声色地点头。
  “对啊对啊,听阿胡拉兄台的意思,似乎你也在大元末年遭遇了变故?”
  阿胡拉连连点头:
  “唉,坦白说,我们家以前是为大元皇族效力,负责管理户部的。”
  朱元璋恍然道:
  “你们是二等人,我们是三等。”
  色目人的确是专门给元朝打理财政的,但“色目人”这个定义并不仅仅是某个种族,而是所有眼睛不是黑色的异族人之统称。
  阿胡拉点头道:
  “谁说不是呢?那时候我家可是有千亩良田,家里还有诸多仆役天天负责伺候。”
  “哪里像现在,唉,只能在这北平城之中当一个小小商贩,简直了。”
  朱元璋安慰了一句。
  “改朝换代,许多人大富大贵,也有许多人跌落尘埃。”
  “只能说,阿胡拉兄你的运气的确不是太好。”
  阿胡拉点了点头,对着朱元璋开口道:
  “武兄,你有没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大业?”
  朱元璋露出疑惑的表情:
  “什么大业?”
  阿胡拉左右看了一下,表情变得慷慨激昂了起来。
  “还能是什么?”
  “当然就是反了大明,光复大元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