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糍粑
作者:池朝朝 更新:2024-11-16 08:50
()“那就练习啊!”
大牛理所当然道,“就像我刚开始拿石棉石在写字板上写的字,要么不清楚,要么力气大了就把石头按碎了,我就多练控制力道,练了十天半个月就能写字既明显又不会按烂石头。”
“傻孩子,”宋有田摇头,“那可跟你练字不一样。”
宋二腚接过他的话茬,“你每次练字能用抹布擦干净,咱们撒种,总不能在田里撒了又把它捡出来吧?”
宋树根点头,“所以说还是得看个人的悟性和经验。”
孩子们傻眼了,那不是说他们商量了半天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大家下意识看向宋不辞,失望中又带着隐隐的期待。
宋不辞含笑提示他们,“撒种深度的关键,在于控制好撒种的角度和力度,除了练习以外,我们怎么将撒种的角度和力度固定成每次都一样呢?”
孩子们抓耳挠腮,大人们也觉得宋不辞这话不太靠谱,不练习还能每次都控制一样?
忽然虎子灵光闪现,“先生!”
“我知道!我知道!”
大家齐刷刷看向虎子,虎子则激动道,“今年过年的时候,我跟我爷去给我姑奶奶家拜年,我姑奶奶家给我们打糍粑吃了!”
“还淋了从山里弄回来的蜂蜜,”虎子眯眼,满脸回味,“可真甜,真好吃!”
孩子们瞬间被带偏了,他们中大多数其实没见过蜂蜜,毕竟那东西不好得,可光听一个“甜”字他们就知道有多好吃!
黑蛋儿忍不住舔舔嘴唇,“比糖还甜吗?”
曾经吃过的小花花举手,“是甜的,蜂蜜好吃!”
“对,比糖还甜,”虎子也得瑟点头,“又甜又香,还有花味儿呢!”
大牛诧异,“花可难吃了,蜂蜜加了花能好吃?”
“哎呀,不是加花,是有花的香味儿!”
大牛没吃过,想象不来,但不妨碍他流口水,毕竟除了肉,糖就是他认为最好吃的东西,蜂蜜比糖好吃,那加了蜂蜜的糍粑还不得好吃上天!
大人们的关注点则不一样,他们过年也能吃上两口不加糖的糍粑,但那不还是要自己抡木锤打,那抡锤的力道不也都是练出来的?
“不一样!”
听着大人的问话,虎子兴致勃勃,“他们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里,不是抡锤打出来的,是给锤子按个长木头,把木头中间架在板凳上。”
“人站在木头左边往下踩,都不费多大力就能把锤子砸下去,而且力道和高度都一样,”虎子印象深刻,“我表叔叔还带我踩着玩儿来着,可好玩儿了!”
在他说话的空隙,宋不辞问宋树根借来了烟斗,将其平放在手掌心,用拇指稍稍控制住烟杆三分之二处的地方,然后轻轻拨了下烟嘴的部分,烟斗那头就微微晃动着有节奏的往下砸。
“虎子,大概是不是这样?”
“对对对,”虎子指着宋不辞的手,“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我明白了!”
金宝反应很快,“先生的意思是,让我们也做个跟这差不多的东西!”
小栓子难得有些激动的接话,“可以做个类似漏斗的东西,想办法让他根据人的移动漏出种子,只要事先定好下落的高度,每次落下的种子没入土里的深度就是差不多的!”
原本还想问什么的人也瞬间恍然大悟,且眼神逐渐发亮,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
六叔祖琢磨着,“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具体做出来是个什么东西,这事怕是还得找木匠。”
宋树根连忙道,“那咱们赶紧去找木匠琢磨琢磨呗,这要是做出来了,明年咱们的稻子指定有个好收成!”
“对对对!”
关于种地提产的事,那可是他们的头号大事,小老头们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简单夸了孩子们几句,就立马急急吼吼的往木工作坊赶!
宋不辞虽隐隐有了想法,但也没阻止他们,与其他什么都替大家想好,不如激发大家的主动性,去研究,去琢磨。
大家都是种田的好手,自然比他清楚什么样的东西最好使、最能使,他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弄,等到他们遇到棘手的地方,他再说帮忙改进也不迟。
“叔!”
宋不辞想起测量的事儿,老远冲他们喊,“我们待会儿拔你们几苗秧苗量深度!”
不等大家拒绝,他又补充,“到时候缺口的,我拿三号田里的秧苗给你们移栽过去!”
“不用!”
老头们心头正火热呢,头都顾不上回,“那是好事儿,拔几苗可以,但可不能糟蹋多了!”
“好!”
大家走后,宋不辞瞅了眼三号田的秧苗,虽是出苗率比其他两块田高些,但也就高出一成的样子,且个子矮,他咂咂嘴,布的效果比之薄膜真的差太多了。
见宋不辞不说话,黑蛋问道,“先生,那我们现在要开始测量吗?”
宋不辞看了看天色,光线还很充足,于是道,“那就开始吧,加上小花花你们共十二个人,那就分成三个人一组。”
“两个人负责测量,一个人负责记录汇总数据,你们自行开始吧。”
他也没说要用什么工具测量,原以为孩子们要问,却没想到他话落黑蛋就迅速帮助大家分好了组,然后又叮嘱了大家注意的事项后,大家就各自散开,朝黑蛋儿指给他们的田头而去。
宋不辞也不多说,就跟在大家后面,挨个小组查看,然后就看见大家就地取材,有扯下线头的、有在田边折枯枝的、有用手指头的、甚至还有直接用写字板的沿当尺子用的。
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宋不辞不自觉的露出笑意,孩子们的聪明程度其实远超大人想象,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被激发。
天色逐渐暗下来的时候,孩子们终于带着测来的数据跟宋不辞回到了课堂,在烛火的照耀下,孩子们用从族长家借来的量地尺将各色标准的数据兑换成厘。
然后在宋不辞的帮助下计算出了平均数和,合适的深度区间。
黑蛋儿作为代表总结,“先生,我们得出的结果是,种子的深度最好在90到120厘,如果要将高度固定,那应该在115厘。”
宋不辞暗暗将其换算成厘米,估计了下,大概就是3-4厘米的样子,跟科学测量出来的结果差不多。
“很好,”宋不辞含笑问道,“你们现在明白什么是实践课了吗?”
()
大牛理所当然道,“就像我刚开始拿石棉石在写字板上写的字,要么不清楚,要么力气大了就把石头按碎了,我就多练控制力道,练了十天半个月就能写字既明显又不会按烂石头。”
“傻孩子,”宋有田摇头,“那可跟你练字不一样。”
宋二腚接过他的话茬,“你每次练字能用抹布擦干净,咱们撒种,总不能在田里撒了又把它捡出来吧?”
宋树根点头,“所以说还是得看个人的悟性和经验。”
孩子们傻眼了,那不是说他们商量了半天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大家下意识看向宋不辞,失望中又带着隐隐的期待。
宋不辞含笑提示他们,“撒种深度的关键,在于控制好撒种的角度和力度,除了练习以外,我们怎么将撒种的角度和力度固定成每次都一样呢?”
孩子们抓耳挠腮,大人们也觉得宋不辞这话不太靠谱,不练习还能每次都控制一样?
忽然虎子灵光闪现,“先生!”
“我知道!我知道!”
大家齐刷刷看向虎子,虎子则激动道,“今年过年的时候,我跟我爷去给我姑奶奶家拜年,我姑奶奶家给我们打糍粑吃了!”
“还淋了从山里弄回来的蜂蜜,”虎子眯眼,满脸回味,“可真甜,真好吃!”
孩子们瞬间被带偏了,他们中大多数其实没见过蜂蜜,毕竟那东西不好得,可光听一个“甜”字他们就知道有多好吃!
黑蛋儿忍不住舔舔嘴唇,“比糖还甜吗?”
曾经吃过的小花花举手,“是甜的,蜂蜜好吃!”
“对,比糖还甜,”虎子也得瑟点头,“又甜又香,还有花味儿呢!”
大牛诧异,“花可难吃了,蜂蜜加了花能好吃?”
“哎呀,不是加花,是有花的香味儿!”
大牛没吃过,想象不来,但不妨碍他流口水,毕竟除了肉,糖就是他认为最好吃的东西,蜂蜜比糖好吃,那加了蜂蜜的糍粑还不得好吃上天!
大人们的关注点则不一样,他们过年也能吃上两口不加糖的糍粑,但那不还是要自己抡木锤打,那抡锤的力道不也都是练出来的?
“不一样!”
听着大人的问话,虎子兴致勃勃,“他们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里,不是抡锤打出来的,是给锤子按个长木头,把木头中间架在板凳上。”
“人站在木头左边往下踩,都不费多大力就能把锤子砸下去,而且力道和高度都一样,”虎子印象深刻,“我表叔叔还带我踩着玩儿来着,可好玩儿了!”
在他说话的空隙,宋不辞问宋树根借来了烟斗,将其平放在手掌心,用拇指稍稍控制住烟杆三分之二处的地方,然后轻轻拨了下烟嘴的部分,烟斗那头就微微晃动着有节奏的往下砸。
“虎子,大概是不是这样?”
“对对对,”虎子指着宋不辞的手,“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我明白了!”
金宝反应很快,“先生的意思是,让我们也做个跟这差不多的东西!”
小栓子难得有些激动的接话,“可以做个类似漏斗的东西,想办法让他根据人的移动漏出种子,只要事先定好下落的高度,每次落下的种子没入土里的深度就是差不多的!”
原本还想问什么的人也瞬间恍然大悟,且眼神逐渐发亮,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
六叔祖琢磨着,“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具体做出来是个什么东西,这事怕是还得找木匠。”
宋树根连忙道,“那咱们赶紧去找木匠琢磨琢磨呗,这要是做出来了,明年咱们的稻子指定有个好收成!”
“对对对!”
关于种地提产的事,那可是他们的头号大事,小老头们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简单夸了孩子们几句,就立马急急吼吼的往木工作坊赶!
宋不辞虽隐隐有了想法,但也没阻止他们,与其他什么都替大家想好,不如激发大家的主动性,去研究,去琢磨。
大家都是种田的好手,自然比他清楚什么样的东西最好使、最能使,他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弄,等到他们遇到棘手的地方,他再说帮忙改进也不迟。
“叔!”
宋不辞想起测量的事儿,老远冲他们喊,“我们待会儿拔你们几苗秧苗量深度!”
不等大家拒绝,他又补充,“到时候缺口的,我拿三号田里的秧苗给你们移栽过去!”
“不用!”
老头们心头正火热呢,头都顾不上回,“那是好事儿,拔几苗可以,但可不能糟蹋多了!”
“好!”
大家走后,宋不辞瞅了眼三号田的秧苗,虽是出苗率比其他两块田高些,但也就高出一成的样子,且个子矮,他咂咂嘴,布的效果比之薄膜真的差太多了。
见宋不辞不说话,黑蛋问道,“先生,那我们现在要开始测量吗?”
宋不辞看了看天色,光线还很充足,于是道,“那就开始吧,加上小花花你们共十二个人,那就分成三个人一组。”
“两个人负责测量,一个人负责记录汇总数据,你们自行开始吧。”
他也没说要用什么工具测量,原以为孩子们要问,却没想到他话落黑蛋就迅速帮助大家分好了组,然后又叮嘱了大家注意的事项后,大家就各自散开,朝黑蛋儿指给他们的田头而去。
宋不辞也不多说,就跟在大家后面,挨个小组查看,然后就看见大家就地取材,有扯下线头的、有在田边折枯枝的、有用手指头的、甚至还有直接用写字板的沿当尺子用的。
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宋不辞不自觉的露出笑意,孩子们的聪明程度其实远超大人想象,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被激发。
天色逐渐暗下来的时候,孩子们终于带着测来的数据跟宋不辞回到了课堂,在烛火的照耀下,孩子们用从族长家借来的量地尺将各色标准的数据兑换成厘。
然后在宋不辞的帮助下计算出了平均数和,合适的深度区间。
黑蛋儿作为代表总结,“先生,我们得出的结果是,种子的深度最好在90到120厘,如果要将高度固定,那应该在115厘。”
宋不辞暗暗将其换算成厘米,估计了下,大概就是3-4厘米的样子,跟科学测量出来的结果差不多。
“很好,”宋不辞含笑问道,“你们现在明白什么是实践课了吗?”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