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反常举动
作者:中更    更新:2024-11-10 18:23
  ()如今的潼关并不险峻,也不高大。
  算起来只是山脚下的一座关城,整体规模还不如寻常县邑;但胜在墙垒高峻、宽厚。
  潼关只是一座关城,不是衔接山势、黄河水岸、类似长城的雄关。
  潼关北面距离黄河岸边,还有一里多的平地。
  黄河冲刷,这些平地也会偶尔坍塌一部分。
  但泥沙淤积,有时候又会重新堆叠泥沙,形成脆弱的河岸沙土堤。
  正是因为河岸线时常变动,黄河洪峰时河水漫延侵蚀之故,潼关是紧贴着南面山脚修筑。
  钟繇车队向西而行,半路上就遇到一伙结队溃逃的潼关守兵。
  远远见了,这伙剃了头发,没有铠甲兵器,只穿着守军号衣的溃兵绕道就跑,不敢与钟繇接触。
  随着渐渐靠近潼关,路面上不时有结伴而行的民众,其中男子一概被剃发。
  钟繇拦住询问,才知道这些人都是弘农籍贯,拿出了证明身份的符节,才被驻守潼关的甘宁放行。
  也不能平白放行,收缴财物、兵器、牲畜后,男子一概剃发。
  这种苛刻条件本就是一种筛选,剃发而走的人,强留着迟早是隐患。
  天色将暗的时候,钟繇车队打着火把向潼关靠近。
  潼关雄壮的城楼处,甘宁斜倚楼柱眺望黄河,略略走神。
  自轻易攻取潼关后,甘宁就陷入一种奇妙的思索状态。
  他人生中过去绝大多数时间里,压根就没想过有朝一日能率兵来到关中。
  就像在二十四岁以前,他没想过自己会离开益州一样。
  “校尉,东面来了一支车队,请求入关城。”
  守门军吏来通报,甘宁才回神,离开楼柱到女墙处,低头就见十几束火把,大概有五辆马车。
  “奇怪。”
  嘟囔一声,甘宁喝问:“来者何人!”
  杨光驱马上前,仰头呼喊:“司隶校尉至此,欲见虎牙将军!我乃主簿,弘农杨光!”
  “等着。”
  甘宁侧头嘱咐身边军吏:“开门,去当面看看。”
  城楼附近休息的士兵此刻也动作起来,纷纷聚集到女墙附近,张弓扣箭,还有二十几张强弩。
  关门缓缓开启一条隙缝,军吏引着十几名甲士持火把上前,检查杨光等人的随身印信后,对着甘宁呼喊:“校尉,是司隶校尉!”
  其他甲士也检查了车辆,确认没有藏人。
  甘宁蹙眉,想不明白钟繇想要干什么,他身边也没有能辨认钟繇的。
  想了又想,对闻讯赶来的一些军吏说:“我不知城下持司隶校尉印信的究竟是何人,但渠帅使我守潼关,此处断不能有失。”
  “校尉的意思是不让入城?”
  现在城门就开了个隙缝,想要马车通行,就要全部打开。
  甘宁听了却是摇头:“不是这,我不想接触这位司隶校尉。派一队兵护送他们去新丰。”
  “喏。”
  本想派遣快马通报的,可夜里并不安全,甘宁不想冒风险。
  等到明天,采伐树木,在关城北面开挖壕沟,扎立栅栏;等做完这些,就能截断夜间人口流动。
  现在肯定有人乘夜带着包裹、家人向弘农跑,黑熊不想杀人,甘宁也不想杀人。
  杀戮、抓捕逃亡的人口,只会增长恐怖气氛,导致更多的民众逃亡。
  何况兵力宝贵,士兵的体力更是宝贵。
  随着甘宁做出决断,选了一支五十人的混编步兵,配发了三辆携带物资的车辆,以及五名骑兵后出城,将护送钟繇前往新丰。
  钟繇连一口水米都没吃上,就这样再次向西前进。
  行走十几里,主簿杨光长叹一口气,对车内钟繇说:“明公,恕我不能远行。”
  “能护卫至此,朗台也是尽心尽力了。还有诸位,忠孝难以两全,可自行离去。”
  钟繇声音清朗:“只是虎牙将军骁猛,还望归去后,修身养性静观时局变化,莫要争一时之利为贼所惑。”
  “是,谨遵明公教诲。”
  杨光下马,将骑矛钉在沙土地面,对着钟繇车辆下跪顿首:“明公珍重。”
  又有一些官吏、卫士出列,不敢言语,只是拄着矛戟跪在边上。
  钟繇始终没有出车门,见车外再无举动,就对车夫说:“走吧。”
  “是。”
  车夫抖动缰绳,马匹迈步,车轱辘摩擦声响,载着钟繇前进。
  甘宁派遣的五十人跟在车队后方,五名骑士则在车队前面探路,都举着火把。
  早早示意,让路上的民众早早躲避,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京兆人口逃亡的只是少部分,这少部分要么是去山里躲避,要么籍贯在外地,绝大多数人还在观望。
  新丰城,太阳升起不久,杜畿正参加一场简陋的葬礼。
  他情绪很复杂,昨夜向东骑马逃亡的小队伍被吕布歼灭,混在其中被层层保护的京兆尹张时也一同被杀。
  现在张时的属吏正在操办这场葬礼,属吏、门生参与守孝也符合如今的风气潮流。
  可杜畿很是纠结,从年龄和交情、资历上来说,他跟张时是老朋友;可从官位身份上来说,他是张时的故吏。
  所以,杜畿有理由为张时披麻守孝。
  这只是小事,昨晚他实在是太幸运了,奉命去接触马超,所以走北门,保住了头发和命。
  快马从东门突围的张时丢脑袋,守城的张既丢头发。
  保住了头发和头,现在穿麻衣守孝,真的只是小事。
  杜畿肚子咕咕叫时,几名甲士来到简陋灵堂:“京兆尹功曹杜畿何在?”
  “某在。”
  杜畿脚步虚软,出门去见来人:“诸位何事?”
  自昨天早上发现张时的首级时,杜畿就没了吃饭的心思。
  等后面参与守孝开始,更是没机会吃了。
  饿了一天一夜,杜畿也很疲倦,可饥饿感与葬礼环节让他很难轻易入睡。
  “你是京兆功曹,也是关中名士,想必也能认识司隶校尉钟繇。”
  来人开口说明来意:“现在需要你去辨认钟繇身份。”
  杜畿听了干咽一口唾沫,上一个请他确认身份的就是张时。
  难道虎牙军攻势这么快,前线竟然袭破华阴,捕斩了钟繇?
  钟繇若被阵斩,河东顷刻间就会转变立场!
  哪怕关中各方能联军固守,可河东最重要的是食盐!
  开采、运输成本很低的食盐!
  关中能从其他方向弄来食盐,可成本远比安邑盐池所产的要高,数量也会跟不上!
  河东的盐池,才是掌握关中的重要一环!
  不存在关中长期固守的可能性,想要长期固守,必须拿下河东!
  所以丢失河东,就相当于丢失关中!
  心思百转外表却一副浑浑噩噩模样的杜畿被引着去见新来的钟繇。
  他来时,钟繇等人正在西门外等候。
  钟繇也快一天一夜断顿,他精神显得萎靡,阳光下面容失去光泽,仿佛遭受了重大的挫败。
  杜畿靠近就发现是钟繇本人,两个饥饿的人也只是相互看了看。
  钟繇其实并不看重杜畿,杜畿从荆州逃回来后缺乏生计,还是老朋友张时征辟为功曹。
  更是因为这一次征辟,以及京兆尹稀少的士人,才让杜畿在附近具有较高的名声。
  关中三辅之地,目前人口最少、地区最少的就一个京兆尹。
  而杜畿在功曹这个岗位上干的并不舒服,跟老朋友相处的时间越长,彼此都不舒服。
  即便这样了,他也没能攀上钟繇的高枝。
  不是杜畿的才能、名望不足,而是他的岁数太大了。
  尤其是岁数,青年的时候没能闻名于郡县,至于现在……
  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是李傕郭汜之乱杀死了所有比杜畿强的士人,才让侥幸的杜畿成为目前京兆尹最有才名的士人。
  就杜畿这种岁数,丢到颍川、汝南,这辈子是很难出头的。
  钟繇带着某种傲慢情绪看待关西士人,杜畿在他眼中实属一个运气好的平凡之辈。
  以至于此刻,他认出了杜畿,依旧不屑于打招呼。
  毕竟杜畿身为功曹,敢跟上司、半个主君张时闹情绪,这是很不正确的事情。
  放任杜畿这种人,等于鼓励其他入仕的士人跟自己的上司、半个主君斗气。
  长此以往,这会破坏士人社会的运行基石。
  钟繇没有开口,杜畿也不会主动打招呼。
  他的朋友、半个主君张时已经为国捐躯了,此前唯一能约束杜畿的就是张时。
  所以司隶校尉跟他杜畿毫无关系,没必要贴心问候。
  杜畿也能感受到来自钟繇的轻慢,此刻恨不得掰开钟繇的下巴,仔细去看看钟繇的牙口,像牛贩子看牙口那样。
  故而装模作样看了看,对一旁等候的官吏说:“的确是颍川钟繇,是他本人。”
  “嗯,若是虚假伪装,稍后就来取你首级。”
  负责检验的军吏威胁一番,就上前对车内钟繇说:“既然无误,还请入城赴宴。”
  车内钟繇肚子咕咕叫,右手捂着:“善。”
  城头上,黑熊垂眉看着这支车队。
  怎么也没想到,钟繇竟然赶来见自己。
  不由得担心弘农、河东的局势。
  钟繇行为反常,说明自己对形势的认知还不够深入,所以才觉得反常。
  这是情报信息劣势所导致的,但也能从钟繇这种极端反常行为来说,河东郡与弘农郡很危险了。
  又有些苦恼,不知道该怎么跟赵云交涉。
  赵云、孙乾几日前也从南乡出发,期间武关道不降雨的话,再有五六天就能抵达新丰。
  难道要告诉千里跋涉的赵云,我们的敌人是袁谭?
  这时候能怪谁?
  怪河东、弘农的士人缺德,投降的太快?
  还是怪自己,没有听马超的规劝?
  思索着,黑熊返回城楼内,等候钟繇赴宴,准备当面商谈。
  有一点很明确,只要袁谭还在河东,那自己的地位将持续拔高。
  袁谭兄弟两个会拉拢自己,马腾、钟繇和他们身后的曹操也会拉拢自己;刘表、刘备也会拉拢自己。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自己能守住这个位置,否则这些人不介意打掉自己,换一个可靠的人。
  袁氏吞并关陇,与曹操吞并河北一样,都是很恐怖的变数。
  莫名的感叹一声,黑熊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搅屎棍,越来越像一个合格且顽固的小军阀。
  不得不搞什么均衡战略,有点像那个什么鸡蛋舞者。
  良久,忍不住一声叹息,只恨实力不足。
  如果能吞并马超那七八千人,还怕什么袁谭、关中联军?
  甚至吞并后,自己就是关中联军的大渠帅!
  (本章完)
  ()