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多么熟悉的亡国之象啊
作者:拾筝    更新:2021-10-28 05:54
  “小姐。”跟着她的胖丫头走不动了:“奴婢也好饿,我们也去吃点东西吧。”
  沈依依摸摸肚子,又看看嬴黎,准备瞧瞧她吃谁家的最香,结果发现她吃的都挺香,一下就为难了。
  “吃...”
  “干什么的?”
  她们头顶突然炸出一个声音,把她们俩吓得腿肚子发软,尖叫着就瘫地上了,哆哆嗦嗦的回头,目光不断往上抬,才发现人高马大的嬴淮。
  他刚从城外整军回来,一身戎装满是灰尘,瞧着凶神恶煞。
  沈依依没认出他,一边哭一边喊,拉着胖丫头跌跌撞撞的跑了。
  这边动静太大,嬴黎已经冲过来了,看看哭着喊着跑了的两个小姑娘,再看看灰头土脸像个土匪的嬴淮,她把嘴里的烧饼先放了放:“不肖子孙,大白天的在巷子里堵小姑娘。”
  “不是。”看着她怀里那一大堆吃的,嬴淮都懒得慌张:“姑奶奶,你被跟踪了。”
  嬴黎咬了口烧饼:“我知道啊,两小姑娘又没什么威胁,你管她们干嘛?”
  嬴淮有点委屈,可还是替她拿了所有东西,跟着她回家的时候就说:“姑奶奶,可能要出大事了,我去城外整军,发现了一些灾民。
  虽不多,却也打听到今年的秋收不如意,但好些地方的粮税又高的吓人,而且一些朝廷新任命的官吏,除了朝廷规定的赋税之外,还额外增加税收,百姓入不敷出,只能离乡逃命。”
  “怎么会这样?难不成无人监察吗?”嬴黎没胃口了。
  “自然是有的,如今就看监察的人有没有发现了,如果发现,折子应该会立刻送上来,这是大事,耽误不得。”
  嬴黎琢磨了一下,把嬴岐给自己的荷包递过去:“那你再辛苦一趟,去买点馒头送出去。”
  “不能送。”嬴淮拉着她回家:“您现在算是官眷,没有朝廷同意,官眷私自赈济灾民会被认为是在笼络人心,而且,一旦被灾民得知来邺城有吃的,就会吸引很多人来,到时候问罪也会追查下来。”
  嬴黎被他往前拽了几步,甩开他的手:“这是什么破规定?朝廷自己没管好自己的大臣,让百姓吃不上饭跑出来,还不许好心人给口吃的了?”
  “规矩就是这样。”嬴淮说的很肯定:“除非有办法让人抓不住把柄,否则,朝中哪个大臣弹劾一本,就够嬴氏喝一壶了,姑奶奶,想整嬴氏的人不少。”
  嬴黎抱着手想法子:“晓得了,这样,现在回家让人多做些包子馒头,傍晚的时候安排两个人拉出城去,嬴氏有钱,那些馒头我当泔水不要了,谁管我?至于灾民会不会来邺城,关我屁事,难不成我连倒泔水的自由都没了?”
  “...好吧。”嬴淮反驳不了,干脆去办。
  当天傍晚,丞相府小厮就拉着一车馒头出了城,除了现有的馒头,还有碎银子和小半袋的粮食。
  灾民不多,拿了东西好些人就走了,并不打算真的进城。
  毕竟是天子脚下,他们即便进去了也会被赶出来,还不如见好就收。
  嬴黎一下子花出去那么多钱,丞相夫人知道了也没过问,还让嬷嬷送了几荷包碎银子和金豆子过来。
  送东西的嬷嬷有资历,瞧见拉长了脸的秦嬷嬷也从容不迫:“夫人说,这些日子应酬颇多,怕姑奶奶手头用度欠缺,为此多送些过来,若有不够,着人到账房支取就是。”
  “好,我知道了。”嬴黎数着里面的钱,计算着能买多少粮食。
  送东西的嬷嬷一走,秦嬷嬷便端着她那副大户人家出身的嘴脸挑刺:“姑娘是闺阁女子,本不该独自出去抛头露脸,既然已经抛头露面,也不该插手外事才是,如此铺张浪费,即便丞相府家底殷实,也对家族无益。”
  “嬷嬷有空在这说我,不如回宫去告诉皇后一声,让她好好问问自己男人和儿子是怎么治国的,皇城周边都出现灾民了,还搁那装眼瞎呢。”嬴黎把钱收好:“而且,嬷嬷说的外事是什么?难不成让我大鱼大肉,而无视城外灾民饿死吗?”
  秦嬷嬷的脸色稍稍和缓:“可这样做,到底会给丞相府招来麻烦。”
  “我看谁敢,饿的不是自己才会装着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说别人多管闲事,届时谁敢瞎比比,你看我敢不敢把人抓了直接饿死他。”她又要出门,秦嬷嬷心中不悦,却也跟着。
  灾民虽然被打发了一批,但各地的灾民渐渐多了起来。
  清明前后就开始闷热的天气,让各地雨水极少,四处动乱,朝廷官员又不作为,农耕人手不足,到了秋收,所有的后果便齐刷刷的开始显现。
  秋收少,赋税高,各地动乱,国库亏空。
  瞧着嬴岐桌上那些各地公文,瞧着老头儿紧蹙的眉头,嬴黎觉得这一幕无比熟悉。
  幼时,她也见过这样的情景。
  “燕王只怕到死都没想到,大周亡国之象,会和前朝一模一样。”嬴黎靠在门外的藤椅上,瞧着院里的花草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蔫巴。
  嬴岐焦头烂额的从一堆公文里站起来:“其实这也有挽救的办法,只看有多少人愿意割肉渡劫了。”
  “什么办法?”嬴黎示意他过来坐会儿。
  老头儿慢慢走过来,捶着自己因久坐而酸痛的老腰:“想必姑姑也看见了,邺城权贵吃穿不愁,山珍海味也不过家常菜色,谁管百姓是不是吃糠咽菜饥寒交迫?”
  嬴黎去他身后给他捶捶腰,嬴岐有点慌张,推拒了几下也就接受了:“说来本不该如此缺粮缺钱,只是权贵霸占的太多,才让百姓没有一分得利。
  若是权贵愿意节省些,将自家私藏的粮食布帛拿出来助百姓渡过难关,百姓自然感恩戴德且致力于农耕,最多三四年,又是天下太平。
  可坏就坏在谁也不愿意把攥在手里的好东西松开,生怕吃了亏,不仅不松开,反倒攥的越紧,心也越贪,更眼馋百姓手里仅剩的那一点点。”
  “这办法很好实现啊,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全杀了,抄家问罪,他们手里的东西不就一点不剩的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