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五章 进展
作者:大苹果    更新:2024-11-16 11:27
  ()  北城校场,李徽和周澈在秋阳之下策马而行,周围是一队队生龙活虎的进行着各项训练的新募兵士。
  过去三个月来,从北边南下的人越来越多,原本便属于徐州所辖的北方数郡的百姓纷纷被策动南下。因为他们现在的日子实在很艰苦。不光是生活上的苦,他们的地位也是最低的。
  汉人在五胡杂居的国度里是属于最下等的存在,是被长期奴役霸凌的对象。即便王猛大力推行儒家,倡导民族融合,推崇汉人文化。在朝中也用了不少汉臣。但是这种等级之分是短时间内难以弥合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过去一年来,镇守关东之地的阳平公苻融开展了一系列的针对原燕国鲜卑人的残余力量的清缴和打击。燕国虽灭,但人心难服,这也是牵扯秦国上下极大精力的地方。故而王猛希望苻融能够进一步的稳定燕国的局面,清肃燕国残余的势力。
  苻融知道此举的必要性,所以采取了诸多的措施。但短时间内想要完全平复局面,靠的只能是武力。即便苻融下令,不得对百姓进行滋扰打杀,但是这种事是免不了的。燕国故地之中,许多汉人百姓曾经被迫加入燕国兵马,而清肃残余力量,不免会牵扯到他们头上。
  地方上的秦国官员行事自然是不讲什么道理的,比如若是清查到百姓家中有兵刃,便会定性为有不轨之心。若是有从军的经历,更是成为重点照顾的对象。如此一来,有人故意举报,攻讦仇家,检举揭发以报复和邀功,这导致抓捕百姓,滥杀无辜等事时常发生。
  王猛苻融的本意是要安定民心,结果过去一年来的行动反而让民心更为动荡。局面更加的糟糕。表面上看,似乎已经取得了成效,百姓们和地方的一些反叛势力安静如鸡,但其实却让燕国之地反而陷入了一种恐怖的氛围之中。
  进入六七月之后,大秦对北方代国用兵,集结三十万大军,需要大量的粮草车马人力。于是在关东大肆强迫百姓但民夫随军为苦役,这更是让北方燕国故地的百姓们苦不堪言。
  荀康五月末派了人潜入北地,宣扬徐州募兵以及安家政策之后,好巧不巧正好赶上了这个时段。本来,一听去徐州落户的条件是家中要出青壮人手参加徐州军,百姓们心里还有些犹豫。但征集车马民夫的命令下来之后,北地百姓们便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因为他们知道,随军服苦役的民夫十有八九是回不来的,要么死,要么沦为炮灰,要么就地被强征入军。
  于是乎,从六月初的零零碎碎的胆大之人携家带口偷渡淮水南下,到七月里大批的百姓涌入徐州,让徐州募兵的进度陡然加速。
  三个月时间里,徐州军募兵总数超过六千。其中四千多是北地青壮百姓,两千余是徐州本地百姓。
  对于徐州本地的百姓参军,李徽开始是有着严苛的约束的。徐州要发展,需要大量劳力,李徽并不希望征徐州本地百姓入伍。不过,随着北地百姓的大举涌入徐州,这个问题似乎有了解决之道。
  北方百姓三个月涌入了两万多人,有效的填补了人力的资源。所以,只要条件合适,适当允许本地青壮入伍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条件要设置的苛刻些。比如必须满足家中劳力充足,兄弟起码两个,已经成婚者家中有孩儿父母要赡养的都不许,亦或是有一技之长者,比如武技高超者,操舟骑马熟练者,气力大的,水性好的等等。
  过去的三个月里,李徽做了很多事,各种作坊的建立,各种设施的规划,一些政策的推出,可谓是忙的不可开交。
  但令李徽最高兴的,还是募兵的进展。募集的六千新兵,加上原有的五千徐州兵,徐州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一万一千多人。这已经是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了。
  军队才是一切的根本,徐州军的强大才会让一切作为有意义。否则都是空中楼阁。
  李徽今日前来,是要视察兵马的训练状况,听取周澈的禀报的。
  “目前北教场驻扎有三千新兵,这些都是最近招募的兵马。他们现在要做的便是训练体能,增强体魄。这些人虽是青壮,但体能堪忧,毕竟没吃过几天饱饭。按照你所言,三个月训练体能,增强体魄,适应军令的约束,并学习基本的作战技能之后,方可编入军中,正式成为徐州军的一员。其中恐怕要淘汰一部分不合格的。”
  周澈指着阳光下赤着臂膀围着校场跑圈,一遍喊着口号的新兵们向李徽禀报道。
  李徽点头道:“三个月的体能训练,不光要练体魄,而且要去除他们身上的散漫之气。要让他们明白,军人的天职就是完全服从命令,并且随时准备战斗,随时准备战死沙场。练体魄固然重要,更要练忠诚,练精神。这一点不能忘了。”
  周澈点头道:“放心,我明白你的意思。”
  李徽道:“大强度的训练很辛苦,伙食要好一些,特别是新兵,要多关心,多慰问。一些北边来的人,心里可能还在挂念家人是否得到安顿,这些都是需要向他们反馈的。这些也是让他们能够迅速安心训练的保证。”
  周澈道:“我明白。”
  李徽道:“训练兵马的事情,还得靠兄长。我只能提供一些建议。我们徐州能否安稳,就要靠这支兵马。这些事也不用我多言,你也明白。兄长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在军队的事情上,不能留下问题,不能留下隐患。”
  周澈笑道:“还别说,我还真有一些问题需要和兄弟商量。”
  李徽道:“那还藏着掖着作甚?有问题早该说出来,还等什么?”
  周澈笑道:“这不是好多日子都没回家么?我都快半个月没回家了,也见不到你。军中事务多如牛毛,我恨不得一个人劈成两半使。”
  李徽点点头,看着周澈晒得焦黑的面庞,沉声道:“兄长辛苦了。你知道军队的具体事务只能交给你。不能假手于人。我们现在辛苦一些,将来便安逸一些。”
  周澈呵呵笑道:“兄弟,这话你不必跟我说,我还能不明白么?如今之事,我便是累死了也心甘情愿。”
  李徽笑道:“累死可不成,要让其他人也分担一些。跟咱们一起来此的兄弟都是忠诚可靠的,让他们也担责尽力,不要什么事都自己亲力亲为。”
  周澈道:“我会的,只是我心里一直不放心,总想亲自过问才放心些。你不也是一样么?我们两个,这叫做劳碌命。”
  李徽大笑,心中也明白周澈的心思。不是不肯放手给其他人,而是这种时候是关键时候,不能出差错,不能有闪失,所以才会如此。自己何尝不也是如此,事情要亲自过问了才能放心。毕竟许多人下边人不能领会意图,待一切运转如意了,便要好的多了。
  “说吧,有哪些事要和我商议的。”李徽道。
  周澈点头道:“第一件事,便是和秦人边镇兵马的冲突。南下百姓很多,秦兵边镇兵马这段时间围追堵截,截杀百姓。我们虽然是夜晚派船偷渡河岸接百姓过河,但是也遭遇了多次。百姓们也死伤了不少。这几日,有秦国兵马居然追过河来。现在我大晋和秦国有和议,冲突起来恐怕不太好。但是任由他们追杀过河,却又不妥。所以,得问问你该怎么处置。”
  李徽笑道:“这还用问?原则很清楚,我们是以接应百姓渡河为主,所以尽量避免正面冲突。但是他们追杀过河来,岂能容忍?但凡他们敢追过来,一律格杀,一个不留。”
  周澈道:“好,有你这句话便成了。那我便不客气了。我还担心破坏和议局面,给你惹麻烦。”
  李徽冷笑道:“和议?那不过是一张纸罢了。我们和秦国是敌国,终究有一战。现在只是各自积聚力量罢了。你说他们杀了不少南渡的百姓?”
  周澈道:“是。前日晚间,偷渡接应地点被发现,他们围攻我们的人,几次袭击,百姓死了上百,我们的人也死伤了十多个。”
  李徽皱眉道:“看来得好好的教训他们才是。兄长,我建议组织一次诱杀行动,诱惑他们前来袭击,我们设伏歼灭一批敌人,让他们长长记性。”
  周澈讶异道:“这么做……会不会有些过头?会不会引起争端?”
  李徽沉声道:“忍让才会引起争端,去做便是,一切后果我担着。”
  周澈大喜道:“那可太好了。等着听我的好消息吧。”
  李徽微笑点头。他倒不是想要引起边界争端,但是眼下是自己募兵的关键时候。若秦军在边镇围追堵截,造成百姓大量死伤,势必会阻挡眼下的势头。得给他们教训,让他们不敢轻易拦阻。至于因为边镇的小股冲突会导致两国和议失败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