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九章 消息
作者:大苹果 更新:2024-11-16 11:29
() 京城,紧张的气氛一天比一天严重。
京城中军数月前便封锁了城门,除了持有特别通行证的人员和兵马外出之外,所有人不得进出城门。若不是这么做的话,怕是城中百姓早已开始逃难了。
城中的谣言也是满天飞。除了关于先皇之死的各种谣言之外,更有关于目前局势的各种流言。
有说各州兵马都已经反了,大量兵马正在前往京城进攻。京城已经成了一座孤城了。
有说司马道子和王国宝他们带着陛下已经逃跑了,大晋要完了。
凡此种种,人心惶惶。
当然,许多百姓并不关心国家大事。谁打谁,谁杀谁,不是小民关心的事情。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柴米油盐之事。
而京城中绝大部分百姓的恐慌,来自于生活的逐渐拮据和米粮等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的飞涨。三吴之地的粮道物资通道断绝之后,京城数十万军民的生活很快成了问题。基本生活物资的短缺,随之带来价格的飞涨。一方面是来路被断,一方面是囤积居奇。京城百姓们的生活陡然变得艰难起来。
这才是真正令人恐慌的事情。
京城并非没有存粮。建康城一般而言都会囤积两三个月的存粮,以备不时之需。作为一个大城池,必须要考虑天灾人祸,道路断绝,雨雪阻隔等情形之下保证城中军民不至于饿肚子。
但是,今年夏收季节,正好赶上王廞等人开始封锁粮道的时间点。而在此之前,冬天的消耗已经让京城粮草物资消耗了不少。掐在这个节骨眼上,京城的粮草物资自开春之后只得到了很少的补充,所以不够充足。
而司马道子和王国宝商议之后,又决定要控制粮食的投放,优先保证军队的供应,做好被围城的最坏的打算。所以,京城之中粮草的供应便迅速短缺起来。
整个京城很快陷入了恐慌疑惑和担心的混乱情绪之中,城里的百姓们的情绪也一天比一天焦灼,各种治安事件也层出不穷,不断发生。
司马道子坚决的镇压了百姓们的异动。除了严厉的惩罚那些散布流言和恐慌情绪的百姓,更对抓捕的抗议和抢夺者施以极刑。于此同时,将宵禁改为全天禁严,即便是白天,也不许百姓聚集谈论。
虽然这么做起到了效果,高压态势下,流言少了许多,百姓们也安静了许多。但是,司马道子等人显然心里明白,这是不可持续的。这是舍本逐未的做法,不解决根本问题,不赢得对抗王恭军事集团的完全胜利,不解决京城的粮食和物资紧缺的危机,状况是不可能持续的。
但就目前而言,司马道子和王国宝却一筹莫展。
晌午时分,司马道子坐在公房之中喝茶。这段时间,他瘦了不少。因为生活的极度不规律和嗜酒,他的内分泌紊乱,肌肤黯淡,脸上的疙瘩豆又多又密,坑坑洼洼的脸看着令人作呕。
昨夜宿醉之后,今早起来头隐隐作痛。此刻整个人又困乏又疲惫,心情烦躁之极。
就在此时,外边脚步声响。司马道子转头看去,看到了王国宝狗搂着身子,在门外探头探脑的身影。
司马道子气不打一处来,叫道:“王大人,鬼鬼祟祟作甚?”
王国宝忙进了屋子,赔笑拱手道:“下官见过王爷。”
司马道子瞪着他,见王国宝眼窝深陷,眼圈乌黑,形貌甚为疲惫的样子。司马道子冷笑道:“王大人,你倒是潇洒的很。本王昨晚彻夜未眠,思索眼下的应对之策。你可倒好。听说昨晚你还在家中大宴宾朋,歌舞升平。本王彻夜未眠,你怕也是在脂粉堆里销魂了一夜,彻夜未眠了吧?”
王国宝脸色一红,忙道:“王爷莫听别人传言,国宝是请一些人来,共商应对之策。”
司马道子冷哼一声道:“共商应对之策?我看你是不知道局势的危急,根本没放在心上。哼,本王是否要考虑,接受王恭的条件,以平息这场纷争呢?”
王国宝一愣,吓得脸都白了,司马道子这话的意思是,要接受王恭提出的诛杀自己的条件。这可使不得。
“王爷息怒,国宝该死。王爷万万不要听信王恭的话啊。若国宝一死可平息此乱,国宝死得其所。可惜,王恭等人志不在此,他们的目标是王爷的性命,是大晋的江山啊。王爷明鉴。”王国宝颤声道。
司马道子哼了一声,摆手道:“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这几日城里的情形如何?”
王国宝忙道:“王爷放心。城中一切平静。我命中军兵马严加巡查,抓捕了数百散布流言蛊惑人心的百姓,还有一帮胆敢抢夺粮铺,扰乱秩序的狂徒。当街斩首了三十六人,现在百姓们安静多了。”
司马道子皱眉道:“光是这些手段,恐怕也是不能长久啊。是否该放些粮食出去。否则,百姓们饿肚子,便要造反。京城可不能内乱啊。这种关键时候,一旦京城内乱,那可就不攻自破了。”
王国宝沉声道:“王爷放心,乱不了。市面上又不是没有粮食,只是这些百姓不肯出钱买罢了,嫌粮价贵。昨晚,我同几家大族商议了,他们愿意放出一些粮食物资,当可解燃眉之急。”
司马道子冷声道:“他们?他们不过是想借机牟利罢了。你收了他们不少好处吧?这种时候,你该让他们平价释粮,他们一点点的放粮,不是牟利是什么?”
王国宝忙道:“我可对天发誓,绝没有收受好处。这种时候,我怎敢谋私利?王爷说的固然是对的,但我们现在不能同大族坏了关系。万一局势恶化,还需要他们相助。粮草物资他们留着,关键时候对我们也有用。”
司马道子微微点头。这话倒也不差,京城大族家底殷实,关键时候需要他们出力,兵马才能有粮草物资的供应。搞僵了关系,对谁都不好。
司马道子叹息一声,喃喃道:“也不知道各处的消息,本王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王国宝道:“王爷保重,不要胡思乱想。我倒是觉得有好事发生。”
司马道子皱眉道:“哦?何以见得?”
王国宝正要说话,忽听外边有人脚步急促。一人提着袍子飞快冲了进来。
“王爷,禀报王爷,大喜之事。天大的好消息啊。”
那人还在门口便大声叫嚷起来。
来者是中书侍郎王绪,王国宝的族弟。
“仲业,什么天大的好消息?”王国宝忙问道。
王绪见王国宝也在,忙拱手行礼道:“兄长也在啊,那正好一并禀报。王爷,天大的好消息啊。谢玄谢琰他们在会稽起兵了。”
司马道子闻言赫然站起,瞪大眼睛大声喝道:“当真?”
王绪叫道:“这等大事,我岂敢胡言乱语?我刚刚得到消息,五天前,谢玄谢琰在会稽宣布起兵勤王。于会稽城中招募兵马,得兵马五六干人。如今正在加紧准备,不久便要进军吴兴兴义。王廞贼子等人已经甚为慌张,有消息说,他们已经开始将封锁道路桥梁的兵马收拢,准备迎战。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消息么?”
司马道子满是愁容的脸绽放开来,脸上的痘痘发出红光来。
“太好了,太好了。果真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我还担心谢玄不肯出兵,没想到他果真起兵了。国宝,还是你了解他。你的计策果然有效。哈哈哈哈。”司马道子快速踱步,手舞足蹈。这是自乱起以来,他得到的第一个利好消息。
王国宝也是大喜。这个消息对王国宝而言也是一针强心剂。
“太好了,恭喜王爷。谢氏兄弟起兵,局面就要大变。如果谢玄能将王廞等人击败,三吴平息,粮草物资通畅,京城局势便可缓解。更重要的是,此事对北府军上下震动定然极大。北府军那帮人难道要和谢玄为敌么?那刘牢之一直不肯回应,恐在游移观望。他若知道这个消息,定会积极响应我们的提议。王爷,我说的没错吧。我预感有喜事发生,果然如此。”王国宝大笑道。
司马道子点头笑道:“你说的对。本王错了。本王是太担心了。即刻再派人去见刘牢之,告知他此事。也不知谢玄的几干兵马,能不能击败王廞的兵马。”
王国宝笑道:“王爷也太小瞧谢玄了,他连王廞的乌合之众都无法应付,当年如何战败秦国大军?放心便是。”
司马道子点头道:“说的也是,本王这可是杞人忧天了。”
司马道子本来沉闷阴郁的心情,随着这个消息的到来变得豁然开朗。
接下来几人开始商议如何策反刘牢之,将谢玄出兵的消息在北府军中散布,以动摇北府军的军心。几人谈的甚为热烈,心情也甚为愉悦。但这份愉悦并没有持续多久。
晌午时分,来自姑塾驻军的军情急报送达。司马道子还开玩笑说:难道今日要双喜临门?
然而姑塾军送来的军情急报的内容却让司马道子被兜头浇了一瓢冰水。
“完了,江州兵马败了。陶范父子被杀了。殷仲堪的兵马已抵浔阳。杨佺期的兵马已抵庐江。三天之内,便要合兵一处,进逼姑塾了。这下真的完了。”司马道子颓然坐倒,浑身像是被抽干了气力一般,瘫成一团泥。
王国宝王绪也都傻了眼。几天前,江州刺史陶范还命人上奏朝廷,说夏口固若金汤。这才区区几日,便已经一败涂地了。殷仲堪和杨佺期的兵马即将合兵,姑塾三万守军就要面对他们的进攻了。王恭在东,殷仲堪和杨佺期在西,东西合围之势已成。而谢氏兄弟虽然起兵,但远水难解近渴。他们还要先击败王廞虞啸父等人的兵马。就算他们成功了,那点兵马也难以援救京城。
面对眼下这局面,谢玄起兵带来的对局面的转变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北府军中的一些人恐怕要根据形势做出抉择。即便谢玄的威望尚在,恐也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
这是真的完了。
“陶范父子,真是废物。信誓旦旦说能挡住殷仲堪,结果一败涂地。蠢材误我,蠢材误我啊。”司马道子破口大骂,将桌案上的东西横扫在地,抬脚踹翻了长案。.
()
京城中军数月前便封锁了城门,除了持有特别通行证的人员和兵马外出之外,所有人不得进出城门。若不是这么做的话,怕是城中百姓早已开始逃难了。
城中的谣言也是满天飞。除了关于先皇之死的各种谣言之外,更有关于目前局势的各种流言。
有说各州兵马都已经反了,大量兵马正在前往京城进攻。京城已经成了一座孤城了。
有说司马道子和王国宝他们带着陛下已经逃跑了,大晋要完了。
凡此种种,人心惶惶。
当然,许多百姓并不关心国家大事。谁打谁,谁杀谁,不是小民关心的事情。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柴米油盐之事。
而京城中绝大部分百姓的恐慌,来自于生活的逐渐拮据和米粮等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的飞涨。三吴之地的粮道物资通道断绝之后,京城数十万军民的生活很快成了问题。基本生活物资的短缺,随之带来价格的飞涨。一方面是来路被断,一方面是囤积居奇。京城百姓们的生活陡然变得艰难起来。
这才是真正令人恐慌的事情。
京城并非没有存粮。建康城一般而言都会囤积两三个月的存粮,以备不时之需。作为一个大城池,必须要考虑天灾人祸,道路断绝,雨雪阻隔等情形之下保证城中军民不至于饿肚子。
但是,今年夏收季节,正好赶上王廞等人开始封锁粮道的时间点。而在此之前,冬天的消耗已经让京城粮草物资消耗了不少。掐在这个节骨眼上,京城的粮草物资自开春之后只得到了很少的补充,所以不够充足。
而司马道子和王国宝商议之后,又决定要控制粮食的投放,优先保证军队的供应,做好被围城的最坏的打算。所以,京城之中粮草的供应便迅速短缺起来。
整个京城很快陷入了恐慌疑惑和担心的混乱情绪之中,城里的百姓们的情绪也一天比一天焦灼,各种治安事件也层出不穷,不断发生。
司马道子坚决的镇压了百姓们的异动。除了严厉的惩罚那些散布流言和恐慌情绪的百姓,更对抓捕的抗议和抢夺者施以极刑。于此同时,将宵禁改为全天禁严,即便是白天,也不许百姓聚集谈论。
虽然这么做起到了效果,高压态势下,流言少了许多,百姓们也安静了许多。但是,司马道子等人显然心里明白,这是不可持续的。这是舍本逐未的做法,不解决根本问题,不赢得对抗王恭军事集团的完全胜利,不解决京城的粮食和物资紧缺的危机,状况是不可能持续的。
但就目前而言,司马道子和王国宝却一筹莫展。
晌午时分,司马道子坐在公房之中喝茶。这段时间,他瘦了不少。因为生活的极度不规律和嗜酒,他的内分泌紊乱,肌肤黯淡,脸上的疙瘩豆又多又密,坑坑洼洼的脸看着令人作呕。
昨夜宿醉之后,今早起来头隐隐作痛。此刻整个人又困乏又疲惫,心情烦躁之极。
就在此时,外边脚步声响。司马道子转头看去,看到了王国宝狗搂着身子,在门外探头探脑的身影。
司马道子气不打一处来,叫道:“王大人,鬼鬼祟祟作甚?”
王国宝忙进了屋子,赔笑拱手道:“下官见过王爷。”
司马道子瞪着他,见王国宝眼窝深陷,眼圈乌黑,形貌甚为疲惫的样子。司马道子冷笑道:“王大人,你倒是潇洒的很。本王昨晚彻夜未眠,思索眼下的应对之策。你可倒好。听说昨晚你还在家中大宴宾朋,歌舞升平。本王彻夜未眠,你怕也是在脂粉堆里销魂了一夜,彻夜未眠了吧?”
王国宝脸色一红,忙道:“王爷莫听别人传言,国宝是请一些人来,共商应对之策。”
司马道子冷哼一声道:“共商应对之策?我看你是不知道局势的危急,根本没放在心上。哼,本王是否要考虑,接受王恭的条件,以平息这场纷争呢?”
王国宝一愣,吓得脸都白了,司马道子这话的意思是,要接受王恭提出的诛杀自己的条件。这可使不得。
“王爷息怒,国宝该死。王爷万万不要听信王恭的话啊。若国宝一死可平息此乱,国宝死得其所。可惜,王恭等人志不在此,他们的目标是王爷的性命,是大晋的江山啊。王爷明鉴。”王国宝颤声道。
司马道子哼了一声,摆手道:“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这几日城里的情形如何?”
王国宝忙道:“王爷放心。城中一切平静。我命中军兵马严加巡查,抓捕了数百散布流言蛊惑人心的百姓,还有一帮胆敢抢夺粮铺,扰乱秩序的狂徒。当街斩首了三十六人,现在百姓们安静多了。”
司马道子皱眉道:“光是这些手段,恐怕也是不能长久啊。是否该放些粮食出去。否则,百姓们饿肚子,便要造反。京城可不能内乱啊。这种关键时候,一旦京城内乱,那可就不攻自破了。”
王国宝沉声道:“王爷放心,乱不了。市面上又不是没有粮食,只是这些百姓不肯出钱买罢了,嫌粮价贵。昨晚,我同几家大族商议了,他们愿意放出一些粮食物资,当可解燃眉之急。”
司马道子冷声道:“他们?他们不过是想借机牟利罢了。你收了他们不少好处吧?这种时候,你该让他们平价释粮,他们一点点的放粮,不是牟利是什么?”
王国宝忙道:“我可对天发誓,绝没有收受好处。这种时候,我怎敢谋私利?王爷说的固然是对的,但我们现在不能同大族坏了关系。万一局势恶化,还需要他们相助。粮草物资他们留着,关键时候对我们也有用。”
司马道子微微点头。这话倒也不差,京城大族家底殷实,关键时候需要他们出力,兵马才能有粮草物资的供应。搞僵了关系,对谁都不好。
司马道子叹息一声,喃喃道:“也不知道各处的消息,本王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王国宝道:“王爷保重,不要胡思乱想。我倒是觉得有好事发生。”
司马道子皱眉道:“哦?何以见得?”
王国宝正要说话,忽听外边有人脚步急促。一人提着袍子飞快冲了进来。
“王爷,禀报王爷,大喜之事。天大的好消息啊。”
那人还在门口便大声叫嚷起来。
来者是中书侍郎王绪,王国宝的族弟。
“仲业,什么天大的好消息?”王国宝忙问道。
王绪见王国宝也在,忙拱手行礼道:“兄长也在啊,那正好一并禀报。王爷,天大的好消息啊。谢玄谢琰他们在会稽起兵了。”
司马道子闻言赫然站起,瞪大眼睛大声喝道:“当真?”
王绪叫道:“这等大事,我岂敢胡言乱语?我刚刚得到消息,五天前,谢玄谢琰在会稽宣布起兵勤王。于会稽城中招募兵马,得兵马五六干人。如今正在加紧准备,不久便要进军吴兴兴义。王廞贼子等人已经甚为慌张,有消息说,他们已经开始将封锁道路桥梁的兵马收拢,准备迎战。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消息么?”
司马道子满是愁容的脸绽放开来,脸上的痘痘发出红光来。
“太好了,太好了。果真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我还担心谢玄不肯出兵,没想到他果真起兵了。国宝,还是你了解他。你的计策果然有效。哈哈哈哈。”司马道子快速踱步,手舞足蹈。这是自乱起以来,他得到的第一个利好消息。
王国宝也是大喜。这个消息对王国宝而言也是一针强心剂。
“太好了,恭喜王爷。谢氏兄弟起兵,局面就要大变。如果谢玄能将王廞等人击败,三吴平息,粮草物资通畅,京城局势便可缓解。更重要的是,此事对北府军上下震动定然极大。北府军那帮人难道要和谢玄为敌么?那刘牢之一直不肯回应,恐在游移观望。他若知道这个消息,定会积极响应我们的提议。王爷,我说的没错吧。我预感有喜事发生,果然如此。”王国宝大笑道。
司马道子点头笑道:“你说的对。本王错了。本王是太担心了。即刻再派人去见刘牢之,告知他此事。也不知谢玄的几干兵马,能不能击败王廞的兵马。”
王国宝笑道:“王爷也太小瞧谢玄了,他连王廞的乌合之众都无法应付,当年如何战败秦国大军?放心便是。”
司马道子点头道:“说的也是,本王这可是杞人忧天了。”
司马道子本来沉闷阴郁的心情,随着这个消息的到来变得豁然开朗。
接下来几人开始商议如何策反刘牢之,将谢玄出兵的消息在北府军中散布,以动摇北府军的军心。几人谈的甚为热烈,心情也甚为愉悦。但这份愉悦并没有持续多久。
晌午时分,来自姑塾驻军的军情急报送达。司马道子还开玩笑说:难道今日要双喜临门?
然而姑塾军送来的军情急报的内容却让司马道子被兜头浇了一瓢冰水。
“完了,江州兵马败了。陶范父子被杀了。殷仲堪的兵马已抵浔阳。杨佺期的兵马已抵庐江。三天之内,便要合兵一处,进逼姑塾了。这下真的完了。”司马道子颓然坐倒,浑身像是被抽干了气力一般,瘫成一团泥。
王国宝王绪也都傻了眼。几天前,江州刺史陶范还命人上奏朝廷,说夏口固若金汤。这才区区几日,便已经一败涂地了。殷仲堪和杨佺期的兵马即将合兵,姑塾三万守军就要面对他们的进攻了。王恭在东,殷仲堪和杨佺期在西,东西合围之势已成。而谢氏兄弟虽然起兵,但远水难解近渴。他们还要先击败王廞虞啸父等人的兵马。就算他们成功了,那点兵马也难以援救京城。
面对眼下这局面,谢玄起兵带来的对局面的转变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北府军中的一些人恐怕要根据形势做出抉择。即便谢玄的威望尚在,恐也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
这是真的完了。
“陶范父子,真是废物。信誓旦旦说能挡住殷仲堪,结果一败涂地。蠢材误我,蠢材误我啊。”司马道子破口大骂,将桌案上的东西横扫在地,抬脚踹翻了长案。.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