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老朱当街教子,蒋瓛人麻了!
作者:塞北大刀客    更新:2024-11-25 09:58
  ()听到这话。
  朱标微微一怔。
  微服私访?
  这件事,父皇可是做的极少。
  毕竟,每日批阅奏章、处理政务都忙不过来。
  微服私访可是要浪费不少时间!
  朱标忍不住道:“父皇日理万机,着实辛苦!儿臣不通民情是儿臣之过,微服私访这件事,还是让儿臣自己去吧!”
  朱元璋摇摇头,道:“对咱来说,国家大事自然重要!
  咱这里批的每一封奏章,背后都关系千万臣民,一方安宁!
  但是,教导储君同样是咱的责任!
  咱身上背的是大明江山子民,教导你,就是为了未来的大明江山子民!
  不必多言,无非今晚少睡会!
  咱这么多年,什么苦没吃过?这点事情还是无碍的!”
  朱标心中不愿朱元璋劳累,但也无法阻拦,只得苦笑称是。
  其实。
  朱标也不是完全不知民间疾苦。
  甚至很多时候,他表现的比老朱还要体恤民情,心疼百姓。
  譬如开国初期。
  年仅十五岁的朱标巡察扬州。
  眼看着扬州百姓饥肠辘辘,拦驾乞讨。
  心地慈悲的朱标不忍百姓挨饿自己却无能为力,竟然命令属下拆了马车,当场杀了自己的马,给灾民煮肉吃。
  朱元璋也担心朱标这个储君不接地气,所以还曾命朱标亲赴民间,体验百姓艰难。
  朱标也是深有感触的。
  不过。
  随着国事越来越安定。
  朱标就很少有机会再去民间经历见识了。
  而这一次。
  朱元璋忽然发现,朱标虽然对百姓的贫苦有所了解,认识却并不深刻。
  有些东西。
  他老朱心里明镜一般。
  但朱标却对此表现的十分懵懂。
  朱元璋决定,还是让朱标亲身体验一番,才能真正了解生活在大明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的真实情况。
  这比让那些腐儒教导、或者说自己言传身教来的更有意义!
  毕竟,朱标对于朱元璋的意义,远不同于其他儿子。
  朱标生于龙凤元年。
  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
  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便被立为世子,寄予厚望。
  更是在大明建立后,于洪武元年就被立为了太子,正式成为帝国接班人。
  可以说,朱标对朱元璋来说,不仅仅意味着是太子,更是他的儿子。
  从小到大。
  朱元璋都将朱标带在身边,言传身教,精雕细琢。
  指望着他继承大业,成为大明未来的优秀帝王。
  洪武十年的时候,朱元璋曾经向太子朱标放权,让他署理政务。
  当然,老朱贪权的毛病并没有改,最终,请朱标参赞政务变成了朱标听取臣子汇报,最终拍板的还是老朱。
  朱标终其一生,也没有真的做过什么事和决断。
  但朱元璋平日里,还是不会忘了教导朱标。
  一天到晚将他带在身边,无论处理政务,还是与大臣谈话。
  基本上,都要长篇大论地教导朱标一番。
  而这一次。
  朱元璋硬要带朱标去微服私访,便是为了让朱标对民间、对百姓、对阶级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知。
  不是这个天下富庶了,百姓就一定过得好!
  很多国策,也不是减税
  这一点,对于朱标未来会不会被臣子蒙蔽,会不会判断失误,作出什么错误决断,很重要。
  何况。
  朱元璋很久没有去过民间,这一次,也是心中好奇。
  应天府。
  朱元璋和朱标走在街上。
  两人都是一身平民打扮。
  骤然从皇宫大殿的森严紧张中摆脱出来,朱元璋和朱标倒是放松了不少。
  尤其是老朱,更是满脸堆笑,全没了往日的威严,看上去就跟个普通老头差不多。
  身边跟着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以及数十个便衣锦衣卫,暗暗分布在前后左右。
  蒋瓛身边。
  锦衣卫同知余诚小声道:“大人,这次任务出的也太急了!咱们根本来不及侦查四周!陛下身边可都是真正的老百姓!不是咱们的人伪装的!
  而且,咱们这些人也难面面俱到啊.”
  蒋瓛皱眉道:“这些本官都知道!那能怎么办!陛下要咱们做什么,咱们只管做到最好便是!”
  余诚苦涩道:“太难了大人,我很紧张啊这一次,实在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别说陛下真的遇刺了,就算是被惊吓了,咱们是不是都是死罪?”
  蒋瓛低声怒道:“住口!当了这么多年锦衣卫,还不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吗?本官平时都是怎么教导你们的!”
  余诚干笑一声,道:“大人说的是只是属下确实做不到如大人一般淡定.”
  “磨剪子勒,戗菜刀——!”
  蒋瓛眼神一愣。
  “刀?快!保护陛下!”
  余诚看看蒋瓛,结巴道:“大大人,那个是老百姓喊的,是磨剪子菜刀的!”
  蒋瓛擦擦额头冷汗,看了余诚一眼。
  “当锦衣卫,既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也要保持高度警惕!”
  余诚干笑一声,连连点头,道:“是!是!”
  “卖鱼嘞——!包杀!”
  “杀?保护陛下!”
  说话间,蒋瓛就要抽出手里的刀。
  余诚一把按住。
  “大大人!别紧张!这是卖卖鱼的!”
  蒋瓛怒道:“卖鱼的喊什么杀!一会等陛下走了将他拿下好好审审!今天敢杀鱼,明天就敢欺行霸市,为祸乡里!”
  “是!”
  朱元璋和朱标走在街上,看着满目繁华,倒是轻松自在。
  朱元璋忍不住感慨道:“当年前朝暴政,咱打进应天,那是一片瓦砾,百姓困窘,可没有今日这般繁华景象!”
  朱标笑道:“应天毕竟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如此景象,倒也在情理之中!”
  朱元璋点点头。
  自言自语道:“繁华吗?许是繁华的,不过,太子还要看的更仔细些!”
  朱标打量着街上。
  商铺林立,人流如织。
  虽然按照朝廷的规定,商人们只许穿绢和布衣,但即便是如此。
  这些商人也穿出了自己的风格。
  不同于普通人的布衣。
  他们的布衣或绢衣上,都纹绣着繁复精美的图案,设计合身又大方,即便是简简单单一件布衣,也显得价值不菲。
  更有甚者,在他的布衣外套里面,分明是绸缎。
  看着颇有几分古怪。
  应天算得上是整个大明富贵人家最多的地方了。
  街上不时有勋贵、官宦子弟路过。
  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绫罗绸缎,衣服上绣着金线甚至珍珠,说起来话,也满是傲慢。
  带着与生俱来的优越和桀骜。
  店铺的掌柜和伙计忙前忙后,满脸堆笑。
  朱标看向朱元璋,小声道:“父皇,儿臣看,也没有什么异样!”
  朱元璋笑笑,道:“咱怎么看着,有人面黄肌瘦,坐在路边,只为卖几捆菜?
  你看看街东面,那里还有乞丐!
  你再看看这边,这些小摊贩的衣服上,补丁都破了!衣角都是破烂!你说,他们的衣服穿了多久了?
  太子,咱若是带你去城郊,你信不信,还有更穷的人,甚至他们吃不饱饭,每日都在生死间挣扎!
  这,就是咱治下的大明!
  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即便是咱拼命抑制富商巨户,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朱标看向朱元璋所指。
  这才恍然!
  原来,他看到的盛世繁华之下,贫穷与饥饿都躲在角落!
  不是他眼睛有问题,只是这些人夹杂在这样一座大城当中,确实太不起眼了。
  一时间。
  朱标有些瞠目结舌!
  他看向朱元璋,忍不住道:“这怎么会这样?
  应天的富人勋贵这么多,寻常百姓卖给他们东西,为他们做些事情.
  总能赚到不少银子吧,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穷人?
  即便是这些人从手指缝中随便露个一星半点,都够这些百姓吃饱穿暖了!
  为什么他们还会这么穷?”
  朱元璋看向朱标,笑问道:“是啊,为什么他们还会这么穷?”
  朱标皱紧眉头,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咱告诉你!因为这些富人连从手指缝中露出一星半点的好处,也不愿意给这些平民百姓!
  有钱有权的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这一点咱小的时候就知道!
  咱17岁的时候,爹、娘前前后后都饿死了,你爷爷为那狗财主种了一辈子地,咱想着,总得给他们一块坟安葬吧?
  结果如何?
  咱去求那个财主,那狗财主却连一块葬身之地都不愿意给!
  这穷人啊在这些有钱人的眼里,那根本就不算人!
  他们凭什么要将自己的好处分给穷人?
  想都别想!
  他们只会趁火打劫,只会借着大灾之年,高价卖他们的粮,低价收百姓田!让百姓做他们的猪狗!死了以后抛尸荒野,再去买更多的地,坑更多的百姓!
  所以,太子你明白了吗?”
  朱标有些懵懂,心中似乎隐隐约约有了答案,但还不够明确。
  朱元璋笑笑。
  “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咱也理解!
  那咱来告诉你!
  太子,这天底下,从来就没有公平可言!
  施政之要,则是要调节公平!
  尽量不要让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咱对你的能力、见识,都不担心!
  但唯独担心你被手下人欺瞒!
  尤其是读书人!
  哼!
  当年,你为了给宋濂求情,竟然不惜跳进金水河!
  可是你知道吗?
  这些读书人,又哪里是什么好东西了?
  咱如今得用着他们治理天下!
  但这天下可万万不能真的落入他们手中!
  洪武初年,那些文官就劝咱优待读书人!他们劝咱,免了读书人的徭役和税!
  咱一开始觉得有道理啊!
  咱是马上打天下,但是不能马上治天下!
  咱打这天下也是用了朱升、李善长、刘伯温的计策!
  优待读书人理所应当不是?
  可是后来咱再一想!
  这些读书人缺钱吗?
  真正缺钱的人读得起书吗?
  咱从小到大都是文盲大老粗一个,怎么能当个读书人呢?
  你得有钱才行!”
  朱标听着朱元璋的话,连连点头。
  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
  朱元璋哼道:“咱若是真的彻底免了这些读书人的徭役和田税,朝廷以后用银子会去找谁?
  不管朝廷收谁的税,最终也得花那么多银子!
  到时候,不能收读书人的税,又不能收勋贵皇亲的税!这些税,岂不是都要落在百姓的头上!
  若是遇到个灾年,这些百姓吃不饱饭,还要交税,最终要么饿死,要么卖田!
  到时候,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天下也就离大乱不远了!
  所以最后,咱只是免了这些读书人的徭役,并没有免除田税!
  优待咱给了,但不能多给!
  否则,坑的只会是穷人,最终反过来坑了咱的江山!
  你想想,咱是一开始就想当皇上吗?
  咱只想吃得饱,穿的暖,再娶个婆娘生一群娃!
  可是能行吗?
  咱最后混的要饭都要不到了!
  咱是硬生生被这暴元的乱政逼成皇上的!
  太子,若是有朝一日,咱走了,你可得记好了。
  不管国家施行什么样的政策,都得考虑好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平衡!
  千万不要想着富人富了,穷人也会跟着富!想都别想!
  这应天府,富者鲜衣怒马,穿金戴银,贫者卖儿鬻女,沿街乞讨,就是明证!”
  朱标听完这番话,顿时深有感触,连连点头。
  “父皇说的是!”
  朱元璋满意一笑。
  “你若是真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咱也就放心不少。
  这天下富商巨户越多,可就越不是好事!
  咱这洪武朝,始终都在打击他们!
  你若是坐了江山,也不能放松这一点!
  说句不好听的,咱们皇家,才最该干劫富济贫的事!若是轮到百姓自己干了,咱皇家,也就要到头了”
  朱标连连点头,道:“父皇说的是!儿臣一定谨记!”
  朱元璋满意笑笑,不再提起这事。
  只是四处打量着,笑道:“这应天府,到底是繁华所在!咱这次出来,倒是颇为开眼!呵呵”
  忽然。
  朱元璋发现不远处,正有人争吵着什么。
  不由好奇。
  带着朱标向人群中走去。
  蒋瓛眼看着这爷俩方才明明走在僻静处聊天,现在怎么突然又扎人堆里去了!
  不由一阵叫苦,急忙快步跟上!
  人群聚集处,是一家盐行,上面写着四个大字。
  曹氏盐行!
  今天还有一更,争取破万!感谢大家订阅!目前只有700订,等破千均了开个群,给大家抽红包玩!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