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商业吹捧
作者:乌鸦一号 更新:2024-11-20 02:35
()马斯克的奉承不是没有道理的,目前只有小米的Ultra拿到了第二代钙钛矿电池技术,特斯拉也想拿到,并应用在下一代更广的特斯拉车型上,而不像现在这样,只有赛博皮卡用上了钙钛矿电池。
同时他也希望能够促进在拓扑半金属上的合作,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带着整个阿美利肯任务来的。
华盛顿大人物们迫于选举压力,每个人都必须放狠话。
在当下这个关键时间节点,联邦的商界大佬们需要扮演润滑剂的角色。
马斯克作为在华有大量利益的关键人物,被视为是最好用的润滑剂之一,要知道之前这个角色可是比尔盖茨在扮演。
“哦?莱特,你说说,我正为SpaceX而发愁呢。”马斯克提起了兴趣,在他看来一手操办了光甲航天的陈元光有资格提出意见。
和只负责投资和管理的贝索斯不同,陈元光科学家的身份给他的说辞提供了格外的公信力。
“目前大家都无法摆脱化石燃料,进入到电驱动的时代,而星舰又是极其庞大的航天器。
那么你们就不应该什么都想要。
这时候放弃一些燃料的热效率是必须的。”陈元光说。
“简单来说,别老是想着运载火箭分离的时候上级再去点火,在完全分离前,上级就应该点火为后续的飞行做准备了。”
星舰绝对是疯狂的计划,猎鹰九号有多疯狂,星舰的疯狂程度就是它的三倍以上。
因为它的一级火箭足足有33台发动机组成。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艘星际飞船也如此疯狂,那就是前大毛的N1。
在星舰以前,N1一直保持着在火箭上点火最多发动机的记录,足足有30台发动机。
历史上N1的四次发射全部以失败告终,因为在航天动力领域,发动机本质上意味着故障点,故障点越多,你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就越大。
你单個发动机故障概率哪怕是95%,95%的33次方也只有20%不到,
现实中年轻的太空爱好者们对星舰的到来保持着无比的热情,然而他们已经忘记N1和这么多发动机的灾难性后果了,更不用说按配备33台发动机之多了。
更糟糕的是,为了追求极限的热效率,尽可能把成本压缩,SpaceX的星舰还在追求极限,一二级火箭分离之后再进行二次点火。
“莱特,你是对的。”马斯克听完后迅速想到了关键点(因为这本身是SpaceX在升级星舰过程中自己用到的策略,拿来借用一下)。
“没错,SpaceX的选择意味着,有非常多的潜在故障无法排除。”陈元光接着说。
“我们应该考虑让星舰直接切换到热阶段,并且在接下来要飞行的超重型飞机上安装隔热罩和通风阀间,再在轨道发射架的下方加一块钢板,通过喷射水来消散猛禽发动机的破坏力。”
这下马斯克不是奉承,他是真心实意的说道:“莱特,当年我应该拿出SpaceX一半的股份让你留在SpaceX的,如果SpaceX有了你,我想我们现在应该已经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了。”
马斯克在和一些学术界人士交流的时候,时常会聊到陈元光,几乎所有学术界人士都对陈元光赞叹不已,认为他的跨度之广和嗅觉之敏锐,世所罕见,甚至没人能和他比肩。
他这下终于知道什么是嗅觉了。
马斯克没想到对方只是通过新闻中细枝末节的报道就能够推测出如此关键优化点。
如果说开拓者二号的设计仍然是依靠未来科技,那么对于星舰的优化建议,完全是陈元光在航天领域耳濡目染之下的自身水平体现。
他站在更高巨人的肩膀上,天然就能够有更敏锐的眼光去洞察,当下超重型航天飞船设计中的漏洞。
“如果我在SpaceX工作的话,恐怕我们会因为在人类如何走向太空这件事上的意见不统一而吵得不可开交。”陈元光说。
马斯克在工作中是不折不扣的暴君,对待下属以苛刻著称,而即便短期内他会因为你的才华而容忍伱,长期来看仍然会无法共事。
“你希望尽快去火星,希望通过不断的融资,给投资人描绘美妙蓝图,最终实现去火星的愿望,这过程中人类会逐渐摆脱化石燃料。”
说得好听点是美妙蓝图,说的难听就是画饼。
这帮企业家们画饼一个比一个厉害,马斯克靠着过往PayPal的履历和NASA的青睐而成功了。
“但在这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崩盘,相比之下太空采矿那样,构建起一个完善的正循环会显得更容易一些。
更重要的是它在实现目标后会自动运转,不再需要靠融资去给项目施加外力。”
马斯克的计划夸张到,要用全球一整年10%的GDP,超过10万亿美元投入到火星计划中去,这不现实。
更重要的是,一旦阿美利肯失去当前的地位,那他的融资能力将暴跌。
“莱特,我不认为太空采矿的难度比去火星更低。
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太空采矿的难度还要更高。”马斯克摇头。
陈元光回答道:“不不不,看你如何定义太空采矿这件事。
如果只是去到小行星,把一些物质带回来,那霓虹已经做到了,如果是要真正意义上挖掘金属物质,这同样不难。
要形成收益,收益能覆盖支出,那确实不简单。
但我们并不需要实现后者,我们只需要能够挖掘金属物质即可,实现了这点之后,剩下的只需要等待技术成熟之后的水到渠成。
我觉得去火星困难,最大的关键点在于其实现在的火箭都会受到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火箭动能方程支配,我们的主观意愿改变不了这一点。”
火箭动能方程简单来说,就是包含三个动量,其中两个决定了之后,剩下的那个也会被决定。
这三个动量分别是火箭速度的变化、火箭燃料的总能量和燃料的质量分数。
燃料质量分数是指和火箭总重量相比,需要的燃料比重。
“我们靠着数百吨燃料的作用下,从地球厚厚的大气层猛然逃逸,除了这一点别无他法进入太空。
然而一直到今天火箭都高度依赖牛顿的三大定律,这就导致了在一定时间内,载人飞船要想超越地球轨道,会有极高的风险。
像之前去月球的阿波罗号,它的成功率在我看来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联邦在60年代能实现载人登月,最后还能回来是一件非常非常浮夸的事情,这是小概率中的小概率事件。
有网友比喻,说这概率就和人坐在木头上横渡了太平洋一样,老实说也许成功概率比这还要更低。
陈元光说完后,马斯克点头:“没错,除非我们把化石燃料变成了其他能源,但这在短期内都不现实,甚至在我们有生之年都无法看到。
人类只能依赖于化石燃料离开电池。
现在用化石燃料的航天器最大的问题还是过于笨重了,他们在起飞之后就无法控制。
我们需要给航天器在进入到太空中之后,增加新的动力来源,让他变成可操纵的。”
“短期来看,太阳能电池或者小型核裂变反应堆能做到这一点。”陈元光说。
核聚变短期来看不现实,即便实现了,它的体积也无法应用到航天器上,但核裂变可以,一直科学家在探索核聚变的同时,也在研究小型核裂变。
像核潜艇和核动力航母,用的都是小型的核裂变反应堆。
“NASA一直在做相关探索,问题是核裂变的风险太大,化石燃料的火箭在空中爆炸,带来的破坏有限。
而一旦核裂变作为动力的火箭爆炸,那么会给整个生态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我和NASA的专家们讨论这件事的时候曾经聊到过这件事,他开玩笑说,一旦我们用了核动力火箭,那么每一次发射联邦都会失去一个火箭发射基地的。”马斯克大笑。
这是指核裂变火箭带来的爆炸,会造成这一块的核污染超标而无法使用。
“所以还是期待光伏技术突破吧,钙钛矿电池还远远不够。”陈元光说。
和马斯克聊完后,马斯克是想和光甲航天签一个战略合作协议的,但是无奈光甲航天是华国企业,而且在白宫名单上,只能无奈放弃。
而他希望一些SpaceX的工程师能到光甲航天来交流学习,也被陈元光婉拒了,说是学习,谁知道是来干嘛。
“抱歉,光甲航天有着大量的商业机密,我们很难区分哪些是不敏感的,SpaceX的工程师来,他们大概也没有什么收获,无非来华国公费旅游了一番。”陈元光很直白。
“我想我们在电动汽车上可以合作,我觉得造车很有意思,因此打算收购一家车企,你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玩玩。”陈元光问。
倒不是他感兴趣,而是林甲感兴趣,背靠吉利的莲花汽车高管来找了她好几回。
在深入了解莲花汽车之后,林甲也觉得这是个机会。
陈元光知道后,觉得没问题,但是没必要和他们搞到一起,要做干脆就干票大的,直接把莲花全资给收购过来,反正也不贵,总市值38亿美元,发起收购的话给个30%左右的溢价绰绰有余。
而拉马斯克,则是觉得他和马斯克携手造豪华跑车,在全球范围内都能引起轰动,能够让莲花的品牌形象更快建立。
当然合作伙伴不仅有马斯克,而且还要找一些合作伙伴。
如果只打算在国内玩玩,那全资控股没毛病,而如果你的目标是全球市场,那势必然需要合作。
马斯克听完后来了兴趣,“你是指?”
“莲花汽车,目前在吉利旗下,我希望收购过来,试试看能不能让莲花起死回生。”陈元光说。
马斯克对莲花有所耳闻,“我想我很有兴趣。”
特斯拉和莲花的目标客户压根不重叠,因此他投莲花丝毫不会对特斯拉产生影响。
而莲花也能丰富马斯克的事业版图。
“我想如果有你的加入,特斯拉的一些技术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给到莲花。”陈元光说。
“没问题,小米Ultra用的影音系统能授权给特斯拉吗?那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如果特斯拉有那技术的加持,那用户体验会迎来飞跃的。”马斯克顺势问道。
他在燕京体验过小米Ultra之后,一直对那影音技术垂涎不已,本来他搞特斯拉的目的就包含把开车变得和开赛车游戏一样简单,有了那玩意,沉浸感直接拉满了。
而且在他看来,小米调教的还不够好,要是特斯拉来做,能够调教的更好。
“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是不介意,问题是我们之前和小米签了五年的独家技术授权期,也就是说即便我全资收购了莲花,这技术也无法用在莲花上。
只能等五年以后,重新签合同的时候再说。”陈元光说。
马斯克无奈摇头:“好吧,不过联手造豪华跑车这件事我很感兴趣,我们后面可以再详细聊聊,我不在华国的时间里,也可以由Tom来和你沟通。
他是我的全权代表。”
陈元光说:“好,这件事需要先保密,因为还在筹划阶段,要知道莲花背后的股东结构很复杂,想把它给买过来不那么容易。”
马斯克这次来见陈元光啥目的都没达成,完全是来混了个眼熟。
收购莲花也只还停留在纸面。
除了一件事,那就是第二代钙钛矿电池的专利授权,不过本来这也要开放给各大车企,马斯克来不来都没有区别。
然而马斯克依然兴高采烈地在推特上发文,并且配上了四张他和陈元光见面的照片:
“很高兴能够和莱特·陈见面,我们在商业航天领域有着惊人的共识,在可再生能源替代石化燃料方面同样有着大量的共识。
未来我们将会在很多大家想不到的方面开展合作。”
“莱特帮助我找到了星舰发射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对航天技术的造诣让我感到惊讶。”
(本章完)
()
同时他也希望能够促进在拓扑半金属上的合作,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带着整个阿美利肯任务来的。
华盛顿大人物们迫于选举压力,每个人都必须放狠话。
在当下这个关键时间节点,联邦的商界大佬们需要扮演润滑剂的角色。
马斯克作为在华有大量利益的关键人物,被视为是最好用的润滑剂之一,要知道之前这个角色可是比尔盖茨在扮演。
“哦?莱特,你说说,我正为SpaceX而发愁呢。”马斯克提起了兴趣,在他看来一手操办了光甲航天的陈元光有资格提出意见。
和只负责投资和管理的贝索斯不同,陈元光科学家的身份给他的说辞提供了格外的公信力。
“目前大家都无法摆脱化石燃料,进入到电驱动的时代,而星舰又是极其庞大的航天器。
那么你们就不应该什么都想要。
这时候放弃一些燃料的热效率是必须的。”陈元光说。
“简单来说,别老是想着运载火箭分离的时候上级再去点火,在完全分离前,上级就应该点火为后续的飞行做准备了。”
星舰绝对是疯狂的计划,猎鹰九号有多疯狂,星舰的疯狂程度就是它的三倍以上。
因为它的一级火箭足足有33台发动机组成。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艘星际飞船也如此疯狂,那就是前大毛的N1。
在星舰以前,N1一直保持着在火箭上点火最多发动机的记录,足足有30台发动机。
历史上N1的四次发射全部以失败告终,因为在航天动力领域,发动机本质上意味着故障点,故障点越多,你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就越大。
你单個发动机故障概率哪怕是95%,95%的33次方也只有20%不到,
现实中年轻的太空爱好者们对星舰的到来保持着无比的热情,然而他们已经忘记N1和这么多发动机的灾难性后果了,更不用说按配备33台发动机之多了。
更糟糕的是,为了追求极限的热效率,尽可能把成本压缩,SpaceX的星舰还在追求极限,一二级火箭分离之后再进行二次点火。
“莱特,你是对的。”马斯克听完后迅速想到了关键点(因为这本身是SpaceX在升级星舰过程中自己用到的策略,拿来借用一下)。
“没错,SpaceX的选择意味着,有非常多的潜在故障无法排除。”陈元光接着说。
“我们应该考虑让星舰直接切换到热阶段,并且在接下来要飞行的超重型飞机上安装隔热罩和通风阀间,再在轨道发射架的下方加一块钢板,通过喷射水来消散猛禽发动机的破坏力。”
这下马斯克不是奉承,他是真心实意的说道:“莱特,当年我应该拿出SpaceX一半的股份让你留在SpaceX的,如果SpaceX有了你,我想我们现在应该已经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了。”
马斯克在和一些学术界人士交流的时候,时常会聊到陈元光,几乎所有学术界人士都对陈元光赞叹不已,认为他的跨度之广和嗅觉之敏锐,世所罕见,甚至没人能和他比肩。
他这下终于知道什么是嗅觉了。
马斯克没想到对方只是通过新闻中细枝末节的报道就能够推测出如此关键优化点。
如果说开拓者二号的设计仍然是依靠未来科技,那么对于星舰的优化建议,完全是陈元光在航天领域耳濡目染之下的自身水平体现。
他站在更高巨人的肩膀上,天然就能够有更敏锐的眼光去洞察,当下超重型航天飞船设计中的漏洞。
“如果我在SpaceX工作的话,恐怕我们会因为在人类如何走向太空这件事上的意见不统一而吵得不可开交。”陈元光说。
马斯克在工作中是不折不扣的暴君,对待下属以苛刻著称,而即便短期内他会因为你的才华而容忍伱,长期来看仍然会无法共事。
“你希望尽快去火星,希望通过不断的融资,给投资人描绘美妙蓝图,最终实现去火星的愿望,这过程中人类会逐渐摆脱化石燃料。”
说得好听点是美妙蓝图,说的难听就是画饼。
这帮企业家们画饼一个比一个厉害,马斯克靠着过往PayPal的履历和NASA的青睐而成功了。
“但在这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崩盘,相比之下太空采矿那样,构建起一个完善的正循环会显得更容易一些。
更重要的是它在实现目标后会自动运转,不再需要靠融资去给项目施加外力。”
马斯克的计划夸张到,要用全球一整年10%的GDP,超过10万亿美元投入到火星计划中去,这不现实。
更重要的是,一旦阿美利肯失去当前的地位,那他的融资能力将暴跌。
“莱特,我不认为太空采矿的难度比去火星更低。
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太空采矿的难度还要更高。”马斯克摇头。
陈元光回答道:“不不不,看你如何定义太空采矿这件事。
如果只是去到小行星,把一些物质带回来,那霓虹已经做到了,如果是要真正意义上挖掘金属物质,这同样不难。
要形成收益,收益能覆盖支出,那确实不简单。
但我们并不需要实现后者,我们只需要能够挖掘金属物质即可,实现了这点之后,剩下的只需要等待技术成熟之后的水到渠成。
我觉得去火星困难,最大的关键点在于其实现在的火箭都会受到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火箭动能方程支配,我们的主观意愿改变不了这一点。”
火箭动能方程简单来说,就是包含三个动量,其中两个决定了之后,剩下的那个也会被决定。
这三个动量分别是火箭速度的变化、火箭燃料的总能量和燃料的质量分数。
燃料质量分数是指和火箭总重量相比,需要的燃料比重。
“我们靠着数百吨燃料的作用下,从地球厚厚的大气层猛然逃逸,除了这一点别无他法进入太空。
然而一直到今天火箭都高度依赖牛顿的三大定律,这就导致了在一定时间内,载人飞船要想超越地球轨道,会有极高的风险。
像之前去月球的阿波罗号,它的成功率在我看来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联邦在60年代能实现载人登月,最后还能回来是一件非常非常浮夸的事情,这是小概率中的小概率事件。
有网友比喻,说这概率就和人坐在木头上横渡了太平洋一样,老实说也许成功概率比这还要更低。
陈元光说完后,马斯克点头:“没错,除非我们把化石燃料变成了其他能源,但这在短期内都不现实,甚至在我们有生之年都无法看到。
人类只能依赖于化石燃料离开电池。
现在用化石燃料的航天器最大的问题还是过于笨重了,他们在起飞之后就无法控制。
我们需要给航天器在进入到太空中之后,增加新的动力来源,让他变成可操纵的。”
“短期来看,太阳能电池或者小型核裂变反应堆能做到这一点。”陈元光说。
核聚变短期来看不现实,即便实现了,它的体积也无法应用到航天器上,但核裂变可以,一直科学家在探索核聚变的同时,也在研究小型核裂变。
像核潜艇和核动力航母,用的都是小型的核裂变反应堆。
“NASA一直在做相关探索,问题是核裂变的风险太大,化石燃料的火箭在空中爆炸,带来的破坏有限。
而一旦核裂变作为动力的火箭爆炸,那么会给整个生态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我和NASA的专家们讨论这件事的时候曾经聊到过这件事,他开玩笑说,一旦我们用了核动力火箭,那么每一次发射联邦都会失去一个火箭发射基地的。”马斯克大笑。
这是指核裂变火箭带来的爆炸,会造成这一块的核污染超标而无法使用。
“所以还是期待光伏技术突破吧,钙钛矿电池还远远不够。”陈元光说。
和马斯克聊完后,马斯克是想和光甲航天签一个战略合作协议的,但是无奈光甲航天是华国企业,而且在白宫名单上,只能无奈放弃。
而他希望一些SpaceX的工程师能到光甲航天来交流学习,也被陈元光婉拒了,说是学习,谁知道是来干嘛。
“抱歉,光甲航天有着大量的商业机密,我们很难区分哪些是不敏感的,SpaceX的工程师来,他们大概也没有什么收获,无非来华国公费旅游了一番。”陈元光很直白。
“我想我们在电动汽车上可以合作,我觉得造车很有意思,因此打算收购一家车企,你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玩玩。”陈元光问。
倒不是他感兴趣,而是林甲感兴趣,背靠吉利的莲花汽车高管来找了她好几回。
在深入了解莲花汽车之后,林甲也觉得这是个机会。
陈元光知道后,觉得没问题,但是没必要和他们搞到一起,要做干脆就干票大的,直接把莲花全资给收购过来,反正也不贵,总市值38亿美元,发起收购的话给个30%左右的溢价绰绰有余。
而拉马斯克,则是觉得他和马斯克携手造豪华跑车,在全球范围内都能引起轰动,能够让莲花的品牌形象更快建立。
当然合作伙伴不仅有马斯克,而且还要找一些合作伙伴。
如果只打算在国内玩玩,那全资控股没毛病,而如果你的目标是全球市场,那势必然需要合作。
马斯克听完后来了兴趣,“你是指?”
“莲花汽车,目前在吉利旗下,我希望收购过来,试试看能不能让莲花起死回生。”陈元光说。
马斯克对莲花有所耳闻,“我想我很有兴趣。”
特斯拉和莲花的目标客户压根不重叠,因此他投莲花丝毫不会对特斯拉产生影响。
而莲花也能丰富马斯克的事业版图。
“我想如果有你的加入,特斯拉的一些技术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给到莲花。”陈元光说。
“没问题,小米Ultra用的影音系统能授权给特斯拉吗?那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如果特斯拉有那技术的加持,那用户体验会迎来飞跃的。”马斯克顺势问道。
他在燕京体验过小米Ultra之后,一直对那影音技术垂涎不已,本来他搞特斯拉的目的就包含把开车变得和开赛车游戏一样简单,有了那玩意,沉浸感直接拉满了。
而且在他看来,小米调教的还不够好,要是特斯拉来做,能够调教的更好。
“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是不介意,问题是我们之前和小米签了五年的独家技术授权期,也就是说即便我全资收购了莲花,这技术也无法用在莲花上。
只能等五年以后,重新签合同的时候再说。”陈元光说。
马斯克无奈摇头:“好吧,不过联手造豪华跑车这件事我很感兴趣,我们后面可以再详细聊聊,我不在华国的时间里,也可以由Tom来和你沟通。
他是我的全权代表。”
陈元光说:“好,这件事需要先保密,因为还在筹划阶段,要知道莲花背后的股东结构很复杂,想把它给买过来不那么容易。”
马斯克这次来见陈元光啥目的都没达成,完全是来混了个眼熟。
收购莲花也只还停留在纸面。
除了一件事,那就是第二代钙钛矿电池的专利授权,不过本来这也要开放给各大车企,马斯克来不来都没有区别。
然而马斯克依然兴高采烈地在推特上发文,并且配上了四张他和陈元光见面的照片:
“很高兴能够和莱特·陈见面,我们在商业航天领域有着惊人的共识,在可再生能源替代石化燃料方面同样有着大量的共识。
未来我们将会在很多大家想不到的方面开展合作。”
“莱特帮助我找到了星舰发射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对航天技术的造诣让我感到惊讶。”
(本章完)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