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1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4-11-26 19:27
()乌孙人当然也不是傻瓜,他们也知道自己被匈奴人算计了,心里对匈奴人也是怨恨的。
可当时的匈奴如日中天,区区乌孙又怎么敢和匈奴帝国对抗?
只能忍气吞声,蜗居在西域,给匈奴伏低做小。
当然,乌孙毕竟也是一个比较强大的部落,匈奴人也担心把乌孙逼急了,就给了乌孙人一个权力。
那就是帮助匈奴掌控西域。
多年来,乌孙作为匈奴人的爪牙和打手,在西域北疆建立了国家,威慑整个西域所有小国。
匈奴人吃肉,乌孙人喝汤,各个小国的王族、官员们吃点残渣,共同压榨西域的普通老百姓。
这种模式非常稳定地持续了上百年,直到刘彻登基,汉匈战争全面爆发。
随着汉军一次次的胜利,匈奴帝国的实力不断被削弱,急需回血。
放眼周围,西域是唯一的血包。
匈奴自然而然地加大了对西域的吸血力度。
本来这也没啥,无非就是苦一苦西域老百姓嘛。
西域老百姓一直都是苦哈哈的,再苦一点也没什么。
但问题是,匈奴失血的速度太快了!
先是卫青一波波的放血,紧接着又来了个霍去病。
霍去病比卫青还要凶残,上来就是割肉!
右贤王所部直接被霍去病四次出征彻底打残。
这都不是普通的割肉了,这是活生生砍掉了匈奴单于伊稚斜的右臂!
伊稚斜为了维持自己的力量来继续统治这个辉煌的草原帝国,只能变本加厉,甚至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开始的时候,是苦一苦西域老百姓。
后来发现西域老百姓身上实在是没油水了,伊稚斜就把本该分配给西域国王、官员们的那点残渣都拿走了。
西域国王官员们气得不行,但面对匈奴这个庞然大物,依然还是敢怒不敢言。
可这还不够弥补右贤王部覆灭的损失啊。
伊稚斜干脆又把乌孙人喝的那点汤也都端走。
等于是西域所有的产出,通通都被匈奴人吃干抹净,一点不留。
这下乌孙人自然就不干了。
我们乌孙帮你打跑了大月氏,把祖地都让给了你匈奴的右贤王,还帮你镇守西域百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现在我们就喝点汤,你都不给?
乌孙王猎骄靡立刻就对匈奴单于伊稚斜提出抗议,要求把乌孙人的汤还回来。
伊稚斜一看,哟呵,现在大匈奴被汉朝欺负也就算了,你乌孙这条大匈奴养了百年的狗也敢跳出来和大匈奴狺狺狂吠?
我堂堂大匈奴帝国单于不要面子的吗?
按照草原强者为尊的传统,伊稚斜本打算亲征乌孙,把乌孙从上到下屠戮一遍,让乌孙继续乖乖地当小弟。
可伊稚斜没机会啊。
南边的大汉攻势实在是太猛了,伊稚斜根本不敢调动匈奴大军奔波几千上万里,去西域找乌孙的麻烦。
好在匈奴控制乌孙百年,想要在乌孙内部搞搞事,轻而易举。
在伊稚斜的授意下,乌孙内部爆发了巨大的内讧。
对伊稚斜不满的乌孙王猎骄靡遭遇了内部势力,主要是来自儿子大禄的挑战,焦头烂额自顾不暇,短时间内无法造成匈奴的麻烦。
在出发之前,刘彻和张骞商量的时候,他们还不太清楚乌孙国内的具体情况。
当时这对君臣的打算是,用大汉最近取得的胜利劝说乌孙保持中立,不支援匈奴即可。
这样大汉也就能断掉匈奴在西域的最大助力,对汉匈战争的整体局面是非常好的帮助。
随着张骞一路进入到西域,从各种势力的来往中逐渐搞清楚乌孙的具体情况。
这位大汉中郎将突然觉得,或许自己还真的有希望说服乌孙王猎骄靡,让乌孙成为大汉从西域方向插向匈奴的一把尖刀!
几百人的庞大使团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在城门口就被拦下。
通报了身份后,张骞就耐心于城门处等待着。
很快,一名衣着颇为华丽的年轻男子就带着一些随从策马而至。
“大汉使者在哪?”
男子来到张骞面前,带着笑容开口。
“我乃军须,是如今乌孙国的岑陬。”
“我代表我祖父,尊贵的乌孙王猎骄靡欢迎各位的到来。”
军须?
这个名字让张骞心中一动。
从之前打探到的情报来看,乌孙国内的乱局,这位王孙军须可是主角之一。
乌孙王猎骄靡年事已高,早年立长子为继承人,但这个长子却在几年前死了。
猎骄靡心痛之下,将长孙,也就是这个王孙军须立为新的继承人。
这下子,猎骄靡其他的儿子就不高兴了。
死了大儿子,应该让其他儿子来继承啊,怎么就让孙子辈来了?
猎骄靡毕竟统治乌孙多年,这些儿子们本来还不敢说啥。
正好猎骄靡因为利益和匈奴发生冲突,伊稚斜顺势支持猎骄靡的另外一个儿子大禄。
大禄带着上万人的兵马直接独立出来,和老爹猎骄靡形成对抗之势。
大禄声称,除非猎骄靡废掉军须,改立大禄为继承人。
否则,这场乌孙内乱就一定会持续下去!
张骞想到这里,心中不由欣喜。
乱,乱点好啊。
咱们当外交官的,就怕你国内不乱呢!
()
可当时的匈奴如日中天,区区乌孙又怎么敢和匈奴帝国对抗?
只能忍气吞声,蜗居在西域,给匈奴伏低做小。
当然,乌孙毕竟也是一个比较强大的部落,匈奴人也担心把乌孙逼急了,就给了乌孙人一个权力。
那就是帮助匈奴掌控西域。
多年来,乌孙作为匈奴人的爪牙和打手,在西域北疆建立了国家,威慑整个西域所有小国。
匈奴人吃肉,乌孙人喝汤,各个小国的王族、官员们吃点残渣,共同压榨西域的普通老百姓。
这种模式非常稳定地持续了上百年,直到刘彻登基,汉匈战争全面爆发。
随着汉军一次次的胜利,匈奴帝国的实力不断被削弱,急需回血。
放眼周围,西域是唯一的血包。
匈奴自然而然地加大了对西域的吸血力度。
本来这也没啥,无非就是苦一苦西域老百姓嘛。
西域老百姓一直都是苦哈哈的,再苦一点也没什么。
但问题是,匈奴失血的速度太快了!
先是卫青一波波的放血,紧接着又来了个霍去病。
霍去病比卫青还要凶残,上来就是割肉!
右贤王所部直接被霍去病四次出征彻底打残。
这都不是普通的割肉了,这是活生生砍掉了匈奴单于伊稚斜的右臂!
伊稚斜为了维持自己的力量来继续统治这个辉煌的草原帝国,只能变本加厉,甚至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开始的时候,是苦一苦西域老百姓。
后来发现西域老百姓身上实在是没油水了,伊稚斜就把本该分配给西域国王、官员们的那点残渣都拿走了。
西域国王官员们气得不行,但面对匈奴这个庞然大物,依然还是敢怒不敢言。
可这还不够弥补右贤王部覆灭的损失啊。
伊稚斜干脆又把乌孙人喝的那点汤也都端走。
等于是西域所有的产出,通通都被匈奴人吃干抹净,一点不留。
这下乌孙人自然就不干了。
我们乌孙帮你打跑了大月氏,把祖地都让给了你匈奴的右贤王,还帮你镇守西域百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现在我们就喝点汤,你都不给?
乌孙王猎骄靡立刻就对匈奴单于伊稚斜提出抗议,要求把乌孙人的汤还回来。
伊稚斜一看,哟呵,现在大匈奴被汉朝欺负也就算了,你乌孙这条大匈奴养了百年的狗也敢跳出来和大匈奴狺狺狂吠?
我堂堂大匈奴帝国单于不要面子的吗?
按照草原强者为尊的传统,伊稚斜本打算亲征乌孙,把乌孙从上到下屠戮一遍,让乌孙继续乖乖地当小弟。
可伊稚斜没机会啊。
南边的大汉攻势实在是太猛了,伊稚斜根本不敢调动匈奴大军奔波几千上万里,去西域找乌孙的麻烦。
好在匈奴控制乌孙百年,想要在乌孙内部搞搞事,轻而易举。
在伊稚斜的授意下,乌孙内部爆发了巨大的内讧。
对伊稚斜不满的乌孙王猎骄靡遭遇了内部势力,主要是来自儿子大禄的挑战,焦头烂额自顾不暇,短时间内无法造成匈奴的麻烦。
在出发之前,刘彻和张骞商量的时候,他们还不太清楚乌孙国内的具体情况。
当时这对君臣的打算是,用大汉最近取得的胜利劝说乌孙保持中立,不支援匈奴即可。
这样大汉也就能断掉匈奴在西域的最大助力,对汉匈战争的整体局面是非常好的帮助。
随着张骞一路进入到西域,从各种势力的来往中逐渐搞清楚乌孙的具体情况。
这位大汉中郎将突然觉得,或许自己还真的有希望说服乌孙王猎骄靡,让乌孙成为大汉从西域方向插向匈奴的一把尖刀!
几百人的庞大使团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在城门口就被拦下。
通报了身份后,张骞就耐心于城门处等待着。
很快,一名衣着颇为华丽的年轻男子就带着一些随从策马而至。
“大汉使者在哪?”
男子来到张骞面前,带着笑容开口。
“我乃军须,是如今乌孙国的岑陬。”
“我代表我祖父,尊贵的乌孙王猎骄靡欢迎各位的到来。”
军须?
这个名字让张骞心中一动。
从之前打探到的情报来看,乌孙国内的乱局,这位王孙军须可是主角之一。
乌孙王猎骄靡年事已高,早年立长子为继承人,但这个长子却在几年前死了。
猎骄靡心痛之下,将长孙,也就是这个王孙军须立为新的继承人。
这下子,猎骄靡其他的儿子就不高兴了。
死了大儿子,应该让其他儿子来继承啊,怎么就让孙子辈来了?
猎骄靡毕竟统治乌孙多年,这些儿子们本来还不敢说啥。
正好猎骄靡因为利益和匈奴发生冲突,伊稚斜顺势支持猎骄靡的另外一个儿子大禄。
大禄带着上万人的兵马直接独立出来,和老爹猎骄靡形成对抗之势。
大禄声称,除非猎骄靡废掉军须,改立大禄为继承人。
否则,这场乌孙内乱就一定会持续下去!
张骞想到这里,心中不由欣喜。
乱,乱点好啊。
咱们当外交官的,就怕你国内不乱呢!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