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兵家,讲究的就是出奇制胜
作者:张无敌 更新:2024-11-15 01:49
()弘文馆教场,风萧萧,尘土飞扬,人声俱寂。
不仅是弘文馆两名学士,国子监的祭酒和五名博士,以及两方学子们,目光呆滞的看着程俊。
欧阳询回过神,怒然道:“程俊,你休要胡闹!有你这样的吗?”
程俊肃然说道:“欧阳学士,是你说的有问题,应该不只快,还要准。”
欧阳询呵斥道:“数算要准这种事,还需要事先说吗?”
程俊反呛道:“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可不可以不准。”
这是来气人的啊.....欧阳询气的手抖开始抖了,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盯视着他道:
“你听好了,数算,不仅要快,还要准。”
程俊笑道:“你这样一说,我就懂了。”
欧阳询冷哼了一声,见他还用手捂着高瘦少年的嘴。
此时高瘦少年脸色青紫,眼白都出来了,欧阳询脸色一变,道:
“你还不赶紧松手?”
再不松手,他就该被憋晕了。
程俊立即松开了手。
高瘦少年喘着气,脸色恢复正常,激动的道:“你捂我的嘴干什么?”
程俊转头看着他,说道:“我是让你有口难言。”
有口难言是这个意思吗......众人心里默默想着。
高瘦少年脸色涨红道:“答题就答题,你怎么能捂住我的嘴,不让我说话,这样不公平!”
程俊呵笑道:“你错了,这很公平,我能捂你的嘴,你也能可以捂我的嘴。”
高瘦少年想到自己这样落败,不服气说道:“以你的身材,想捂我的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我要捂你的嘴,怕是比登天还难,这就是我说的不公平!”
程俊眉头一皱,“你想要的不是一般的公平,而是极致的公平,这世间有极致的公平吗?”
“在这世上,有人四肢健全,有人天生残疾,有人长命百岁,有人早夭而死。”
“有的人妙笔生花,有的人大字不识,有人过目不忘,有人连昨天的事都记不住。”
“也有人天生富贵,有人一出生就是牛马。”
程俊摇头道:“按照你说的公平,那天底下就没有公平的事。”
“而我说的公平,是大道至简的公平。”
程俊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他,说道:“我身为国公之子,陛下亲选的御史,和你一个无官无职的学子,站在一个地方,答着同一道题,这难道不是公平吗?”
高瘦少年语气一噎,但仍旧不甘心,望着欧阳询道:
“欧阳博士,刚才不算,我想重来!”
不等欧阳询开口,程俊抱着双肩瞅着他,道:“你觉得重来,会改变结果?”
“刚才我是让你沉默,再来一次,你该倒头就睡,你是不是困了,想我帮你一把?”
倒头就睡......
高瘦少年浑身一震,顿时不敢再吭声了。
欧阳询听得气笑了,“程俊,你能把捂嘴这件事,说的这么有理有据的,老夫也是佩服。”
“但是,你捂嘴这件事,本质就是不对!”
程俊转头望向他,困惑道:
“我为什么不能捂他的嘴?两方算数,就如同两军交战用兵,兵者,诡道也,讲究出奇制胜。”
“我出奇且制胜,我有什么错?”
果然是兵家子弟啊......国子监博士们目放异色望着理直气壮的程俊,心里默默想着。
欧阳询瞪着他道:“你还用上兵法了?”
程俊放下双手,肃然说道:“家父程咬金,打了大半辈子的仗,用了大半辈子的兵法,我一直以武官之子自居,身为武官之子,我不讲兵法讲什么?”
褚亮忽然道:“君子六艺,乃是儒家之六艺,你参杂兵家想法进来,就是乱道!”
程俊转头看向他,说道:“什么叫乱道,天下就儒家一道是吗?兵家的不算,还是法家的不算?敢说这种话,你也不怕大半夜的百家诸子找你算账?”
“还有,褚学士,你这话说的不对,我虽然出自兵家,但我不仅学兵道,也学儒学。”
“我志在集两家之长,成为一位儒将,怎么能叫乱道,你该夸我给你们儒家长脸了才对。”
程俊一本正经说道。
褚亮差点没忍住蹦出脏字,碍于身份,他最终将脏话咽了回去,看向孔颖达,问道:
“孔祭酒,你当真要让程俊全权代表国子监?”
孔颖达点头道:“没错。”
褚亮冷哼道:“老夫现在才算是看出来,程俊出自兵家,他代表国子监,国子监的生员,还能算是儒家子弟吗?”
欧阳询补充道:“弘文馆是儒学正统,国子监和弘文馆的学术交流,本质上,是兵家和儒家之争,你清楚吗?”
“我很清楚这一点。”
听到孔颖达的应声,欧阳询忍不住了,呵斥道:“孔颖达, 你忘记你也是一位儒士?”
孔颖达淡淡道:“我从未忘却。”
欧阳询眉头拧在了一起,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孔颖达竟然还坚持己见,忍不住问道:
“你为何执意要让兵家和儒家相争?”
孔颖达沉默了几秒,随即长叹了口气,说道: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乖,是偏离之意。
两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说当初孔子去世,含义深远的言论就此断绝,他的七十位弟子死后,奥妙的要义出现了分歧。
褚亮、欧阳询顿时明白孔颖达想要表达的意思。
他是在说,孔子去世后,孔子的言传身教和思想精髓逐渐消失,孔子的弟子们死后,后世儒家弟子对于经典要义的理解和解释开始出现分歧,使后世之人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不同的解读和传承。
“自儒学发展至今,有太多的注解,也太多人对圣人微言有了新的认识,原因何在?”
孔颖达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在于儒学包容万象,儒学就是应该让新鲜血液不停地注入进来,从而产生更多的变化,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儒学的发展。”
“我极力希望促成这次国子监和弘文馆的学术交流,不是为了国子监,而是为了儒家的未来。”
“你们不要忘了,我孔颖达,姓孔。”
孔颖达的声音响彻弘文馆教场。
众人这时才想起孔颖达的另外一层身份。
他是孔子第三十二代孙。
要说儒家正统,他才是正统。
…………
第一更,马上第二更。
()
不仅是弘文馆两名学士,国子监的祭酒和五名博士,以及两方学子们,目光呆滞的看着程俊。
欧阳询回过神,怒然道:“程俊,你休要胡闹!有你这样的吗?”
程俊肃然说道:“欧阳学士,是你说的有问题,应该不只快,还要准。”
欧阳询呵斥道:“数算要准这种事,还需要事先说吗?”
程俊反呛道:“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可不可以不准。”
这是来气人的啊.....欧阳询气的手抖开始抖了,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盯视着他道:
“你听好了,数算,不仅要快,还要准。”
程俊笑道:“你这样一说,我就懂了。”
欧阳询冷哼了一声,见他还用手捂着高瘦少年的嘴。
此时高瘦少年脸色青紫,眼白都出来了,欧阳询脸色一变,道:
“你还不赶紧松手?”
再不松手,他就该被憋晕了。
程俊立即松开了手。
高瘦少年喘着气,脸色恢复正常,激动的道:“你捂我的嘴干什么?”
程俊转头看着他,说道:“我是让你有口难言。”
有口难言是这个意思吗......众人心里默默想着。
高瘦少年脸色涨红道:“答题就答题,你怎么能捂住我的嘴,不让我说话,这样不公平!”
程俊呵笑道:“你错了,这很公平,我能捂你的嘴,你也能可以捂我的嘴。”
高瘦少年想到自己这样落败,不服气说道:“以你的身材,想捂我的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我要捂你的嘴,怕是比登天还难,这就是我说的不公平!”
程俊眉头一皱,“你想要的不是一般的公平,而是极致的公平,这世间有极致的公平吗?”
“在这世上,有人四肢健全,有人天生残疾,有人长命百岁,有人早夭而死。”
“有的人妙笔生花,有的人大字不识,有人过目不忘,有人连昨天的事都记不住。”
“也有人天生富贵,有人一出生就是牛马。”
程俊摇头道:“按照你说的公平,那天底下就没有公平的事。”
“而我说的公平,是大道至简的公平。”
程俊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他,说道:“我身为国公之子,陛下亲选的御史,和你一个无官无职的学子,站在一个地方,答着同一道题,这难道不是公平吗?”
高瘦少年语气一噎,但仍旧不甘心,望着欧阳询道:
“欧阳博士,刚才不算,我想重来!”
不等欧阳询开口,程俊抱着双肩瞅着他,道:“你觉得重来,会改变结果?”
“刚才我是让你沉默,再来一次,你该倒头就睡,你是不是困了,想我帮你一把?”
倒头就睡......
高瘦少年浑身一震,顿时不敢再吭声了。
欧阳询听得气笑了,“程俊,你能把捂嘴这件事,说的这么有理有据的,老夫也是佩服。”
“但是,你捂嘴这件事,本质就是不对!”
程俊转头望向他,困惑道:
“我为什么不能捂他的嘴?两方算数,就如同两军交战用兵,兵者,诡道也,讲究出奇制胜。”
“我出奇且制胜,我有什么错?”
果然是兵家子弟啊......国子监博士们目放异色望着理直气壮的程俊,心里默默想着。
欧阳询瞪着他道:“你还用上兵法了?”
程俊放下双手,肃然说道:“家父程咬金,打了大半辈子的仗,用了大半辈子的兵法,我一直以武官之子自居,身为武官之子,我不讲兵法讲什么?”
褚亮忽然道:“君子六艺,乃是儒家之六艺,你参杂兵家想法进来,就是乱道!”
程俊转头看向他,说道:“什么叫乱道,天下就儒家一道是吗?兵家的不算,还是法家的不算?敢说这种话,你也不怕大半夜的百家诸子找你算账?”
“还有,褚学士,你这话说的不对,我虽然出自兵家,但我不仅学兵道,也学儒学。”
“我志在集两家之长,成为一位儒将,怎么能叫乱道,你该夸我给你们儒家长脸了才对。”
程俊一本正经说道。
褚亮差点没忍住蹦出脏字,碍于身份,他最终将脏话咽了回去,看向孔颖达,问道:
“孔祭酒,你当真要让程俊全权代表国子监?”
孔颖达点头道:“没错。”
褚亮冷哼道:“老夫现在才算是看出来,程俊出自兵家,他代表国子监,国子监的生员,还能算是儒家子弟吗?”
欧阳询补充道:“弘文馆是儒学正统,国子监和弘文馆的学术交流,本质上,是兵家和儒家之争,你清楚吗?”
“我很清楚这一点。”
听到孔颖达的应声,欧阳询忍不住了,呵斥道:“孔颖达, 你忘记你也是一位儒士?”
孔颖达淡淡道:“我从未忘却。”
欧阳询眉头拧在了一起,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孔颖达竟然还坚持己见,忍不住问道:
“你为何执意要让兵家和儒家相争?”
孔颖达沉默了几秒,随即长叹了口气,说道: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乖,是偏离之意。
两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说当初孔子去世,含义深远的言论就此断绝,他的七十位弟子死后,奥妙的要义出现了分歧。
褚亮、欧阳询顿时明白孔颖达想要表达的意思。
他是在说,孔子去世后,孔子的言传身教和思想精髓逐渐消失,孔子的弟子们死后,后世儒家弟子对于经典要义的理解和解释开始出现分歧,使后世之人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不同的解读和传承。
“自儒学发展至今,有太多的注解,也太多人对圣人微言有了新的认识,原因何在?”
孔颖达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在于儒学包容万象,儒学就是应该让新鲜血液不停地注入进来,从而产生更多的变化,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儒学的发展。”
“我极力希望促成这次国子监和弘文馆的学术交流,不是为了国子监,而是为了儒家的未来。”
“你们不要忘了,我孔颖达,姓孔。”
孔颖达的声音响彻弘文馆教场。
众人这时才想起孔颖达的另外一层身份。
他是孔子第三十二代孙。
要说儒家正统,他才是正统。
…………
第一更,马上第二更。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