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2024-11-14 17:27
()应天府上下看起来也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多也就是现在有着一些议论声,对于皇帝准备传位的事情,自然会有不少人感觉到意外,但是也觉得情理之中。
至高无上的皇位,那是无数人做梦也不敢想的,也会觉得不到最后一刻肯定不会放手,古往今来没几个皇帝在大权在握的情况下主动退位。
可是当今天子有些时候的做法,和大多数的皇帝不同。
先太子在的时候,皇帝是舍得放权、会悉心培养,而现在对皇太孙也是一样。
好在这一切看起来也不是特别突然,皇太孙这几年不断的历练,他早就开始临朝观政,早就接手了很多的权力,所以不少事情也就看起来非常顺遂了。
朱文垚开开心心的坐在车架上,开心不已的看着车窗外。这就是全新的体验和认知让他非常的兴奋,都有些目不暇接了。
小孩子的好奇心本来就重,朱文垚又是一个胆子大的孩子,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好害怕的,最主要的是身边的人让他安全感十足。
“祖!”朱文垚指着车窗外,开心的说道,“祖!”
老朱看了一眼,笑着说道,“没见过这么多人?这才哪到哪啊,下回咱再带你出来长长见识。”
朱文垚还是非常开心,其实有些皇帝也是比较‘可怜’,基本上是一辈子都是生活在皇宫里,对于外界的世界根本不怎么了解。
老朱非常耐心,也非常期待,“你是咱大明的储君,以后要当皇帝,该知晓民间疾苦。咱能带你出来,那咱就带。”
朱文垚听不懂这些,只是开心的趴在车窗口,激动之下两条腿直抖,见着什么都要开开心心的嚷嚷几声。
老朱看向朱允熥,笑着说道,“这孩子太好动,到底是你儿子!咱现在算是知晓你小时候如何了,指定也是个好动、贪玩的性子。”
朱允熥也不否认,“说不定还真就是这样,不过我小时候总的来说还是乖巧听话,我肯定不如他胆大。”
老朱一想也有道理,“那倒也是,你自小没了娘,你爹又忙于朝政。旁人就算是悉心照料着,只是到底没个真在照料的。”
脑补很多大戏的老朱笑着拍了拍扭屁股的朱文垚,“这孩子好,胆子大就是咱惯出来的,这孩子以后指定比你还要有气魄。”
“那是好事情,我儿子就该如此。”就笑着说道,“这是好事情,皇帝岂能优柔寡断、没个主见?”
老朱笑着点头,显然也是非常认可这些说法。他不指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一个个都是无比的英明神武,可是他相信自己教出来的皇储肯定有不俗能力。
庞大的队伍持续朝着紫金山进发,皇帝要去孝陵看看,皇太孙自然也就要随行陪同了,大家也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反对的。
主要也是有人虽然反对,但是皇帝和太孙就给压住了,那就别反对吧。
看着孝陵,老朱颇为感慨,“还行,咱这么些年也就是远远的看一眼,现在修的还算不错。”
“以后肯定要继续修着,只是现在还有其他事情。”朱允熥说道,“外头也有人劝我,让我先修孝陵、东陵,继续修报恩寺,我准备慢慢来。”
孝陵和东陵的工程是持续性的工程,这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工的。甚至就算是老朱以后葬入孝陵,那也需要持续的修建。
这些事情大家也都完全可以理解,皇帝葬入帝陵之后,不是封上就行,后续还有很多的营建工程。
而为了表明孝心,后继的皇帝肯定也需要持续的投入资源为先皇修建陵墓,这些也都是很多人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
老朱好奇又关心的问道,“报恩寺的事情,你现在是如何考虑的?这个事情也该做。”
老朱对于宗教比较提防,甚至可以说多有打压。哪怕他曾经在寺庙呆过,哪怕当初红巾军起义也是以宗教为旗号,不代表他就是多么的虔诚。
甚至可以说有着这样的一些经历,让他对于宗教的事情更加的谨慎,这么些年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老朱一直都是严格控制。
朱允熥就说道,“报恩寺肯定是要建,应天府的寺庙不该太多,也不能没几个。就是用的人不能太多,我让人慢慢修。”
老朱还是忍不住提醒说道,“别让人误会了你的意思,你跟前有个和尚,现在又修佛寺,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你现在要大兴佛寺!”
朱允熥不觉得老朱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甚至一个不小心,这样的局面说不定也就是发生了,这就不太好了。
想要讨好上位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领会上位者的意思。有些人误解了,或者觉得只要有机会,那就百般去讨好。
朱允熥笑着点头说道,“我心里明白,其实这么些年,不少人都说我们爷孙对佛教、道教不太好。”
“佛寺不能广收田产,他们不事生产!”老朱无比坚决的说道,“真要是不闻不问,那些寺庙就有太多田地,寺庙里和尚也就多了。”
老朱是过来人,自然也就对这类情况有着足够的发言权,他的担心显然也不是多余的。
不要说在元末了,就算是在其他的朝代也是一样,一旦宗教兴盛,必然会兼并很多的土地,这些人比一些地主还会敛财。
而且这些寺庙基本上是吧交税的,再加上出家的人多了,说不定也就是影响一些基本的农业生产了,这显然也不是统治者希望看到的事情。
“我心里有数,只是我大明现在的佛家稍微有些多了。”朱允熥无奈说道,“到了合适的时候,天师府那边也要关照一下。”
老朱也完全可以理解朱允熥的这些担忧,宗教显然也不能是一家独大,要不然肯定没有什么好处。
可是完全没有信仰之类的也不行,很多的百姓就是愿意相信这些。要是完全的取缔肯定不行,只能是朝廷有限制的去引导。
真的要是全面的取缔,说不定又要冒出来一些弥勒教之类的,说不定会喊着‘明王出世’等等,这显然就非常不符合朱家的利益了。
现在的佛教和道教就算也有些不足之处,但是他们的一些观点也是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也不会特别的出格。
但是有些人牵强附会弄出来的东西,那就显然是不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了,他们带来的危害显然也是更大一些了,这也是朝廷无法容忍的。
所以该限制的时候就是要限制,该引导的时候就引导,免得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误入歧途。
爷孙两个聊着天、说着事,带领着宗室以及文武百官朝着孝陵走去,这也是祭奠的一部分。
老朱仔细的看了看神道,说道,“看着还是和早些年有些不一样,这也修建了二十年了,也该是有现在这番模样了。”
孝陵的规模很大,现在亭台楼阁、各种享殿、祭殿也都有,还在这里养了不少鹿等等,自然也就看出来了不俗的气派,这也符合帝陵的特点。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肯定也是该有如今的样子,以后还要继续修。外墙这些,怕是只能到了我修个十几年才算是完工。”
老朱认可这个说法,他要是不在了,朱允熥肯定还要持续的修建孝陵,要不然全天下人的口水都会淹死他,这些事情也是没什么好商量的。
老朱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文垚只怕是最忙,你修几年就修的差不多了,可以停下来。你要是到了这边,他也得花些工夫给你修一修。”
朱允熥哑然失笑,不过完全觉得正确,“那我到时候得给他说清楚了,修一修就差不多了,不能修的太过。”
老朱则自信的说道,“那你用不着担心,你在西边就好。文垚就是再孝顺,也不敢给你的陵寝修的太过,肯定比不上咱。”
这么说自然也是有些过了,并不是每个开国皇帝的陵寝就是那个王朝规模最大、花费最多的,有些继任的皇帝修建的陵寝会超过先人。
不过在正常的情况下,后面的皇帝会注意影响,那肯定就不会修的太过了。
朱允熥和老朱有说有笑的,爷孙两个看起来心情都挺不错的,不过更加开心的显然是朱文垚,继续着自己的一些全新的旅程和认知。
到了孝陵,更准确的说到了祭殿,老朱显然是沉默下来了,抱着朱文垚上香、教朱文垚磕头。
好在小胖娃虽然贪玩好动,可是这些‘训练’也不算少,基本上是有模有样的做着,这也令老朱就比较的开心了。
“你爹那里咱就不过去了,去了外头有人说闲话。”老朱将朱文垚抱了起来,说道,“你带文垚过去磕头,咱留下来和你祖母说说话。”
朱允熥自然也理解老朱的意思,老子去祭拜儿子,很多人肯定会对此说三道四,会认为这是不符合礼制的。
至于人伦亲情等等自然也是需要考虑,只是对于皇家的要求似乎就是更加的严格了,因为这就是天家无小事,以及天下的表率。
自然也不能排除老朱确实是想要和马皇后说说话,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才来一次,说不完的话也可以稍微的说一说了。
朱文垚还算是比较给力,没有哭闹,更多的还是满满的好奇心,对于他来说外面的事情显然也就是非常新鲜、非常有趣的,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抱着咿咿呀呀的胖儿子到了东陵,朱允熥等人自然再次祭拜,朱文垚也是趴在蒲团上拱着手,他就是这么学的磕头。
朱允熥小声对徐妙锦说道,“回头让人早些准备好神位,让人提前准备好砖瓦,到时候就立刻换上。”
徐妙锦心里有数,说道,“内帑还有些银钱,砖瓦这些用不着等朝廷一口气出钱,内帑拿一些出来也不打紧。”
朱允熥就开始仔细的琢磨了,修建帝陵等等,这本来就该是朝廷负担的,这一点其他人也不会因此有什么意义,都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无非也就是东陵的情况比较特殊,看似是有着一定的帝陵模样,但是用料、规模等等,都是符合太子陵的规格。
“这样也好,内帑里的银钱也该花在该用的地方,留着也不会下崽。”朱允熥略微想了想后说道,“父王和母妃的陵寝,也确实是要早些修。”
朱允熥一旦登基,肯定是立刻追封朱标为皇帝,追封常太子妃为皇后,东陵的规格就要上升到帝陵了。
虽说先天的因素导致东陵就算是升格为帝陵,也不会特别宏伟,但是该修也是要修,这个工程量也不算小。
这件事情就应该这么做,这件事情也根本容不得其他人对此多嘴多舌,早一点开始升格,会让不少人心里头觉得开心。
也不需要担心‘掏小金库’会掏的太多,现在内帑那边也就是出一些琉璃瓦等物资,大多数的肯定还是需要朝廷来买单,这也没什么问题。
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这一切也都是天经地义,大家也都只是做了一些自己该做的事情罢了,其他的也确实没什么问题。
该祭拜的也祭拜了,该商量的也商量了,自然也就是要考虑打道回府的事情了。
虽然老朱和朱允熥出来一趟是没什么问题,只是显然也是当天出来当天回去,想要多耽搁也显然是一个不太现实的事情了。
“我看了一下,以后给咱埋进去之后,就少修点东西,楼阁够了,祭殿也够了。”老朱说道,“真要是孝顺,就别瞎折腾了。”
朱允熥开玩笑说道,“祖父放心就是,以我这小气的性子,也不会大兴土木。最多也就是现在的规模上完善一下,不至于再扩了。”
老朱点头,随即说道,“少弄些看着不实用的,咱和你祖母喜欢清净,少弄些珍禽异兽的。”
朱允熥也对此点头,帝陵还是庄严肃穆一点的比较好,而不是弄成大型皇家园林。
朱允熥没必要修饰帝陵来展现孝心,还是将资源花在更有用的地方。
()
至高无上的皇位,那是无数人做梦也不敢想的,也会觉得不到最后一刻肯定不会放手,古往今来没几个皇帝在大权在握的情况下主动退位。
可是当今天子有些时候的做法,和大多数的皇帝不同。
先太子在的时候,皇帝是舍得放权、会悉心培养,而现在对皇太孙也是一样。
好在这一切看起来也不是特别突然,皇太孙这几年不断的历练,他早就开始临朝观政,早就接手了很多的权力,所以不少事情也就看起来非常顺遂了。
朱文垚开开心心的坐在车架上,开心不已的看着车窗外。这就是全新的体验和认知让他非常的兴奋,都有些目不暇接了。
小孩子的好奇心本来就重,朱文垚又是一个胆子大的孩子,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好害怕的,最主要的是身边的人让他安全感十足。
“祖!”朱文垚指着车窗外,开心的说道,“祖!”
老朱看了一眼,笑着说道,“没见过这么多人?这才哪到哪啊,下回咱再带你出来长长见识。”
朱文垚还是非常开心,其实有些皇帝也是比较‘可怜’,基本上是一辈子都是生活在皇宫里,对于外界的世界根本不怎么了解。
老朱非常耐心,也非常期待,“你是咱大明的储君,以后要当皇帝,该知晓民间疾苦。咱能带你出来,那咱就带。”
朱文垚听不懂这些,只是开心的趴在车窗口,激动之下两条腿直抖,见着什么都要开开心心的嚷嚷几声。
老朱看向朱允熥,笑着说道,“这孩子太好动,到底是你儿子!咱现在算是知晓你小时候如何了,指定也是个好动、贪玩的性子。”
朱允熥也不否认,“说不定还真就是这样,不过我小时候总的来说还是乖巧听话,我肯定不如他胆大。”
老朱一想也有道理,“那倒也是,你自小没了娘,你爹又忙于朝政。旁人就算是悉心照料着,只是到底没个真在照料的。”
脑补很多大戏的老朱笑着拍了拍扭屁股的朱文垚,“这孩子好,胆子大就是咱惯出来的,这孩子以后指定比你还要有气魄。”
“那是好事情,我儿子就该如此。”就笑着说道,“这是好事情,皇帝岂能优柔寡断、没个主见?”
老朱笑着点头,显然也是非常认可这些说法。他不指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一个个都是无比的英明神武,可是他相信自己教出来的皇储肯定有不俗能力。
庞大的队伍持续朝着紫金山进发,皇帝要去孝陵看看,皇太孙自然也就要随行陪同了,大家也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反对的。
主要也是有人虽然反对,但是皇帝和太孙就给压住了,那就别反对吧。
看着孝陵,老朱颇为感慨,“还行,咱这么些年也就是远远的看一眼,现在修的还算不错。”
“以后肯定要继续修着,只是现在还有其他事情。”朱允熥说道,“外头也有人劝我,让我先修孝陵、东陵,继续修报恩寺,我准备慢慢来。”
孝陵和东陵的工程是持续性的工程,这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工的。甚至就算是老朱以后葬入孝陵,那也需要持续的修建。
这些事情大家也都完全可以理解,皇帝葬入帝陵之后,不是封上就行,后续还有很多的营建工程。
而为了表明孝心,后继的皇帝肯定也需要持续的投入资源为先皇修建陵墓,这些也都是很多人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
老朱好奇又关心的问道,“报恩寺的事情,你现在是如何考虑的?这个事情也该做。”
老朱对于宗教比较提防,甚至可以说多有打压。哪怕他曾经在寺庙呆过,哪怕当初红巾军起义也是以宗教为旗号,不代表他就是多么的虔诚。
甚至可以说有着这样的一些经历,让他对于宗教的事情更加的谨慎,这么些年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老朱一直都是严格控制。
朱允熥就说道,“报恩寺肯定是要建,应天府的寺庙不该太多,也不能没几个。就是用的人不能太多,我让人慢慢修。”
老朱还是忍不住提醒说道,“别让人误会了你的意思,你跟前有个和尚,现在又修佛寺,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你现在要大兴佛寺!”
朱允熥不觉得老朱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甚至一个不小心,这样的局面说不定也就是发生了,这就不太好了。
想要讨好上位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领会上位者的意思。有些人误解了,或者觉得只要有机会,那就百般去讨好。
朱允熥笑着点头说道,“我心里明白,其实这么些年,不少人都说我们爷孙对佛教、道教不太好。”
“佛寺不能广收田产,他们不事生产!”老朱无比坚决的说道,“真要是不闻不问,那些寺庙就有太多田地,寺庙里和尚也就多了。”
老朱是过来人,自然也就对这类情况有着足够的发言权,他的担心显然也不是多余的。
不要说在元末了,就算是在其他的朝代也是一样,一旦宗教兴盛,必然会兼并很多的土地,这些人比一些地主还会敛财。
而且这些寺庙基本上是吧交税的,再加上出家的人多了,说不定也就是影响一些基本的农业生产了,这显然也不是统治者希望看到的事情。
“我心里有数,只是我大明现在的佛家稍微有些多了。”朱允熥无奈说道,“到了合适的时候,天师府那边也要关照一下。”
老朱也完全可以理解朱允熥的这些担忧,宗教显然也不能是一家独大,要不然肯定没有什么好处。
可是完全没有信仰之类的也不行,很多的百姓就是愿意相信这些。要是完全的取缔肯定不行,只能是朝廷有限制的去引导。
真的要是全面的取缔,说不定又要冒出来一些弥勒教之类的,说不定会喊着‘明王出世’等等,这显然就非常不符合朱家的利益了。
现在的佛教和道教就算也有些不足之处,但是他们的一些观点也是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也不会特别的出格。
但是有些人牵强附会弄出来的东西,那就显然是不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了,他们带来的危害显然也是更大一些了,这也是朝廷无法容忍的。
所以该限制的时候就是要限制,该引导的时候就引导,免得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误入歧途。
爷孙两个聊着天、说着事,带领着宗室以及文武百官朝着孝陵走去,这也是祭奠的一部分。
老朱仔细的看了看神道,说道,“看着还是和早些年有些不一样,这也修建了二十年了,也该是有现在这番模样了。”
孝陵的规模很大,现在亭台楼阁、各种享殿、祭殿也都有,还在这里养了不少鹿等等,自然也就看出来了不俗的气派,这也符合帝陵的特点。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肯定也是该有如今的样子,以后还要继续修。外墙这些,怕是只能到了我修个十几年才算是完工。”
老朱认可这个说法,他要是不在了,朱允熥肯定还要持续的修建孝陵,要不然全天下人的口水都会淹死他,这些事情也是没什么好商量的。
老朱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文垚只怕是最忙,你修几年就修的差不多了,可以停下来。你要是到了这边,他也得花些工夫给你修一修。”
朱允熥哑然失笑,不过完全觉得正确,“那我到时候得给他说清楚了,修一修就差不多了,不能修的太过。”
老朱则自信的说道,“那你用不着担心,你在西边就好。文垚就是再孝顺,也不敢给你的陵寝修的太过,肯定比不上咱。”
这么说自然也是有些过了,并不是每个开国皇帝的陵寝就是那个王朝规模最大、花费最多的,有些继任的皇帝修建的陵寝会超过先人。
不过在正常的情况下,后面的皇帝会注意影响,那肯定就不会修的太过了。
朱允熥和老朱有说有笑的,爷孙两个看起来心情都挺不错的,不过更加开心的显然是朱文垚,继续着自己的一些全新的旅程和认知。
到了孝陵,更准确的说到了祭殿,老朱显然是沉默下来了,抱着朱文垚上香、教朱文垚磕头。
好在小胖娃虽然贪玩好动,可是这些‘训练’也不算少,基本上是有模有样的做着,这也令老朱就比较的开心了。
“你爹那里咱就不过去了,去了外头有人说闲话。”老朱将朱文垚抱了起来,说道,“你带文垚过去磕头,咱留下来和你祖母说说话。”
朱允熥自然也理解老朱的意思,老子去祭拜儿子,很多人肯定会对此说三道四,会认为这是不符合礼制的。
至于人伦亲情等等自然也是需要考虑,只是对于皇家的要求似乎就是更加的严格了,因为这就是天家无小事,以及天下的表率。
自然也不能排除老朱确实是想要和马皇后说说话,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才来一次,说不完的话也可以稍微的说一说了。
朱文垚还算是比较给力,没有哭闹,更多的还是满满的好奇心,对于他来说外面的事情显然也就是非常新鲜、非常有趣的,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抱着咿咿呀呀的胖儿子到了东陵,朱允熥等人自然再次祭拜,朱文垚也是趴在蒲团上拱着手,他就是这么学的磕头。
朱允熥小声对徐妙锦说道,“回头让人早些准备好神位,让人提前准备好砖瓦,到时候就立刻换上。”
徐妙锦心里有数,说道,“内帑还有些银钱,砖瓦这些用不着等朝廷一口气出钱,内帑拿一些出来也不打紧。”
朱允熥就开始仔细的琢磨了,修建帝陵等等,这本来就该是朝廷负担的,这一点其他人也不会因此有什么意义,都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无非也就是东陵的情况比较特殊,看似是有着一定的帝陵模样,但是用料、规模等等,都是符合太子陵的规格。
“这样也好,内帑里的银钱也该花在该用的地方,留着也不会下崽。”朱允熥略微想了想后说道,“父王和母妃的陵寝,也确实是要早些修。”
朱允熥一旦登基,肯定是立刻追封朱标为皇帝,追封常太子妃为皇后,东陵的规格就要上升到帝陵了。
虽说先天的因素导致东陵就算是升格为帝陵,也不会特别宏伟,但是该修也是要修,这个工程量也不算小。
这件事情就应该这么做,这件事情也根本容不得其他人对此多嘴多舌,早一点开始升格,会让不少人心里头觉得开心。
也不需要担心‘掏小金库’会掏的太多,现在内帑那边也就是出一些琉璃瓦等物资,大多数的肯定还是需要朝廷来买单,这也没什么问题。
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这一切也都是天经地义,大家也都只是做了一些自己该做的事情罢了,其他的也确实没什么问题。
该祭拜的也祭拜了,该商量的也商量了,自然也就是要考虑打道回府的事情了。
虽然老朱和朱允熥出来一趟是没什么问题,只是显然也是当天出来当天回去,想要多耽搁也显然是一个不太现实的事情了。
“我看了一下,以后给咱埋进去之后,就少修点东西,楼阁够了,祭殿也够了。”老朱说道,“真要是孝顺,就别瞎折腾了。”
朱允熥开玩笑说道,“祖父放心就是,以我这小气的性子,也不会大兴土木。最多也就是现在的规模上完善一下,不至于再扩了。”
老朱点头,随即说道,“少弄些看着不实用的,咱和你祖母喜欢清净,少弄些珍禽异兽的。”
朱允熥也对此点头,帝陵还是庄严肃穆一点的比较好,而不是弄成大型皇家园林。
朱允熥没必要修饰帝陵来展现孝心,还是将资源花在更有用的地方。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