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4-11-26 19:16
()朱祁镇笑呵呵地提着一壶酒,对着王振道:
“王先生,朕这几日熟读孙子兵法,颇有所得,尤其是那《用间篇》,更是让朕茅塞顿开。”
“来来,咱们一起探讨一番这《用间篇》的微言大义之处!”
王振闻言,紧绷的心顿时放下。
他还以为是朱祁镇知道了自己私下和也先媾和的事情,来兴师问罪的呢。
王振忙笑道:
“奴婢洗耳恭听陛下的教诲,将来也好继续为陛下征战四方!”
金幕画面之中,切换成了一副地图。
地图上,三支蓝色箭头,正不约而同地朝着代表明军主力的红色箭头包围而去。
在其中一支蓝色箭头的后方,又有两支更小的红色箭头紧随其后。
【就在朱祁镇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王振已经下定决心,要在居庸关面前和也先分出一个胜负。】
【但王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也先口中的居庸关,只不过是一个障眼法罢了。】
【真正的决战,其实已经开始了!】
另一个大汉世界之中,汉武帝端坐皇位,一声轻笑。
“没想到这个也先还是有点脑子的,居然懂得先麻痹敌人。”
金日磾侍立在汉武帝身旁,闻言轻声道:
“不管是匈奴还是蒙古,都是从草原那饿狼环伺的环境之中脱颖而出。”
“也先既然能和冒顿单于一般统一整个草原,其手段心机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存在。”
汉武帝嗯了一声,看向一旁的太子刘据。
“据儿,你若是朱祁镇,你会怎么办?”
太子刘据闻言一怔,认真地思考了一会,才开口道:
“儿臣自认为是没有指挥大军的本事,若是真有匈奴人来袭,儿臣就坐镇长安,让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将军前去破敌便是。”
说话时,刘据心中有些惴惴。
汉武帝的好大喜功,那是众所皆知。
这种回答,恐怕并不讨喜吧?
下一刻,汉武帝笑声响起。
“据儿,你的决定是对的。”
刘据有些意外。
父皇竟然夸赞本宫了?
汉武帝微笑道:
“朕也是皇帝,朕也想要击破匈奴,但朕从来不会搞什么御驾亲征。”
“皇帝嘛,只需要坐镇京师等待前方捷报即可,何必要累死累活跑去前线,将自己置于险地呢?”
刘据忙道:
“父皇明见。”
说完这句之后,大殿之中又安静下来。
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威严的帝王,太子刘据虽然是他的长子,但在他面前也只能毕恭毕敬,一句多的话都不敢说。
汉武帝看着金幕,突然对刘据开口道:
“那本大明科举制度,你读得如何了?”
刘据忙道:
“不瞒父皇说,儿臣这段时间细细研读,觉得科举制度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制度。”
“但大汉想要推广科举制度,恐怕还是有一个难点。”
汉武帝咦了一声,道:
“什么难点,难道朕的大汉还有不如其他王朝的地方不成?”
朕可是千古大帝!
刘据闻言,小心翼翼地从袖子之中拿出了一本纸质书籍。
正是那本《大明科举》。
刘据将书籍举起,对着汉武帝道:
“父皇请看,这本书籍,它是由一种非常特殊的纸制成的。”
“咱们大汉现在用的,大多还是竹子制成的简牍。”
“简牍制作不便,成本也高,写的字数还少,存放也是一个大麻烦。”
“像《大明科举》全文,足足有三万字之多。若是换成简牍的话,起码得两百斤重的简牍才能写下这么多字。”
“可现在,这三万字仅仅就在儿臣手中这么一本薄薄的书里。”
()
“王先生,朕这几日熟读孙子兵法,颇有所得,尤其是那《用间篇》,更是让朕茅塞顿开。”
“来来,咱们一起探讨一番这《用间篇》的微言大义之处!”
王振闻言,紧绷的心顿时放下。
他还以为是朱祁镇知道了自己私下和也先媾和的事情,来兴师问罪的呢。
王振忙笑道:
“奴婢洗耳恭听陛下的教诲,将来也好继续为陛下征战四方!”
金幕画面之中,切换成了一副地图。
地图上,三支蓝色箭头,正不约而同地朝着代表明军主力的红色箭头包围而去。
在其中一支蓝色箭头的后方,又有两支更小的红色箭头紧随其后。
【就在朱祁镇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王振已经下定决心,要在居庸关面前和也先分出一个胜负。】
【但王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也先口中的居庸关,只不过是一个障眼法罢了。】
【真正的决战,其实已经开始了!】
另一个大汉世界之中,汉武帝端坐皇位,一声轻笑。
“没想到这个也先还是有点脑子的,居然懂得先麻痹敌人。”
金日磾侍立在汉武帝身旁,闻言轻声道:
“不管是匈奴还是蒙古,都是从草原那饿狼环伺的环境之中脱颖而出。”
“也先既然能和冒顿单于一般统一整个草原,其手段心机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存在。”
汉武帝嗯了一声,看向一旁的太子刘据。
“据儿,你若是朱祁镇,你会怎么办?”
太子刘据闻言一怔,认真地思考了一会,才开口道:
“儿臣自认为是没有指挥大军的本事,若是真有匈奴人来袭,儿臣就坐镇长安,让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将军前去破敌便是。”
说话时,刘据心中有些惴惴。
汉武帝的好大喜功,那是众所皆知。
这种回答,恐怕并不讨喜吧?
下一刻,汉武帝笑声响起。
“据儿,你的决定是对的。”
刘据有些意外。
父皇竟然夸赞本宫了?
汉武帝微笑道:
“朕也是皇帝,朕也想要击破匈奴,但朕从来不会搞什么御驾亲征。”
“皇帝嘛,只需要坐镇京师等待前方捷报即可,何必要累死累活跑去前线,将自己置于险地呢?”
刘据忙道:
“父皇明见。”
说完这句之后,大殿之中又安静下来。
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威严的帝王,太子刘据虽然是他的长子,但在他面前也只能毕恭毕敬,一句多的话都不敢说。
汉武帝看着金幕,突然对刘据开口道:
“那本大明科举制度,你读得如何了?”
刘据忙道:
“不瞒父皇说,儿臣这段时间细细研读,觉得科举制度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制度。”
“但大汉想要推广科举制度,恐怕还是有一个难点。”
汉武帝咦了一声,道:
“什么难点,难道朕的大汉还有不如其他王朝的地方不成?”
朕可是千古大帝!
刘据闻言,小心翼翼地从袖子之中拿出了一本纸质书籍。
正是那本《大明科举》。
刘据将书籍举起,对着汉武帝道:
“父皇请看,这本书籍,它是由一种非常特殊的纸制成的。”
“咱们大汉现在用的,大多还是竹子制成的简牍。”
“简牍制作不便,成本也高,写的字数还少,存放也是一个大麻烦。”
“像《大明科举》全文,足足有三万字之多。若是换成简牍的话,起码得两百斤重的简牍才能写下这么多字。”
“可现在,这三万字仅仅就在儿臣手中这么一本薄薄的书里。”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