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乾风波
作者:愤怒的小鸟111 更新:2024-11-23 01:15
()“呵呵,那是当然。”
“你也不错,学得挺快。”
宁全赞赏地说道。
宁全也没想到,婉月天赋这么好,刚上手准头就如此之好。
“谢谢夫君夸奖,还不是夫君教得好。”
听到夸奖,李婉月俏脸微红,羞涩道。
“哈哈哈。”
宁全大笑出声,心情舒畅。
“好啦,会用了就行,咱们就五十颗子弹,用完可就没了。”
“走吧,我们回去。”
“嗯。”
说罢,二人一起离开后院。
“殿下,京城来信了。”
二人刚来到前厅,诸葛亮匆匆从外走进来。
“京城来信?胡管家的来信?”
宁全问道。
宁全离开京城后,王府的一切就交给胡管家打理。
打理王府是他的任务之一,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将京城发生的大事,定期汇报给宁全。
“是的,殿下,正是胡管家派人送来的信。”
说着,诸葛亮将一封书信递给宁全。
宁全拆开信,仔细阅读起来。
“呵呵,真没想到啊。”
“才离开京城几个月,竟然发生这么多大事!”
看完信,宁全感慨道。
“殿下,何事?”
诸葛亮急忙问道。
“太子和南庆一战,大败敌军。”
“这是其一,其二是平卢节度使方毅病故,镇北王借机突然出兵,打得平卢军措手不及,目前平卢已被拿镇北王拿下。"
“第三是渤海郡,渤海节度使二子突然反叛,引镇东王大军进入渤海郡,导致渤海军大败,节度使王景死在乱军之中。”
宁全解释道。
听到宁全的话,诸葛亮神色变幻。
“殿下,朝廷这一系列动作,定然是早有预谋。”
片刻后,诸葛亮沉声道
“不错,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丞相,你说如此.....对我们是好是坏?”
宁全问道。
“殿下,此事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殿下是担心朝廷收回平卢和渤海两郡后,会进一步壮大,那大可不必。”
“陛下不动手还好,各地节度使至少还能保持面子上过得去。”
“但这次动手后,各地节度使定然会万分戒备,甚至有联合的可能,而大乾朝国局势也会更加复杂。”
诸葛亮解释道。
"嗯,你说的有道理。"
“接下来陛下不管再想吃掉谁,恐怕都不会那么容易,甚至一旦逼急了,说不定会引发叛乱也说不定。”
宁全点头道。
大乾朝最大的弊端,就是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
一旦将他们逼急了,这些节度使联合起来,宁元武也未必能够挡住。
毕竟他们占据了大乾半壁江山,无论是人口还是军力。
“好了,不管它。”
“我们只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来送信的人是谁?这么远的路也辛苦他了。”
“稍后丞相好生安排下,让他多休息几日,然后再带着书信返回。”
"是,殿下。"
诸葛亮拱手道。
“对了,俘虏都甄别完了嘛?”
宁全又问道。
“回陛下,还没有,俘虏太多,一一甄别需要不少时间。”
诸葛亮回禀道。
“嗯,那就慢慢甄别吧。”
“只是甄别工作交给别人去做吧,别让霍将军负责了。”
“你通知霍将军,让他即刻返回祁连山,继续侦查盗匪详情。”
“匪患一日不处,就一日是个祸害。”
“顺便告诉满主簿,城墙建设速度要加快。”
“今日一战城墙再高一米,我们就不会死伤那么多士兵。”
宁全又补充道。
“臣遵旨!”
诸葛亮拱手领命,转身离去。
“婉月,明日我准备去下面村子转转,你要不要去?”
待诸葛亮离开后,宁全笑着问道。
“要啊,上次夫君去坞堡都没带我去呢。”
李婉月撒娇道。
“呵呵,坞堡距离县城太远,不好让你辛苦。”
“这次就不要紧了,这些村子都在附近,我们坐马车去就行。”
宁全宠溺地说道。
“嗯,那我们明天就一起去。”
闻言,李婉月甜甜道。
“好。”
.........
第二天一早、
一番准备之后,宁全与李婉月携手出门。
随行的还有诸葛亮,张庭高等人。
呼兰治下共有七座村庄,全都分布呼兰城四周,最近的村子距离县城只有五里,最远的也不过二十里。
每个村庄都不大,最大的村子不过百十来户,不到一千人口。
百姓过得也很贫穷,因为土地太少,而且太贫瘠,产出的粮食根本养活不了自己。
再就是盗匪横行,每年都会有盗匪来抢劫,将百姓仅有的粮食和财物掠夺一空。
幸好盗匪一般只抢钱粮,不伤命,否则百姓根本无法生存。
十里铺村,位于呼兰城西南五里处,是呼兰治下最大的一个村子。
宁全出发后,首先来到此处。
远远望去,村子里全是破烂的土坯房,一眼望去,破败不堪。
村子的西侧是麦田,目测大概千余亩的样子。
眼下正是麦田成熟季节,田地里有百姓正在赶着割麦子,忙得热火朝天。
但显然,百姓收获的这点粮食,根本不足以供养全家。
能够半年吃食就不错了,这还是没有粮赋的情况下。
村子门口几个孩童正在玩耍,看到宁全等人到来,都纷纷向这边投来好奇的眼神。
农田里忙活的大人们也都停了下来,纷纷围观着宁全等人。
“这不是张县令嘛?”
“您怎么来了?”
得到消息,村正刘大牛匆匆赶来,见到张庭高连忙迎上来道。
刘大牛今年四十多岁,长相粗狂,身材魁梧。
他是原村正的儿子,父亲死后他就接替了村正的位置。
“刘大牛,这位是九殿下,还不快来见过。”
见到刘大牛,张庭高连忙介绍道。
"草民见过九殿下。"
刘大牛闻言,连忙跪拜行礼。
“不必多礼了,刘大牛,本王今日来就是看看村子的情况。”
“你陪本王走一走,顺便介绍一下。”
宁全微笑道。
“是,草民遵旨。”
刘大牛连忙应诺一声,领着宁全等人进村。
沿着村中小道行走,放眼两边全是一座座破旧的屋子。
遇到的百姓,个个都面黄肌瘦,双眼无神。
这个世界的农业水平极低,饭都吃不饱,百姓如此也就不奇怪。
但即便如此,还是让宁全忍不住皱眉。
()
“你也不错,学得挺快。”
宁全赞赏地说道。
宁全也没想到,婉月天赋这么好,刚上手准头就如此之好。
“谢谢夫君夸奖,还不是夫君教得好。”
听到夸奖,李婉月俏脸微红,羞涩道。
“哈哈哈。”
宁全大笑出声,心情舒畅。
“好啦,会用了就行,咱们就五十颗子弹,用完可就没了。”
“走吧,我们回去。”
“嗯。”
说罢,二人一起离开后院。
“殿下,京城来信了。”
二人刚来到前厅,诸葛亮匆匆从外走进来。
“京城来信?胡管家的来信?”
宁全问道。
宁全离开京城后,王府的一切就交给胡管家打理。
打理王府是他的任务之一,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将京城发生的大事,定期汇报给宁全。
“是的,殿下,正是胡管家派人送来的信。”
说着,诸葛亮将一封书信递给宁全。
宁全拆开信,仔细阅读起来。
“呵呵,真没想到啊。”
“才离开京城几个月,竟然发生这么多大事!”
看完信,宁全感慨道。
“殿下,何事?”
诸葛亮急忙问道。
“太子和南庆一战,大败敌军。”
“这是其一,其二是平卢节度使方毅病故,镇北王借机突然出兵,打得平卢军措手不及,目前平卢已被拿镇北王拿下。"
“第三是渤海郡,渤海节度使二子突然反叛,引镇东王大军进入渤海郡,导致渤海军大败,节度使王景死在乱军之中。”
宁全解释道。
听到宁全的话,诸葛亮神色变幻。
“殿下,朝廷这一系列动作,定然是早有预谋。”
片刻后,诸葛亮沉声道
“不错,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丞相,你说如此.....对我们是好是坏?”
宁全问道。
“殿下,此事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殿下是担心朝廷收回平卢和渤海两郡后,会进一步壮大,那大可不必。”
“陛下不动手还好,各地节度使至少还能保持面子上过得去。”
“但这次动手后,各地节度使定然会万分戒备,甚至有联合的可能,而大乾朝国局势也会更加复杂。”
诸葛亮解释道。
"嗯,你说的有道理。"
“接下来陛下不管再想吃掉谁,恐怕都不会那么容易,甚至一旦逼急了,说不定会引发叛乱也说不定。”
宁全点头道。
大乾朝最大的弊端,就是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
一旦将他们逼急了,这些节度使联合起来,宁元武也未必能够挡住。
毕竟他们占据了大乾半壁江山,无论是人口还是军力。
“好了,不管它。”
“我们只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来送信的人是谁?这么远的路也辛苦他了。”
“稍后丞相好生安排下,让他多休息几日,然后再带着书信返回。”
"是,殿下。"
诸葛亮拱手道。
“对了,俘虏都甄别完了嘛?”
宁全又问道。
“回陛下,还没有,俘虏太多,一一甄别需要不少时间。”
诸葛亮回禀道。
“嗯,那就慢慢甄别吧。”
“只是甄别工作交给别人去做吧,别让霍将军负责了。”
“你通知霍将军,让他即刻返回祁连山,继续侦查盗匪详情。”
“匪患一日不处,就一日是个祸害。”
“顺便告诉满主簿,城墙建设速度要加快。”
“今日一战城墙再高一米,我们就不会死伤那么多士兵。”
宁全又补充道。
“臣遵旨!”
诸葛亮拱手领命,转身离去。
“婉月,明日我准备去下面村子转转,你要不要去?”
待诸葛亮离开后,宁全笑着问道。
“要啊,上次夫君去坞堡都没带我去呢。”
李婉月撒娇道。
“呵呵,坞堡距离县城太远,不好让你辛苦。”
“这次就不要紧了,这些村子都在附近,我们坐马车去就行。”
宁全宠溺地说道。
“嗯,那我们明天就一起去。”
闻言,李婉月甜甜道。
“好。”
.........
第二天一早、
一番准备之后,宁全与李婉月携手出门。
随行的还有诸葛亮,张庭高等人。
呼兰治下共有七座村庄,全都分布呼兰城四周,最近的村子距离县城只有五里,最远的也不过二十里。
每个村庄都不大,最大的村子不过百十来户,不到一千人口。
百姓过得也很贫穷,因为土地太少,而且太贫瘠,产出的粮食根本养活不了自己。
再就是盗匪横行,每年都会有盗匪来抢劫,将百姓仅有的粮食和财物掠夺一空。
幸好盗匪一般只抢钱粮,不伤命,否则百姓根本无法生存。
十里铺村,位于呼兰城西南五里处,是呼兰治下最大的一个村子。
宁全出发后,首先来到此处。
远远望去,村子里全是破烂的土坯房,一眼望去,破败不堪。
村子的西侧是麦田,目测大概千余亩的样子。
眼下正是麦田成熟季节,田地里有百姓正在赶着割麦子,忙得热火朝天。
但显然,百姓收获的这点粮食,根本不足以供养全家。
能够半年吃食就不错了,这还是没有粮赋的情况下。
村子门口几个孩童正在玩耍,看到宁全等人到来,都纷纷向这边投来好奇的眼神。
农田里忙活的大人们也都停了下来,纷纷围观着宁全等人。
“这不是张县令嘛?”
“您怎么来了?”
得到消息,村正刘大牛匆匆赶来,见到张庭高连忙迎上来道。
刘大牛今年四十多岁,长相粗狂,身材魁梧。
他是原村正的儿子,父亲死后他就接替了村正的位置。
“刘大牛,这位是九殿下,还不快来见过。”
见到刘大牛,张庭高连忙介绍道。
"草民见过九殿下。"
刘大牛闻言,连忙跪拜行礼。
“不必多礼了,刘大牛,本王今日来就是看看村子的情况。”
“你陪本王走一走,顺便介绍一下。”
宁全微笑道。
“是,草民遵旨。”
刘大牛连忙应诺一声,领着宁全等人进村。
沿着村中小道行走,放眼两边全是一座座破旧的屋子。
遇到的百姓,个个都面黄肌瘦,双眼无神。
这个世界的农业水平极低,饭都吃不饱,百姓如此也就不奇怪。
但即便如此,还是让宁全忍不住皱眉。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