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黄袍加身
作者:诌州舟    更新:2024-11-24 16:45
  ()宿元景拿出圣旨宣读,戴宗表情比吃了屎还难看。
  他认为这是杨长刻意安排,便再次隐晦提醒宋清离开。
  宋江本不希望拉拢杨长,毕竟这些老梁山兄弟有不少矛盾,强凑在一起大家脸上都不好看,赵构却听从宰相黄潜善之言,借宣诏名义到威胜打探虚实。
  戴宗与宋清刚进风月关,就被孙立派人一路护送至威胜,到了驿馆又有武松、杨俭作陪,除了沿途看到种麦带笑的农人,就是昨晚在驿馆客套寒暄,根本没得到有价值的情报。
  宋清会意客气请辞,杨长却从他客套入手,美其名曰要尽地主之谊,在太尉府宴同时请两方,并将威胜的梁山兄弟叫来作陪。
  杨长开口,如同军令。
  宋清、戴宗根本无法拒绝,只得迎着头皮留下吃酒。
  开席前,蒋敬、乐和、杜兴、侯健、蔡福、蔡庆、安道全、皇甫端等熟面孔,悉数出现在太尉府。
  宋清在梁山提调筵席,每次梁山宴请都在后方忙碌,所以没有戴宗那么多感触。
  而戴宗身为宋江心腹,哪次不是坐在筵席前排,与花荣、李逵等人同席?
  此时一群靠后地煞,频频举杯与自己劝酒,让他感觉到特别不自在,这厮为了修炼神行术,常年吃素还滴酒不沾。
  之前在梁山聚首,戴宗因为是宋江心腹,没人敢劝他吃肉喝酒,但现在到了杨长地盘,乐和等人得了杨俭嘱咐,仿佛忘记有这个禁忌,以热情为掩护不停劝。
  “就喝一杯!”
  “这酒是素酒。”
  “不行?男人怎么能说不行?”
  “不吃肉也不喝酒,这活着有什么意思?”
  “你看不起我?”
  戴宗耳边如苍蝇嗡嗡,他神行术虽然独树一帜,但要论起舞刀弄枪,就比宋清略微强点,哪敢在杨长席上发怒?只能如祥林嫂般解释。
  “我真不能喝,一滴都不可以。”
  “肉也不能吃,否则法术不灵.”
  “大家都是兄弟,我怎会看不起?”
  宋清发现情况不对劲,便主动为他挡酒挡肉解围,结果架不住对手数量太多,筵席没结束就醉倒。
  当日午后,天气阴沉。
  赴宴宾客,陆续辞别。
  戴宗不顾众人‘挽留’,执意当天下午就要离去。
  宋清醉得不省人事,戴宗带着神行上路不便,也知道杨长有监视之意,遂与去看姐姐的乐和驾车同行。
  马车远去,铃铛渐消。
  杨俭来到杨长身边,轻声道:“昨日驿馆宴请,这厮一直与我问东问西,还打听杨过与小龙女,我怎么能告诉他?估计传诏是假,打探情报才是真。”
  “呵呵。”
  杨长笑着反问:“所以你今日找人为难他?别忘了最后酒都是宋清喝的,人家在梁山那么照顾你.”
  “大家现在各为其主,我首先要为兄长负责,别不是做错了吧?”
  “并没有,先公后私,你做得很好。”
  看到杨俭一脸狐疑,杨长拍着他肩膀喃喃说道:“我对宋清也恨不起来,只希望宋江好好舔他的赵构,千万不要来惹我们,否则哼哼.”
  “可惜我不是练武的料,不能帮兄长上阵杀敌。”
  “我不缺带兵的将军,缺治理地方的政才,平日没事多向唐恪请教,他可是做过宰相的。”
  “是”
  杨俭点头的瞬间,杨长看到武松与卢俊义有说有笑,而唐恪、宿元景却拉着手聊天。
  刚才在席上,唐恪想了解京城朋友近况,却因两人中间隔着闻焕章,许多想说的话没有机会问,所以临别之际依依不舍。
  经过闻焕章昨夜试探,宿元景对杨长的印象很好,但他家人此刻都在东京,是不可能马上投靠过来的。
  闻焕章忧心泽州政务,也打算当天与宿元景出发。
  可杨长看到周围的画面,瞬间想起还有事没做完,于是让闻焕章多留一夜,这样就把宿元景也多留一夜。
  次日一大早,闻焕章与宿元景启程。
  车队出了威胜城南门,看到杨长与武松都在,旁边有小卒端着酒,看来是亲自饯行。
  一番客套,杨长直言不讳,道:“陛下封我河东、河北制置大使,是不是这两地所有官员,都应该听从我调遣?”
  “话虽如此.”
  宿元景沉吟片刻,跟着对答:“但两地大部分州郡,现在都已为金人占据,陛下是以太尉两路制置权,主要默认辽山与泽州为您节制,当然,若是收复河东、河北失地,也理应受您管辖.”
  “能不能节制解州?”
  “啊?”
  见杨长得陇望蜀,宿元景把头直摇,凝眉反问:“解州隶属永兴军路,只怕不行.将军意欲何为?”
  解州在以前朝代属于河东郡,到了宋代却划入西北的永兴军路。
  “实不相瞒,我能屡次击败金人,多赖火炮克敌之功,而火炮原料所用硝石,主要来自解州开采,但解州对硝石管控严格”
  “原来是这样。”
  宿元景恍然大悟,李纲守城也多用火炮作武器,心说你没惦记解州盐就好办,那可是朝廷重要税收来源,完全没有商量余地。
  “将军既为对付金人,相信陛下定会放宽硝石供应,将军如果没有别的交待,下官这就准备启程”
  “太尉稍候。”杨长叫住宿元景,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说道:“太尉回京如能面圣,请将公主家书带给陛下。”
  “没问题,下官告辞。”
  “太尉慢走,倘在京城不如意,可来威胜施展抱负,这边虚席以待。”
  “多谢。”
  宿元景拱手作别,跟着闻焕章登上了马车,随后也消失长街尽头。
  此时杨长除了汾州、太原,几乎复刻了田虎原有地盘,并在各关隘要道驻有足额守军,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偏安一隅自保没有问题,至少比光突突的汴梁安全。
  宿元景通过与唐恪攀谈,也打算先把家眷送来威胜,避免赵家兄弟大打出手,或者金人再度南下提心吊胆。
  而杨长递出的家书,是他托赵福金写给赵桓,询问赵富金再嫁事宜。
  正所谓父不在长兄如父,赵佶此时被金人掳走不能做主,赵桓作为皇帝与长兄有决策权,不管他是否同意这门婚事,杨长认为该让他知道这想法。
  当然,信中只说赵富金为义士所救,并没暴露夫妻俩到真定救人的事实,又因赵福金详细介绍了武松情况,杨长相信赵桓作为皇帝会成全。
  赵富金按制要为驸马服丧,一般需要一年左右才能改嫁,所以中间有大把时间做准备。
  (理学虽然产生于宋,但却不为当时人所接受,直到明清两朝才被推崇,所谓‘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贞洁口号,与宋人的务实观念相悖,《宋史》记载‘道学盛于宋,宋弗究于用,甚至有厉禁焉’,不仅不用还禁止。)
  (宋人鼓励提倡女子再嫁,不仅皇室、名门,各个阶层改嫁都极为普遍,诸如赵匡胤亲妹燕国长公主,先嫁米福德,米福德早亡,再嫁高怀德;范仲淹两岁丧父,其母改嫁朱氏,他也改为朱姓,后进士及第才还姓为范,其子范纯祐病故,又做主将儿媳嫁与门生王陶。)
  十月底,宿元景回京复命,将山西见闻报与钦宗。
  钦宗得知赵构也派人加封,担心宋清回到南京应天府,赵构会根据自己的封赏加码,当即将杨长威胜侯升为威胜公。
  至于放开解州硝石供应,以及赵富金的婚事统统应允,并御批将一年守丧期改为半年,届时他还会下旨赐婚。
  (元祐五年(1090),苏轼认为女子‘弱不能自立’应‘适时从宜’,上疏建议将贫困女子守丧期,从旧制三年改为三个月,朝廷采纳后下调至三个月至一年,具体长短视女方情况而定)
  宿元景在京城休整半月,便带着新圣旨、硝石领用文书、赵桓回信等物,再次踏上了前往威胜的道路。
  十一月下旬,宿元景重临威胜。
  赵桓的担忧没出现,赵构的使者并没再来,至少宿元景滞留威胜期间,赵构没有再派人来封赏。
  杨长也和宋人一样务实,他其实对威胜公爵没兴趣,却对硝石领用文书如获至宝,当即令朱仝派人至解州接洽,又命凌振亲至临汾开设火炮作坊。
  而有了赵桓那份回信,杨长反而不着急告诉武松真相,但让他代替自己巡视各州,要求各地守将好好练兵、布防,年末就不用回威胜述职,等明年二月再去威胜团聚,届时会宣布一件大事。
  各州都在征兵屯粮,武松误以为杨长的所谓大事,就是从战略防御转为进攻。
  他记得杨长曾经说过,等实力足够会先取河东以为基业,之后再视情况北上或者南下。
  武松常年戍守威胜,正想趁着杨长在家陪妻儿,到他打下的地盘走走看看,遂与二次返京的宿元景作伴,径直南下一路到了泽州。
  宿元景恪守臣礼,并没偷看赵桓兄妹的信件,所以不知武松将成驸马。
  作为威胜二号人物,宿元景已决定把家人送来安置,路上便一直找武松唠家常,希望家人到后能得到庇护。
  行至晋城歇脚补给,闻焕章按例摆酒款待,并亲自送出天井关。
  武松则有自己的巡视任务,他此次就带了十几个随从,但这么做不是为了低调行事。
  当时击退粘罕,泽州百废待兴。
  杨长为了让林冲快速掌控,便把时迁及夜枭军留下帮忙,而武松是夜枭军的都统制,此次也打算带回威胜听用。
  当初出兵夺取泽州,除了燕青所部兵马撤回潞州,其余都在战后留了下来,包括高世由那一万宋兵,现在都为林冲所节制,所以现在的泽州军事实力,在杨长治下数州中最强。
  时迁在晋城迎下武松,次日便带他前往高平见林冲,那一万宋兵正在接受特训。
  武松没见过高世由,以及他麾下那一万将士,时迁当初策反却深有体会,坦白说这些人战斗力很弱,但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才仅仅月余没见,原本怯战的孬兵们,突然变得杀气腾腾,这都是林冲训练之功。
  当时林冲在校场监督作训,意外看到武松与时迁现身场外,便怀揣疑惑大步流星迎了上去。
  “武兄,你怎么来了?”
  “我代太尉到各州巡视,顺便交待一些事情。”
  “哦?”
  林冲看时迁跟着同来,立刻明白武松要带走夜枭军,随即指着旁边军帐,说道:“武兄一路辛苦,走走走,到帐内先吃几碗热酒,暖和暖和身子。”
  “甚好。”
  武松与林冲相对而坐,时迁则识趣在旁烫酒筛酒,听两个大佬交流军务与情报。
  当听到年末不回威胜述职,来年二月再团聚并宣布大事,筛酒的时迁顿时来了兴趣,连忙停止动作好奇问道:“哥哥,是何大事?”
  “具体不清楚。”
  武松先是微微摇头,可看到时迁那期待的眼神,又忍不住补充:“今年各州总计招了五万新兵,若算上各州原有的驻军,总兵力超过十万还有剩余,我猜三郎应该打算主动进攻,届时团聚就是部署作战任务。”
  “那可真是好消息,夜枭军又能露脸了,嘿嘿”
  时迁看到林冲蹙眉不语,连忙收敛笑容并故意说道:“林总管刚刚击败粘罕,应该也会跟着太尉出征,届时还望照拂小弟一二。”
  “不一定.”
  “总管想说要留守泽州?万一继续向南扩张呢?”
  “绝无可能。”
  武松抢在林冲之前开口,得到对方投来赞同的眼神,随即拍着他肩膀安慰:“若三郎真要发动大战,各州守将定然有所调整,哥哥不必太过担心.”
  “不是。”林冲蹙眉严肃道:“无论出战还是留守,我听太尉安排就是,只不过武兄分析未必是真。”
  “嗯?什么意思?”
  武松听得一愣,情不自禁挠了挠脸。
  “太尉留威胜开始,就定下了宏图霸业,眼下大宋内部已分裂,金军又撤回了北方,而我们已经准备充分,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杨兄弟觉得时机到了?”
  “你的意思.三郎现在要称”
  “可行性极大,此番武兄代他巡视各地,就是希望有人能领会其意,我们得帮他一把。”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时迁再次激动起来,随即又看向林冲追问:“我们要怎么帮?”
  “我读书少,但知道赵匡胤黄袍加身。”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