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可以和谈
作者:公子許 更新:2024-11-22 14:48
() 天明之时,风雪渐歇,久违的阳光自薄薄的云层后倾洒而出,照耀大地。积雪反射着阳光耀目生花,天气倒不是十分寒冷。
这大抵是今冬最后一场大雪,过不了多少时日春风化冻,就将迎来一场春雨。然而自冬天开始的这场兵谏早已将整个关中裹挟进去,到处兵荒马乱,关陇军队为了维持庞大的军力四处收刮粮食,甚至连朝廷、农户留的种子都征缴一空,不出意外的话将会严重影响今年的春耕。
故而虽然寒冬即将过去,但关中百姓却各个愁眉不展,万一春耕耽搁,将直接影响一年的生计。这些年关中稳定、百姓富庶,只要想想隋末之时天下混战,民不聊生易子相食的灾难,便忍不住心里冒寒气,遂将起事兵谏的关陇各家祖宗十八辈都问候了一遍又一遍。
太子是否贤德,那也留待将来考虑即可,现在的皇帝乃是李二陛下,这么多年精励图治勤于政务,使得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已然算是不可多得的好皇帝,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何苦折腾来折腾去?
就算这个太子不行,难道换一个上来就一定行?
天子脚下,百姓们临近中枢,自然见多识广,对于朝中那些个争权夺利之事耳濡目染,绝非古野乡村那般没见识。大抵都明白关陇各家之所以起事兵谏,说什么太子懦弱不似人君都是瞎扯淡,说到底还是太子早早便表态将会继续李二陛下打压门阀、扶持寒门的国策,科举取士将会逐渐取代以往的举荐制度,这明显动了门阀氏族的根基,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自然难以幸免。
然而令百姓们愤怒的是,你们朝堂之上的大佬争权夺利与我们这些升斗小民无关,可为了争权夺利却将整个关中卷入兵灾,将百姓的稳定富裕彻底摧毁,这就是缺德了。
故此,关中百姓对于关陇门阀所作所为怨气冲天,但在眼下到处都是乱兵的情况下却又敢怒不敢言,只能将愤懑憋在心里,祈求着上苍有眼,无论谁胜谁负赶紧结束这场兵灾,让大家的生活能够回归之前的安居乐业……
这股怨气不仅在民间逐渐累积,即便关陇军中亦是流言纷纭,对于底层兵卒来说,家眷皆在关中,兵谏的后果直接影响了大家的家庭生计,更别说无数兵卒在战争之中丧命,几乎关中处处戴孝、村村挂幡,妻子失去丈夫、老人失去儿子、孩童失去父亲,怮哭之声不绝于耳。
身为大唐子民,若是外族入寇荼毒同胞,大家披坚执锐战死疆场倒也无妨,老秦子弟自古以来便不惧生死。然而大家不过是家奴、庄客、佃户而已,如今却被主家武装起来参预兵谏,不仅自己人打自己人,更是以下凌上、以臣欺主,说一句大逆不道亦不为过,这种牺牲谁愿意承受?
打胜了好处都是主家的,打败了便沦为反贼,家家户户夷灭三族……
一股汹涌的怨愤之气在军中逐渐凝聚,导致关陇军队之士气肉眼可见的跌落至谷地,军心动荡不安。
这些情绪自底层开始层层向上反馈,终于抵达关陇高层。当宇文节将无数封关陇将校谏言的信笺呈递于长孙无忌案头,即便一贯城府深沉,自诩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长孙无忌,也不由得暗暗心悸。
将这些信笺翻阅一些,大抵都是一些反应兵卒对于这场兵谏怨声载道的抱怨,将校们压制不住,唯恐出现大规模的军心动荡甚至引发哗变,这才不得不向上请示应对之法。
长孙无忌将信笺丢在一旁,揉着太阳穴,叹气道:“看来非得取得一场大胜不可,否则军心不稳,恐有变故。”
军心士气,乃是军队之根基,偏偏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若是自内部刻意去提振士气、稳定军心,殊为不易。最好的办法便是连续不断的胜利,自然能够将所有负面情绪压制下去。
宇文节颔首道:“正是如此,自房俊回京之后,连续几次突袭皆重创吾军,导致军中上下谈之色变,畏惧之心甚重。”
呷了一口茶水,将伤腿举起放在一旁的凳子上,用手掌缓缓按摩,长孙无忌苦笑道:“右屯卫兵强马壮,且南征北战无一败绩,堪称大唐第一强军。房俊这回带回来的安西军更是于西域鏖战大食国,绝对之劣势却最终反败为胜,更别说骁勇善战的吐蕃胡骑……咱们的军队却是连几个正经的府兵都没有,说一句乌合之众亦不为过,对上那等强军,仗还没打便泄气三分,打完仗更是士气低迷、一蹶不振。是想要通过一场大胜来提振士气,殊为困难。”
房俊几次突袭皆是以少胜多,这使得长孙无忌清晰的对比出双方战力上的巨大差距。
想要突袭房俊,便只能调动更多的军队,否则难有胜算,可一旦调动数万大军,哪里还算得上突袭?而当右屯卫准备充分、严阵以待,原本的突袭就只能演变为一场大战,甚至是决战。
而在天下各地门阀都已经起兵前往关中正在途中的时候,发生这样一场大战乃至于决战是与长孙无忌的策略严重违背的。
见到长孙无忌犹豫不决,宇文节响起家主的叮嘱,心底犹豫一下,低声道:“当下之局势,双方僵持不下,谁也奈何不得谁。即便天下门阀的援军到来,东宫那边也有安西军数千里驰援,大战一起,胜负依旧难料。即便咱们最终取胜,也只能是一场惨胜,数百年积攒之底蕴损失一空,坐看江南、山东各地的门阀后来居上,到那个时候,还拿什么去独揽朝政,掌控中枢呢?”
长孙无忌面色瞬间阴沉下来,一双眼睛狠狠瞪着宇文节,沉默少顷,方才一字字问道:“这是你自己的话,还是宇文家的意思?”
宇文节在对方气势之下有些忐忑,咽了口唾沫,苦笑道:“不仅是宇文家的意思,也是很多关陇门阀的意思。”
这一仗打到这个地步,早已超出当初长孙无忌向各家承诺之损失,且希望之中的利益遥遥无期,如果最终非但未能取胜反而战败,那种后果是所有关陇门阀都无法承受的。
再加上各家底层抱怨不断,以及实力的严重损耗,使得许多门阀已经泛起厌战之情绪,觉得这一场兵谏非但未能达到目标,反而严重折损各家的家底……
长孙无忌并未发怒,一张脸阴沉的似要滴出水来,缓缓问道:“这一仗打到现在,已然是刀出鞘、箭离弦,难不成还能弃械投降?”
宇文节摇头道:“投降自然是万万不能的,眼下咱们固然泥足深陷,难以为继,但优势依旧在咱们这一边,继续打下去,胜利多半还是在咱们这里……投降当然不行,但和谈何以。”
“和谈?”
长孙无忌面色阴沉,这两个字简直就是咬着后槽牙吐出来的。
这场兵谏乃是他一手谋划,诸多不愿参预的门阀亦是他以或软或硬的手段拉进来,若是最终获胜,最大的利益自然归他所有。可如果和谈,就意味着他的谋划已经彻底失败,不仅得不到任何利益,甚至就连关陇领袖的地位亦将遭受严重威胁,被旁人取而代之。
先有人背着他策划东征大军之中的关陇兵卒起事,现在又私底下达成一致意欲和谈……在长孙无忌看来,这就是对他肆无忌惮的背叛。
局势顺利的时候一拥而上抢夺利益,局部不利之时便争前恐后的在背后给老子捅刀子?
满腔怒火几欲喷薄而出,仅余的理智促使他死死压住这股怒火,咬着牙缓缓道:“大家都心疼自家之家底,可却都忘了,这些家底到底从何而来?当年,关陇各家齐齐站在太子杨勇一边,结果却被杨广得了皇帝之位,导致关陇各家大败亏输,被杨广连同江南、山东的门阀几乎决断了根基!可曾记得是谁将你们各家从深渊之中拉出来,又推上了天下权力之巅峰?”
()
这大抵是今冬最后一场大雪,过不了多少时日春风化冻,就将迎来一场春雨。然而自冬天开始的这场兵谏早已将整个关中裹挟进去,到处兵荒马乱,关陇军队为了维持庞大的军力四处收刮粮食,甚至连朝廷、农户留的种子都征缴一空,不出意外的话将会严重影响今年的春耕。
故而虽然寒冬即将过去,但关中百姓却各个愁眉不展,万一春耕耽搁,将直接影响一年的生计。这些年关中稳定、百姓富庶,只要想想隋末之时天下混战,民不聊生易子相食的灾难,便忍不住心里冒寒气,遂将起事兵谏的关陇各家祖宗十八辈都问候了一遍又一遍。
太子是否贤德,那也留待将来考虑即可,现在的皇帝乃是李二陛下,这么多年精励图治勤于政务,使得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已然算是不可多得的好皇帝,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何苦折腾来折腾去?
就算这个太子不行,难道换一个上来就一定行?
天子脚下,百姓们临近中枢,自然见多识广,对于朝中那些个争权夺利之事耳濡目染,绝非古野乡村那般没见识。大抵都明白关陇各家之所以起事兵谏,说什么太子懦弱不似人君都是瞎扯淡,说到底还是太子早早便表态将会继续李二陛下打压门阀、扶持寒门的国策,科举取士将会逐渐取代以往的举荐制度,这明显动了门阀氏族的根基,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自然难以幸免。
然而令百姓们愤怒的是,你们朝堂之上的大佬争权夺利与我们这些升斗小民无关,可为了争权夺利却将整个关中卷入兵灾,将百姓的稳定富裕彻底摧毁,这就是缺德了。
故此,关中百姓对于关陇门阀所作所为怨气冲天,但在眼下到处都是乱兵的情况下却又敢怒不敢言,只能将愤懑憋在心里,祈求着上苍有眼,无论谁胜谁负赶紧结束这场兵灾,让大家的生活能够回归之前的安居乐业……
这股怨气不仅在民间逐渐累积,即便关陇军中亦是流言纷纭,对于底层兵卒来说,家眷皆在关中,兵谏的后果直接影响了大家的家庭生计,更别说无数兵卒在战争之中丧命,几乎关中处处戴孝、村村挂幡,妻子失去丈夫、老人失去儿子、孩童失去父亲,怮哭之声不绝于耳。
身为大唐子民,若是外族入寇荼毒同胞,大家披坚执锐战死疆场倒也无妨,老秦子弟自古以来便不惧生死。然而大家不过是家奴、庄客、佃户而已,如今却被主家武装起来参预兵谏,不仅自己人打自己人,更是以下凌上、以臣欺主,说一句大逆不道亦不为过,这种牺牲谁愿意承受?
打胜了好处都是主家的,打败了便沦为反贼,家家户户夷灭三族……
一股汹涌的怨愤之气在军中逐渐凝聚,导致关陇军队之士气肉眼可见的跌落至谷地,军心动荡不安。
这些情绪自底层开始层层向上反馈,终于抵达关陇高层。当宇文节将无数封关陇将校谏言的信笺呈递于长孙无忌案头,即便一贯城府深沉,自诩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长孙无忌,也不由得暗暗心悸。
将这些信笺翻阅一些,大抵都是一些反应兵卒对于这场兵谏怨声载道的抱怨,将校们压制不住,唯恐出现大规模的军心动荡甚至引发哗变,这才不得不向上请示应对之法。
长孙无忌将信笺丢在一旁,揉着太阳穴,叹气道:“看来非得取得一场大胜不可,否则军心不稳,恐有变故。”
军心士气,乃是军队之根基,偏偏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若是自内部刻意去提振士气、稳定军心,殊为不易。最好的办法便是连续不断的胜利,自然能够将所有负面情绪压制下去。
宇文节颔首道:“正是如此,自房俊回京之后,连续几次突袭皆重创吾军,导致军中上下谈之色变,畏惧之心甚重。”
呷了一口茶水,将伤腿举起放在一旁的凳子上,用手掌缓缓按摩,长孙无忌苦笑道:“右屯卫兵强马壮,且南征北战无一败绩,堪称大唐第一强军。房俊这回带回来的安西军更是于西域鏖战大食国,绝对之劣势却最终反败为胜,更别说骁勇善战的吐蕃胡骑……咱们的军队却是连几个正经的府兵都没有,说一句乌合之众亦不为过,对上那等强军,仗还没打便泄气三分,打完仗更是士气低迷、一蹶不振。是想要通过一场大胜来提振士气,殊为困难。”
房俊几次突袭皆是以少胜多,这使得长孙无忌清晰的对比出双方战力上的巨大差距。
想要突袭房俊,便只能调动更多的军队,否则难有胜算,可一旦调动数万大军,哪里还算得上突袭?而当右屯卫准备充分、严阵以待,原本的突袭就只能演变为一场大战,甚至是决战。
而在天下各地门阀都已经起兵前往关中正在途中的时候,发生这样一场大战乃至于决战是与长孙无忌的策略严重违背的。
见到长孙无忌犹豫不决,宇文节响起家主的叮嘱,心底犹豫一下,低声道:“当下之局势,双方僵持不下,谁也奈何不得谁。即便天下门阀的援军到来,东宫那边也有安西军数千里驰援,大战一起,胜负依旧难料。即便咱们最终取胜,也只能是一场惨胜,数百年积攒之底蕴损失一空,坐看江南、山东各地的门阀后来居上,到那个时候,还拿什么去独揽朝政,掌控中枢呢?”
长孙无忌面色瞬间阴沉下来,一双眼睛狠狠瞪着宇文节,沉默少顷,方才一字字问道:“这是你自己的话,还是宇文家的意思?”
宇文节在对方气势之下有些忐忑,咽了口唾沫,苦笑道:“不仅是宇文家的意思,也是很多关陇门阀的意思。”
这一仗打到这个地步,早已超出当初长孙无忌向各家承诺之损失,且希望之中的利益遥遥无期,如果最终非但未能取胜反而战败,那种后果是所有关陇门阀都无法承受的。
再加上各家底层抱怨不断,以及实力的严重损耗,使得许多门阀已经泛起厌战之情绪,觉得这一场兵谏非但未能达到目标,反而严重折损各家的家底……
长孙无忌并未发怒,一张脸阴沉的似要滴出水来,缓缓问道:“这一仗打到现在,已然是刀出鞘、箭离弦,难不成还能弃械投降?”
宇文节摇头道:“投降自然是万万不能的,眼下咱们固然泥足深陷,难以为继,但优势依旧在咱们这一边,继续打下去,胜利多半还是在咱们这里……投降当然不行,但和谈何以。”
“和谈?”
长孙无忌面色阴沉,这两个字简直就是咬着后槽牙吐出来的。
这场兵谏乃是他一手谋划,诸多不愿参预的门阀亦是他以或软或硬的手段拉进来,若是最终获胜,最大的利益自然归他所有。可如果和谈,就意味着他的谋划已经彻底失败,不仅得不到任何利益,甚至就连关陇领袖的地位亦将遭受严重威胁,被旁人取而代之。
先有人背着他策划东征大军之中的关陇兵卒起事,现在又私底下达成一致意欲和谈……在长孙无忌看来,这就是对他肆无忌惮的背叛。
局势顺利的时候一拥而上抢夺利益,局部不利之时便争前恐后的在背后给老子捅刀子?
满腔怒火几欲喷薄而出,仅余的理智促使他死死压住这股怒火,咬着牙缓缓道:“大家都心疼自家之家底,可却都忘了,这些家底到底从何而来?当年,关陇各家齐齐站在太子杨勇一边,结果却被杨广得了皇帝之位,导致关陇各家大败亏输,被杨广连同江南、山东的门阀几乎决断了根基!可曾记得是谁将你们各家从深渊之中拉出来,又推上了天下权力之巅峰?”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