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一步差步步差,散修修行何其艰(今
作者:临渊今天一定更    更新:2024-11-16 11:51
  ()万丈天穹之上,蓬莱法舟驰骋在云海之中。
  法舟甲板之上并无多少人气,弟子们大多在各自的房间里闭关修行。
  来时心高气傲,渴望着斗法扬名,名动四方。
  可如今见识了其他圣地的天骄,见识了各家手段,尤其是自家经历了一场惨败,难免都有些意志消沉。
  远处那翻涌的云层之中,忽听得雷音乍起,一连串的雷暴之声由远及近。
  好似有什么东西正在追逐着法舟。
  蓬莱法舟内的弟子们匆忙来到甲板之上,惊疑不定的望着那后方的雷暴之声。
  “那是什么情况?!”
  “难不成是有人要对我蓬莱出手?”
  “真传师兄呢?”
  忽然,一道青光乍现。
  弟子们抬眼望去,但见那漫天云气被无形之力排开,向着两侧翻涌后退。
  而一道人影快如奔雷一般在罡风之中掠过。
  “是江师兄!”
  “是真传师兄!”
  弟子们这才发现,那追逐法舟的正是江生。
  江生双手负于身后,一道清光罩住其周身隔绝了罡风,其速度之快好似惊鸿掠影,须臾间便到了法舟之上。
  而此时,后方才响起层层云爆的炸响轰鸣。
  “真传师兄!”
  弟子们纷纷行礼,他们根本不知道江生何时离开的,更不知道江生去了哪里。
  江生点了点头,袖子一甩,一条暗金色的手臂落在甲板之上。
  “把这个拿给陈玉生,让他回宗以后去天璇峰换四阶的温养池。”
  言罢,江生消失在甲板之上,只留原地一道清气化散。
  “这是.”
  一众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情俱是惊愕之色。
  这条暗金色手臂之上有着最为纯正的佛门气息,浩正罗汉之意在上凝而不散。
  虽肌肉虬结却并不粗犷反而有一种美态,只是那混元无漏的意蕴溢散了很多。
  一位佛门金刚境的手臂。
  “快,快去拿给陈玉生师兄!”
  几个弟子惊醒过来,连忙去拿那手臂。
  可一拿才发觉这手臂沉重无比,好似是不是一条人臂,而是金铁浇筑一般,他们根本拿不动。
  最后还是四个紫府修士合力才勉强将这条手臂送到了陈玉生的房间。
  一条被斩断的手臂就需要他们如此费力,那手臂主人本身又该有多么恐怖的力量?
  再想想江生那轻松写意的一甩袖,众人一时间不敢多想下去。
  接下来的时日,法舟之上低沉的气氛消失不见,一众弟子再次恢复了斗志。
  虽说江生一直没有露面,可弟子们在甲板之上演法时,望着那殿宇最高层处,都会从内心之中升起一股昂扬斗志。
  又是半个多月过去,法舟回返蓬莱。
  一众弟子下了法舟后纷纷向江生行礼告退。
  江生刚要走,就听陈玉生说道:“江师兄!”
  “何事?”江生转身看向陈玉生。
  陈玉生连忙说道:“我能不能跟着您修行?”
  江生忍不住笑道:“跟着我作甚?”
  “我之修行,与你并不相通,伱跟着我又能学到些什么?”
  陈玉生又要开口,江生却是说道:“你先不忙说。”
  “你眼下还有充裕时间,你先好好想想,你是否一时兴起,还是真的想跟着我修行。”
  “若是因为我斩了那大天龙寺的真传一臂给你出了口气,因此你想跟随于我,那么大可不必。”
  “如果不是你,而是其他人,无论哪个蓬莱弟子,我都会为其出这口气。”
  “好生想想。”
  说罢,江生架云而去。
  江生走后,陈玉生留在原地思索良久,才向天璇峰走去。
  而江生去天枢峰复了命,把法舟交还天权峰后回了自家的道场。
  云竹峰的云宫之中,江生盘坐云床之上,思量着此番斗法。
  大天龙寺的觉空,大金禅寺的广慧,二人江生都交过手。
  这两位西方佛门的天骄无疑都是厉害的。
  广慧不提,觉空这个大天龙寺的真传无疑有些奇怪。
  江生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其中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自己赢得太快了。
  虽说约定的是一局棋的时间,但按照江生的想法,起码要斗上一个时辰才能勉强分出胜负才对。
  怎么几刻钟的功夫,自己就干净利索的赢了?
  那觉空是不是本体?
  江生眉头微微蹙起,大天龙寺有罗汉真经一十八部,部部直至上三境。
  那觉空修行了金刚伏魔经、八部天龙法,那一道万法不侵诸邪辟易的佛掌还有一丝般若净法的意味。
  这么多高深精湛的佛法,他怎么可能败得那么快?
  思索半晌江生都没想通觉空为什么在青华道宗时表现的那般成竹在胸又为何败得那么快。
  罢了,管那多作甚,若觉空来寻仇,直接斩了便是!
  驱散脑中杂乱的心思,江生不再思索这些无用的,静下心来开始自己的修行。
  时间一晃,又是半年光阴流逝过去。
  这半年时间里江生一直安静修行,不理外事。
  金丹境的修行,在于法力、神通。
  若要凝婴,需将自身法力修炼圆满,将自身神通演化至大成。
  唯有如此,才能在元婴时将神通化作自身领域。
  金丹神通、元婴领域。
  而这,也是道宗圣地与那些小门小户的差距。
  很多东西都是江生证得上品金丹,成为真传之后才知晓的。
  这些东西都是道宗的不传之秘,每一境界的诀窍都是道君们以自身感悟所留下的至宝。
  例如从金丹到元婴。
  凝婴、化婴,一字之差,便是天差地别。
  那郑国的化神灵蛟真人郑章天纵奇才,从一个小小的筑基家族走出来。
  自己寻找天罡地煞凝练道台,与一条灵蛟立下命契,随后开辟眉心紫府叩开天门,搜罗大药证得上品金丹。
  短短三百余年,便已经是金丹真人,一步步走来所遇机缘何其多,说一时俊杰也不为过。
  然而郑章成也灵蛟,败也灵蛟。
  那灵蛟固然知晓众多修行诀窍,对前几步的关隘都了如指掌。
  可其自身的眼界就有限,因此郑章在元婴这一步走差了。
  碎丹成婴者,纵然是上品金丹,也不过自碎根基,止步化神罢了。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有时候一册功法里仅仅几个字的变动,就会改变一个修士的命运。
  小门小户的天才,前路坎坷困难。
  不仅仅因为自身所得资源有限,哪怕天纵奇才都被困于泥沼之中难以自拔。
  更因为其没有前人引路,缺少高屋建瓴的指导。
  指望其自身感悟天地自然时那一点冥冥灵光,是全然不够的。
  因为你一路上看到的功法就是那些小门小户的功法,再高也就是那样了。
  哪怕是历经千辛万苦打开一座前人遗府,能得到高深功法也就是止步化神。
  像是蓬莱、青华、天河这些道宗圣地,根本不存在说弟子出门在外携带自家功法这种事。
  道宗弟子出门在外,随身携带的都是自己记录的一些修行感悟。
  哪怕是天一生水经、炙炎天火经这类的功法,也是一层一层传入弟子的神识之中,不会有任何随身经义。
  至于像是《虚明清衍道君说风水参合真经》这类根本功,更不会有外传一说。
  这些都是直接传入真传弟子的识海里。
  正如清衍祖师和德景祖师交给江生的两本道经,那都是直接没入江生识海之中,只能由江生自己翻阅理解的道君手段。
  哪怕你抓住了一位道宗真传想要搜魂,那么你不仅搜索不到任何有用的消息,自己还会被反噬暴毙。
  道宗圣地与小门小户的差距不仅仅是圣地有上三境的真君坐镇,更因为这一层层无形的壁障。
  资源、功法、眼界、经历等等差距太过巨大。
  即便是郑章那般天才,最后也败在这一步门槛之上。
  想着曾经在郑国见过的郑章,江生摇了摇头。
  一步差,步步差,妄图翻身,哪有那么容易?
  深宫云床之上,江生铺开一张灵符,摄来云砂灵墨,在其上静静描绘起来。
  风水参合经真经里,至关重要的是总纲与功法不假。
  但其中清衍祖师这位成道两万余载的玄门道君诸多符法、阵法对天地至理的参悟让江生也受益颇多。
  清衍祖师的符法与阵法,德景祖师的炼丹技艺与炼器技艺。
  道宗真传之所以手段众多,那是因为站在了这些道宗祖师的手中,受其余荫。
  随着法力灌注,云砂灵墨在灵符之上描绘出一道道玄奥痕迹,最终形成一道玉符银篆。
  玉符银篆的高深,唯有到了金丹境界才能堪堪理解。
  若是换成上三境的云纹金篆,一个字蕴含无穷道法,天地至理。
  不说其字能否被中三境理解,单其所蕴含的威能,都是江生眼下绘制不出来的。
  这也是为何祖师传法都是以玉符银篆为主的原因。
  随着最后一笔勾勒成型,法力汇聚其中。
  清光大盛,银色流光在符箓之上烨烨生辉。
  单单看上一眼,就能感受到符箓之中所蕴含的恐怖力量。
  轻轻弹了下这张符箓,江生信手收起。
  何时江生能不用符箓,在临阵时能以自身法力快速绘制出符箓来,便意味着江生对符箓的境界更上一层楼了。
  又是两年光阴过去。
  云竹峰上云卷云舒,江生闭关许久终于出关了。
  但见道人云气招来,化作一方祥云托着道人冲天而起,向着天玑峰飞去。
  大伙的留言我看了,说都理解我偶尔请假,也劝我不要随意许诺什么的。
  但我上架之前,给大伙保证的是上架之后保底每天八千。
  如今没做到,那就是我的问题,谁让我没存稿呢。
  所以后续肯定是要补回来的。
  倒不是说补那么多,但我肯定会按照八千的标准,补上差额(凌晨的加更不算入今天的更新)
  答应大伙,哥们一定做到,绝不食言。
  同样,这本书也绝不存在太监一说,大家放心。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