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用心险恶
作者:公子許 更新:2024-11-22 16:09
() 此言一出,堂内瞬间一静,众人扭头看了刘洎一眼,连李承乾都盯着刘洎好一会儿,目光阴沉……
那斥候不虞有他,实话实说:“盖因赞婆错估了叛军之战力,故而防线扎得不够紧实,当时叛军被高侃将军杀败,狼奔豸突、仓惶逃窜,求生欲望非常强烈,赞婆猝不及防之下被其冲开防线,追之不及,这才让宇文陇逃走。”
话音一落,萧瑀颔首道:“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从来没有谁能够永不犯错。越国公虽然英武盖世、勇冠三军,但兵法谋略之上还是差了一筹,此战未竟全功,殊为可惜,却不能责怪。”
堂内愈发安静。
那斥候一脸懵然,眨眨眼,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
此番叛军两路齐出、齐头并进,任意一路的兵力都是右屯卫将近两倍,再是精锐的军队面对此等劣势也难免焦头烂额,稍有不慎便是全盘皆输。然而大帅调度有方、运筹帷幄,以五千兵卒死死守住了大和门,进而集中主力一战击溃宇文陇部,使得局势陡然逆转。
让宇文陇逃掉固然有些可惜……可是数万叛军不是土鸡瓦狗,眼见濒临绝境自然爆发出绝强的求生欲望,莫说高侃部与吐蕃胡骑加一起不足三万兵马,即便将东宫六率全都放上去,谁又敢言必将宇文陇部全歼,而且万无一失?
分明是一场天大的功劳,可是自这位宋国公口中道出,却好似这本就是因为大帅能力不足才引发的错误……
娘咧!
斥候只觉得胸中郁愤憋屈,偏又不知如何反驳,只气得瞪圆了眼睛看着萧瑀,若非此间有太子当面,他恨不能扑上去一拳将这个老家伙放翻在地,让他趴在地上找自己的牙!
咱们打生打死的与叛军血战连连,你这个老东西坐在庙堂之上口若悬河便将大帅的功劳轻易抹煞?
不仅斥候心中怒极,堂内也有人看不过眼。
马周轻咳一声,沉声道:“刘侍中此言,未免有失偏颇。以往种种暂且不论,单只是陛下率军御驾亲征高句丽,留下越国公辅佐太子监国,这其间外族多番入寇大唐,全赖越国公披荆斩棘、一一击退,这等功勋战绩,试问当世又有几人能及?越国公的能力是历经挫折检验的,不容诋毁。”
他对刘洎这种“外敌未灭,内斗不止”的做派极度不满,争权夺利可以,勾心斗角也行,可你总得分得清局势火候吧?军队苦战连连获得一场足以颠覆局势的大胜,未等酬功呢,你这边便开始打压,让那些兵卒将校如何看待?
一旦士气低落、人心不满,你拿什么去跟叛军打?
隐私龌蹉,不识大体,此人能力再强也不过是一“官僚”而已,算不得能臣……
一直闷声不吭的李道宗也颔首附和:“打仗不是靠嘴去说的,要真刀真枪的在沙场之上赢回来。越国公之所以有今时今日之功勋战绩,天下人尽皆信服,不是谁随随便便颠倒黑白的诋毁几句就行的。”
他也极为不齿刘洎与萧瑀这种一唱一和的诋毁方式,就算你们要斗,也得等这场仗打完再说吧?
刘洎连续被马周、李道宗毫不客气的怼了一番,面上非但没有半分羞恼之色,反而愈发沉重,缓缓道:“若是果真如二位所言,事情反而愈发麻烦。众所周知,赞婆乃是应越国公之邀率军前来助阵,且一直听令于越国公,旁人根本不能调动其一兵一卒,甚至连殿下都算在内……赞婆乃是吐蕃蛮胡,不读兵书、不识兵法也是寻常,临阵之时犯下错误导致叛军主力脱逃,情有可原。然则,其若是听从某人之暗中指令故意为之,性质可就大不相同。”
李道宗对懵在那里的斥候道:“汝且退去,告知越国公,城外之战要好生收尾,断不可再犯下低级错误。”
“喏。”
斥候应下,转身自太子居所退出,小跑着往玄武门那边去,口中念念叨叨,唯恐将方才诸人说过的话语忘记一字半语。
他虽然听不大懂,但却明白这是有人嫉妒大帅的战功,在太子殿下面前进谗言,必须得跟大帅一字不差的转述清楚,让大帅好生教训那等颠倒黑白的奸臣……
……
待到斥候退下,李道宗这才看向刘洎,一字字问道:“刘侍中是不是糊涂了?眼下城外战场皆由越国公负责,可谓危厄处处、如履薄冰,他绞尽脑汁一次次打击叛军之士气、削弱叛军之实力,焉有故意放纵叛军主力之道理?难不成让叛军多凑足一些军队,以便回过头来打他自己么?”
刘洎已然不怒,面上满是担忧之色,摇头道:“江夏郡王误会了,微臣并非笃定越国公此乃故意为之,只不过提醒殿下、提醒诸位有这个可能罢了。毕竟眼下局势依旧危险,若是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弃大局而不顾,极有可能招致极为严重之后果。微臣在其位自然谋其职,不能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呵!”
李道宗气得冷笑一声,懒得搭理此人。
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不外如是。
不过你再是如何巧舌如簧、心毒如蛇,那也得看看上面坐着的这位是何等想法。在太子面前诋毁房俊,你可是想瞎了心吧……
一直沉默的李承乾这才开口,目光从刘洎脸上挪开,看着诸人,沉声道:“越国公忠贞不贰、公忠体国,乃国之羽翼、孤之肱骨,战功卓著、品性高洁,断不会行下那等无君无父之事。此等话语不得再提,以免寒了前线将士奋勇杀敌之心。”
果不其然,太子一开口便将刘洎的言论驳斥回去,定下基调,再不许议论这个话题。
刘洎神情乖顺,颔首道:“殿下教训的是,微臣知错。”
轻飘飘揭过此事。
萧瑀耷拉着眼皮,脸上古井不波,心里却喟然叹息一声:这个刘思道不是个省油的灯啊……
看似吹毛求疵,实则包藏祸心。
一直以来,房俊对于和谈之事非但不予支持,反而处处抵触,之前更有悍然偷袭关陇军队导致和谈终止之举措,可见其立场与支持和谈的文官分歧巨大、水火不容。
然而太子对其太过信任,甚至听任其发动对关陇军队的突袭,这对于力主和谈的文官来说,压力太大。
此番指责房俊私底下指使赞婆放过宇文陇部主力,并非表面看上去意欲治其之罪,且不说太子对房俊之信任断不会予以任何惩罚,即便房俊当真这么做了,以眼下之局势,谁又敢惩罚房俊?
然而这番话出口,势必在东宫文官武将之中掀起一场热议,有人抵触,自然就会有人信以为真,只需长久讨论争执下去,对于房俊的威望便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没办法,别说区区一个刘洎,即便是他萧瑀,今时今日想要压制房俊亦是有心无力,只能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手段对房俊的威望一点一点予以蚕食,终有一日聚沙成塔,或许某一时刻便能成为促使房俊翻船的契机……
朝堂之上的斗争,从来不能追求一蹴而就。
*****
右屯卫大营。
房俊听着斥候一字一句将刘洎的话语复述出来,原本因高侃击溃宇文陇而来的喜悦略有冲散。
什么是政治?
政治就是利益,利益就代表着争斗,只要有人追逐利益,斗争便无处不在。即便父子同朝、兄弟为官,也一样会因为利益的述求不一致而反目成仇,这没什么新鲜的。
待斥候退下,房俊让亲兵沏了一壶茶水,慢慢的呷着,思虑着当下东宫的政治格局。
若刘洎只是一个侍中,并不放在房俊眼里,但如今此人上位成为文官之领袖,甚至有可能取萧瑀而代之,说不得便会成为他的政敌。
因为历史早已表明,刘洎此人对于权力之热衷极其高涨,否则也不会招来李二陛下的猜忌,顺着诸遂良的诬告便顺水推舟将其处死,他可不想待到将来李治继位之后,朝堂之上屹立着一个锋芒毕露的权臣……
()
那斥候不虞有他,实话实说:“盖因赞婆错估了叛军之战力,故而防线扎得不够紧实,当时叛军被高侃将军杀败,狼奔豸突、仓惶逃窜,求生欲望非常强烈,赞婆猝不及防之下被其冲开防线,追之不及,这才让宇文陇逃走。”
话音一落,萧瑀颔首道:“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从来没有谁能够永不犯错。越国公虽然英武盖世、勇冠三军,但兵法谋略之上还是差了一筹,此战未竟全功,殊为可惜,却不能责怪。”
堂内愈发安静。
那斥候一脸懵然,眨眨眼,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
此番叛军两路齐出、齐头并进,任意一路的兵力都是右屯卫将近两倍,再是精锐的军队面对此等劣势也难免焦头烂额,稍有不慎便是全盘皆输。然而大帅调度有方、运筹帷幄,以五千兵卒死死守住了大和门,进而集中主力一战击溃宇文陇部,使得局势陡然逆转。
让宇文陇逃掉固然有些可惜……可是数万叛军不是土鸡瓦狗,眼见濒临绝境自然爆发出绝强的求生欲望,莫说高侃部与吐蕃胡骑加一起不足三万兵马,即便将东宫六率全都放上去,谁又敢言必将宇文陇部全歼,而且万无一失?
分明是一场天大的功劳,可是自这位宋国公口中道出,却好似这本就是因为大帅能力不足才引发的错误……
娘咧!
斥候只觉得胸中郁愤憋屈,偏又不知如何反驳,只气得瞪圆了眼睛看着萧瑀,若非此间有太子当面,他恨不能扑上去一拳将这个老家伙放翻在地,让他趴在地上找自己的牙!
咱们打生打死的与叛军血战连连,你这个老东西坐在庙堂之上口若悬河便将大帅的功劳轻易抹煞?
不仅斥候心中怒极,堂内也有人看不过眼。
马周轻咳一声,沉声道:“刘侍中此言,未免有失偏颇。以往种种暂且不论,单只是陛下率军御驾亲征高句丽,留下越国公辅佐太子监国,这其间外族多番入寇大唐,全赖越国公披荆斩棘、一一击退,这等功勋战绩,试问当世又有几人能及?越国公的能力是历经挫折检验的,不容诋毁。”
他对刘洎这种“外敌未灭,内斗不止”的做派极度不满,争权夺利可以,勾心斗角也行,可你总得分得清局势火候吧?军队苦战连连获得一场足以颠覆局势的大胜,未等酬功呢,你这边便开始打压,让那些兵卒将校如何看待?
一旦士气低落、人心不满,你拿什么去跟叛军打?
隐私龌蹉,不识大体,此人能力再强也不过是一“官僚”而已,算不得能臣……
一直闷声不吭的李道宗也颔首附和:“打仗不是靠嘴去说的,要真刀真枪的在沙场之上赢回来。越国公之所以有今时今日之功勋战绩,天下人尽皆信服,不是谁随随便便颠倒黑白的诋毁几句就行的。”
他也极为不齿刘洎与萧瑀这种一唱一和的诋毁方式,就算你们要斗,也得等这场仗打完再说吧?
刘洎连续被马周、李道宗毫不客气的怼了一番,面上非但没有半分羞恼之色,反而愈发沉重,缓缓道:“若是果真如二位所言,事情反而愈发麻烦。众所周知,赞婆乃是应越国公之邀率军前来助阵,且一直听令于越国公,旁人根本不能调动其一兵一卒,甚至连殿下都算在内……赞婆乃是吐蕃蛮胡,不读兵书、不识兵法也是寻常,临阵之时犯下错误导致叛军主力脱逃,情有可原。然则,其若是听从某人之暗中指令故意为之,性质可就大不相同。”
李道宗对懵在那里的斥候道:“汝且退去,告知越国公,城外之战要好生收尾,断不可再犯下低级错误。”
“喏。”
斥候应下,转身自太子居所退出,小跑着往玄武门那边去,口中念念叨叨,唯恐将方才诸人说过的话语忘记一字半语。
他虽然听不大懂,但却明白这是有人嫉妒大帅的战功,在太子殿下面前进谗言,必须得跟大帅一字不差的转述清楚,让大帅好生教训那等颠倒黑白的奸臣……
……
待到斥候退下,李道宗这才看向刘洎,一字字问道:“刘侍中是不是糊涂了?眼下城外战场皆由越国公负责,可谓危厄处处、如履薄冰,他绞尽脑汁一次次打击叛军之士气、削弱叛军之实力,焉有故意放纵叛军主力之道理?难不成让叛军多凑足一些军队,以便回过头来打他自己么?”
刘洎已然不怒,面上满是担忧之色,摇头道:“江夏郡王误会了,微臣并非笃定越国公此乃故意为之,只不过提醒殿下、提醒诸位有这个可能罢了。毕竟眼下局势依旧危险,若是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弃大局而不顾,极有可能招致极为严重之后果。微臣在其位自然谋其职,不能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呵!”
李道宗气得冷笑一声,懒得搭理此人。
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不外如是。
不过你再是如何巧舌如簧、心毒如蛇,那也得看看上面坐着的这位是何等想法。在太子面前诋毁房俊,你可是想瞎了心吧……
一直沉默的李承乾这才开口,目光从刘洎脸上挪开,看着诸人,沉声道:“越国公忠贞不贰、公忠体国,乃国之羽翼、孤之肱骨,战功卓著、品性高洁,断不会行下那等无君无父之事。此等话语不得再提,以免寒了前线将士奋勇杀敌之心。”
果不其然,太子一开口便将刘洎的言论驳斥回去,定下基调,再不许议论这个话题。
刘洎神情乖顺,颔首道:“殿下教训的是,微臣知错。”
轻飘飘揭过此事。
萧瑀耷拉着眼皮,脸上古井不波,心里却喟然叹息一声:这个刘思道不是个省油的灯啊……
看似吹毛求疵,实则包藏祸心。
一直以来,房俊对于和谈之事非但不予支持,反而处处抵触,之前更有悍然偷袭关陇军队导致和谈终止之举措,可见其立场与支持和谈的文官分歧巨大、水火不容。
然而太子对其太过信任,甚至听任其发动对关陇军队的突袭,这对于力主和谈的文官来说,压力太大。
此番指责房俊私底下指使赞婆放过宇文陇部主力,并非表面看上去意欲治其之罪,且不说太子对房俊之信任断不会予以任何惩罚,即便房俊当真这么做了,以眼下之局势,谁又敢惩罚房俊?
然而这番话出口,势必在东宫文官武将之中掀起一场热议,有人抵触,自然就会有人信以为真,只需长久讨论争执下去,对于房俊的威望便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没办法,别说区区一个刘洎,即便是他萧瑀,今时今日想要压制房俊亦是有心无力,只能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手段对房俊的威望一点一点予以蚕食,终有一日聚沙成塔,或许某一时刻便能成为促使房俊翻船的契机……
朝堂之上的斗争,从来不能追求一蹴而就。
*****
右屯卫大营。
房俊听着斥候一字一句将刘洎的话语复述出来,原本因高侃击溃宇文陇而来的喜悦略有冲散。
什么是政治?
政治就是利益,利益就代表着争斗,只要有人追逐利益,斗争便无处不在。即便父子同朝、兄弟为官,也一样会因为利益的述求不一致而反目成仇,这没什么新鲜的。
待斥候退下,房俊让亲兵沏了一壶茶水,慢慢的呷着,思虑着当下东宫的政治格局。
若刘洎只是一个侍中,并不放在房俊眼里,但如今此人上位成为文官之领袖,甚至有可能取萧瑀而代之,说不得便会成为他的政敌。
因为历史早已表明,刘洎此人对于权力之热衷极其高涨,否则也不会招来李二陛下的猜忌,顺着诸遂良的诬告便顺水推舟将其处死,他可不想待到将来李治继位之后,朝堂之上屹立着一个锋芒毕露的权臣……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