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只有Space能做到的事
作者:乌鸦一号    更新:2024-11-20 02:36
  ()很多时候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当年蔚来在融资的时候,并不是直接找的合肥,在整个过程中他们找了湖州、杭城等多个城市,希望从他们手里融145亿左右,那次也找了江城。
  江城一直希望能够发展新能源车,最后没有谈成一来是因为那个时间点,19年年底、20年年初,江城方面哪有精力去管你蔚来融资,自己遇上了天大的事。
  二来是因为当时蔚来的情况确实不乐观,蔚来当时面临的局面是股价即将跌破1美元,面临在美股退市风险。
  美股的规定就是每股单价跌破1美元就会被警告,警告发出的90天里,股价如果没能重回1美元以上,那就会被退市。
  此蔚来在20年的时候就面临了这样的危机,而老贾的法拉第未来,彼未来动不动给你整个几十股合一股的大活,就是为了每股市值不跌破1美元,为了赖在纳斯达克,为了它那个壳子能在纳斯达克。
  老贾的法拉第未来整出了八十合一、三合一、四十合一,连续三次合股,总比例高达9600倍的顶级好活。
  你在它上市的时候花96000美元买了9600股,到了今天,股价从10美元跌到了2美元不说,你9600股变成了1股,更是离谱到家了。
  说回蔚来,当年江城没有给蔚来融资,合肥国资接盘了,投资112.6亿元获得了蔚来24.1%的股份。
  放在今天来看,单纯从交易的角度没有赚多少。如果放在整个城市招商引资的角度来看,那绝对是赚大了。
  因为当时用这112亿撬动了1020亿元rmb的投资。
  放到今天来看,带动了整个徽省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某种意义上,投资很多时候都是基于预期,之前要是知道蔚来能起死回生,江城咬咬牙也就签下来了。
  在那个时间点,江城的禀赋是要比合肥更好的,合肥港也是内陆港,但从量级的角度,连江城港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考虑到蔚来只有国内市场,江城的位置同样远胜于合肥,在汽车产业链上,在20年的时候,江城胜的就不止一筹了。
  到了今天,哪怕200亿rmb的投资,还拿不到股份,相当于无息贷款借给你,都要咬牙从Space手里把这个项目给拿下。
  本质上还是好的项目抢着给你送钱。
  强者恒强的逻辑在投资这件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书记,我现在没有办法给你一个答复,因为江城能开出来的条件,其他城市一样能开出来。
  而且这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Space特斯拉有股份,要建的工厂是我们和大众合资建的,大众也有决定权。
  江城的诚意我看到了,但我确实没有办法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我回申海之后一定和林甲说,让她着重考察江城的环境,把江城纳入到我们重点考虑的城市中来。
  如果可以,我是很希望能够为江城做点什么的。”
  江城给的诚意确实足够了。
  因为在2027年,东大的地方招商引资逻辑已经变了,从燕京收紧了地方能开出的筹码。
  准确来说,23年开始吹风,24年就开始动真格了。
  24年8月的时候出台了一部叫做《公平竞争条例》的行政法规,里面写的非常清楚,地方没有法律法规或者燕京许可,不能提供税收优惠。
  包括财政奖补、税收返还、出让土地等等,都变得非常严格。
  把以税招商的模式给直接禁了。
  到了这个时间段地方招商引资主要靠投资,地方国资给企业投资,以此来吸引企业。
  很明显,和靠税收吸引企业落户比起来,靠投资难度要大得多,你得担心企业拿到投资来了然后垮了怎么办。
  这种模式下的招商引资就特别考验地方政府水平,你不能瞎投资,吸引一帮和你地方现有资源一点都不匹配的企业来。
  众所周知,国资过去最厌恶风险,因为有不能亏本的红线在,你投资可以,但你不能亏,你亏了这就关系到国有资产流失。
  这不可能,哪怕段永平来了也做不到只赚不亏的天使投资。
  因此把以税招商转变成以投资招商的模式后,燕京在同年发布了所谓创投17条,全文叫《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里面加给国有资本的投资企业松绑,允许他们亏损。
  提高招商引资难度、允许国有资本亏损、把消费税交给地方这三者是一套组合拳。本质是为了提高地方的营商环境,敦促地方改善民生。
  有没有效果不知道,但初衷就是这样。
  到了27年这一套已经玩了有差不多三年时间。
  因此在这样的枷锁下,江城的条件已经算非常好了,投资200亿,然后允许你后面自己拿钱来把股份原价收回。
  说白了这都带点游走在红线边缘的意思了,相当于给你一笔没有时间期限的无期贷款。
  要知道当年申海给特斯拉的四百亿贷款,还要3%的利息呢。
  “元光,好,有你这个承诺就够了。
  我还想多说两句,这两百亿的投资只是给Space的,针对你们和大众的超级工厂,我们围绕超级工厂建的配套工业园区,这个由江城方面出资来建。”
  江城方面不可谓不下血本了,底裤都要掏出来了。
  江城一年的税收大概在1400亿左右,200亿的投资,建工业园区少说又是500亿,加在一起半年的税收就没了。
  “我一定会把江城留在最后,后续林甲还要多叨扰你们了。”
  “放心,我们一定随叫随到。”
  等陈元光走之后,整个餐厅的氛围要更自然一些,在座的人很少,剩下的就那么四个人。没有谁会不长眼到找美女来作陪,毕竟后续负责这件事的是林甲,这要是传到她耳朵里,或者被陈元光自己透露,那江城有可能直接出局。
  本来江城就没有什么优势。
  省里一个,江城两个,江大校长,没了。
  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经常打交道,单论级别,舒校长和他们都是一个级别。
  这几年的行情,说不定舒校长就一飞冲天,学而优则仕,从校长变他们顶头上司了。
  因此大家没有谁会太拘谨。
  “哎,果然和你猜的一样,即便我们一开始就把所有筹码摆上了桌子,也得不到对方的一句准话。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和我们竞争的是申海、杭城、羊城这些地方。
  和这些地方比起来,江城最大的优势估计就是劳动力价格和工程师价格。”
  由于房价以及大量高校集结,江城的位置又是九省通衢,所以同样招工程师,在江城的话能比其他几个城市至少低百分之三十。
  “本来他们搞的就是智慧工厂,员工数量有限,这个优势还不够。”
  大家议论纷纷,都在绞尽脑汁想江城到底还有什么优势,能够让Space把超级工厂放在江城。
  这时候,舒校长有些无法理解,他问:“这个工厂真的这么重要吗?
  我们如果真的想招商引资,同样的条件应该能够吸引来像比亚迪、理想、华为这些头部厂商吧。
  单纯从招商引资的角度,把这些厂商找来,产生的社会效益应该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吧。
  这只是我个人拙见,我有点想不明白。”
  舒校长全程听完后既感慨又满脑子都问号,感慨是自己学生才短短七年时间就已经成为了东大举足轻重的人物,问号则是因为他真不理解,新能源竞争都快要进入到下半场了,Space和大众的超级工厂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大众是旧势力,Space是新生儿,两者结合的产物,未必就会有好的结果。
  外界都简单他们合伙搞超级工厂会集合二者的优点,大众丰富的经验成熟的工程师,Space先进的技术和天马行空的设计。
  但强强联手真的会有好结果吗?未必。
  比亚迪和奔驰联手搞的豪华品牌腾势,一直半死不活,后来奔驰退股,比亚迪全资之后反而好起来了。
  不是所有的强强联手都能像问界一样。
  舒校长的话说完后,其他三人对视了一眼:“**,你来回答一下吧。”
  “校长,你说的倒也没错,从短期来看了,我们找比亚迪或者小米,是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外号从来不骗人,外号能是神的男人,而且能成为东大公认的神,把时间线拉长,对江城汽车产业长远发展来看,我们期望的效果只有陈元光有可能能做到。”
  对方说完后舒校长还是满头雾水,你们期望达到什么效果。
  这时候坐在对面的人接过话来:“我们希望让江城重新成为东大汽车产业的核心,成为东大汽车产值排名第一的城市。”
  “单单一座超级工厂能做到这一点?”舒校长这下更不理解了。
  “当然有可能能做到。
  校长,我在这里就不点名了,国内很多车企,他们给上下游供应链的供应商开价格,是踩着对方的利润线去的,算盘都要敲冒烟了,就只给你留点辛苦钱。
  甚至再过分点,连辛苦钱都不给你,你就只能给我白打工。
  我去年去渝都调研的时候,他们老总来接待我的,兴致勃勃地和我讨论,怎么管理供应商,他们连政府补贴都能你算出来,然后政府补贴的钱都要给你拿走。
  至于供应商怎么赚钱,他们到股市上去赚钱。没上市的把规模做大,上市捞一笔,上市了的,我给你订单,你的业绩上涨,赚股价上涨的钱。
  这是很多车企的玩法,要不然为什么能把终端价格压低还有的赚。
  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对供应商来说,他们根本不可能有资金投入到再研发中去。
  你刚刚提到的车企里就有这类车企,我招来就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他来了之后,我们江城一万多家上下游供应商的技术没有办法升级,工艺没有办法迭代,就只是赚眼前的利益罢了。
  像特斯拉这种,他们是会给足了供应商利润。
  他们怎么玩,他们是这样玩,他提一个需求,你看看能不能做到,如果你能做到,那好,我把这一块交给你来做。
  我保证你第一年的毛利至少是50%,如果这个需求足够重要,80%的毛利都没问题。
  但第二年就会给你降,第三年再降,在整个生命周期里持续下降。
  这样的模式好处在于,通过前期给你大量让利摊薄你的研究费用,后续持续降价,逼你要优化工艺降低成本,你也会跟着去逼你的供应商降低成本,整个供应链就被带动的都要迭代工艺,降低成本。
  一旦你能够改良工艺,那这部分多出来的收益就归供应商,这也从主动性上臂供应商把钱投入到研发中。
  这套最早是苹果的玩法,特斯拉也这样玩,我们让Space进来,他们会采取类似的策略,带动整个供应链一起进步。
  更不用说,背靠光神这样的核心竞争力。
  按照一直以来Space成立的愿景,可是要把太空采矿的矿石作为其原材料。
  原本大家还不太信,随着常温超导、HBM的出现,外界普遍认为这一天长则十年,短则五年就会到来。
  太空采矿之后总要冶炼吧,这也是配套产业,意味着会一起放在Space超级工厂周边。
  “对,**说的没错,而且这一回可不仅是Space,如果只是Space,走高端路线的Space,产量是有限的,即便带动产业链发展,这个带动效果也有限。
  这可是Space和大众合伙的超级工厂,那么意味着大众的汽车也会在这建,随着欧洲市场出让给我们,大众的走量车型才是重头戏。
  因此,我们如果站在整个江城汽车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这次的招商引资,其他国产新能源厂商都没有办法取代Space。
  即便其他国产新能源车企,他们也采取类似的供应链培养手段,他们也没有办法和Space比,因为他们在很多地方有很多工厂。
  而Space和大众建的工厂,将会是Space唯一的工厂。”
  江城能想到的,其他城市没有理由想不到,招商引资一直都是地方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种甜蜜的烦恼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