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大唐再出个蔡侯可行?
作者:请你吃大面 更新:2024-11-13 06:35
()“殿下,这莒国公其实有些可怜啊。”
长孙冲有感而发的说道。
他之前还不太清楚朝中之事,但自从担任太子家令后,时常与李承乾交谈。
才知道朝中之事,远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一个国公,险些身死,族中子弟全部战死了,却只能骂骂人而已。
“人家是国公,你不过是个太子家令,你可怜人家?”
“你什么身份。”
李承乾没好气的说道。
政治斗争本来就残酷。
李二偏袒李靖,那么只有冷落唐俭。
只能说,唐俭在李二的心目中,比不过大唐战神李靖的地位罢了。
这件事,也不过是机缘巧合,程知节以国公身份主动请缨,李二想要找个能够平衡的人,就让唐俭抓到机会。
否则。
只要李靖不死,唐俭很难有再出头之日。
等到李靖要死了,李二也差不多了。
身为国公的唐俭,史料却只言片语,少有记录的,这就说明很多问题。
长孙冲有点不服气,家父也是国公啊。
李承乾不想理长孙冲,这家伙还是嫩了点,需要成长。
他给唐俭的木匣里,装的是他写出来的军事思想指导。
交给唐俭把东西呈给李二后,会有什么反应。
李二怎么想的无所谓,他都铺垫好了。
他也不准备承认,军事思想指导是他写的。
哪怕李二追问,他也不会认。
只会说唐俭根据李二的指示写出来的。
他的目的,是要让这件事情顺利的推行下去,并不是去贪图写出思想指导手册的名头。
对他来说一文不值,并不重要。
反而是新军试点成功,才是他想看到的。
因为不管外界如何,他唐俭必须要领他这份情。
他把唐俭给推上去,你唐俭还能不念这份恩情?
那只能说,以前的事情,遭到李二冷落,是他唐俭活该遭受的。
李二心知肚明是太子所为,只要不捅穿,大家都保持默契,是再好不过的。
你不为难,我也不在乎。
“去把负责造纸的官员,叫到东宫来。”
李承乾吩咐道:“明日孤要见到他们。”
“是!”
长孙冲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办。
次日。
接到太子令的造纸,印刷的官员,皆是在东宫等候。
李承乾召见他们后,才得以进入。
“臣蔡子行拜见太子殿下……。”
“孤安。”
李承乾坐在上首,面对这一群小官,很是放松,笑着问道:“你刚才说你叫什么?”
“殿下,臣名叫蔡子行。”
这年轻官员恭敬的回道。
“姓蔡啊。”
李承乾了然一声,道:“你祖上与蔡侯可有渊源?”
“回殿下,算是臣的先祖。”
蔡伦乃是宦官,改进造纸术得以封侯,只不过他是把宦官做的事,都干了不少,名声很坏。
有没有后代并无记载。
但蔡子行说算是,李承乾细问才知道,他祖上是蔡伦后来收的养子。
“原来如此。”
李承乾感叹道:“自蔡侯改进造纸术后,天下受益无穷,造化不凡,功德无量啊。”
“你作为蔡侯后人,自当效仿先祖,不辱其名才是。”
蔡伦宦官名声如何,他并不在意,他看重的是造纸之事。
蔡子行愧疚难当:“臣卑微愚钝,有负先祖之名。”
“诶。”
李承乾摆了摆手,“不要妄自菲薄,天生我材必有用。”
“如此自贱,岂不哀哉?”
天生我材必有用?
长孙冲不由呢喃一声,好啊。
太子原来你这么有才华,出口成章。
这等妙语竟是信口拈来。
要是传出去,不知道要激励多少人了。
蔡子行更是激动不已,五体投地,殿下用这等话来激励他。
“殿下,臣……。”
李承乾含笑,见他这么激动,安抚道:“蔡子行啊。”
“既算是蔡侯之后,你在造纸一道上,可有心得?”
蔡子行脸色涨红,“臣……。”
不等他说话,看他表情,李承乾就知道,没什么好说的。
“走吧,随孤去看看造纸的地方。”
东宫并无造纸之地,但李承乾在前些日子,就命人弄了造纸作坊。
工艺还是之前的,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有不少的匠人,正在忙碌,见到李承乾到来,连忙恭迎。
“孤这东宫,准备这个造纸作坊。”
“想要你来掌管的。”
李承乾的话一出,蔡子行就傻眼了。
什么?
有这等好事,落到自己的头上。
太子专门准备个造纸作坊,等着他来。
他只觉得脑袋晕乎乎的,强烈的幸福感充斥。
“但孤这个造纸作坊,并不是以造纸为主。”
“而是想要试验出来,有没有更好更快更便宜的办法,造出纸来。”
李承乾用手在纸浆里搅了搅,手指上沾上一抹白色,长孙冲掏出手帕就要给他擦点,但李承乾玩心一起,朝着长孙冲脸上虚晃了一下。
吓得长孙冲赶紧挡住脸。
“殿下,不带这么吓人的。”长孙冲幽怨道。
“你要还不知道上进,孤就把你丢这纸浆里,染成白色出来,孤再随意图画。”
李承乾哼了一声,朝蔡子行说道:“往后你就在东宫做事。”
“专司负责造纸试验。”
调一个无关轻重的小官来东宫,对李承乾来说,都不用张口。
长孙冲这个太子家令就能办到。
“可臣怕辜负殿下所望。”
蔡子行对自己几斤几两,心头很是有数。
想要改进造纸术,他没那个本事啊。
“孤不管这些,你自己试验也好,找人帮忙也罢。”
“也对。”
李承乾突然想起,道:“你应该认识不少的造纸匠人吧?”
“有没有经验比较老道,头脑灵活,想法较多的?”
蔡子行想了想,道:“倒是有不少,要说头脑灵活,想法多的话,有一两个。”
“是我的堂弟,蔡子兴。”
“一并叫来。”
“是!”
蔡子行没有任何反对的余地,太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李承乾在作坊走了一圈,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并没有多说什么。
长孙冲一路陪同,他就纳闷。
太子怎么突然关心造纸事宜来了。
直到离开造纸作坊后,他才好奇的问道:“殿下,宫里不缺纸,我们也不用造纸,买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试验造纸啊。”
李承乾坐在步撵上,闭目养神,淡然道:“宫里不缺,但天下缺。”
“冲弟。”
“诶。”
“你说我大唐会不会再出一位蔡侯?”
“啊?”
长孙冲有点傻眼,“再出一位蔡侯?殿下,这不太可能吧。”
“毕竟当年蔡侯得以封侯,是改进造纸术的功绩。”
“如今有造纸术成熟,谁还能改进以封侯的啊。”
他说着说着,突然意识到什么,瞪大眼睛,道:“不会吧殿下,你想让蔡子行封侯吗?”
“他何德何能……。”
这个猜测,长孙冲是真不敢相信。
但太子往往做事都出人意料。
也未尝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李承乾闭合眼眸躺着,嘴角微笑。
何等何能?
孤要想,他就能封侯。
造纸术改进,势在必行。
否则,他要推动的许多事情,都难以付诸行动。
李二要想天下学子都自称天子门生,首先要把纸的成本给降低,同时还要把效率提升上来。
朝廷降低教育支出的成本,主动意愿会加大。
此外。
还有一个重中之重的东西。
李承乾暂时没想好,该找谁来。
“造纸术改进后,雕版,活字印刷术一出。”
“估计有很多人要跳脚了啊。”
他调查过,贞观十五年,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并没发现有雕版印刷术出现。
也就意味着雕版印刷还处在萌芽之中。
李承乾自是要准备把这件大事给提前了。
先雕版后活字,一次性把印刷技术变革到位。
不过,李承乾并不着急,事情要一步一步的来。
太过刺激某些势力集团的神经,就怕消化不了了。
……
造纸试验的事情,丢在一边。
李承乾开始关注,由唐俭负责的遴选新军人才。
他也明白,唐俭呈给李二的军事思想指导,是得到认可了的。
经过多轮的考核后。
二十个士子脱颖而出,并得到李二的接见。
其中自是包括裴行俭,李敬玄等人。
大唐军制,没有百人的队伍。
只有队一级,是一百五十人。
三千新军,二十人刚好符合。
不过。
许多落选的士子,很是不甘心,程知节招募三千良家子的时候,不少士子竟是也跑去报名应招了。
还不少。
有上百人。
这可把不少人给震惊到了。
不是,你们这些士子,疯没疯够是吧。
还跑到军中来撒野了?
面对这些应招士子,程知节都不敢擅作主张,他怕这些人背后不满,也怕士子闹事。
到李二那里,也是犹豫再三,还是唐俭说的,既然招募良家子,难道还有比这些士子更好的?
李二这才同意招募这批士子。
士子们欢呼,仿佛是做了一件天大的事。
程知节脸黑,就冲这些士子的脾气,他就知道军中肯定是一堆硬茬子。
“哈哈!”
李承乾都忍俊不禁,唐初士子真够性情的,选不上,那就换个赛道。
“这些都是士子,进了新军,也不会是底层将士,估计都是伙长队正起步。”
长孙冲说道:“要是等到练兵结束,家里出面,说不定还能更高。”
“都是人才啊。”
李承乾感叹,他是双手赞同的,士子越多,那新军的前景就会越好。
估计这会儿,唐俭人都要笑麻了。
二十个手下少的可怜,再多上这么多士子混在新军中。
这算下来,有一百多士子,他的新军的声音,绝对不会小了。
()
长孙冲有感而发的说道。
他之前还不太清楚朝中之事,但自从担任太子家令后,时常与李承乾交谈。
才知道朝中之事,远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一个国公,险些身死,族中子弟全部战死了,却只能骂骂人而已。
“人家是国公,你不过是个太子家令,你可怜人家?”
“你什么身份。”
李承乾没好气的说道。
政治斗争本来就残酷。
李二偏袒李靖,那么只有冷落唐俭。
只能说,唐俭在李二的心目中,比不过大唐战神李靖的地位罢了。
这件事,也不过是机缘巧合,程知节以国公身份主动请缨,李二想要找个能够平衡的人,就让唐俭抓到机会。
否则。
只要李靖不死,唐俭很难有再出头之日。
等到李靖要死了,李二也差不多了。
身为国公的唐俭,史料却只言片语,少有记录的,这就说明很多问题。
长孙冲有点不服气,家父也是国公啊。
李承乾不想理长孙冲,这家伙还是嫩了点,需要成长。
他给唐俭的木匣里,装的是他写出来的军事思想指导。
交给唐俭把东西呈给李二后,会有什么反应。
李二怎么想的无所谓,他都铺垫好了。
他也不准备承认,军事思想指导是他写的。
哪怕李二追问,他也不会认。
只会说唐俭根据李二的指示写出来的。
他的目的,是要让这件事情顺利的推行下去,并不是去贪图写出思想指导手册的名头。
对他来说一文不值,并不重要。
反而是新军试点成功,才是他想看到的。
因为不管外界如何,他唐俭必须要领他这份情。
他把唐俭给推上去,你唐俭还能不念这份恩情?
那只能说,以前的事情,遭到李二冷落,是他唐俭活该遭受的。
李二心知肚明是太子所为,只要不捅穿,大家都保持默契,是再好不过的。
你不为难,我也不在乎。
“去把负责造纸的官员,叫到东宫来。”
李承乾吩咐道:“明日孤要见到他们。”
“是!”
长孙冲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办。
次日。
接到太子令的造纸,印刷的官员,皆是在东宫等候。
李承乾召见他们后,才得以进入。
“臣蔡子行拜见太子殿下……。”
“孤安。”
李承乾坐在上首,面对这一群小官,很是放松,笑着问道:“你刚才说你叫什么?”
“殿下,臣名叫蔡子行。”
这年轻官员恭敬的回道。
“姓蔡啊。”
李承乾了然一声,道:“你祖上与蔡侯可有渊源?”
“回殿下,算是臣的先祖。”
蔡伦乃是宦官,改进造纸术得以封侯,只不过他是把宦官做的事,都干了不少,名声很坏。
有没有后代并无记载。
但蔡子行说算是,李承乾细问才知道,他祖上是蔡伦后来收的养子。
“原来如此。”
李承乾感叹道:“自蔡侯改进造纸术后,天下受益无穷,造化不凡,功德无量啊。”
“你作为蔡侯后人,自当效仿先祖,不辱其名才是。”
蔡伦宦官名声如何,他并不在意,他看重的是造纸之事。
蔡子行愧疚难当:“臣卑微愚钝,有负先祖之名。”
“诶。”
李承乾摆了摆手,“不要妄自菲薄,天生我材必有用。”
“如此自贱,岂不哀哉?”
天生我材必有用?
长孙冲不由呢喃一声,好啊。
太子原来你这么有才华,出口成章。
这等妙语竟是信口拈来。
要是传出去,不知道要激励多少人了。
蔡子行更是激动不已,五体投地,殿下用这等话来激励他。
“殿下,臣……。”
李承乾含笑,见他这么激动,安抚道:“蔡子行啊。”
“既算是蔡侯之后,你在造纸一道上,可有心得?”
蔡子行脸色涨红,“臣……。”
不等他说话,看他表情,李承乾就知道,没什么好说的。
“走吧,随孤去看看造纸的地方。”
东宫并无造纸之地,但李承乾在前些日子,就命人弄了造纸作坊。
工艺还是之前的,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有不少的匠人,正在忙碌,见到李承乾到来,连忙恭迎。
“孤这东宫,准备这个造纸作坊。”
“想要你来掌管的。”
李承乾的话一出,蔡子行就傻眼了。
什么?
有这等好事,落到自己的头上。
太子专门准备个造纸作坊,等着他来。
他只觉得脑袋晕乎乎的,强烈的幸福感充斥。
“但孤这个造纸作坊,并不是以造纸为主。”
“而是想要试验出来,有没有更好更快更便宜的办法,造出纸来。”
李承乾用手在纸浆里搅了搅,手指上沾上一抹白色,长孙冲掏出手帕就要给他擦点,但李承乾玩心一起,朝着长孙冲脸上虚晃了一下。
吓得长孙冲赶紧挡住脸。
“殿下,不带这么吓人的。”长孙冲幽怨道。
“你要还不知道上进,孤就把你丢这纸浆里,染成白色出来,孤再随意图画。”
李承乾哼了一声,朝蔡子行说道:“往后你就在东宫做事。”
“专司负责造纸试验。”
调一个无关轻重的小官来东宫,对李承乾来说,都不用张口。
长孙冲这个太子家令就能办到。
“可臣怕辜负殿下所望。”
蔡子行对自己几斤几两,心头很是有数。
想要改进造纸术,他没那个本事啊。
“孤不管这些,你自己试验也好,找人帮忙也罢。”
“也对。”
李承乾突然想起,道:“你应该认识不少的造纸匠人吧?”
“有没有经验比较老道,头脑灵活,想法较多的?”
蔡子行想了想,道:“倒是有不少,要说头脑灵活,想法多的话,有一两个。”
“是我的堂弟,蔡子兴。”
“一并叫来。”
“是!”
蔡子行没有任何反对的余地,太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李承乾在作坊走了一圈,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并没有多说什么。
长孙冲一路陪同,他就纳闷。
太子怎么突然关心造纸事宜来了。
直到离开造纸作坊后,他才好奇的问道:“殿下,宫里不缺纸,我们也不用造纸,买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试验造纸啊。”
李承乾坐在步撵上,闭目养神,淡然道:“宫里不缺,但天下缺。”
“冲弟。”
“诶。”
“你说我大唐会不会再出一位蔡侯?”
“啊?”
长孙冲有点傻眼,“再出一位蔡侯?殿下,这不太可能吧。”
“毕竟当年蔡侯得以封侯,是改进造纸术的功绩。”
“如今有造纸术成熟,谁还能改进以封侯的啊。”
他说着说着,突然意识到什么,瞪大眼睛,道:“不会吧殿下,你想让蔡子行封侯吗?”
“他何德何能……。”
这个猜测,长孙冲是真不敢相信。
但太子往往做事都出人意料。
也未尝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李承乾闭合眼眸躺着,嘴角微笑。
何等何能?
孤要想,他就能封侯。
造纸术改进,势在必行。
否则,他要推动的许多事情,都难以付诸行动。
李二要想天下学子都自称天子门生,首先要把纸的成本给降低,同时还要把效率提升上来。
朝廷降低教育支出的成本,主动意愿会加大。
此外。
还有一个重中之重的东西。
李承乾暂时没想好,该找谁来。
“造纸术改进后,雕版,活字印刷术一出。”
“估计有很多人要跳脚了啊。”
他调查过,贞观十五年,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并没发现有雕版印刷术出现。
也就意味着雕版印刷还处在萌芽之中。
李承乾自是要准备把这件大事给提前了。
先雕版后活字,一次性把印刷技术变革到位。
不过,李承乾并不着急,事情要一步一步的来。
太过刺激某些势力集团的神经,就怕消化不了了。
……
造纸试验的事情,丢在一边。
李承乾开始关注,由唐俭负责的遴选新军人才。
他也明白,唐俭呈给李二的军事思想指导,是得到认可了的。
经过多轮的考核后。
二十个士子脱颖而出,并得到李二的接见。
其中自是包括裴行俭,李敬玄等人。
大唐军制,没有百人的队伍。
只有队一级,是一百五十人。
三千新军,二十人刚好符合。
不过。
许多落选的士子,很是不甘心,程知节招募三千良家子的时候,不少士子竟是也跑去报名应招了。
还不少。
有上百人。
这可把不少人给震惊到了。
不是,你们这些士子,疯没疯够是吧。
还跑到军中来撒野了?
面对这些应招士子,程知节都不敢擅作主张,他怕这些人背后不满,也怕士子闹事。
到李二那里,也是犹豫再三,还是唐俭说的,既然招募良家子,难道还有比这些士子更好的?
李二这才同意招募这批士子。
士子们欢呼,仿佛是做了一件天大的事。
程知节脸黑,就冲这些士子的脾气,他就知道军中肯定是一堆硬茬子。
“哈哈!”
李承乾都忍俊不禁,唐初士子真够性情的,选不上,那就换个赛道。
“这些都是士子,进了新军,也不会是底层将士,估计都是伙长队正起步。”
长孙冲说道:“要是等到练兵结束,家里出面,说不定还能更高。”
“都是人才啊。”
李承乾感叹,他是双手赞同的,士子越多,那新军的前景就会越好。
估计这会儿,唐俭人都要笑麻了。
二十个手下少的可怜,再多上这么多士子混在新军中。
这算下来,有一百多士子,他的新军的声音,绝对不会小了。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