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唐全明星
作者:公子許 更新:2024-11-22 15:32
() 风筝这种东西,很久之前就有了。
相传在春秋之时,墨家祖师爷墨翟便用木头制作木鸟,三年而成,“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是为风筝之始祖。
后来墨翟将制作风筝的手艺传授给了学生公输班,公输班改进了风筝的材质,放弃笨重的木头,改以更轻便的竹子取代。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
不过后来证明这只是个传说,不足采信。
真正有史可证的第一次将风筝利用于军事,乃是发生于楚汉相争之时,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
此后,风筝被当做一种军械,广泛利用于战争之中,史册典籍之上,屡见不鲜。直至南北朝之时,这种以往珍而重之的军械,不在拘泥于军中,逐渐流入民间,成为皇宫、百姓的娱乐项目。
……
听闻房二郎要扎风筝,不少枪炮局中的能工巧匠都放下手里的活计,一窝蜂的随着柳奭跑到外头院子里。
竹篾、纸张都是寻常之物,麻绳也应有尽有,枪炮局中什么也不缺,很快便在院子里堆了一堆。
一个胡须皆白的老工匠站出来,笑道:“扎风筝,老朽在行,侯爷您就瞧好吧!”
房俊忙道:“慢来慢来,这次要扎的风筝与以往不同,稍候片刻,拿纸笔来,某画下草图,尔等照着图纸操作。”
所有人都兴奋起来。
谁不知道房二郎天资纵横,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无论是玻璃、水泥,亦或是火药、火器,尽皆出自这位天才的脑袋,如今早已风靡天下。
如今既然兴致而起,想要扎一个风筝,那必定与以往有所不同。
大家期待之中,房俊画就草图,还真就是草图,很潦草的那种……不过对于这些个大唐最出类拔萃的工匠来说,只需稍微揣摩,便已知其意。
那老工匠捧着草图,有些懵:“这么大的风筝……能飞?”
房俊没法跟他解释风筝能否飞上天不在于本身的大小,而在于是否能够保持风筝的平衡,使之均匀的利用空气浮力,即便是一块重达几顿的铁疙瘩,只要做好平衡,照样能飞起来……
只得说道:“能不能飞,做出来不就知道了。”
“喏!”
见到房俊这般自信,工匠也都兴冲冲的各自分工,有人削竹篾,有人将削好的竹篾用火烤,然后弯曲成需要的形状,有人裁纸,有人准备浆糊……
房俊设计的这种风筝很简单,就是一个后世常见的蜈蚣风筝。
但是放到现在,却甚是新奇……
时下的风筝极为少见,因为制作繁琐,需要掌握平衡,等闲的农夫根本做不出来,而稍微有些手艺的匠人都在官府的管控之下,不可能随心所欲的放弃本职工作去扎风筝。
所以,风筝还只是权贵门阀的玩物。
等闲的风筝,也只是用竹篾制作成燕子、鸟雀、老鹰这等样式,似蜈蚣风筝这等将数十个圆形风筝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长长的看着好似蜈蚣一般的样式,前所未见。
不过也只是样式稀罕,技术到没有多少难题。
房俊摸着下巴想了想,觉得有些平常了,便派遣几个亲兵回去城中,寻了一家扎纸店,请来一位扎纸匠人。
这年头纸张金贵,房俊研发的竹纸也将将开始盛行,放在以往,扎纸匠人是一门顶顶高级的手艺人,七主要业务,就是专门为丧礼扎纸制作车马纸人……
不过房俊不讲究这个忌讳。
将扎纸匠人找来,房俊命他扎制一个龙头。
龙是天子的图腾,但是在宋朝以前,对于龙的管控并不严厉,绝无那种明清之时沾上边儿便是“意图谋反”“诛灭九族”的情形,只要不是明目张胆的使用“五爪金龙”,基本没事。
做一个龙头风筝更没事,因为这风筝是没爪子的,严格意义来讲,没有爪子的龙就是一条蟒……
扎纸匠人那都是祖传的手艺,一辈子不干别的,就只是在找一个领域内浸淫,手艺自然没话说。
虽然龙头这玩意没扎过,但是照着房俊画出的一个龙头图案,一双粗糙的大手灵巧的操纵着细细的竹篾,扎制得似模似样。等到天色过午,一个硕大的龙头便扎制完成,放在地上,四平八稳。
糊上纸放在那里,房俊又派人去找来一位精于丹青的书生,用各色水彩涂涂抹抹,一个活灵活现的龙头便完成了。
房俊瞅了瞅日头,已经未时末了,便派人前去骊山农庄那边,看看学堂下课没有,将两个小郎君接过来。
然后,房俊命人搬来一个小马扎,坐在上头亲自给风筝栓绳。
这是扎风筝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若是不能使得几根拴住风筝的绳子受力于一点,那么整个风筝就无法保持平衡,自然飞不起来。
枪炮局的工匠都被柳奭赶走,风筝扎完了,那就赶紧回去干活……
等到两个儿子被接了过来,龙头蜈蚣大风筝基本已经完工。
就只是柳奭有些担心,吞吞吐吐道:“这风筝却是巧夺天工,不过……那个……侯爷啊,到底是一个扎制匠人所制作,这东西他犯忌讳啊!”
扎制匠人是干啥的?
专门给丧事制作冥器的……
房俊却摆摆手:“这种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你用来当作冥器,它便是冥器,你用来玩耍,那便与冥器不沾边。”
柳奭只能闭嘴。
几辆马车停靠在枪炮局办公的院子里,一大群孩童“呼啦啦”从马车上窜下来,大呼小叫的跑到房俊面前。
大的大小的小,小的诸如房俊的两个儿子刚刚能走稳路,大的如狄仁杰李敬业已经是半大小子,都是选择在骊山房家学堂上学的孩子,大多是故旧知交。
房俊从头到尾瞅了一遍,好家伙,简直就是大唐的“全明星阵容”。
除去狄仁杰、李敬业、骆宾王之外,李承乾的长子李象,父母双亡由叔父岑文本抚养的岑长倩,阎立本为右相之时与其并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的姜恪……
未来几十年,大唐中枢的一半权臣都在这里了。
特娘的都是二代三代呀……
不过还好,纵然其中有李敬业这样的反抗之王,但大抵都是些有能力的,非是依仗着祖辈功勋好逸恶劳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
“哇……”
一群小子见到地上拜访的长长的风筝以及那个活灵活现的龙头,齐齐发出一声惊呼。
房菽房佑赶紧倒腾着小短腿儿跑到房俊身边,一左一右抱住房俊的腿,瞪着地上发风筝欢呼雀跃。
李敬业是个虎头虎脑的小子,看上去更像叔叔李敬业的混不吝,而非是其父李震的英姿飒爽,这小子抹了一把鼻涕,仰着花里胡哨的小脸儿看着房俊:“二叔二叔,这是风筝么?好大,它能飞么?”
狄仁杰就乖巧得多,凑到房俊跟前,声音肯定的说道:“房家二叔做得风筝,那肯定是能飞的!”
他本来想称呼房俊“老师”的,但房俊坚持不受。
但其父狄知逊前两年前往外地赴任,便将狄仁杰留在京中,被房俊送去崇文馆念书,彼此之间感情甚好,对房俊甚是亲近。
骆宾王上前伸手扒拉扒拉龙头,又看看地上蜈蚣风筝的三十几个腰片,摇摇头,一脸怀疑:“这么长,估计飞不起来吧!”
房俊无语。
得咧,这小子果然跟李敬业一伙儿的,从小看老啊,都特么具有怀疑、反抗的作死精神……
“说了你们还不信,那行,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去溜溜!走咧,乐游原,放风筝!”
房俊大呼一声,群起响应。
“走喽!放风筝咯!”
一群小子争先恐后的登上马车,只有人将风筝另外装车拉着,跟在后头,浩浩荡荡前往乐游原而去。
()
相传在春秋之时,墨家祖师爷墨翟便用木头制作木鸟,三年而成,“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是为风筝之始祖。
后来墨翟将制作风筝的手艺传授给了学生公输班,公输班改进了风筝的材质,放弃笨重的木头,改以更轻便的竹子取代。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
不过后来证明这只是个传说,不足采信。
真正有史可证的第一次将风筝利用于军事,乃是发生于楚汉相争之时,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
此后,风筝被当做一种军械,广泛利用于战争之中,史册典籍之上,屡见不鲜。直至南北朝之时,这种以往珍而重之的军械,不在拘泥于军中,逐渐流入民间,成为皇宫、百姓的娱乐项目。
……
听闻房二郎要扎风筝,不少枪炮局中的能工巧匠都放下手里的活计,一窝蜂的随着柳奭跑到外头院子里。
竹篾、纸张都是寻常之物,麻绳也应有尽有,枪炮局中什么也不缺,很快便在院子里堆了一堆。
一个胡须皆白的老工匠站出来,笑道:“扎风筝,老朽在行,侯爷您就瞧好吧!”
房俊忙道:“慢来慢来,这次要扎的风筝与以往不同,稍候片刻,拿纸笔来,某画下草图,尔等照着图纸操作。”
所有人都兴奋起来。
谁不知道房二郎天资纵横,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无论是玻璃、水泥,亦或是火药、火器,尽皆出自这位天才的脑袋,如今早已风靡天下。
如今既然兴致而起,想要扎一个风筝,那必定与以往有所不同。
大家期待之中,房俊画就草图,还真就是草图,很潦草的那种……不过对于这些个大唐最出类拔萃的工匠来说,只需稍微揣摩,便已知其意。
那老工匠捧着草图,有些懵:“这么大的风筝……能飞?”
房俊没法跟他解释风筝能否飞上天不在于本身的大小,而在于是否能够保持风筝的平衡,使之均匀的利用空气浮力,即便是一块重达几顿的铁疙瘩,只要做好平衡,照样能飞起来……
只得说道:“能不能飞,做出来不就知道了。”
“喏!”
见到房俊这般自信,工匠也都兴冲冲的各自分工,有人削竹篾,有人将削好的竹篾用火烤,然后弯曲成需要的形状,有人裁纸,有人准备浆糊……
房俊设计的这种风筝很简单,就是一个后世常见的蜈蚣风筝。
但是放到现在,却甚是新奇……
时下的风筝极为少见,因为制作繁琐,需要掌握平衡,等闲的农夫根本做不出来,而稍微有些手艺的匠人都在官府的管控之下,不可能随心所欲的放弃本职工作去扎风筝。
所以,风筝还只是权贵门阀的玩物。
等闲的风筝,也只是用竹篾制作成燕子、鸟雀、老鹰这等样式,似蜈蚣风筝这等将数十个圆形风筝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长长的看着好似蜈蚣一般的样式,前所未见。
不过也只是样式稀罕,技术到没有多少难题。
房俊摸着下巴想了想,觉得有些平常了,便派遣几个亲兵回去城中,寻了一家扎纸店,请来一位扎纸匠人。
这年头纸张金贵,房俊研发的竹纸也将将开始盛行,放在以往,扎纸匠人是一门顶顶高级的手艺人,七主要业务,就是专门为丧礼扎纸制作车马纸人……
不过房俊不讲究这个忌讳。
将扎纸匠人找来,房俊命他扎制一个龙头。
龙是天子的图腾,但是在宋朝以前,对于龙的管控并不严厉,绝无那种明清之时沾上边儿便是“意图谋反”“诛灭九族”的情形,只要不是明目张胆的使用“五爪金龙”,基本没事。
做一个龙头风筝更没事,因为这风筝是没爪子的,严格意义来讲,没有爪子的龙就是一条蟒……
扎纸匠人那都是祖传的手艺,一辈子不干别的,就只是在找一个领域内浸淫,手艺自然没话说。
虽然龙头这玩意没扎过,但是照着房俊画出的一个龙头图案,一双粗糙的大手灵巧的操纵着细细的竹篾,扎制得似模似样。等到天色过午,一个硕大的龙头便扎制完成,放在地上,四平八稳。
糊上纸放在那里,房俊又派人去找来一位精于丹青的书生,用各色水彩涂涂抹抹,一个活灵活现的龙头便完成了。
房俊瞅了瞅日头,已经未时末了,便派人前去骊山农庄那边,看看学堂下课没有,将两个小郎君接过来。
然后,房俊命人搬来一个小马扎,坐在上头亲自给风筝栓绳。
这是扎风筝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若是不能使得几根拴住风筝的绳子受力于一点,那么整个风筝就无法保持平衡,自然飞不起来。
枪炮局的工匠都被柳奭赶走,风筝扎完了,那就赶紧回去干活……
等到两个儿子被接了过来,龙头蜈蚣大风筝基本已经完工。
就只是柳奭有些担心,吞吞吐吐道:“这风筝却是巧夺天工,不过……那个……侯爷啊,到底是一个扎制匠人所制作,这东西他犯忌讳啊!”
扎制匠人是干啥的?
专门给丧事制作冥器的……
房俊却摆摆手:“这种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你用来当作冥器,它便是冥器,你用来玩耍,那便与冥器不沾边。”
柳奭只能闭嘴。
几辆马车停靠在枪炮局办公的院子里,一大群孩童“呼啦啦”从马车上窜下来,大呼小叫的跑到房俊面前。
大的大小的小,小的诸如房俊的两个儿子刚刚能走稳路,大的如狄仁杰李敬业已经是半大小子,都是选择在骊山房家学堂上学的孩子,大多是故旧知交。
房俊从头到尾瞅了一遍,好家伙,简直就是大唐的“全明星阵容”。
除去狄仁杰、李敬业、骆宾王之外,李承乾的长子李象,父母双亡由叔父岑文本抚养的岑长倩,阎立本为右相之时与其并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的姜恪……
未来几十年,大唐中枢的一半权臣都在这里了。
特娘的都是二代三代呀……
不过还好,纵然其中有李敬业这样的反抗之王,但大抵都是些有能力的,非是依仗着祖辈功勋好逸恶劳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
“哇……”
一群小子见到地上拜访的长长的风筝以及那个活灵活现的龙头,齐齐发出一声惊呼。
房菽房佑赶紧倒腾着小短腿儿跑到房俊身边,一左一右抱住房俊的腿,瞪着地上发风筝欢呼雀跃。
李敬业是个虎头虎脑的小子,看上去更像叔叔李敬业的混不吝,而非是其父李震的英姿飒爽,这小子抹了一把鼻涕,仰着花里胡哨的小脸儿看着房俊:“二叔二叔,这是风筝么?好大,它能飞么?”
狄仁杰就乖巧得多,凑到房俊跟前,声音肯定的说道:“房家二叔做得风筝,那肯定是能飞的!”
他本来想称呼房俊“老师”的,但房俊坚持不受。
但其父狄知逊前两年前往外地赴任,便将狄仁杰留在京中,被房俊送去崇文馆念书,彼此之间感情甚好,对房俊甚是亲近。
骆宾王上前伸手扒拉扒拉龙头,又看看地上蜈蚣风筝的三十几个腰片,摇摇头,一脸怀疑:“这么长,估计飞不起来吧!”
房俊无语。
得咧,这小子果然跟李敬业一伙儿的,从小看老啊,都特么具有怀疑、反抗的作死精神……
“说了你们还不信,那行,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去溜溜!走咧,乐游原,放风筝!”
房俊大呼一声,群起响应。
“走喽!放风筝咯!”
一群小子争先恐后的登上马车,只有人将风筝另外装车拉着,跟在后头,浩浩荡荡前往乐游原而去。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