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2024-12-20 15:04
()武备废弛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是国家建设会在接下来调整一些重点罢了。
这些也算得上是老朱和朱允熥的默契,以及朱允熥背负的历史使命。
老朱基本上是剪除了内外的敌人,军事方面来说大明已经没有敌人,现在的大明确实就是有着一个比较安稳的内外局面,有着天下太平的基础条件。
也不得不说从元末乱世到现在超过了五十年,大量的人口损失、无数的良田荒废,经济等等都是遭到了重创。
哪怕是有着老朱兢兢业业的努力,依然改变不了即使大明现在看似恢复了些元气,百姓看似可以安居乐业,但是家底子依然非常薄。
第一代皇帝打江山,那么第二代天子就需要治理江山了,更何况大明开国后一直战争不断,也是时候让百姓、让军队喘口气了。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无疑是好消息了,毕竟在一些人眼里四处用兵就是穷兵黩武,那是无道的一个表现。
忙完一天工作的朱允熥没有回乾清宫,而是直奔西宫,“祖父,这又是在忙什么呢?”
“闲着也是闲着,准备开块地。”老朱放下锄头说道,“上回去看了沤肥,觉得还算不错,明年开春的时候肯定能派上用场。”
对于朱允熥此前不嫌脏累的研究沤肥,老朱那是发自内心的感觉到骄傲,这就是重视农耕的最好体现,比平时做什么亲耕礼要实际太多了。
不过夸奖归夸奖,沤肥的功劳现在基本上是被老朱给揽下来了。自家孙儿弄出来的东西,老朱自然也就心安理得的拿过来,孙儿的一切都是他给的。
小脸脏兮兮的朱文垚也扔掉小锄头,“爹,没虫。”
“你祖祖在挖地,你是在挖虫呢?”朱允熥觉得好笑,“你这孩子倒是胆子大,你那两个姑母见着蚯蚓都吓得不敢走路,你还挖虫!”
老朱就直接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文垚这样的才叫好,这才是男娃,该皮的时候皮。你那两姐姐就是矫情,出身富贵也不能忘了本。”
“忘本?”朱允熥不服气的说道,“她们怎么就忘本了?不说我那两姐姐,就是我的叔叔们、姑姑们,有几个还真就是农家子弟了?”
郭宁妃都习惯了老朱和朱允熥时常吵起来,也不算是真正的吵架,无非就是拌嘴而已,不用当真。
朱文垚左看看、右瞧瞧,立刻生气了,“你走、走!”
这熊孩子还是护短,和他祖祖最亲。所以现在还不犹豫的冲了过来,推着朱允熥的腿,想要将欺负他祖祖的坏爹爹给赶走。
老朱那叫一个欣慰,连忙抱起来朱文垚,“咱是真没白疼你,不像你爹是个白眼狼。咱对他那么好,他还天天气咱!”
徐妙锦刚刚来到西宫,就看到这一幕,也表现的非常平静,就好似什么都没有看到一样,只是给老朱行了个礼,就去帮郭宁妃安排饭菜。
“这孩子气性真大,看样子没半个时辰是好不了。”朱允熥也了解朱文垚,说道,“还真是我儿子,这么点大的人就小心眼、记仇。”
老朱宠溺的将朱文垚抱在怀里,他觉得朱允熥也好、朱文垚也罢,小心眼、记仇的毛病确实是一脉相承,根源就是在他这里。
这可不是什么坏事情,皇帝有些时候就应该小心眼、就应该记仇,这样文武百官才会更加的敬畏。
朱允熥也不多聊一些政事,主要是没必要。该和老朱商量的时候肯定会商量,但是显然不是在这个时刻。
老朱看向朱允熥,问道,“听说你准备安排你叔叔们、你弟弟回老家了?”
“嗯,明年该就藩的就藩,该封王的封王。”朱允熥笑着开玩笑,“我兄弟姐妹们可都没有受封,现在可还是郡王、郡主,他们都盼着呢。”
老朱也笑着开玩笑,“是有些不像话了,你登基后也就是追封你爹娘、册立皇后,其他人到现在也没个动静,这是有些不像话了。”
“正旦的时候封,也不在乎他们多等一个月。”朱允熥就显得蔫坏了,“该他们的肯定是会给他们,急也没用,我这都要安排好才行。”
老朱也没多说什么,给朱允炆几个什么样的王号、封地,此前也都是商量过,自然没什么可担心的,他也相信朱允熥不会忽然间去做些大的变动。
老朱又问道,“真让济熺几个留在京里过年?要我说回来一趟就行,留一个多月像什么话。”
“高炽那么胖,从北平过来又疲惫,总要歇歇。”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现在隔个三五天就和他们说说话,我倒是挺开心。”
虽然老朱觉得朱高炽虽然胖了点,但是这一路从北平到应天府也不会真的累着了。但是到底是心疼孙子,而且既然允熥高兴,那就没问题了。
最主要的是藩王们到了应天府都翻不出来风浪,更别提几个藩王世子了。
一个个的都服服帖帖,在应天府玩闹就玩闹好了,也没什么可担心的,稍微看着点就是。
“我先前和妙锦商量了一下,其他兄弟也差不多有了适婚的岁数,世子就不再许公侯嫡女了。”朱允熥对老朱说道,“要是祖父没意见,就这么办了?”
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这么安排也好,你叔叔们也是没法子,咱也是要拉拢那些勋贵,只能拿自家儿子去做买卖了。”
政治联姻也就是如此,开国初期的一些皇子皇女,也确实基本上都是和位高权重的勋贵子弟联谊,大家也都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了。
只是在老朱的眼里,他的子女都是吃亏的,别人家的丫头、小子,可配不上他的儿子、闺女。
朱允熥对此也就是笑了笑,随即说道,“三年不进京是不是严苛了些?我觉得一年也就差不多了。”
老朱哪里不明白朱允熥的意思,斩钉截铁的说道,“你是不碍事,不要说三年,就是现在让你的叔叔们都进京也不怕,只是以后呢?”
新皇登基、三年内藩王不许进京,老朱防的就是藩王进京可能会有隐患。留出来三年的时间,足够让新皇帝掌控政局,不用担心藩王回京上下串联。
老朱语重心长的说道,“不为你自己考虑,你也该为子孙考虑。咱是想那些儿子,只是谁让咱是天子,就该这么着!”
朱允熥也不好说些什么,有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规矩等等,实际上也就是出于江山社稷的缘故。朱允熥这里没有问题,但是以后说不定就会有。
而且有些头不能开,一旦朱允熥这里开了头,后世子孙就可以有样学样了,一些所谓的祖宗之法不可变也有一定的道理。
老朱看着朱允熥,认真叮嘱,“别说咱觉得还能再活个三年、五年,就是咱明天闭了眼,你的叔叔们一个不准回来奔丧,谁回来了,你给他关凤阳去!”
朱允熥知道这些事情没办法插科打诨,就说道,“我知道,叔叔们也知道,肯定不会有这么一出戏,大家都心里有分寸。”
对于朱允熥这样的表态,老朱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成为了皇帝,有些时候就应该抛弃一些情感。
不是皇帝薄凉,而是出于对江山社稷的考虑,必须要将一些风险和不可控降到最低,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该做的事情。
皇帝要是太过意气用事,在老朱看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那也难以让人觉得放心。
在西宫混了顿饭,朱允熥这才回到了乾清宫休息,还有不少事要继续处理呢。
日子看似就是这么平静,新皇登基看起来也就是这么简单、自然,大明上下甚至都没有感受到什么太大的变动,一切都是无比自然。
对于朱允熥来说也是有着一些好事发生,比如说又多了一个女儿。
徐妙锦自然是要去做好嫡母该做的事情,悉心的照料,但是老朱也就是问了一下也就算了。
不要说去起名之类的,就算是去看看都不愿意。他本身就是重男轻女,亲生女儿基本上都是不太过多的去关心,更何况还是重孙女呢。
朱允熥对此倒是比较开心,说到底就是现在儿女双全了,这对于朱允熥来说也是极有好处的。皇帝嘛,二女多一点不是什么坏事情。
别看现在有了朱文垚,可是很多人还是希望朱允熥能够再有几个儿子。
看看大明的一些情况就知道了,作为老朱的嫡长孙,朱雄英在八岁就没了。而朱标这个皇太子享年三十八岁,这都是一些不太好的案例。
如果朱允熥只有一个儿子,在一些人眼里看来自然也就是有着不小的风险。要是徐妙锦能够再为朱允熥添两三个子嗣,在很多人看来才是皆大欢喜。
朱允熥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有些事情好像也是急不来的事情。
他也没和徐妙锦刻意避孕,甚至一些妃嫔那边也没有刻意的不留子嗣,可是现在的朱允熥也就是只有一儿一女,看似还是有着一些子嗣艰难。
但是这也没必要太担心,说到底就是朱允熥现在还非常年轻。这才二十岁的人就有了儿女,这都算是人生赢家了。
时间过的很快,承康皇帝登基一个月了,这也就意味着到了年尾,接下来自然也就是正旦了,以及需要正式开始承康这个年号了。
洪武三十年,这也会正式成为一个历史,大明开始进入了全新的一个篇章。
本来正旦就是一年最为重要的节日,这时候自然也就是有着大朝仪了,百官对此也都习以为常了,一点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好新鲜的。
无非就是今年的情况稍微特殊一点,这是新皇登基的第一次大朝仪,大家也会对此更加的慎重,安排的也会更加周到。
朱允熥下朝后到了武英殿,将梅殷叫了过来,“开完年你去北平,到时候将高炽也一并带着。”
梅殷肯定没有意见,他本来就是要去北平,“陛下,臣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臣子应该留在应天府。”
“怎么,是将我那些表弟们留在京里当质子?”朱允熥笑着打趣说道,“真要是这么做了,不说大姑会找我麻烦,祖父就先要骂我。”
梅殷就赶紧说道,“陛下,臣这一次去北平赴任,岂能携带家眷通行?”
“我大明朝的官,有几个是不带家眷的?”朱允熥直接反问,“你说说,我大明什么时候不准文官携带家眷赴任了?什么时候要让官员留下质子?”
梅殷一时间也语塞,因为朱允熥说的那些也是非常在理,大明朝此前还真的就是没有这样的先例。
就算是有,那也是针对一些勋贵,一些统兵大将的家眷确实不能随军,这一点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文官显然也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愿在这件事情上多聊的朱允熥说道,“北平为要地,北方经济、军事重心该在那边,你过去后一定要记得安抚百姓。”
北平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确实特殊,这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西周时这里就是燕国,元朝时候这里更是大都,地位自然可见一斑。
朱允熥认真叮嘱说道,“这里本就是北上草原的后方,你也要记得在天津建港、设府,北平不能只通水道,海运也不能耽误。”
对于天津卫这么个地位,满朝文武都不好多说什么,‘天子亲临’,这位皇太孙前几年就在那边搞开发,赐名天津。
不谈名字,天津的重要性大家也是有目共睹,这不只是对北平的一个保障和补充,这也是对辽东等地的补充和保障,是大明北方海运的重要支点。
所以该做些什么事情,梅殷自然也都是心里有数,他也确实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这一次他去北平布政使司,显然就是皇帝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些任务,他也就应该是去将这些事情给彻彻底底的办好。
朱允熥想要进一步的开发湖广等地,这不是秘密。但是对于北方的开发,也是从未有任何的懈怠!
()
这些也算得上是老朱和朱允熥的默契,以及朱允熥背负的历史使命。
老朱基本上是剪除了内外的敌人,军事方面来说大明已经没有敌人,现在的大明确实就是有着一个比较安稳的内外局面,有着天下太平的基础条件。
也不得不说从元末乱世到现在超过了五十年,大量的人口损失、无数的良田荒废,经济等等都是遭到了重创。
哪怕是有着老朱兢兢业业的努力,依然改变不了即使大明现在看似恢复了些元气,百姓看似可以安居乐业,但是家底子依然非常薄。
第一代皇帝打江山,那么第二代天子就需要治理江山了,更何况大明开国后一直战争不断,也是时候让百姓、让军队喘口气了。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无疑是好消息了,毕竟在一些人眼里四处用兵就是穷兵黩武,那是无道的一个表现。
忙完一天工作的朱允熥没有回乾清宫,而是直奔西宫,“祖父,这又是在忙什么呢?”
“闲着也是闲着,准备开块地。”老朱放下锄头说道,“上回去看了沤肥,觉得还算不错,明年开春的时候肯定能派上用场。”
对于朱允熥此前不嫌脏累的研究沤肥,老朱那是发自内心的感觉到骄傲,这就是重视农耕的最好体现,比平时做什么亲耕礼要实际太多了。
不过夸奖归夸奖,沤肥的功劳现在基本上是被老朱给揽下来了。自家孙儿弄出来的东西,老朱自然也就心安理得的拿过来,孙儿的一切都是他给的。
小脸脏兮兮的朱文垚也扔掉小锄头,“爹,没虫。”
“你祖祖在挖地,你是在挖虫呢?”朱允熥觉得好笑,“你这孩子倒是胆子大,你那两个姑母见着蚯蚓都吓得不敢走路,你还挖虫!”
老朱就直接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文垚这样的才叫好,这才是男娃,该皮的时候皮。你那两姐姐就是矫情,出身富贵也不能忘了本。”
“忘本?”朱允熥不服气的说道,“她们怎么就忘本了?不说我那两姐姐,就是我的叔叔们、姑姑们,有几个还真就是农家子弟了?”
郭宁妃都习惯了老朱和朱允熥时常吵起来,也不算是真正的吵架,无非就是拌嘴而已,不用当真。
朱文垚左看看、右瞧瞧,立刻生气了,“你走、走!”
这熊孩子还是护短,和他祖祖最亲。所以现在还不犹豫的冲了过来,推着朱允熥的腿,想要将欺负他祖祖的坏爹爹给赶走。
老朱那叫一个欣慰,连忙抱起来朱文垚,“咱是真没白疼你,不像你爹是个白眼狼。咱对他那么好,他还天天气咱!”
徐妙锦刚刚来到西宫,就看到这一幕,也表现的非常平静,就好似什么都没有看到一样,只是给老朱行了个礼,就去帮郭宁妃安排饭菜。
“这孩子气性真大,看样子没半个时辰是好不了。”朱允熥也了解朱文垚,说道,“还真是我儿子,这么点大的人就小心眼、记仇。”
老朱宠溺的将朱文垚抱在怀里,他觉得朱允熥也好、朱文垚也罢,小心眼、记仇的毛病确实是一脉相承,根源就是在他这里。
这可不是什么坏事情,皇帝有些时候就应该小心眼、就应该记仇,这样文武百官才会更加的敬畏。
朱允熥也不多聊一些政事,主要是没必要。该和老朱商量的时候肯定会商量,但是显然不是在这个时刻。
老朱看向朱允熥,问道,“听说你准备安排你叔叔们、你弟弟回老家了?”
“嗯,明年该就藩的就藩,该封王的封王。”朱允熥笑着开玩笑,“我兄弟姐妹们可都没有受封,现在可还是郡王、郡主,他们都盼着呢。”
老朱也笑着开玩笑,“是有些不像话了,你登基后也就是追封你爹娘、册立皇后,其他人到现在也没个动静,这是有些不像话了。”
“正旦的时候封,也不在乎他们多等一个月。”朱允熥就显得蔫坏了,“该他们的肯定是会给他们,急也没用,我这都要安排好才行。”
老朱也没多说什么,给朱允炆几个什么样的王号、封地,此前也都是商量过,自然没什么可担心的,他也相信朱允熥不会忽然间去做些大的变动。
老朱又问道,“真让济熺几个留在京里过年?要我说回来一趟就行,留一个多月像什么话。”
“高炽那么胖,从北平过来又疲惫,总要歇歇。”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现在隔个三五天就和他们说说话,我倒是挺开心。”
虽然老朱觉得朱高炽虽然胖了点,但是这一路从北平到应天府也不会真的累着了。但是到底是心疼孙子,而且既然允熥高兴,那就没问题了。
最主要的是藩王们到了应天府都翻不出来风浪,更别提几个藩王世子了。
一个个的都服服帖帖,在应天府玩闹就玩闹好了,也没什么可担心的,稍微看着点就是。
“我先前和妙锦商量了一下,其他兄弟也差不多有了适婚的岁数,世子就不再许公侯嫡女了。”朱允熥对老朱说道,“要是祖父没意见,就这么办了?”
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这么安排也好,你叔叔们也是没法子,咱也是要拉拢那些勋贵,只能拿自家儿子去做买卖了。”
政治联姻也就是如此,开国初期的一些皇子皇女,也确实基本上都是和位高权重的勋贵子弟联谊,大家也都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了。
只是在老朱的眼里,他的子女都是吃亏的,别人家的丫头、小子,可配不上他的儿子、闺女。
朱允熥对此也就是笑了笑,随即说道,“三年不进京是不是严苛了些?我觉得一年也就差不多了。”
老朱哪里不明白朱允熥的意思,斩钉截铁的说道,“你是不碍事,不要说三年,就是现在让你的叔叔们都进京也不怕,只是以后呢?”
新皇登基、三年内藩王不许进京,老朱防的就是藩王进京可能会有隐患。留出来三年的时间,足够让新皇帝掌控政局,不用担心藩王回京上下串联。
老朱语重心长的说道,“不为你自己考虑,你也该为子孙考虑。咱是想那些儿子,只是谁让咱是天子,就该这么着!”
朱允熥也不好说些什么,有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规矩等等,实际上也就是出于江山社稷的缘故。朱允熥这里没有问题,但是以后说不定就会有。
而且有些头不能开,一旦朱允熥这里开了头,后世子孙就可以有样学样了,一些所谓的祖宗之法不可变也有一定的道理。
老朱看着朱允熥,认真叮嘱,“别说咱觉得还能再活个三年、五年,就是咱明天闭了眼,你的叔叔们一个不准回来奔丧,谁回来了,你给他关凤阳去!”
朱允熥知道这些事情没办法插科打诨,就说道,“我知道,叔叔们也知道,肯定不会有这么一出戏,大家都心里有分寸。”
对于朱允熥这样的表态,老朱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成为了皇帝,有些时候就应该抛弃一些情感。
不是皇帝薄凉,而是出于对江山社稷的考虑,必须要将一些风险和不可控降到最低,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该做的事情。
皇帝要是太过意气用事,在老朱看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那也难以让人觉得放心。
在西宫混了顿饭,朱允熥这才回到了乾清宫休息,还有不少事要继续处理呢。
日子看似就是这么平静,新皇登基看起来也就是这么简单、自然,大明上下甚至都没有感受到什么太大的变动,一切都是无比自然。
对于朱允熥来说也是有着一些好事发生,比如说又多了一个女儿。
徐妙锦自然是要去做好嫡母该做的事情,悉心的照料,但是老朱也就是问了一下也就算了。
不要说去起名之类的,就算是去看看都不愿意。他本身就是重男轻女,亲生女儿基本上都是不太过多的去关心,更何况还是重孙女呢。
朱允熥对此倒是比较开心,说到底就是现在儿女双全了,这对于朱允熥来说也是极有好处的。皇帝嘛,二女多一点不是什么坏事情。
别看现在有了朱文垚,可是很多人还是希望朱允熥能够再有几个儿子。
看看大明的一些情况就知道了,作为老朱的嫡长孙,朱雄英在八岁就没了。而朱标这个皇太子享年三十八岁,这都是一些不太好的案例。
如果朱允熥只有一个儿子,在一些人眼里看来自然也就是有着不小的风险。要是徐妙锦能够再为朱允熥添两三个子嗣,在很多人看来才是皆大欢喜。
朱允熥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有些事情好像也是急不来的事情。
他也没和徐妙锦刻意避孕,甚至一些妃嫔那边也没有刻意的不留子嗣,可是现在的朱允熥也就是只有一儿一女,看似还是有着一些子嗣艰难。
但是这也没必要太担心,说到底就是朱允熥现在还非常年轻。这才二十岁的人就有了儿女,这都算是人生赢家了。
时间过的很快,承康皇帝登基一个月了,这也就意味着到了年尾,接下来自然也就是正旦了,以及需要正式开始承康这个年号了。
洪武三十年,这也会正式成为一个历史,大明开始进入了全新的一个篇章。
本来正旦就是一年最为重要的节日,这时候自然也就是有着大朝仪了,百官对此也都习以为常了,一点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好新鲜的。
无非就是今年的情况稍微特殊一点,这是新皇登基的第一次大朝仪,大家也会对此更加的慎重,安排的也会更加周到。
朱允熥下朝后到了武英殿,将梅殷叫了过来,“开完年你去北平,到时候将高炽也一并带着。”
梅殷肯定没有意见,他本来就是要去北平,“陛下,臣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臣子应该留在应天府。”
“怎么,是将我那些表弟们留在京里当质子?”朱允熥笑着打趣说道,“真要是这么做了,不说大姑会找我麻烦,祖父就先要骂我。”
梅殷就赶紧说道,“陛下,臣这一次去北平赴任,岂能携带家眷通行?”
“我大明朝的官,有几个是不带家眷的?”朱允熥直接反问,“你说说,我大明什么时候不准文官携带家眷赴任了?什么时候要让官员留下质子?”
梅殷一时间也语塞,因为朱允熥说的那些也是非常在理,大明朝此前还真的就是没有这样的先例。
就算是有,那也是针对一些勋贵,一些统兵大将的家眷确实不能随军,这一点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文官显然也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愿在这件事情上多聊的朱允熥说道,“北平为要地,北方经济、军事重心该在那边,你过去后一定要记得安抚百姓。”
北平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确实特殊,这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西周时这里就是燕国,元朝时候这里更是大都,地位自然可见一斑。
朱允熥认真叮嘱说道,“这里本就是北上草原的后方,你也要记得在天津建港、设府,北平不能只通水道,海运也不能耽误。”
对于天津卫这么个地位,满朝文武都不好多说什么,‘天子亲临’,这位皇太孙前几年就在那边搞开发,赐名天津。
不谈名字,天津的重要性大家也是有目共睹,这不只是对北平的一个保障和补充,这也是对辽东等地的补充和保障,是大明北方海运的重要支点。
所以该做些什么事情,梅殷自然也都是心里有数,他也确实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这一次他去北平布政使司,显然就是皇帝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些任务,他也就应该是去将这些事情给彻彻底底的办好。
朱允熥想要进一步的开发湖广等地,这不是秘密。但是对于北方的开发,也是从未有任何的懈怠!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