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吐鲁番游玩视频
作者:想要摸鱼的咸鱼    更新:2024-11-22 05:40
  ()光幕播放中,有些朝代正处于夏季,炎热的天气让人心情愈加烦躁。
  “西域边塞岂不是比我们这里还要热好多?在边疆的士兵们,好辛苦。”
  “要是我们也有空调就好了。”
  “让夏天变得不那么热,冬天不那么冷。空调真是神器!”
  ……
  东汉 建安六年
  许都 丞相府
  曹操本来在检查曹丕,曹彰,曹植,曹冲四人的功课,也是这时候光幕再次播放起了新视频。
  几人强忍着无聊看完了光幕上对《金瓶梅》的解读,曹操倒是对里面透露的事情很感兴趣。
  统一天下之后,难的不就是治国吗?
  接着光幕又放起了唐朝的干尸,曹彰看得很兴致勃勃,口不择言:“我以后也是大将军,他们肯定能挖到我!挖到了本将军,是他们的荣幸……啊呜。”
  曹操一巴掌拍到已经十二岁的曹彰脑袋上,“混小子,别乱说!”
  这小子,太蠢了。曹操不忍直视,还是更喜欢其余三子。
  自昂儿去后,子恒变成了诸子中的大哥。加上光幕早前曝光,他会在自己死后继承王位,逼天子禅位,建魏国,未来的魏文帝曹丕。
  考虑到之后的事情,曹操越来越对这个儿子关注,在他身上寄予了厚望。
  “子恒,你要控制甜食了。”
  “……是,父亲。”曹丕回答完话就低下了头。
  曹植扯了扯哥哥的衣袖,给他使眼色,以后我的甜食可以悄悄给哥哥吃!
  曹操严厉制止这种行为,“从今天起,府中禁止甜食,水果供应一律减半。”他心里也不舍,因为他也爱吃甜食……
  他喜欢吃,他儿子也喜欢吃,自己好歹能克制,子恒这样子怕是不行。
  逐一扫过最大的曹丕,虎头虎脑的曹彰,小大人样的曹植还有乖巧可爱的曹冲。曹操脑中突然灵光闪现,他惊然发现了一个死因,他们一家不会都是因为爱吃甜食而死吧。
  ……
  ——————
  (围绕吐鲁番城区的周围,全是种的葡萄。
  两人买了一袋葡萄,又接着开车。
  “葡萄架旁边有好多这种土房子啊。”
  “四面透风,里面好像是晾着葡萄?”
  “直接变成葡萄干了吗?哈哈哈哈,这气温是真热啊。”
  两人下车走了一段路,女生吸了口空气,“哇,这里的空气都是甜的诶。”
  “全是水果香甜味。”
  ……)
  <好想吃[馋]>
  <葡萄干不太喜欢,还是更喜欢吃新鲜的葡萄。>
  <天呐,这完全就是课本照进现实了。>
  <这叫做晾房,专门晒葡萄干的。>
  <话说干尸和葡萄干是一个原理吧?全是地表温度过高>
  [汉高祖刘邦:别说,看着还真有食欲]
  [宋太祖赵匡胤:葡萄酒也好喝]
  [唐太宗李世民:果粒饱满,是好吃 ]
  [元世祖忽必烈:葡萄酒啊?那确实,好喝!]
  [清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千年传承下来,葡萄酒也不断变化。是宫中常备之酒]
  ……
  看着光幕上许多人在分享葡萄的其他做法。刘邦心动了,看着真香啊,那是葡萄酒吗?真想喝一口。
  ……
  (两人又来到了维吾尔族传统的民居,外表上能看出来形质非常标准。
  两人一进去立马就感受到了温度变得凉快了些。
  女生拍了拍墙壁,“这土墙的厚度比门都要厚了啊。”
  “这是因为墙足够厚的时候,室外的热度就进不来了吗?”
  两人感叹:“果然,本地人总会想到办法。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像这种厚厚的墙能保温,厉害了。”
  进屋子后,有一炕在那,上面铺着被子。
  “这是土炕吗?”
  “我第一次知道新疆也需要炕。”
  ……)
  <在吐鲁番这种土房子都是冬暖夏凉的,一般不用空调。 >
  <地理知识:厚墙加小窗,利于保温。>
  <再挖一个地下室就更凉快了,我们人类总是会找到合适的出路[点赞] >
  <我们东北的房子墙也很厚>
  <西北也是北嘛[吃瓜] >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狗头]>
  [明洪武帝朱元璋:在苦难中,老百姓总会找到一套适合的办法]
  [汉高祖刘邦:老朱!咱俩想法真一致!]
  [宋熙宁四年苏轼:有光幕在真是好,现在足不出户都能观到各地地方风土]
  [唐贞观四年魏征:吐鲁番气候变化也太快了! ]
  [清乾隆年间人:想象了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画面,羡慕了 ]
  ……
  “我们要不要也设计这种屋子?”
  被问的人略显犹豫。
  “光幕说能够冬暖夏凉!”
  被问的人面上纠结。
  “在吐鲁番那么热的地方都不用空调!”
  被问的人终于点头了,“那,我们试试?”
  …
  观看光幕的人,突然有些羡慕视频上描绘的场景。
  他们过得可真自在啊。
  ……
  (两人一边拍视频,一边进行讲解。
  到了坎儿井博物馆。
  “吐鲁番这地方温度很高,需要水的话,基本上都是用的坎儿井的竖井井口。人们在井与井之间分段挖掘。暗渠需要检修的时候,人们就可以顺着井口垂直进入。”
  “我们现在要去地面下的坎儿井的暗渠,那里面可以说是另一个世界。不过,现在我们进入到这个地方完全被发开发成了亮渠。”
  两人又走了一会,来到一个四处散着蓝光的地方。
  “现在到了第三竖井与断面体验点。”
  “这个地方真的超级凉快。”
  ……)
  <好像古堡啊。 >
  <古人真的是大智慧。我两年前去过这里,很有趣。 >
  <肯定凉快呀,感觉和地铁那里面差不多。 >
  <还有地下室和地窖呢,真的很凉快!>
  <新疆夏季的那种热是属于大戈壁的热浪,你甚至能够看到扭曲的空气。[捂脸] >
  <我就是近段时间去过一次,那真的是空气都热扭曲了,我TM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嘞。[捂脸]果然,干热和湿热真的太明显了。 >
  <嗯……就是有种课本照进现实的感觉,感觉在上语文课,地理课……哈哈哈哈 >
  <但其实它这种热,感觉像是凉爽的热。太阳照得到的地方热,照不到的地方就很凉快。而南方地区就是不管有没有太阳,室内和室外一样热,我们这边那种闷热,还有湿热真的让人难受。 >
  [唐贞观四年李靖:南北的差距是这样 ]
  [ 汉元狩六年霍去病:域外和中原是这样]
  [明洪武帝朱元璋:北边冬天冷,南边夏天热啊]
  [明正德帝朱厚照:是啊,冬天的北京,大雪纷飞,一片白茫茫]
  [明洪武帝朱元璋:……]
  ……
  “朱棣!看着老子,你是不是还在想等老子去了后,迁到北平去!”
  好好的一番感慨,被光幕上朱厚照的一句话给整破防了。
  想到日后,孤苦一人,所有子孙都陵墓都在北平府,而就自己留在应天府……
  朱元璋再次将气撒到朱棣身上!
  朱棣对天发誓,他真没这么想!
  “爹,真没有,别想太多了……”
  我现在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大明太子了,以后又不用造反,虽然北平府算得上是老窝,但那哪儿有应天府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