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
作者:请你吃大面    更新:2024-11-11 08:45
  ()大殿内,针落可闻,安静的一塌糊涂。
  御史有备而来,双手捧着奏本,站出来。
  李二不悦道:“你们御史是见不得将领立功吗?”
  “高昌才定,距离长安数千里之遥,你御史就知道了?”
  侯君集激动的大叫,道:“陛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才立功班师,就有御史弹劾我。”
  “这分明是陷害污蔑,我不认可。”
  御史淡定的回道:“陈国公,到底是与不是,你心里清楚。”
  “陛下,还请看臣的奏本。”
  “陈国公之罪,大将军薛万钧之举,臣都是有据可查的。”
  “臣不敢在朝堂诸公前,狂悖陷害,污蔑他人。”
  他说的底气十足。
  许多人都不明白,这御史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
  陛下说的没错,高昌之战才平定不久,你在长安的御史就查到侯君集,薛万钧所犯之事了?
  内侍将奏本奉到李二前,李二快速翻阅,脸色越来越阴沉。
  众人察言观色,心头确信,这御史说的都是真的。
  献俘仪式上,弹劾有功之臣。
  不是疯子,就是早有准备。
  侯君集,薛万钧怕是……。
  “好!”
  “好你个侯君集!”
  李二将奏本扔出去,怒声道:“看你干的好事。”
  “高昌国灭,你就迫不及待搜刮珍宝钱财,手下将士更是胡作非为。”
  “你薛万钧更是色欲熏心,竟干出强抢民妇的行为。”
  “你们还是我大唐的国公,大将军?”
  侯君集还想嘴硬,但施法被打断,李二让他自己看奏本。
  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侯君集在高昌的所作所为,悉数都在奏本上。
  “军中有叛徒。”
  “有奸佞宵小。”
  侯君集愤怒,若不是有叛徒,御史怎么可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肯定是有人出卖了他。
  没有一件是虚构的,好多他都不记得的事,却在奏本上出现,他才回忆起,确实干了。
  薛万钧战战兢兢的接过奏本一看,浑身都在哆嗦。
  “侯君集。”
  “薛万钧。”
  “还有你们,有什么好说的。”
  李二指的不是两个人,还有其他的将领。
  才接受过他的称赞,转过头来,却是一群犯了军纪的将领。
  “陛下,事到临头,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侯君集硬气的说道:“这肯定是有人眼红我的功绩……。”
  “好,你心里还不服是吗?”
  李二冷声道:“既然你不服,那朕就让有司去查。”
  “查出来,证实确有其事,你们全部罪加一等,若是构陷污蔑,朕以同罪论处御史。”
  “如何?”
  如何?
  不如何。
  侯君集知道这些都是经不起查的。
  心里有鬼,怎么会答应。
  “陛下,臣……。”
  “臣认罪。”
  哗然一片。
  不敢相信,侯君集立功之后就这么骄狂放纵,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这还是灭了个小小的高昌国。
  那要是灭了薛延陀,灭了高丽,岂不是更加目中无人,胆大妄为了?
  “好。”
  “侯君集认罪了。你们认不认?”
  薛万钧他们哪里还敢不认啊。
  侯君集作为带头人,他都先撂了。
  自己死撑着,还有什么必要?
  “末将等认罪。”
  见到才是功臣,马上就是罪臣的将领,跪地请罪。
  李二怒极而笑,他只觉得自己的脸上一片滚烫。
  “既然弹劾属实,你们也认罪了。”
  李二漠然道:“诸位说说吧,该如何处置。”
  “房玄龄,你来说。”
  他直接点名。
  房玄龄起身,毫不客气的说道:“陛下,依法办事即可。”
  要没有金光门的事,他可能还没这么直接。
  但目睹金光门的无礼,又有殿上不拜见太子。
  两次无视太子。
  房玄龄想委婉都不行。
  否则,自己说不定就要被太子给惦记上。
  一旦被太子惦记。
  那还能有好的?
  你自己作的孽,自己去受。
  “依法处置。”
  李二点了点头,看向武官这边,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全部都是低头不说话的。
  只好再看向文官,眼神不经意扫到李承乾。
  李二心头一动。
  “太子。”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突然点李承乾,倒是让他有点意外。
  李二怎么突然想到他了。
  群臣也是大为吃惊。
  丸!
  真的药丸。
  程知节狠狠的掐了自己一把,自己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这节骨眼上,御史横生枝节,偏生陛下还让太子说话。
  他不由怜悯的看向侯君集。
  你大概是以为自己犯的过错,陛下会念在你昔日的功劳,今日的功绩,会从轻处罚吧?
  真要这么想。
  你就大错特错了。
  进殿不参见太子,太子不发作,是没有理由。
  现在由头有了,你还认。
  那就对不起,太子可能会让你生不如死咯。
  “你说太子会怎么做?”
  程知节偏头,对李靖问道。
  “老夫怎么知道太子的心思。”
  李靖随口说道:“看着吧,反正你提醒下敬德,少说话为妙。”
  “好。”程知节点头。
  “陛下,孤还没看过奏本,不便置喙。”
  这时,李承乾却一反常态,没有当即发表意见。
  但群臣却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
  太子不知道奏本内容不好说。
  但这不难猜到,是疾风骤雨的前奏啊。
  “嗯。”
  “奏本给太子。”
  李二颔首,内侍捧着奏本,来到李承乾身前,接过奏本,李承乾依靠的姿势不变,展开奏本,慢慢阅览。
  这时。
  朝中陷入诡异的寂静。
  李二不说话,摩挲着扳指,不知道在想什么。
  群臣不说话,他们是想看,太子阅览完奏本后,会如何发难。
  侯君集,薛万钧不说话,他们是没有开口说话的份,还等着如何被处置呢。
  只不过,他们隐隐察觉觉得,这朝堂上气氛很不对劲。
  几时,朝堂会这么安静了?
  太子看个奏本,陛下,群臣都不说话的。
  李承乾时不时的偏头,目光好落在奏本上。
  不久后。
  李承乾看完,将奏本收拢。
  这一动作,顿时让群臣收回目光,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太子,看完了?”
  李二问道:“有什么想说的。”
  李承乾随意将奏本丢在桌案上,平静道:
  “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